第91章 第九十一章
作者:空巢独居客      更新:2022-03-17 16:28      字数:4092
  为了这事玉玳专门去了趟梦兰院,趁着令仪不在把事儿都一五一十跟伊尔根觉罗氏说了。“我和爷想得一样,这次是我疏忽了,往后再把后院那边看紧些,应当就没事了,令仪那边咱们当大人的还是先不说了。”

  “福晋说的哪里话,孩子大了总归是要知道的,今儿不知道往后说不准哪天就知道了。”伊尔根觉罗氏看着还专门上门来说的玉玳,不自觉就笑了,“恕奴才大胆说一句,福晋您这心还是太软了,对孩子们软,对着我们也软和。”

  这事要是放在令仪还不懂事的时候,伊尔根觉罗氏说不定也会跟胤祐一样气个半死,暴跳如雷。但现如今她倒是不害怕了,这个孩子聪慧,这些年自己教她的东西和武艺,都是当年阿玛教自己的。

  自己不是个有本事的人,也没有那么好的命,东西记在心里也使不出来。令仪不一样,她是主子爷的大格格,是正儿八经的皇孙,这几年她看着令仪越发大方明媚,知情识理,就知道这孩子自己养得好,哪怕真让她知道了当年的事儿,也一定能好好自处。

  “你心态好固然最好不过,不过孩子嘛,令仪才多大啊还是让她高兴最要紧。等再过几年她再大些,若是不知道呢就不知道了,若是真有天让她知道了,应该也比现在强。”玉玳没想到伊尔根觉罗氏心这么大,看来这些年府里什么幺蛾子都没有,还真把人都养成傻白甜了。

  “再说你过得去,咱府里有人过不去呢。”这话说的谁,两人心里都清楚,“这几天刚好些,且别拿这事招他,就这么定了吧。”玉玳说定了,伊尔根觉罗氏自然没有不同意的。尤其把胤祐都给搬出来了,她还能说什么呢。

  送走了玉玳没多久,令仪就回来了。“怎么,今儿局散得比往常要早啊。”伊尔根觉罗氏看着女儿,心里就没由来的高兴。自己这辈子过得不好不坏,比不得寻常人家恩爱夫妻,却也好过在高门大院里争宠夺爱,丢了性命。到如今身边还能有个令仪,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瞧瞧你那样子,说了多少次,别这么敞着,被嬷嬷们瞧见又要念叨你。”

  “外边瞧着起风了,女儿就让她们先回去了。”令仪在外边许是还装模作样的假扮端庄,回了梦兰院那可就没个正形了。“额娘,今儿我在花园里碰见后院那个格格了,她怎么称呼啊。”

  “怎么?遇着她了?没出什么岔子吧。”既然是主子决定了要继续瞒着,伊尔根觉罗氏自然不会拆台,听着女儿这么问也只故作镇定的假装随口问一句。

  “没啊,拢共就说了两句话。”令仪手里把玩着刚从她十叔那儿得来的匕首,“就是连怎么称呼都不知道,多少有些尴尬。万一下回再碰上,女儿觉着挺没礼数的。”

  “纳喇氏,后院那格格也是纳喇氏出身,不过跟你嫡额娘家里边没关系。”伊尔根觉罗氏很久没记起以前的事了,梦兰院的日子太悠闲,后院又一直鲜少有消息传出来,这会儿突然说起,她都觉得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当年自己在纳喇氏手底下受过气,吃过亏,但说到底她也没起过害自己的心思,“往后你要是再见着她,叫纳喇格格就行了。”伊尔根觉罗氏的态度毫无差错,让令仪原本还有点好奇的心思也跟着歇了。反正是自家阿玛后院的人,当女儿的多问也不好。

  “女儿知道了,额娘您歇着吧,女儿去练武场里松快松快。”今儿一整天尽顾着招待姐姐妹妹们,早上的拳都没打过瘾。令仪利落的起身便往后边练武场去,只余伊尔根觉罗氏看着女儿的背影半晌回不过神来。

  令仪那边伊尔根觉罗氏处理得圆满,东院这边胤祐还是不怎么顺气儿,总觉得今儿挺好一天,就被这事给搅和了。等到弘曙带着弘倬从前院先生那儿下了一天功课回来,刚一进门还没来得及张嘴,就被胤祐给逮住,把两人提溜到书房里校考功课。

  “阿玛,弘倬还没学几个字呢,就是跟着儿子去瞎玩儿的。”弘曙还行,胤祐问的还能答个七七八八。弘倬就抓瞎了,连他阿玛问的什么都听不明白,更别说还要回答问题了。

  “没学就不会?没学不会学吗。”要这么说就纯属胡闹了,弘曙看着他阿玛无理取闹简直眼睛都瞪大了。这话说得新鲜,要不是是从他阿玛嘴里说出来的,弘曙非得觉着是有人故意跟他找茬来的。

  但哪怕是阿玛,弘曙也觉着不能这般不讲理,当下便把弟弟护到身后,梗着脖子的模样瞧着便透着不服气。这样子看在胤祐眼里可不是擎等着挨骂吗,好在弘倬是个乖巧的,“阿玛,您别生气,弘倬明天就跟先生好好学,好不好。”

  这话从小孩儿嘴里软糯糯的说出来,胤祐那股邪火也消了大半,刚刚自己那无理搅三分的劲儿简直还不如弘倬懂事。便冲着两个儿子摆摆手,“这事不怪弘倬,是阿玛着急了,先跟你哥哥出去你额娘那儿,额娘备了爱吃的点心。”

  这年头能主动低头老子可不多,如今都讲究三纲五常,反正这辈子胤祐都没见过他老子跟自己说半句这事他办错了。但府里自从两个孩子出生之后,玉玳便很习惯给两个孩子认错。

  刚开始胤祐还觉着别扭,别的都不说,这么点儿大的孩子,他知道对错吗就跟他正儿八经论这个。可别说还真有用,各家府里的阿玛跟儿子,只要儿子大一点儿就没话说,尤其老四那边,现在弘晖都成了他心头一大难事。

  单自家不一样,孩子不受委屈便愿意把心里的事儿都跟大人说,尤其胤祐在府里多是那个好说话的,弘曙弘倬有什么事都愿意跟胤祐说。胤祐现在最得意就这个,每次跟兄弟们在一起都得拿出来显摆,遭人恨得慌。

  “额娘,今儿阿玛是不是有什么事儿不顺心啊。”两个孩子从书房出来,便老老实实到玉玳这儿来躲难来了。弘曙手里端着碗芋圆红豆汤,一边喝一边跟玉玳瞎打听。

  在他看来自家从郡王府成了贝子府,阿玛都没拿孩子撒过气,今儿得是什么天大的事儿才能这样啊。“儿子瞧着不大对,往常阿玛不这样啊。”

  “刚从你阿玛那儿捡了条小命回来你就又嘚瑟了是吧,赶紧的吃完回去做功课去。”现在这孩子比后世那些读书的还累,白天在先生那儿读书,晚上回来得做功课,每天早上还得早起练武打拳,且忙着呢。

  “诶,得咧,都听额娘的。”一听自家额娘这话就知道问不出个四五六来,弘曙是个识时务的,三两口把红豆汤喝了,把嘴一抹便跑了。弘倬最是喜欢跟着他哥,见他哥一个人跑了,瞧了瞧还有大半碗的芋圆,干脆也不喝了,跳下椅子蹬着小短腿就追他哥去了。

  两个孩子都走了,胤祐才晃晃悠悠溜达回来。玉玳见他一进门便故意板下脸,“怎么着,自己不痛快就拿两个儿子撒气,七爷出息了啊。”

  “没有,这不是马上就把那俩小子给放了吗,没怎么着。”胤祐粘着玉玳坐下,软了骨头一样靠在她身上,“爷可够好说话的了,想当年在宫里,皇阿玛校考爷的时候,一个磕巴一板子,全打在爷的伴读手心。每次一到那时候,爷都吓得直哆嗦。”

  胤祐每次一说起自己小时候的事儿,玉玳就当笑话听。不过今儿不同些,这也算是胤祐回来这么久,第一次主动提到康熙,“这事,过去了?”

  “过不过去的不都一回事吗,老爷子跟我不一样,我这辈子也当不成那样的人,爷爷没弘曙弘倬那么好的命,能留我一条命,恐怕都是老爷子心软了。”是啊,当面戳康熙的痛脚,这也就是胤祐当时被逼急了,现在再让他来一回,恐怕也没那个胆子了。

  这话胤祐说的轻声细语,好像生怕惊扰了谁,但语气里也毫无怨怼和不忿,就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一个既定的,无法改变的事实。他不再为其烦忧,但这个事实却会长长久久的存在。

  “想通了就好,只不过能不能别这时候了还不让给您自己个脸上贴金啊。”玉玳听他夸自己都好笑,有这么脸皮厚的吗。“你想通了,就赶紧把府里的事儿都接过去,我可不伺候了。没几天就要中秋了,到时候事儿多着呢,爷准备准备吧。”

  玉玳说的没错,想通了是一回事,但事到临头,还真不是想通就能行的。到了中秋这天,改了规制后七贝子府的车架一路往宫里去,那回头率可算是高了去了。还没下马车的时候,玉玳便一路都握着胤祐的手没松,就怕这人嘴上没事儿,其实心里还较劲。

  “我先往前边去了,你去咸福宫千万不准在额娘跟前说我的不是啊。”胤祐回京之后这是头一次进宫,之前原本想去咸福宫请安,却被成妃递了消息出来给压住了。

  儿子出门吃了这么大的亏,当额娘的心里怎么会不想见见儿子,只不过她更怕胤祐进宫又招了万岁爷的眼,不如在府里避一避的好。

  “放心,我这人最厚道,保证不跟额娘背后说你坏话。”玉玳知道他是在故意打趣,怕自己这次进宫有负担。其实说来跟以前哪有什么不一样呢,不就是朝服上的珠子变小了而已。这东西不当吃不当喝的,只要自己看得开,有没有都一样。

  玉玳领着几个孩子刚一进咸福宫,成妃便心肝肉儿的喊上了。几个孩子先轮流到成妃跟前去,一个个被玛嬷好生抱过,仔细瞧过才脱身。

  “这些日子苦着你了。”瞧完了孩子,让嬷嬷把人都带去侧殿,成妃总算想起坐在一旁的儿媳妇了。“这一路要是没你,还不知道什么光景呢。”

  胤衸回来之后,把一路上的事儿都给成妃说了。小孩儿在外边故作坚强,不敢露出半点软弱,到了成妃这儿总算能敞开了哭,哭得惊天地泣鬼神,只差没抽抽过去才算完。

  事儿就是那么回事,只不过说到最后胤衸专门把玉玳跟他说的话又给成妃说了一遍,到最后总结陈词竟然是往后自己大了娶福晋,也要找个像嫂子那样的,气得成妃差点没打死他。

  自己大儿子多宝贝媳妇没人比成妃更清楚,这么些年了,两人不是没吵过架,可都是越吵越好。这次进宫的时候瞧着不大对,下一回再来,肯定越发的蜜里调油。这小子居然敢说这话,万一被他哥听着心里留疙瘩,成妃得气死。

  “额娘说这话就见外了,胤祐的事儿我哪能干看着不管啊。”玉玳听着成妃夸倒是挺自在,自己也觉得自己挺好的,又大方又能干的,能被自己喜欢上那也算是胤祐走了狗屎运了。

  成妃听她这么说笑着摆摆手,“光有心可不够,还得有本事。”成妃说这话也是有感而发,这一趟去塞外出了这么大的事,各家都不太平。

  十三一直在养蜂夹道没出来,兆佳氏年纪轻,府里那边万岁爷还没怎么着,自己就先乱了套了,要不是老四家的一直照拂着,还不知道日子怎么过。

  宫里毓庆宫就更惨些,太子一夜之间成了废太子,石氏这个过了气的太子妃就更管不住毓庆宫那些奴才们了。听说还是万岁爷让李德全去了一趟,拉走了不少废太子身边的莺莺燕燕,才算消停下来。

  这事成妃说得小声,玉玳却还是听得心惊。这些日子自家可真算得上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外边的事儿一概没搭理,就怕有人说自己不老实。如今出门一瞧,还真是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