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使我快乐(三)
作者:八步莲心      更新:2022-03-17 15:08      字数:4731
  凌丽这一次醒来的时候, 身边一个人都没有。

  她是自己醒过来的。

  倒是睡在床上。

  但身边一个伺候的人都没有。

  这也能理解。

  她记得里有写过,原主并不是独生女,既有哥哥又有弟弟,又是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惨逼。

  说实话, 那个时代,不重男轻女的家庭很少。

  基本国人都重男轻女。

  所以, 一个女人最终过得怎么样, 还得看她自己是否清醒。

  自己头脑清醒、能力又过硬, 照样可以过上好日子。

  这个原主, 显然头脑是不清醒的。不然不会光想着读书。

  其实她那会正遇上改革开放, 是最好的时代。只要好好抓住机遇, 一定能致富的。

  甚至都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机遇或者机智, 正常去做点生意就行。别的不说,就算是那时候在街边炸油条, 都能赚不少。赚了第一桶金后再盘个店, 再继续做大,一间间扩展,也能越做越好。

  总之,只要有点胆子的, 基本能挣着钱。

  可惜, 那会原主胆子小、心思也不活,只想着出来帮工。

  回顾她这辈子做的事,除了帮工就是进厂做女工,要不就是做保姆, 做来做去都是没什么发展前途的。

  也是注定一辈子发不了财的。

  正因为如此,她才会穷一辈子。

  做工这事,真的是发不了财,如果没有一点储蓄理财意识,更是只能手停口停。

  年轻时做得动还好,还能混口吃的。

  到了年纪大了,自然就养活不了自己了。

  人到老了没钱,当然可怜。

  但说实话,就算是做工,如果换成凌丽,也不会让自己老无所依。

  即便是那时候理财和保险并不普及,起码她还知道存钱,起码还知道银行有个整存争取,起码还知道为未来做打算。

  其实任何事,可操作空间还是很大的。

  只要有为老来打算的思想,就可以进行操作。

  如果换成凌丽,她一定会为自己存钱,先存银行整存整取,能让钱生点小钱就生点小钱,然后等钱多一点了,就置办不动产。

  那时候不管是房子还是地,都不像现在这么贵到离谱。

  一点一点把钱攒着,不会给任何人一分一毫,因为她相信一点:这个世上,除了不可抗原因,任何人想找你要钱的,都不值得你给钱。

  因为爱你的人,都会给你钱。

  但凡想从你这往外掏钱的,别管嘴上的理由是什么,实质就是想占你便宜。不管是直接要也好,还是借也好。

  因为真正爱你的人,才舍不得要你的东西。

  可惜原主没搞清楚这一点,钱都散给别人了。

  在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为自己老来考虑,跟个散财童子似的,将来老了能不穷嘛?

  开玩笑,难道还想指着那些人反馈给你?

  但凡想着从你这弄钱的,都不会舍得主动给你钱。

  就算是儿女,也要养在明处。

  说实话,如果是原主亲自带孩子,结果也会不一样。

  虽说人性都很现实,有退休金甚至有人脉的父母,和穷困待养的父母,得到的爱和尊重不会相同。但,人也是有感情的。

  一手带大的孩子,只要你是真心实意爱孩子、为孩子付出的,他们将来起码还是愿意反哺的,在你真正老了的时候。

  原主对孩子其实是不错的,是真心实意的付出,什么钱都寄回来养他们了。后来也不是想早早回来享福,让儿女伺候,而是真的已经很老了,才无可奈何回来给儿女添麻烦的。

  人心都能感觉到真假。

  这种情况下,其实一般的儿女是会管她的。

  而在里,原主的儿女都不想管她,是因为她的付出没在明处,做儿女的根本感觉不到这个母亲的爱,也跟她不亲,甚至不知道自己花过她的钱。

  他们只跟爷爷奶奶亲。甚至被奶奶教育得以为原主是个爱慕虚荣的女人,过不得农村的苦日子,所以丢下丈夫孩子去城里“享福”。

  呵呵,她在外面累死累活往家里寄钱养他们,结果却得了个“过不得乡下苦日子,抛夫弃子去城里享福”的名声。

  这种赔本买卖,也只有原主这种蠢到家的,才会做。

  而出嫁前给父母和哥哥弟弟寄钱,则更是赔本中的赔本。

  她父母又不是真的老了,更不爱她,给个毛的钱?!

  明明父母下地劳动挣的劳动所得不只能养活自己,还能贴补儿子孙子。她跟着瞎起什么劲?寄什么钱?养兄弟和侄子么?神经病。

  兄弟和侄子,也就是个名词。

  没有任何的法律绑定关联。

  如果彼此感情好、人品好,互相帮助、互相关爱,自然没什么说的,皆大欢喜。

  但如果彼此感情不好,或者对方人品不好,那就当个陌生人待好了。

  不要有任何往来,更不要有任何付出。

  离得越远越好。

  因为在传统思想里,女的总是要为家里的男丁付出,就算是做父母的也这么想。既然如此,还是离得远远的好,凭什么呀?你就付出?

  所以,如果是换成凌丽,这些事压根都不可能发生。

  那么,老来也不可能过得那么凄惨。

  她肯定会攒钱,攒到一定程度买房,房子买了租出去。收点租金也算收入。

  就以那时候的房价,就算是普通女工,哪怕是做保姆,只要有节俭储蓄意识,把钱一点一点省下来,在老年之前买下两套房不是问题。

  毕竟,那时候机遇是真好。

  而原主很早就出来打工了。

  就这,还能老来穷?

  就算是她一个人过,也不会受老来穷。

  至于结婚。

  没个好的她是肯定不会结的。

  如果有个好的,那结婚本就是双赢,算是联手抵御风险,一起赚钱,一起攒钱,甚至还能攒个亲手带大的孩子……总之,老来无忧。

  像原主那样被强迫着回家结婚,她肯定是不干的。

  说实话,以凌丽的智商和个性,当她发现自己的父母不爱自己、甚至只拿自己当摇钱树,就会远离他们。

  是的,远离。

  是真远离。

  因为恐惧。

  太多的社会新闻都已经说明:如果对方不安好心,越跟你关系亲近,越有条件害你。

  像什么“父母”啊“子女”啊“丈夫”啊之类的,但凡要害你,那是分分钟。

  当然,像“婆媳”这种名份上近、感情上远的关系,则更容易出问题。

  所以,如果发

  现当父母或者兄弟有拿自己当摇钱树的意图,赶紧有多远逃多远。

  是的,逃。

  跟逃命差不多。

  因为有时候“亲人”的坑,真的是要命的。

  这还不是打比方,而是真的要命。

  就算不是真的当场死亡,也是被榨干生命。

  像原主那样嫁给那么一个人家,基本也就废了半条命了。

  不,是整条命。

  只不过是钝刀拉肉。

  一点一点,榨干你的汗和血,最后榨干你所有的生命。

  虽然你没有立刻死去,但这辈子你都是为他们活了。

  这很可怕。

  凌丽绝对不会让自己落到如此地步。

  所以,这一次穿越过来,除了读书,她还要远离这个家。

  离得越远越好。

  她一个人在床上想着,已经基本把思路理清,然后才下床,看看目前“家”里的情况。

  今日家里其实还是有人的。

  如果,小孩子也算人的话。

  院子里,有三个孩子。

  一个女孩,两个男孩。

  凌丽搜索脑中的信息,最后猜测:这应该是原主的侄子侄女,也就是她大哥的孩子。

  大侄女最大,负责带孩子。

  两个侄子依次小一点,都是原主大哥的孩子,由亲姐姐带着。

  在农村,劳动力金贵,所以一般还是舍不得留个老人在家里看孩子的。成年人都得下地。只留个大孩子在家带小孩子。

  这也算是家里的常态。

  不过,女孩子和男孩子还是会不同。

  如果老大是女孩,自然要带下面的弟弟妹妹,有几个算几个。

  但如果老大是男孩,基本就不会管下面的妹妹。弟弟的话还是会管一下。就算偷懒不管,中途跑出去玩,也只会被教育,不会被怎么样。

  但如果是女孩带弟弟妹妹时不够尽心,则一定会被家里连骂带打。

  如果头胎是个男孩,家里都会留个老人带孩子。或者好几家凑在一起,互相轮流着留个大人看孩子。

  但如果头胎是女孩,则完全没人管了,拿个绳子拴着,不让她爬太远,剩下的就让她自生自灭了。

  可以说,女孩子的成长,全看造化。

  这就是目前这个年代重男轻女的现实情况。

  这是七十年代,十年动荡刚刚要结束。

  这会子,还没有恢复高考呢。

  凌丽叹了口气,想着自己读书的路,该如何走法。

  院子里大侄女看到她,并不开口招呼。

  虽然同是女子,却也一样互相轻视。

  甚至,有时候,同性更愿意互相为难。

  在大侄女眼里,这个姑姑,是家里地位最低下的人,所以她也犯不着打招呼。

  两个侄子还小,当然也就不存在打招呼了。

  凌丽也懒得主动凑上去招呼谁,淡淡笑了笑,依然四处熟悉家里的情况。

  等到摸进厨房,她就翻箱倒柜看看有什么吃的。

  此时她觉得很饿。

  不是一般的饿,是很饿。

  因为在上个世界做明星要保持身材,她基本保持着常年不吃晚饭的习惯。平时的早、午饭也只吃个三四分饱。饿了会加点餐,但也只是点缀一点点。

  比如加餐半根香蕉,或者半个橘子之类。有时候实在馋了,会吃一个水饺,或者一个丸子什么的,但那就是她的一顿正餐了。

  在那样长期饥饿的情况下,她对一般的饥饿忍耐力是很高的。

  现在完全忍不了,就说明很饿很饿了。

  她甚至怀疑原主此时是被饿“死”的。

  不管怎么样,先保住性命再说。

  所以就算知道这个家重男轻女,就算知道可能会带来一些严厉的后果,她还是给自己做了一顿营养丰富的饭。

  往后的事往后再说。

  先顾着肚子保命吧。

  反正她也不是个吃亏的人。

  ——当然,这一次她可不敢确定自己会不会吃亏。

  因为这个家似乎没人是站在她这边的。

  而在乡下,家里女孩子被揍,也是常事。

  原主现在年纪并不大,也就是十七八岁的样子。如果被自己的父母或者哥哥打,只怕也没人会上来劝。

  更没人觉得他们做的不对。

  所以,吃完饭后,她想了想,决定还是先做点家务,好让晚上的日子好过点。

  农村的家务内容,她还是知道的。

  毕竟,她以前也在农村呆过。只不过,那一世的父母不舍得她做家务。

  所以,她并不是很熟练。

  但横竖还是会一点的。

  ——以前,她还是主动请缨做过一些的。

  她先把院子里的柴劈了,然后再生火做饭。

  等到晚上大家都收工回来,看到一桌子饭,心情还是不错的。

  不过大家也都心照不宣,没有说是谁做的,更没有夸做的人半句。

  尤其是大嫂,平时吃饭话很多,今天倒格外安静,只顾低着头扒饭。

  因为她很清楚:平时的饭菜都是她大女儿做的。而她大女儿做得向来难吃。今天饭菜这么好吃,想都想得到,肯定是小姑子在家做的了。哼,有什么好说的?她懒在家里,本来就应该做饭嘛。

  不过二嫂向来跟她不对付。

  现在看她不说话,倒更想说些话来恶心她。

  所以,摇头晃脑微微一笑:“哟,今天这饭菜真好吃,大侄女手艺见长啦?”

  大嫂冷着脸夹菜,不搭腔。

  凌家二哥还是很捧新婚老婆的场子,马上接了一句:“你想什么呢?这一吃就知道不是大侄女的手艺了!肯定是小丽在家做的嘛!”

  话题已点破,空气突然安静。

  “饭菜都堵不住你的嘴!”

  最终,还是大哥开了口。

  在乡下,作为大哥,在弟弟面前还是很有威严的。

  哥哥训弟弟,也算天经地义。

  弟媳不好说,弟弟却是想训就可以训,不用挑日子。

  所以,他直接一句话终结话题。

  凌家二哥虽然有些不服,却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哼”了一声。新网址: 烦请重新添加收藏! 请牢记:玫瑰网,网址,手机版网址,玫瑰网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390012843(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