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林如海回京
作者:卌玖      更新:2023-03-05 12:50      字数:7085
  “今日皇子们多,说不上话是正常的,以后总有说话的机会。”林茈玉学着贾敏在家的样子,边轻轻拂去茶盏中的残沫,边一本正经发言。

  林瑾一脸不忍直视地看过来:“这副样子还是等你嫁过去管家再摆出来吧。”

  ……行吧,平时不正经的时候太多,偶尔正经起来骗不了自家人。

  “咳咳,还有别的事吗?”

  “没了。这两箱东西是我悄悄带回来的,没有旁人知道。虽然今日没说上几句话,但七阿哥说叫我过几日得空过去。”

  人多总是不方便说话,普通人家尚且会有为争夺家产兄弟阋墙,何况是皇家?他们这些兄弟若是争起来,比仇人更凶残。

  过来说几句话又送了东西,外面天色不早林瑾该出去,走到门口他还回头看了两个箱子一眼。

  “不过就是些寻常玩意,过几天我给你们送一箱子……三箱子过来!”

  说完甩手出去。

  他刚一走,林黛玉的视线就往箱子上瞟:“那我也先回去了,姐姐早些休息。”

  “别走呀,你不就是好奇你箱子是什么?打开瞧瞧。”

  男人的心思不好懂,女人的心思还不好懂吗?林黛玉这样没见过花花世界的小女孩,随便点什么东西就能骗走。林茈玉直接把七阿哥送来的箱子打开。

  “看看有没有喜欢的。”

  “什么?”林黛玉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可是七阿哥给你的东西。”

  “所以,你觉得我应该很感动,一颗心全扑在七阿哥身上,然后等他将来纳侧福晋、格格进门的时候,哭得肝肠寸断?”

  林茈玉说得如此直白,让林黛玉脑袋里嗡嗡响。

  “可是,七阿哥既然送出来,就是心意……”话说一半,林黛玉闭上嘴。

  七阿哥能想着将东西送出来,心意必定是有的,但在皇家婚姻中,心意这东西还真没什么用。就拿大阿哥来说,哪怕他再只守着嫡福晋生子,也没耽误一个个侧福晋、格格往里抬,其他皇子更不必多说。

  再回头看十二阿哥托林瑾带来的箱子,林黛玉的满心期待就少了一大半。

  “雪莹,打开吧。”

  “是,姑娘。”雪莹小心看看两人的脸色,命两个小丫头将箱子抬得近些,然后打开。

  里面大部分也是日常东西,不过多了几样稀罕摆件,看起来颇有草原风格。

  林茈玉探头,捡起一个毛领:“这个不错,摸着手感不像兔毛狐毛,倒是罕见。”

  她将箱子里的东西挑出来摆弄,林黛玉却开始心神不定:“姐姐,你是在提醒我,不要对皇子有太高期待吗?”

  “那倒也不是,他们是皇子,一生一世一双人肯定不用想,但如果他愿意为了你做点什么或是改变什么,到时候你再对他动心也不迟。”

  看来看去还是这个不知道什么材质的毛领最好看,林茈玉将它绕在林黛玉脖子上:“果然好看,衬你这西子容貌。”

  整理好毛领,林茈玉转身出去,走到门口没忘了叫人将七阿哥送的东西一起抬走。

  她知道林黛玉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什么样,会胡思乱想,会吃醋,会偷偷摸摸为他付出,会伤心到半夜睡不着……以前只是在书上看着都替她着急,何况是从小一直长大的亲妹妹?

  可惜贾宝玉是个没担当的,金钏儿被骂他不敢说话,晴雯被赶他不敢求情,林黛玉咳血他不敢主动向贾母说亲。如果林黛玉喜欢上别人也是一样伤心,还不如先泼一盆冷水。

  这姐姐当得还真心狠。

  走到自己房间门口,林茈玉先唾骂自己两句,然后回头吩咐:“等会你去二姑娘房里看看。”

  “姑娘放心,我知道。”雪容陪着姐妹俩一起长大,看着她们就能明白姐儿俩的心思。“只是姑娘说得太直白了些,二姑娘小小年纪,总有小女儿心思。”

  这话就不爱听了,林茈玉猛地转头:“我年纪大?”

  雪容被噎住。孪生姐妹还真不好说谁大。

  “哼。”林茈玉甩手进屋,把雪容关在门外。

  虽然她活了两辈子,加起来的年纪确实不小,但她不承认,谁能拿她怎么样?谁还能发现她装嫩不成?

  成功装嫩的林茈玉自己在屋里关了一刻钟左右,雪容才悄咪咪进来,使人将箱子抬进来,又说了许多好话哄,最后赶在戌时前将灯吹了。

  第二日天刚亮,七阿哥派人正儿八经送东西来。小太监从外头进来,笑盈盈地站在与凤楼门口。

  “这是贝勒爷开府皇上赏的缎子,贝勒爷亲自挑了几匹好看的,特命奴才给您送来。”

  昨日箱子里的东西是林瑾带回来的,他们不说出去没人知道,今日这缎子才是光明正大送来的东西。皇上赏赐的缎子转手送来,东西不多,但面上好看,分量也够。

  林茈玉福身道谢:“贝勒爷有心了,公公请等等,我也有东西想请公公带回去。”

  “有什么东西您尽管去那,奴才就在这等着。”这可是未来贝勒府的女主人,小太监要多客气有多客气。

  “有劳公公。”再次道谢,林茈玉回去从匣子里取出个香囊,,满脸娇羞地递给公公。“烦请将这个带回去。”

  已经赐婚的未婚夫妻,送什么都没问题,小太监笑得满脸牙花子:“您放心,奴才必定送到贝勒爷手上。”

  小太监一走,林茈玉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开始抖搂送来的缎子:“确实是好东西。”

  林黛玉全程旁观,欲言又止。

  昨日送来不贵重的小玩意,今日又送来皇上赏赐的缎子,这一先一后,若换了别的女子,谁不觉得七阿哥是真心实意?也就只有林茈玉这么个奇葩,全当玩。

  犹豫半晌,林黛玉才找到话题:“那荷花香包你何时绣的,我怎么没见过?”

  “从宫里出来我就开始绣了,匣子里还有。”

  顺着林茈玉的示意,林黛玉打开匣子,果然见里面还有几个已经完工的香包,上面不是荷花、并蒂莲之类的图样,就是安康、纳福的字样。

  对此,林茈玉理直气壮:“我的绣工不如你,绣起来也慢,当然要提早准备,这不是就用上了?”

  这理由无从反驳,林黛玉哭笑不得:“昨儿你不是才说不要动心思,你这不叫心思?”

  “不不不,这不一样,他送东西来有几分心意不好说,但他有心,我当然要回应。虽然说不能对他动十分心思,但先婚后爱,也总比相敬如宾好。”

  这话说的有些露骨,但林黛玉却顾不上羞怯:“我竟不知你和我一样的年纪,从哪学到这些?难道母亲悄悄教你?”

  林茈玉立刻看过来:“你编排母亲,我听见了,回头给你告状!”

  “我跟你说正经的!”林黛玉过来就要挠她。

  夫妻两个人过日子感情当然重要,但感情不是一切,生活是需要经营的。林黛玉陷入感情后会多愁善感,不代表她是个恋爱脑,昨日林茈玉跟她说那些话,一晚上她就想明白了。

  “跟你说正经的,你瞧着七阿哥对你有几分真心?”

  “不知道,我不确定能不能得到他的真心,但也不要相敬如宾。若是父亲、母亲相敬如宾,你我都成礼教木偶了。”

  相敬如宾向来只被当做美谈,但在林茈玉的口中却十分恐怖,边说她还边摇头。

  林黛玉也泄了气:“我自然明白你说的。”

  现代两个人结婚,好歹婚前见过、相处过,古代的新婚夫妻却可能在此之前从未见过面,说不上喜欢与否,其他的更都是空话。

  林茈玉两只手抬起林黛玉的脸:“好了别想了,咱们姐妹俩这么聪明,肯定不会吃亏的。婚后若是看对眼,慢慢经营就是,若是看不对眼,也不过君臣而已。”

  “你倒想得开。”林黛玉笑起来,起身帮着一起裁缎子。

  皇子与福晋成婚次日拜见皇上、皇后时,要奉上亲手缝制的衣裳。亲手不亲手也没人追究,但林茈玉既然得了缎子,用来制作衣裳既能表示孝心,又能给胤祐做面子,一举两得。

  缝制衣裳裁下来的边角,林茈玉把它们缝成香包,留着下次继续送给胤祐。

  见她这样算计,林黛玉笑得趴在床上起不来。

  而新建成的贝勒府里,胤祐拿着荷花香包在手里不停搓。

  皇子们身边都有服侍的人,香包从来不缺,甚至说实话,林茈玉的绣工不算顶尖,这香包并不比内务府送上来的好。但他就是觉得这香包不一样。

  或许是跟上面的荷花图样有关。荷花和并蒂莲是夫妻间赠送香包常用的图案,如今胤祐身边只有两个侍妾,是教导宫女出身,她们不敢也不够资格送荷花香包。

  盯着上面荷花图样,胤祐越发坚定认为是这花样的原因。

  外面忽然传来敲门声:“贝勒爷。”

  “进来。”胤祐下意识就要把香包收起来,但一想是自家未来福晋给的,没有必要收起来,又放在桌上。

  小太监从外面进来:“江南传来消息,林大人已经在回京城的路上了。荣国府那边好像还不知道消息,可要告诉他们一声?”

  提到荣国府,胤祐就皱眉。

  荣国公的爵位早没了,只是因为荣国公夫人尚在,他们就赖着不肯换牌匾,这种耍赖行为在京城里也不多见。林如海从盐道到粮道,不出意外权势肯定越来越大,怎么摊上这么个岳家?

  “不用,林大人此行算是回京述职,他都不着急,咱们大张旗鼓做什么?寻个机会悄悄告诉福晋就好。”

  还没成亲,福晋都叫上了?小太监悄悄抬头看他一眼又连忙低头,心里对这个没过门的福晋更重视几分。

  “那等林大人进京的时候,咱们可要派人去接?”

  虽说林如海是岳父,但七皇子是君。胤祐犹豫一下:“派长史去接。”

  “嗻。爷,八贝勒府也建好了,今儿派人送请帖过来。”

  “拿过来吧。”

  胤祐虽然封了贝勒,但还没有领职,平时就算有什么事也都是兄弟们间的事。不过他不爱往兄弟们脸上凑,彼此之间保持个兄弟关系就够了,再亲近的没必要。

  将为数不多的事情处理完,胤祐并不在府里待着,从贝勒府出来,往外头庄子练骑射去。

  没过几天,内务府安排教规矩的嬷嬷就派到荣国府。

  嫡福晋的婚仪比侧福晋更繁琐,不说前期各种流程,仅是成亲就要占去三天时间。送嫁妆、娶亲、谢亲,尤其娶亲和谢亲,林茈玉只是听着嬷嬷说就感觉能把自己累死,都不敢想到时候怎么过。

  嬷嬷是有经验的:“娶亲那日出门前福晋可以喝两口水,届时从林府出门到贝勒府,再到拜堂,中间过程虽然会耽误些,但抿两口水还使得。”

  林茈玉正发愁,没听出话中细节:“从早上便不敢吃喝,只靠两口水撑着。那谢亲呢?可否在轿子上备着吃食?”

  进宫的时候不敢吃,出来的时候总能吃了吧?

  嬷嬷轻笑暗示:“谢亲要进宫朝拜皇上,不过到底是否朝拜要看皇上的意思。现今宫中无皇后,您只要跟着贝勒爷去咸福宫拜见,想来耽误不了多少时辰。”

  宫中没有皇后还算件好事,不然什么事都要先去拜见皇后,现在直接减少一个流程。

  林茈玉松口气:“早上谢亲总比晚上好。”

  如果晚上进宫,那从早上就不敢吃东西,但如果早上进宫,晚上回来就可以开吃,绝对的好事。

  嬷嬷点头:“不错。不过谢亲后您不能回林府,要等九日后归宁。归宁也有时辰限制,要在晚饭前回贝勒府。”

  “这个倒无妨,总归……林府?”

  林茈玉下意识以为归宁要回荣国府,想着早来早走是好事,总不至于为了归宁再建个大观园。她满脑子都是大观园,后知后觉发现嬷嬷说的一直都是林府。

  “嬷嬷,我父亲母亲已经定了要回来?”

  “您说哪里话,皇子成亲,林大人和林夫人作为岳家自然是要回京的。不过据闻这次林大人回来是为回京述职,想必停留时间不长。”

  管他长不长,能回来就是好事!林茈玉直接起身:“多谢嬷嬷告知。”

  等到今日课程结束,嬷嬷回去休息,林茈玉又后知后觉想起来,嬷嬷是内务府派来的,只负责教导规矩,其余的事情并不在她负责范围之内,一个贝勒福晋也还用不着她特意讨好,可她却几次暗示林如海能回京,莫非是有人在后面指使她?

  被繁琐规矩累到发昏的脑子实在不太好用,林茈玉晃晃脑袋勉强清醒,将林黛玉叫来,又派人去叫林瑾。

  把林瑾叫来一问,才知道林如海竟然在半月前已经出发前往京城。

  “不是我不告诉你们,是父亲说不要张扬。原本年后上任前就该回来述职的,但当时没回来,猜想着可能是要推到婚期。如今父亲是二品粮道总督,动静大了难免引人注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看两个姐姐脸色不好,林瑾脖子一缩:“其实我正准备告诉你们,前几日刚找了工匠要修咱们林家宅院。二舅舅和琏表哥都不在,父亲怕我一个人手忙脚乱,才说谁都别告诉。”

  后面一句话说出来,林茈玉和林黛玉瞬间泄气。

  贾赦这个大舅舅是指望不上的,也不敢指望。贾政勉强能指望,但他此时不在京城。贾琏也是勉强能指望,同样不在京城。贾宝玉不用想,底下贾环、贾琮更不用说,外面那么多事,都是林瑾一个人在办。

  十二岁在古代算半个大人,但在现代也就是小学刚毕业,责怪他不能事事妥帖,那不是望弟成龙,那是纯属畜生。

  林茈玉深呼吸:“算了,知道你在外头不容易,我们也不是要添乱。可有什么事我们能帮上忙?”

  “其实也没什么事。婚仪的事大头都是内务府办,我只跟着,咱们家宅院年久失修倒是麻烦点,不过咱家不缺银子,总能赶在大婚前修好,耽误不了你的好事。”

  林瑾说得轻松,但他一个人在外头做起来,恐怕心里还是慌。

  “真是难为你了。姐姐不能操持自己的婚事,你竟连我也不告诉。再有什么事进来跟我说,好歹还是一家人呢。”林黛玉也是姐姐,看着弟弟小小年纪背负许多不肯说,心疼的眼眶都红了。

  “身为兄弟这些事不都是早晚的?等我先用长姐的婚事练练手,将来二姐的婚事仍旧我来办,保证顺遂。”

  “那你就不用想了,等二妹成婚时我既是嫂子又是长姐,自然是我来操持,你还是等着你自己娶媳妇的时候再忙吧。”

  “我娶媳妇早着呢,到时候你们两个肯定都成亲了,有两位姐姐操持,我就躲懒去。”

  质问没问出来,姐妹俩反倒心疼林瑾一把,演绎一场姐弟情深才把话题扯回来。

  林瑾正色:“等咱家宅院一休整,事情就瞒不住了,外面的事自有我和父亲,但外祖母怕是想要让你们都在荣国府出嫁,到时候她们若说不通母亲,肯定会来找你们。”

  “成亲、出嫁谁不是从自家?嬷嬷既说我是从林家出嫁,想必父亲早有安排,我只管往父亲、母亲身上推。”

  林茈玉说完,转头看向林黛玉。她们姐妹两个在荣国府待嫁,如果荣国府和林家都是一派清明,那她们一个从林家出嫁一个从荣国府出嫁是最好的安排,但偏偏荣国府不是。

  “看我做什么?若父亲、母亲能进京,我自然也是要在林家出嫁。何况还有两年呢,现在说好了也没用。”

  两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变故?

  林瑾道:“你们心里有数就好,这几天有内务府的人在我不担心,临出嫁那几天,你们小心些。”

  姐弟三个嘀嘀咕咕半晌,林瑾从与凤楼出来,又拜过贾母才到前院去。

  好巧不巧,他拜见贾母时,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三春、贾宝玉、薛宝琴都在荣庆堂陪贾母说话。

  原本林茈玉和林黛玉也是跟着一起陪贾母说话的,但内务府的人来教规矩,她们便不好出来。

  王夫人看看贾宝玉,状似不经意提起林瑾:“好些日子不见瑾哥儿,又长高了,他今年也十二了吧?在外头越发有大人的样子。”

  “林姑爷是会教导孩子的。”贾母笑眯眯的,表面夸林如海,实际夸贾敏。

  “是,林姑爷自是会教导人,琏儿跟着林姑爷也越发出息。不过孩子大了都要安排,宝玉也十五了,我想叫他挪出去。”

  果然她不会平白无故夸林瑾,原来心思在这。贾母看过来,笑容不变:“我身边只有这一个嫡亲的孙子,挪出去干什么?等将来成亲再挪出去不迟。”

  现在挪出去,王夫人还能还贾宝玉拉进一下感情,将来成了亲隔着媳妇还怎么拉进?她笑容顿一下:“说到这个我正想起来,前两日又有两家来给宝玉说亲。”

  “哦?是哪两家?”

  “之前傅家的姑娘我可跟老太太说了?还有一家跟傅家一样,都是老爷的门生。另有一家是今年刚中的秀才,读书人家的女儿。”

  说到贾宝玉的亲事,三春都起身从后头出去,薛宝琴犹豫一下,也跟着出去。屋里只剩几个长辈和贾宝玉本人。

  薛姨妈听着王夫人和贾母说话,面上带笑,心里却忍不住着急。

  宝丫头进宫已经一年了,却什么消息都没有,难道没有谋到出路?若是再没消息传出来,连宝玉都要定下人家,之前传了几年的“金玉良缘”就要白费了。

  她暗暗攥着手帕,王夫人却和贾母说得高兴:“我瞧着那秀才家的女儿还好,模样虽比不上咱们家姑娘,但也不差。宝玉差不多到了年纪,也该安排一两个知心人伺候。”

  贾母侧着身子:“早前我不是给他指了晴雯过去?晴雯伶俐些,你既喜欢秀才家的女儿,等哪日得空带进来给我瞧瞧,便是不成赏她几两银子也好。”

  “是,老太太。”王夫人的笑容差点维持不住。

  从情感上来说,她不喜欢聪明伶俐的女孩,因为会带坏宝玉,但从理智上来说,她知道读书明理的女孩好,否则也不会看上秀才家的女儿。

  那老秀才年过四十,不知道考了几年,但有个小女儿还算勉强够资格服侍宝玉,若能带着宝玉读书,左不过多花几两银子买来。偏偏晴雯是老太太亲自指过去的,打远瞧着就是狐媚样子,早晚料理了她!

  心下气不顺,她从荣庆堂出来就匆匆回荣禧堂。

  “姐姐留步。”

  后头传来薛姨妈的声音,王夫人回头,果然见薛姨妈追来:“怎么了?”

  “我能有什么事,还不是为了一双儿女?宝丫头自进了宫就没消息出来,我实在放心不下。咱们大姑娘封了贵人,我想请姐姐帮我寻寻宝丫头。”

  提到元春,王夫人立时面上露出几分得色:“这算什么大事,明儿我递个信进去就是。只是宝丫头在宫里一年也没消息,这样耽误下去,怕是要等到二十五出宫。”

  这正是薛姨妈最担心的事,她眉头都拧起来:“可不是?使了许多银子将她送进去,却没当上公主伴读,若再耽误年纪可真真是得不偿失。我这心里总是不踏实,不知宫里还有几个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