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旁敲侧击
作者:卌玖      更新:2023-02-21 12:20      字数:6711
  “琏儿,你也不用太着急,好歹母女平安。”安慰两句,贾敏也说不出别的话来,实在是贾赦太不像话。

  贾琏的脸色从白变青,又从青变白,好半天勉强恢复正常:“姑母放心,我没事,只是有些担心她们母女。”

  “女子生育本就是在鬼门前和阎王爷纠缠,她又难产,真是为难她。不若今年你就早些回去吧,多陪陪她们娘儿俩。”

  “是,多谢姑母。”

  说好听了是回去陪陪王熙凤母女,说不好听,就是他官职被撸了,不回去在这待着也没事干。

  就算林如海想要重新给他谋划一下,也不敢顶着康熙的旨意硬来,少说也要等上半年,等这个风头过去。而这半年里,他只能暂时当个白身了。

  幸好还能用王熙凤当借口,否则单纯顶着被撸官职的名声回去可不好听,如果贾赦不是亲爹,必定好好问候他!

  贾琏恨不得把牙都咬穿,去衙门里将好不容易接手的事情再交接出去,幸好还有林如海在上面撑着,即便有几个看热闹的人也而不敢表现得太过明显。

  衙门里的事情理清,就开始准备回京,往年都是冬月才回去,今年这么早着实不习惯。

  林如海又把他叫去:“甄家正有两个适龄姑娘要参加大选,原本是要等过两个月随甄夫人进京,既然你要回去正好可以护送他们,过几日你往甄家去一趟。”

  甄家和贾家是老姻亲,甄家和林家又同在江南,这几年贾琏没少往甄家去,但还真不知道她们家里有待选的姑娘。

  “姑丈,她们也有两个姑娘?可是要护送两位姑娘、甄夫人同时进京?”

  “不错。你我都是外男不好议论人家姑娘,改日你上门去就知道。”

  “是。”正经人家的姑娘都是养在内宅,成亲之前鲜少叫人知道。贾琏不疑有他,答应下来便要退下。

  “且慢。这回的事谁都没有料到,可谓无妄之灾,不过你在江南只有功劳没有差错,总能再上去。”

  贾琏一怔,知道林如海是在安慰他,闷着头应一声,才躬身出去。

  过两日挑个林瑾有空的时候,表兄弟一人一起到甄家拜访。

  说明来意,甄老爷摸着胡子笑:“如海兄有心,我原是要让她们娘儿仨去的,若有你们兄弟在路上护送,那自然是最好不过。”

  说着转身吩咐:“去请太太出来,还有三姑娘、四姑娘。”

  有正经事才叫姑娘出来见客,还要在父母陪同之下才行。不一时甄家太太便领着两个年轻女子出来。两人穿着相似的衣裳,半低着头看不清模样,但看身量也很相似。

  甄老爷介绍:“这是我家三姑娘、四姑娘,同岁,今年正赶上选秀的年纪。”

  两个姑娘依旧没抬头,半蹲着身子行了礼之后又被带回后头去。甄夫人倒是说了两句话,但也没久留,只说得空请贾敏来吃茶。

  屋里又剩下三个男人,甄老爷才说:“三姑娘是我亲生的,四姑娘是早前认回来的同宗姑娘,太太喜欢便认了义女,都是差不多的年纪便排行第四。说来,还和林家有缘呢。”

  “我知道,是甄员外家的闺女吧?据说小时候我们都见过。”林瑾嘿嘿一笑。

  当年的事他肯定不记得,但选秀是绕不开的事,所以在他长大记事后,林如海又跟他回忆过。贾敏也在私下说过几回,不过没好话就是了。

  甄老爷一挑眉:“就你小子鬼精!如何,你也考中了童生,这回去京城,可要留在京城读书?”

  “不在京城,等明年选秀的事结了仍旧回来。”

  “也对,京城再好,也好不过你家那个现成的探花郎。”

  在京城读书还是次要,更要紧的是同窗人脉。但他家一个探花郎林如海,一个荣国府嫡女贾敏,两边都不是缺人脉的,在哪读书也就无所谓了。

  又客套说了几句话,商量好出发时间、行程等等,贾琏和林瑾告辞出来。

  贾琏好奇:“你见过那个甄家四姑娘?甄员外又是谁?”

  “是谁不重要,反正都是姓甄的,连了宗又认了义女,就是一家子。不过三姑娘约莫是要回来的。”

  “哦?”

  三姑娘要回来,那就是四姑娘回不来,看来里面还有点不可言说的事。正巧,林家也有不可言说的秘密。

  “莫非?”

  “嗯哼?”

  行,懂了。

  贾琏翻身上马:“月底就走,我倒是没什么好收拾的,你可把书都带上?这次回去怕是要待上大半年,你要耽误了念书,回来姑父骂你可别拖着我。”

  “误不了读书,父亲八成要把我托给张家。”

  贾家不尚读书,林家自然有其他重视读书的亲戚,林瑾又中了童生,张家不会拒绝。

  “姑丈自然会给你安排好,只可惜我这回回去又是白身。”哪怕出身勋贵,说不想光宗耀祖那是假的,谁能拒绝衣锦还乡的诱惑?贾琏摇头,自嘲地笑:“这被摘了乌纱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戴上。”

  “你一赏一罚你在皇上跟前怕是挂了名,得等两年。若是……”顺口想吐槽贾赦两句,想起那是礼法上的亲舅舅,林瑾把话又咽回去,改口。“若是你再立了别的功劳,皇上肯定也不会视而不见。”

  “但愿如此吧,驾。”

  两人一前一后纵马而去,回林家准备再度进京,同时将预备进京的信送往荣国府。

  信件总比人快,未到七月底贾母便接到信。看信上贾琏关心问候王熙凤母女,又劝老太太莫担心,总有机会再立功云云,贾母直接把信扔到贾赦跟前。

  “你个做老子的还不如儿子,琏儿好好的被你拖累,不仅要担心她们娘儿俩,还要反过来安慰我。打从今个儿起,你给我老老实实在家挺尸,少出去做祸!”

  贾赦双手放在身前,老实巴交地挨骂。

  他确实有点后悔,不过不是后悔弄死石呆子,而是后悔应该再谨慎小心些。若是没有被发现,贾琏就不会被撤职,贾母不会生气,他也可以继续在外头肆意妄为。

  “是母亲,儿子知道了。”

  “你知道什么?下个月琏儿就回来,你想想怎么向他解释吧!”贾母一看就知道他在动什么心思,越发来气。

  “哪有老子向儿子解释的?”贾赦以为贾母没听见,小声嘀咕。

  结果贾母听见了,拐杖将地板戳得砰砰响:“你当我聋了不成?快快出去,找你一堆小老婆去吧!”

  素来看不上他莺莺燕燕弄一堆,但若要让他在外头闯祸,还不如在屋里养小老婆。

  粗喘两声,贾母叫邢夫人:“旁的事不用你管,守着大老爷,他若敢出去胡作非为,只管来回我,我还能管得住他!”

  “是。”邢夫人不敢不答,忙说两句好话然后追出去看着贾赦。

  从王熙凤生产到如今已经过去半个月,府上乱糟糟的事情几乎都了了,但生气的事不是那么容易过去,尤其贾琏那个拿到手的实缺,还没捂热乎又送出去,贾母每次想起来都肉疼。偏偏还有那种不懂事的来安慰,说不过是个六品,没了就没了,气得贾母更想抄拐杖打出去。

  眼下看着的确是六品,可等贾琏做上几年,再寻人脉调职或调回京,少说能升两级,那还是六品的事?贾政倒是五品,可在五品上待了十几年,才从从五品升到正五品,想再升半级怕是比登天还难。

  越琢磨越感觉这个官职丢得亏,贾母只好不想,免得气死自己。

  鸳鸯将信从地上捡起,小心整理好放在桌上:“琏一爷回来了也好,我瞧着一奶奶精神不大济,一老爷那边也忙得什么似的,等琏一爷回来还能内外帮趁些。”

  “早几年琏儿像他老子,我瞧着就怕不安生,幸而凤丫头是个强的。不过这几年倒是让林姑爷给□□过来,越发像个大人,能担起事了。”

  上一个能担事的还是贾珠,贾琏虽比贾珠差些,但看着已经比贾赦强太多,贾母就不做那么高要求了。

  “老太太。”鸳鸯端参茶过来。“老太太喝两口。还是咱们姑太太、林姑爷会□□人,两个林姑娘是好的,琏一爷也一年比一年强,他们好了才好来孝顺老太太。”

  “嗐,但愿是真强才好。”喝口茶,贾母长叹一声,忽然想起什么。“对了,你有没有觉得,这几天来请安的人少了些?”

  “少了人?没有啊。”

  话音刚落下,就听外头有人传话,说薛宝琴姑娘来了。鸳鸯回头瞅瞅门口方向:“老太太是说宝姑娘?您不说我还没觉得,似乎从前几天开始,宝姑娘就不怎么来请安说笑了。”

  “看来我这把老骨头还能记得住事。叫她进来吧。”

  “哎。”

  鸳鸯起身去将薛宝琴请进来,趁去倒茶的功夫,打发小丫头去梨香院打听下情况。

  等送走薛宝琴,小丫头也回来:“宝姑娘在屋里做活呢,鸳鸯姐姐打听她做什么?”

  “老太太忽然想起来问姑娘们的境况,没什么。怎么宝姑娘做活,她屋里的丫头呢?”鸳鸯不动声色,她能成为老太太身边的第一心腹,不是没有缘由。

  小丫头果然不怀疑:“莺儿那个四处跑的性子,鸳鸯姐姐还不知道?梨香院的活大多是宝姑娘自己做的,想来是要提前预备冬衣,所以没空出来。”

  “倒是我疏忽了,你去忙吧。”打发走小丫头,鸳鸯并没有转身回去给贾母禀告,而是看向另一处帘子。“哪个小蹄子在后头偷听?是你自己出来,还是等我去抓你出来!”

  “你耳朵倒灵。”一阵偷笑声响起,袭人从后头过来。“好端端你打听宝姑娘做什么?可别拿哄小丫头那一套,我不信。”

  “哄你做什么?从前宝姑娘天天往暖阁去,三两天就来给老太太请安,忽然有一阵子没来,宝琴姑娘过来她也不来,好歹是客人,防着老太太问起我总要提前问一声。”

  这倒能说过去,袭人不再怀疑,顺手拿起鸳鸯给老太太做了一半的腰带看:“宝姑娘是个勤快人,不忍心使唤下面的丫头婆子,有什么事都是自己做不会麻烦别人,又不是那些不捻针不动线的。”

  “你又在说谁?”

  “还能有谁。”袭人往后头努努嘴。“家里哪个姑娘没给宝玉做过衣裳鞋袜的?只人家金贵劳累不得。”

  “你可别乱说话,两个林姑娘和宝玉是表兄妹,不做衣裳才是正理。她们的东西没给别人送,老太太这边却是没少过,你可仔细叫老太太听见!”

  左右看看,鸳鸯压低声音:“看在从小长大的情分上我提醒你一句,近来你真是越发胆大,什么都敢说!”

  鸳鸯从来不会仗着老太太宠爱欺压府里的其他丫头,罕见有几分严厉,说得袭人都不敢回嘴。

  “果然是不一样了,怕是往后连我都不放在眼里。”

  “瞧你说的,咱们自小一起长大的情分,怎么会?”袭人连忙认错。

  正巧屋里老太太叫,鸳鸯甩开她进屋去。

  “你在后头跟谁说话呢?”

  “两个小丫头烧水呢,我嘱咐她们两句。”到底念着从小的情分,鸳鸯没说出袭人来。“宝姑娘近日忙着做针线,想必等得空就过来了。”

  “过来不过来的,有什么要紧?”

  贾母身边从来不缺奉承讨好的人,不过是事出反常问一句,若是她能想明白往后再也不来,才好呢。

  鸳鸯也明白贾母心思,汇报明白就岔开话:“琏一爷这次早回来,怕是住的时间也长,咱们该告诉一奶奶叫她高兴高兴。对了,表少爷可要来?若也来,才要收拾呢。”

  “你不说我都想到别的事去。这回琏儿回来除了他和林家哥儿,还有甄家太太、姑娘,凤丫头还在月子里,你去将一太太叫来。”

  “哎,这就去。”

  甄家太太的辈分在那摆着,就算王熙凤不在月子里,也不能由她全权迎接,总要有个辈分相当的。王夫人正合适,到时候贾母再露几面就是。

  老姻亲为选秀的事来,贾家自然郑重迎接。在忙碌准备中,谁也没发现薛宝钗悄悄地离开贾府,就像她悄悄搬出大观园,没通知任何人。

  出了七月迈进八月,当头的便是贾母寿辰。

  刘姥姥时年七十五,贾母比她小三岁,时年七十一。虽然不是整寿也不是半整寿,但她的身份地位在那里摆着,就不缺拜寿的人,甚至连内务府也要看在“超品国公夫人”这几个字的份上送例礼出来。

  南安太妃等人都是老相识,自然来吃酒说笑,那些早等着机会的几家更是终于有机会上门。

  比如赫舍里家。作为赫舍里皇后的娘家,赫舍里家坚定不移地支持着太子,自然希望无论什么好事都能被太子占去,如果能把两姐妹都弄去给太子当庶福晋那自然是最好不过,实在不行就弄一个,先给贾家卖个好,然后请旨赐婚,齐活。

  不过贾家这些人太不争气,他们想来都找不到机会。逢年过节肯定是不能来人,上赶得太明显会丢份。太太、奶奶的生日更不行,是他们派人送礼都级别过高的程度。好不容易大房生了个孩子,结果贾琏才是世子继承人,这孩子世孙都不算,更不值得上门。

  等啊等终于等到老太太过寿,级别够了,赶紧拎着礼物麻溜过来拜访。

  好容易来了,又发现等这个机会的不止他们一家,若不是老太太超品的级别够镇场子,他们能当场就掐起来。这已经不是祥瑞不祥瑞的问题,是不能输给其他家的问题。

  贾母看着他们脸红脖子粗,好不容易才忍住笑:“各位赏脸过来,且请坐下吃杯酒吧。”

  底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赫舍里家领头的福晋一口酒闷进去,心里盘算。

  来的人还真不少,都是熟人,那拉家、郭络罗家、该来的不该来的全来了,这是都为着两个丫头还是单纯为凑热闹?别看底下几个爷年纪不大,心眼可不少,要不是皇上尚在壮年能镇得住,指不定争成什么样呢。

  这样想着,赫舍里家的福晋就挤出笑:“老太太今儿大喜,怎么不见家里几个晚辈?”

  这个赫舍里家的福晋自然不是索额图的福晋,贾母虽是超品也还没到那个级别,这是索额图侄子的福晋,出身高贵但小一辈,来拜寿正好。

  贾母在上头笑呵呵地:“姑娘们都还年轻,还用不上她们操持,都在里头呢。可是哪里招待不周?”

  “自是没有,您哪里的话。”赫舍里福晋又敬一杯,刚要说话被旁边郭络罗家抢去。

  “咱们来给老太太过寿,怎么问起家事来?老太太的气色越发好了,我敬老太太一杯。”

  “多谢多谢。”贾母笑着举杯饮尽,旁边鸳鸯连忙添酒。

  赫舍里福晋和郭络罗福晋对视一眼,都没说话,但仿佛能听到从她们两人脑子里发出的“呵”。

  够年纪的皇子有好几个,但林氏女只有两个,大家都是龙子凤孙,凭什么你家能有我家不能有?我看不到你也不许看!不需要有人挑拨,她们就能争起来。

  没有脏话,没有争吵,没有动手……一场场柔声细语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悄无声息中展开,又在悄无声息中结束,贾母在上面看的眼睛都不眨,邢夫人、王夫人更是从来没见过这种场面,惊得瞠目结舌。

  李纨作为孙媳站在后面与鸳鸯一起为贾母执壶,到宴会结束都没反应过来。

  原来真正热闹的宴会可以有这么多人唇枪舌剑,往年邢夫人和王夫人过寿的场面,真是……不够看。

  酒足饭饱,贾母挡住别人的好奇,不仅没叫林家姐妹出来,连自己三个姑娘也没叫出来。

  那些福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没纠缠。

  因为能不能看见林家姐妹根本就不重要,早晚都是要想办法弄到自家主子阿哥府上去的,美丑都不要紧,要紧的是我没看见,也没让你看见,那我就不亏,反正我的态度已经传递给贾家了。

  任务完成的各家福晋们施施然回去,虽然不算多高兴,但也不失望,留下一屋桌椅板凳还有贾家众人沉默的脸。

  贾母堆了半天的笑脸终于缓慢收起,看着邢夫人、王夫人、李纨:“你们都看见了?”

  “是。”虽然不知道贾母具体指什么,但说是就对了。

  “咱们家如今也是处在浪尖上,你们往常如何我不追究,但往后必要小心谨慎,若有哪家的太太、福晋找你们说话,不可私下胡乱答应,务必要来告诉我,明白吗?”

  “是。”

  贾母罕见疾言厉色,三人忙福身答应,但心里却想法各异。

  李纨忍不住想起平时和妹妹们相处,没察觉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怎么就引得这么多福晋、太太来?看来往后和妹妹们相处,要更亲切些。

  邢夫人左瞅瞅右瞅瞅,她不得贾赦的宠,自己又没有亲生孩子,就算将来谁一飞冲天也给她带不来多少好处,事不关己别惹祸上身就好。

  只有王夫人想得最多。这么些人来拜寿,开始她还以为是看在元春的面子上,毕竟今年和往年最大的区别就是元春封了庶妃,可听这些福晋们说话并未提到元春,反而是数次提起家里的姑娘,难道皇上看上家里哪个姑娘了?她亲生的唯有元春,叫别人越过元春怎么好?

  三人神情各异,贾母并不与她们多解释,现在还不是将真相告诉她们的时候,免得轻狂过头或是私下答应别人什么事,坏了大计。

  “你们不必多想,无论什么好事,总归是咱们家的。大老爷、一老爷那边怕是还有的忙,你们去看看吧,若有什么事及时告诉我知道。”

  “是。”

  女人们在内宅,男人们自然在外院。贾母好歹还有“超品”的诰命能镇场子,外头贾赦、贾政汗都快流下来。

  “贾大人,你家两个外甥女,可定了人家?”

  “听闻前些日子贾赦大人进畅春园去,皇上可有说什么?”

  贾赦进畅春园挨骂不是秘密,但别人总怀疑皇上除了骂人还说了点别的事,你解释他还不信,能怎么办?

  贾赦擦擦额头:“皇上训斥几句,没说别的。”

  别说皇上真没说,就算皇上说了,我也不敢告诉你啊。贾赦继承爵位以来,头一次这么心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