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 第 176 章 *“混六合为一家,视……
作者:菖蒲君君      更新:2023-05-29 06:40      字数:3445
  但谢安没有给她看这些,甚至谢玄的结局都没有。

  他们来到现代的时候本身就是淝水之战后。

  姜烟被一只虚空出现的大手拎起来,惊叫一声回过神来就发现,自己现在竟然坐在马上!

  甚至身上穿的衣服也不再是东晋时期的风格,而是带有不少少数民族花纹和宝石装饰的服装。

  糅合了多种文化,复杂中又井然有序。

  “苻坚?”姜烟紧抓着缰绳,跟着苻坚骑马狂奔,在马背上颠得她说两个字都要抖三下。

  苻坚模样狼狈,瞥向姜烟的眼神里都有控制不住的复杂和愤恨。

  这股情绪不是对着姜烟的。

  而是不能理解,慕容垂和姚苌那些人的背叛。

  “天王,到了!”一旁的护卫注意到前面现行驻扎的队伍,抬手示意全军停下。

  苻坚没说话,只沉默着的点头,翻身下马。

  大军直接在野外驻扎,不远处是冒着炊烟的小村庄。

  大军靠近小村庄,自然引来了不少村民。

  姜烟总觉得苻坚表现得不对,下马后跟着苻坚。

  待到了大军最中心的位置后,一直目光担忧的护卫上前低声道:“天王,您身上的伤!”

  听到这话,姜烟才注意到苻坚的腰部和大腿位置都有斩断了的箭矢,鲜血浸透了内里的衣服。

  他这一路都没有吭声,冷着脸骑马狂奔,直到这一刻看着满脸惊慌的众将士,苻坚低下头,沉默着让身边的人给他拔出箭矢。

  就算是战败四散溃逃,可依旧规模不小的前秦大军出现在小村庄附近,自然惹来了不少村民的关注。

  有人听说带兵的是苻坚,还要从家里拿出粮食来给苻坚吃。

  苻坚温声拒绝后,看着那个村民满足的笑颜,喉头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你说,我真的……”苻坚沉默,随后又说:“谢安同你说过什么?他是不是说我张狂得志?说我骄兵必败?”

  对于这位东晋名相,苻坚倒也不是没有听说过。

  与谢安一样,苻坚也颇为欣赏谢安。

  此等人才若是在他这边,何愁今日这仗打不下去?

  周围人都被苻坚下令退开,姜烟摇摇头,又点点头:“谢安的确说你骄傲,但没有说你张狂。”

  “是吗?”苻坚靠在郊外大石坐下,一条腿摆在前面,这样不会碰到伤口。

  “谢安能让谢氏东山再起,我又如何不能?”苻坚望着头顶广袤的星空,他这一路走来,什么没有经历过?

  不就是背叛?

  一个朱序,又算得了什么?

  回前秦的路上,苻坚对姜烟说:“我幼时没想过自己能够走到今日。我那时只想做个为国为民的高官就好,辅佐皇上,剑指南方,一统天下。”

  “这天下的龙椅,为何不能让我氐族人来坐?”

  如同东晋的有识之士希望北伐,苻坚也一直都希望南征。

  他们都想要统一天下,成为真正的皇帝。

  今日,这个梦想败于淝水!

  姜烟望着坐在高头大马上的苻坚,哪怕腿上腰上还有伤,他也坐得端正。

  后世总有一些不讲究的公众号,将苻坚描绘成一个丑陋又自大的模样。

  可真要说起来,姜烟在见过着这么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后,欣赏谢安,敬佩嵇康,敬重阮籍。而苻坚在这些人中,容貌虽不是最好的,可苻坚身上那股倔强又不低头的刚毅,却只他才有。

  意识到这一点,姜烟甚至忍不住发出轻笑。

  她抓着缰绳跟在苻坚的后面,看着前面那个依然笔挺的坐在马上的中年男人,竟然在他身上鲜少能看出这个世界,这个时间对胡人的刻板印象。

  如果说,谢安是选贤不避亲。

  那么这位符天王苻坚,就是在任用臣子上,大度得姜烟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胡人,在南方的晋朝人眼中,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历史上对于这个时期的北方诸国,也记载了不少君王残暴的事情。

  苻坚却仿佛是其中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仁慈得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或许,前秦朝堂中除了王猛和少数支持苻坚的氐族,其他人都不曾感恩过苻坚的宽容大度和厚待。

  “到了。”苻坚望着熟悉的城墙,打起精神来。

  就算战败,他也依然是北方的符天王!

  班师回朝,苻坚坐在马上,低头能看到百姓跪拜时,有小童好奇的抬起头,但一旁的大人悄悄把小童的脑袋摁下来的模样。

  也能感受到底下虽然一片宁静,却又仿佛都在窃窃私语。

  他输了。

  打了最不堪的一仗。

  这次回来,苻坚坐在龙椅上,宗庙祭拜了战死的符融后,大赦天下。将兵甲收起,大兴农事,企图真的如谢安出东山助陈郡谢氏那般,得个东山再起。

  苻坚坐在龙椅上,一直坐到了深夜。

  姜烟迈过高高的门槛,一只脚才落地,就听见上方传来低声垂泣。

  数十万大军,符融,都因为他一个人的过错而亡。

  如苻坚的性格,怎么可能不难过?

  姜烟扶着门框,腰间挂着的一串玛瑙石轻轻摇晃,影子从背后的月光洒下,投在地面。

  她知道,这样的难过,对苻坚而言,才刚刚开始。

  “你……”姜烟走进大殿:“还好吗?”

  苻坚抬起头,也不避讳自己是不是在姜烟面前哭了。

  摇头道:“不好。怎么会好呢?”

  如此巨大的失败,苻坚怎么能好呢?

  “我幼时读书,读周公与成王,汉高帝与张良,汉武帝与卫青。”苻坚好像是在对姜烟说,目光却落在门外:“北方动荡多年,各族纷争不断。这是对我们这些‘胡人’来说最好的机会。”

  “朕!”苻坚起身,站在高台上,双手高高举起。刚刚流过眼泪而泛红的双眼,满是雄心壮志:“混为一家,视夷狄为赤子!效仿始皇高帝,重新将中原大地一统!何错?何错?!”1

  姜烟被苻坚的气势压得喘不过气。

  她看着眼前的男人,许多话哽在喉咙里,却不知道该怎么说。

  “我修建学宫,推行儒学。战败遗族我也厚待有加,重才用能。他们为何要一个一个背叛我?”

  从后世的角度看,苻坚在五胡十六国时期,算是受汉化较深的胡人君主。

  若是没有淝水之战,如果他真的做到了王猛临终前所言。

  很难说苻坚会不会成为那个一统天下的雄主。

  但历史上没有“若”,更没有“如果”。

  剑指南方,是苻坚一直以来的梦想。

  他以为,自己可以圆梦。

  却摔得鼻青脸肿,甚至成为前秦崩塌的导火索。

  “攘外,必先安内。”姜烟开口道:“您觉得,做到了这一点吗?”

  苻坚沉默。

  如果说没有去现代的他,当然可以自信的认为自己做到了。

  但……

  他跌坐在龙椅上,回忆着自己的从前。

  姜烟周围虽然没有再次变幻,但她与苻坚之间仿佛出现了一片全息投影一般。

  十六岁的苻坚继承父亲的爵位,之后更是与苻黄眉和邓羌一同抵御姚襄联合羌人的叛乱,大获全胜。

  少年将军,壮志凌云!

  可这一年的苻坚却遇见了历史上都少有的暴君——苻生。

  一个杀人不需要理由,只看自己心情的皇帝。

  劝谏,是诽谤。杀!

  恭维,是媚上。杀!

  看不顺眼了。杀!

  苻黄眉破敌有功却不被皇帝苻生奖赏,甚至还遭受折辱。

  一怒之下,苻黄眉举兵谋反。

  苻黄眉谋反失败后,苻坚声名鹊起,以仁义闻名,深得人心。

  在苻生要杀苻坚之前,苻坚在周围人苦苦劝导下,先下手为强。

  自认功业不足,只认天王,而不称皇帝。

  姜烟看到这里,很难说苻坚是个坏人。

  可北方的汉人也的确饱受胡人的压迫残害。

  即位后的苻坚肃清吏治,整顿朝堂,与民休息。广招贤才,重用寒门。

  最终,他遇见了王猛。

  坐在皇位上的苻坚也看到了中间的那个王猛。

  他们都是年轻时候的模样,眼神很是怀念的说:“若是没有王景略,便不会有前秦。”

  提起王猛,苻坚像是打开了的话匣子,一说就说个没完了。

  “他比我大十余岁,却一直尽心辅佐我。我与景略一见如故,他亦有雄心壮志。当年桓温相邀,也被他拒绝了。”

  提起这件事情,苻坚甚至有些骄傲。

  那可是桓温!

  以重金邀请王猛出山,可王猛心知桓温有夺东晋皇位的意思,不想名声被桓温牵连,断然拒绝,毫不犹豫。

  可他,却愿意帮自己!

  文能肃清吏治,明法严刑。武能提枪上马,横扫诸国。

  如此贤臣良将,苻坚怎么可能不在意,不骄傲?

  “长安大街,杨槐葱茏;下驰华车,上栖鸾凤;英才云集,诲我百姓。”苻坚坐着,脸上出现笑颜,手还在打着拍子,轻轻吟唱。

  声音在空阔的大殿里发出阵阵回音。

  好似穿越了千年时光流淌到姜烟的耳边。

  古音古韵。

  这是当时的前秦百姓有感王猛辅佐苻坚建立的稳定社会发出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