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自闭都是自保(七)
作者:八步莲心      更新:2022-03-17 15:10      字数:3459
  虽然写的是凌丽, 但享受成果的是凌丽和发帖人两个人。

  所以,对于这种投资, 发帖人是很乐意助一臂之力的。

  不过, 他有自己的原则, 凌丽也有自己的原则。

  她的原则, 就是绝不背债。

  不管是钱债、还是人情债。

  所以,不管是发帖人愿意先借钱给她, 还是发帖人愿意直接出这一笔钱,她都不想接受。

  因为只要欠钱,就会不自由。

  她不喜欢不自由的感觉。

  在现代社会, 很多人喜欢借钱, 尤其借钱买房买车之类, 这其中当然有不同原因。

  有的人是确实凑不够首付款, 但是眼看着房价越来越高, 不想再等,宁可找朋友先借一点。

  而有的人,则是明明有钱, 却不想自己完全掏出来, 宁可先找别人借。自己的钱留着作为家庭防备资金,或者拿去理财。

  但不管是哪一种, 都是凌丽不能接受的。

  她这辈子不会借别人的钱, 也不会借钱给别人。

  因为钱是可以兑换一切物资的东西,说白了是生存的依赖。怎么可以随便“借”给别人呢?

  更何况,说是“借”, 还不还还不知道呢。就算还,朋友之间也不可能谈利息,而这些钱拿去理财,是可以产生理财收益的。借给别人,就等于不明不白把这部分收益亏给对方了。

  再说,钱本身就有机会成本,在自己身边,如果有合适的投资机会,可以投资大赚一笔。而如果借给了别人,你就拿不出这笔钱了。可能刚好就错过了。

  所以,凌丽从来不会借钱给人买房什么的。

  毕业后那几年,还真有几个人找她借钱买房。

  她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而她拒绝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告诉人家,自己也要买房,问对方能不能借自己一点。

  她这也不是说谎,她确实一直在攒钱买房,这事早已是公开的计划,不过对方当然也不会借给她。

  所以话题就此戛然而止。

  她这人做人做事的原则,从来就是“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

  如果有人真的愿意主动借给她十万八万的,那她肯定也愿意借给对方二十三十万。因为这种感情比较珍贵。

  不过可惜,她遇到的都是来找她借钱的。

  当然,她原本也没想过借别人的钱。

  别说是其他人了,就算是她父母愿意无偿赞助她买房,她都不愿意接受。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她永远笃信这一点。

  不管是对哪种关系,都一样。

  她从来不信完全不需要回报的付出——只是这“付出”,体现在方方面面。

  比如父母,对你的付出也未必不求“回报”,只是这“回报”,没有统一标准。

  就算如凌丽以前的父母,什么都不缺,将来也不图凌丽赡养孝顺,是真心实意爱她,也是真心诚意愿意出钱给她买房,但……若真的拿了他们的钱,只怕将来就要听他们的话了。

  不可能你既拿了人家的钱,又不让人家哔哔指点吧。

  作为父母,出钱出力巴心巴肺为你付出,指点一下江山肯定是理所当然的。

  凌丽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可她想要的是绝对的自由。

  不被人指指点点的自由。

  哪怕是父母的指点都不可以。

  这与父母的指点善意与否和正确与否无关,纯粹是她想要绝对自由的私人空间。

  对父母尚且如此,对别人更是如此。

  接受别人的好处,自然更加不自由。

  所以,她除了找银行按揭贷款,从来就没找任何人借过钱。

  找银行借钱没有人情债,纯粹是清楚的借贷买卖。

  ——找银行借钱,付相应的利息,谁也不欠谁。

  这就不会阻碍她的任何自由。

  一切按照合约来,甚至还有便宜可占,何乐而不为呢?

  所谓便宜,自然是公积金利息和理财收益之间的差价。

  公积金贷款的利息只有325%,而理财收益可以高达7%——8%。

  这其中的差价,就够她赚一笔的了。

  所以第一套房子即便是有钱,她也只堪堪付了个首付。

  不过她按揭的时间并没有很长。

  一般来说,人们会按揭三十年,至少也会二十年,因为谁都能算出公积金贷款和理财收益之间的利息差。

  谁都明白,公积金贷款等于是赚钱了,贷的年份越长,赚的越多,因为这些钱全部可以拿去理财。

  但凌丽并非如此。

  她只贷了十年,相对而言算短了。

  而且,是第一套房子用公积金贷十年,第二套房子压

  根就没贷,直接给的全款。

  倒不是因为她突然不会算这笔账了,而是因为她不想背着贷款过以后的日子。

  同样也是因为不自由。

  虽然公积金贷款的利息明显少于理财的收益,但,背着贷款终究是背着贷款,将来形式谁也不清楚,房子没还完按揭终究是不安心。

  凌丽喜欢心安的感觉。

  更何况,背着贷款,就不会那么自由,因为随时都要考虑自己没还完的贷款。

  所以,在自己可负担范围内,凌丽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方法——那就是,先享受十年公积金红利,然后再在一切水到渠成后,给自己绝对的财务自由。

  自由,终究是她的心之向往。

  其实她本质上跟这个世界的原主还是有些像,都喜欢过远离人群的自由生活。

  所不同的,是原主是因为被人际伤害得太厉害,所以躲避人群;而她是纯粹向往一个人的自由,想远离人群喧嚣和人性功利,只一个人安静生活,岁月静好。

  这就让她不想接受任何人的馈赠和借贷。

  尤其是生意伙伴。

  她相信,如果换成是原主,也会这么选择。

  甚至,可能还会影响任务进度呢。因为,原主的终极目的就是彻底离开人群,肯定不愿跟别人发生这种牵扯。

  所以,凌丽毫不犹豫拒绝了。

  那发帖人还以为凌丽在跟他客套,所以说了很多劝告的话:什么磨刀不误砍柴工,现在看书是为了更好地写文,所以是他们共同的事;什么不用客气大家都是朋友;什么人要把眼光看长远一点,现在需要人帮点小忙没什么,将来写出更好的文章来才是最重要的……

  当看到这些论坛私信的时候,凌丽明显感觉到自己身体的战栗。

  那是原主的颤抖。

  很明显,原主很怕被“劝说”。

  因为所谓的“劝说”,其实就是枉顾她的意愿,用一句一句所谓的高情商话语,让她更改意愿,服从于对方。

  尤其是这种涉及到利益的劝说,更是带着明显的强迫意味。

  那正是原主最抗拒的。

  又因为自己性格软、气场弱、嘴巴笨,总也抗拒不了,所以天长日久下来,对此产生了无尽的恐惧与厌恶。

  坦白说,如果从客观角度来看,原主的反应是有点过激的。

  但凌丽现在已经穿到原主身上,也了解了她所有的故事,更用心去解读过她,现在长期身心交融也有了一些代入意识,所以,还是能理解的。

  起码,她能理解原主的反感。

  且不忍心让原主继续恐惧。

  所以她直接给那发帖人回了一封私信,不给任何余地:

  我做的决定,不需要任何人劝说。如果可以合作,我们就继续合作;如果不可以,解除合作也挺好。

  这就是她。

  跟原主有本质的不同。

  她不喜欢被别人置喙,为此甚至可以跟对方直接开怼。哪怕是结束关系也在所不惜。

  反正,在她看来,任何关系一旦为难到自己,不维护也罢。

  就算是生意合作关系,也一样可以解除。

  因为总能找到下一个生意合作对象。哪怕少赚一点都没关系。

  正因为如此,她可以毫无顾虑地不让自己委屈。

  而也正因为如此,往往服软的都是别人。

  毕竟,在华国社会,大家都愿意维护表面的和睦,没人愿与人真的撕破脸皮。

  所以,一旦她真的强硬了,对方也就适度软下来了,以保持彼此的这份关系。

  更何况,凌丽所谓的“强硬”,也只是维护自己的世界边线,从不去干涉别人,更不会反复去游说、劝告别人,让对方按照自己的心意做事。

  所以,对方往往都会妥协。

  这一次,那发帖人也一样。

  第二天返过来的私信里,有道歉与和解,并表示一切尊重凌丽自己的意见。

  这在凌丽的意料之中。

  所以她第二天依然带来了新写的章节。

  不过,原主却很吃惊。

  甚至可以说,原主的身体之前很紧张的,心一直紧紧悬着。

  直到看到那封信,甚至反复确认,才终于松懈下来。

  心,却仍有些悸动。

  很明显,留在这身体里的潜意识,是真的吓着了。

  她怕这样的场合。

  怕被劝来劝去。

  也怕正面冲突。

  更怕冲突完后仍要面对劝来劝去,甚至可能对方的态度更强硬。

  想必,她活一辈子,被人死死压着,也不是完全没反抗过的。

  甚至,也未必没鼓起勇气心一横跟人家正面冲突过,但终究是气弱嘴笨,冲突到最后,还是被人占了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