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二合一 夏日收获;竞争对手
作者:元元彬      更新:2023-04-05 12:47      字数:9293
  (一)夏日收获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顺利到了收获的时节,一时前坡村上下,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虽然经历了干旱和暴雨,但麦子们总算是熬过来了,连片的小麦遍地金黄。

  伴随着蝉鸣鸟叫声,各家纷纷开镰,夏麦抢收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村民们戴着草帽,弯着腰,挥舞着着镰刀,从这边的地头割到那头,好一幅“夏麦遍地黄,田间收获忙”。

  如今中午的太阳已经比较大了,大家都会躲在树荫下,吃着家人们送来的午饭,咕噜咕噜灌着凉白开,脸上的笑容挡都挡不住。

  收割完的麦子,会捆扎好,然后或挑或推,被送到学堂前面的打麦场上去。

  学堂已经放假了,这一块却是依然热闹非凡,各家的打麦场紧挨着,人和牲畜都在里面忙个不停。

  只见大家伙儿把麦子摊开,铺成厚厚的一个圆圈,然后便是村里的牛上场,套上了绳套,拉着石磙沿着大圆一圈一圈的压了起来,直到把麦粒都碾了下来。

  扬好的麦粒被装进了麻袋,然后就是拉回各家院子里去晾晒。

  韩采薇的小□□自家拉完麦子,又被借去,驴不停蹄地帮其他人家拉,在这农忙时节很是贡献了一番驴的力量。

  随着一车车的粮食拉回家,生麦子称了重后,原本心里就有点数的村民们更是心落了地,放心的享受起丰收的喜悦来,因为今年可真的是意想不到的大丰收。

  往年这种刚开出来的生地,一亩能收二百斤麦子就不错了,如今收割后称下来,亩产能够达到百斤,可是足足增长了五成啊!

  得多亏县衙出售的改良麦种,不过也得感谢蚯蚓土。

  大家收割完发现,用了蚯蚓土的地里收获更多,一亩地的收成还能再多成,亩产达到将近四百斤了。

  这当然比不得现代动辄亩产上千斤、几千斤的产量,但也算是难以想象的巨大丰收了,韩采薇都不由得觉得成就感满满,她家亩麦子也是收了一千多斤呢。

  加上今年免税,拉回去的每一粒麦子可都是自家的,村民们可不一个个开心得只差手舞足蹈了嘛。

  过去几年,大家都饿怕了,此时个个都把收回来的粮食捂紧,恨不得睡在上面去才能安心。

  可惜收回来还必须晒干,然后才能入仓,众人带着一种如同行走云端的飘忽感,机械地进行着晾晒,时不时看着院子里堆成小山的麦子发出呵呵傻笑。

  如今天气好,晒起来也很快,没过几天,又是在一阵傻笑声中将麦粒都扫粒入仓。

  像张家,家里一共25亩地,都开荒种了麦子。

  当初他家晓晓养蚯蚓,舍得用肥,这次一共拉回来将近一万斤麦子,哪怕晒干后,扣除成的水分,也将近有七千斤粮食入仓

  不用交税的话,顿顿吃白面,一家六口人吃一年都吃不完啊,可不笑得牙根都露出来了嘛!

  这下众人总算是见识到了,蚯蚓粪肥中之王的称号,果然名不虚传。

  不少人算了一笔账,一大筐蚯蚓土,掺着土和水用,前后可以浇一亩地,需要花费100文,增收100斤,却是价值700文,怎么算这肥料都应该买的呀!

  别说买一筐,买两筐、筐都划算的。

  一时都起了秋种继续用蚯蚓粪的打算,秋种的时候把蚯蚓粪洒施在地表,然后耕作翻入底层,还能进一步提高地力,岂不是明年收获能更多,一时都干劲十足起来。

  韩采薇收完自家的几亩麦子后,也是干劲十足,没有停歇地又组织修了两座蚯蚓房,前两个月都没有分红,全拿来扩张了。

  手下的彭若楠、张晓晓和彭大妞也俱是忙个不停,就连山上的大刘两口子都被借调了过来,帮忙休整新修的两座蚯蚓房,赶紧投入种子开始运营。

  如今五座蚯蚓房,一共五十个大坑,一天就可以产出10大筐蚯蚓粪。

  最近铲出来的蚯蚓粪,全堆在了库房里,仓库已经堆了一小半了,能有个两百多筐,后面还会日日连续不断的出产。

  这些堆放的蚯蚓粪,全部用厚厚的稻草盖着,保持蚯蚓粪潮湿,促进里面的有益微生物继续活跃,护住肥力,只等着后面秋种开始后售卖。

  而另一边,家家户户丰收之后,就开始盼着“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一时村里买牛的人家剧增,说媒的也到处都是。

  县衙发布了告示,表示会持续固定价格收粮,每斤六文钱,后面有需要再买粮的话,也是固定价格,每斤七文钱。

  价差不大,毕竟需要保管成本。

  如今大家对县衙信任得很,在这样的举措之下,不少人家就开始卖一部分粮,凑钱给家里娶媳妇儿了。

  卖两千斤粮食,能凑够12两,如今村里的彩礼差不多就是已经涨到12两了,再凑凑之前的积蓄,就够办一场好事了,一时到处都是敲锣打鼓的喜庆声音。

  就连彭若楠和张晓晓都被不少媒人来讲,两个人都是能干出名的,自然想要讨回去做媳妇了,那简直就是讨个下蛋的母鸡呀!

  “我才不着急嫁人呢!”彭若楠撅着嘴说道。

  如今她能挣钱了,给家里一半自己留下一半,日子过得好不快活,何必要去嫁人,去别人家里生儿育女做活。

  张晓晓也如是念头,她哥哥没了之后,家里父母更是宠爱于她,哪怕媒人踏破了门,也都按照她的意思全部回绝了。

  但是她两心里也都知道,女孩子总归是要嫁人的,只不过是能晚个一两年,家里再给好好相看一下。

  然而神奇的是,韩家竟然无人踏足,不知道是觉得高攀不上韩家的财力,还是觉得人韩顾两家已经合成一家了,不好再插足了。

  韩采薇反正不在意,她也不想嫁人,才十七岁,还是高中生呢,着什么急。

  王青花却忍不住暗暗着急,总是想到当初的神仙之说,担心神仙自有定数,因此也不敢随便插嘴,心里更盼着能和顾家小子成事就好。

  这些日子她冷眼看着,只觉得顾青彦着实不错,不愧是品大官教导出来的,有这样的珠玉在前,怎么能看得上别的农村小子呢。

  更别说看他那眼神,明显是对自己女儿有意的。

  这也是为什么她明知道村里有些风言风语,却还一直强留着顾青彦在自家住的原因了。

  可是顾青彦自己却不愿意如此住下去了,他总是要为两人的名声着想,他攒够了钱,着手开始修自家的房子了。

  是的,他第二本话本已经卖出去了,还是四十两的价格,他亲自跑了趟府城卖出去的。

  那书肆掌柜读完他的新话本,不由得说道,“故事是好故事,只是怎么是女子视角的?”

  随即遗憾道,“你上次那个《书院情缘》,卖得很好,如果能写类似的,肯定能够再大卖的,如今不少学子都来问南坡先生有没有出新书呢!”

  顾青彦这才知道自己上次的那本话本,可是在府城内火了一把,府城内如今两座大的学院,上千号学子,大都听说过这本书,争相买来看,可给书肆掌柜挣了好一笔。

  难怪今天看到他来了,掌柜的好不热情。

  他的新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山村,故事的主人公叫吴彩,是一个女娘,自小力气颇大,武艺了得。

  随着她一日日长大,志向更是与众不同,得知外边世道不太平,想要发挥自己的一身武艺,去建功立业。

  面对家人的不理解,她悄悄女扮男装去从军,在行伍中大展拳脚,从小旗一步步直至做到大将军,带着手下众人取得多场胜利。

  皇帝召她入京受赏,这才知道她的女娘,不过没有责怪她,反而封了她是女将军,依然允许她带兵打仗。

  京城里一时不少风言风语,说她各种闲话,说她是母夜叉,长得穷凶极恶,是个没人敢娶的。

  可是没想到新晋的翰林官李令山,无意中撞见过她一次,却对她青眼有加,欣赏异常,一见钟情。

  他家世好,长相俊,前途好,是不少世家的良婿人选,却没想到对吴彩情有独钟,亲自选了媒人上门求娶,一时京城里的芳心不知道碎了多少。

  然后便是男女主之间的拉扯,李令山不断寻找机会接近吴彩,大胆表白心意,更是在朝堂上多次为她说话,给她争取继续带兵的权利,一步步之下,吴彩被他打动,点头同意。

  皇帝亲自赐婚,两人自此夫妻恩爱、琴瑟和鸣,吴彩则继续活跃在行伍之中,李令山给了她充分的自由,替她回击各种流言蜚语。

  故事就是这么一个故事,韩采薇初看的时候,不由得吃了一惊,没想到他一个男子,竟然会写出这样的。

  前面有点像之前自己给他说过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后面则明显是大女主文的古代版呀。

  如果说上一本是男频爽文,那这一篇明显是女频爽文呀,女扮男装做到将军,还有斯文秀气的翰林对自己爱得非卿不娶。

  哪个看过的女子能拒绝这样事业线和感情线的双重爽感?没有!

  就连韩采薇这个在现代看多了大女主影视剧的,也不禁大呼过瘾,更被说如今没有经历过这些套路的闺阁女子了。

  “你怎么想到写这样一个故事的?”韩采薇不由得好奇地问道。

  顾青彦不由得脸色一红,坦白说道,“我当初看你大弟去从军,你是意动的,就想到其实以你的本事,如果能入伍的话,肯定也是能够闯出一番名堂的,另外你这么优秀,自然是有优秀的男子心悦于你的。”

  后半句话韩采薇没注意,她只大吃一惊前半句话,没想到自己谁都没有透露的小心思,竟然被顾青彦看了个透。

  是的,她当初见韩大弟毅然决然去投军的时候,心底其实是羡慕的,羡慕他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羡慕他可以热血沸腾追求建功立业。

  她如果是男子的话,来到这古代,她必然也是要去闯荡一番的,轰轰烈烈一场。

  只是可惜她是女子,还是个纤细的女子,想女扮男装都做不到,又到底贪恋家里的安逸和温暖,这才作罢。

  这一丝遗憾她谁都没说,连王青花都不知道。

  没想到顾青彦竟然专门给她写了这样一个故事,还给她安排了感情线,她一时又感动又觉得好笑。

  “所以是写给我的咯?”她笑着问道。

  顾青彦见她调笑的目光,不由得耳尖都红了,却直视着她的眼睛,坚定地说道,“是的!我也希望你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有所作为,不因女子身份而束缚,做你自己,那样的你最鲜活了,不要担心流言蜚语,自然会有人慧眼识珠的!”

  看着眼前少年认真的模样,韩采薇不由得收了脸上的笑,心里一时想法颇多,既为眼前少年的直球打法,也为自己的前途。

  穿越过来半年多的时间,她的确是有些畏手畏脚,束缚住她的,不是这所谓的封建礼教以及亲人们,反而是她自己。

  是她自己压根儿只想着小富即安,没想着搞一番大事。

  想通这一点,不由得一阵惭愧,自己比他话本里的吴彩可差多了。

  而对面少年直白的感情,她到底还是逃避了,匆忙离开,没有给少年一个准话。

  顾青彦也不在意,他还等着明年乡试出结果后正式提亲的,人家女孩子羞涩那是自然的。

  然后他便拿着修改后的书稿去了府城,哪怕再想成为一家人,他还是要有自己的家的,靠自己能力修建起来的新房子,这样才能堂堂正正去提亲不是。

  不得不说他写的故事是真的好啊,除了剧情设定自带爽感,读起来也流畅得很,所以书肆掌柜看完了才说那样可惜的话。

  不过想到如今越来越多女子识字,甚至有说要开女子学堂,掌柜的到底是又以40两的价格买断了本书。

  “下次如果再写男子视角的,我这边给你开八十两一本!”掌柜的大方的说道。

  实在是上次的《书院奇缘》卖得太好了,他们一次性印了200本,很快就卖完了,后面又印了500本,陆陆续续也卖完了。

  虽然不少人相互借阅传看,但是还有很多人买来看的。

  府城十万人口,消化七百本书那是简简单单,光这卖书就给书店挣了四百两,更别说推动书店名声进一步上升,带动其它书籍销售,自然愿意给顾青彦涨书稿费用了。

  顾青彦点点头,后面有灵感了再说,如今他手上的钱是差不多了,准备尽快去修房子了。

  春风得意的他,回去却发现韩家气氛有些不对,他观察到,韩采薇的嘴角向来是微微上扬的,今天都有些下沉了,不由得暗暗疑惑。

  ——————

  (二)竞争对手

  晚饭桌上,韩采薇还没说话,一边的姚秋就气愤地说了出来。

  是的,姚还在这儿呢,一个多月了,还一副不着急回去的模样,如今不仅在前坡村晃悠打听,还把全县的各个村都走了个遍。

  之前观察到的一些情况,都写成了报告,送回京城姚梦老大那边去了,她们则候在这里等进一步的指示。

  这两天村民们都忙着夏收,她们不便多去打扰,就日日跟着韩采薇忙上忙下,多是观察,偶尔帮帮忙。

  韩采薇:我就方便多打扰了是吧?

  好吧,她也没意见就是,反正已经混熟了,就当多个尾巴了。

  这不,人就亲身经历了这一场乡村作坊版的商业竞争。

  原来,隔壁村竟然也有人开了蚯蚓养殖基地,规模不小的样子,上来就直接建了十座蚯蚓房,据说还打算建设更多,很有一副要独占市场的势头,手笔大得很。

  韩采薇对这件事情的发生有所预料,并不觉得意外,毕竟这蚯蚓养殖,虽说有技术门槛,但只要肯沉下心来琢磨,总能找到合适的养殖之道。

  市场这么大,总是免不了有别的人进来的。

  她当初计划搞这个养殖基地的时候,就已经算过,肥料这块的市场空间大得很,毕竟如今可没有化肥。

  偏偏当下又是农业为主的时代,要想提高粮食产量,除了改良种子,另外的方法就是靠肥了,肥料不够,再精耕细作,都难以吃饱饭。

  她想破脑袋都不知道如何生产出之前听说过的,农作物最需要的氮肥、磷肥、钾肥,更别说其他古人了。

  没有现代化学工艺和设备,哪怕穿越过来的是化学专家,估计也难搞出化肥来。

  这也是为什么她们搞出来的蚯蚓粪如此紧俏的原因了,她要是真苏出了玻璃、水泥、香皂这些,除了少数有钱人,其他买的人可能还不见得会很多。

  但是肥料就不同了,家家户户必须要用的呀,尤其是在这个开荒的时候。

  再说这蚯蚓养殖看着容易,但里面技术含量还是很多的,不然怎么村里好多人家还要花钱买,还不是自己养不好,或者觉得辛苦养不划算。

  比如她们村一共将近一千亩地,一亩地一年用四大筐蚯蚓土的话,一年一共就要消耗四千筐,她五座蚯蚓房供应她们村都不够的,更别说全县一共50个村,哪怕再建五十座的,也都容纳得下的。

  可是让人气愤的是,那家竟然买通了当初给她们施工的一个人,那蚯蚓房里里外外,直接和她们修得一模一样。

  “他之前来我们这里买过蚯蚓土,还说要去看看新奇,我就让他进去看了,没想到竟然是偷我们的技术!”彭若楠气呼呼地说道,“更可恨的是,竟然还买通了那王大郎,直接把我们修蚯蚓房的图纸拿过去用了!”

  她知道这事后,狠狠和她哥彭二发了一通脾气,可是彭二表示很无辜啊,他现在手上的活儿太多了,后面两座蚯蚓房就没有亲自动手,而是派了手下干活细致的王大郎过来带着人修,哪里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啊。

  彭若楠也知道怪不上她二哥,她只是气不过自己识人不清,当初可没少给王大郎好处,见他家困难,干活又确实细致,工钱开得比别处都高,日常茶水和糕点更是没断过,没想到这么快就把在自己这边摸到的技术都漏了出去。

  要说修蚯蚓房,最主要是坑底的布置,如何排水很有讲究,不然水无法及时排出去沤在里面,蚯蚓很容易死的,她们也是折腾了好长一段时间,这才总结出这样一套合适的修缮方法。

  “你说你好好来找我们商量,我们说不定会说给你听,毕竟这养殖技术我们前期可没少说出去,偏偏搞这样的背地里的手段!”张晓晓也气愤地说道。

  “他还宣扬后面卖50文一筐,这不是明显和我们打擂台吗?”姚秋气呼呼地说道,口气已经用了我们,仿佛她已经是这养殖基地的一员,同仇敌忾了起来。

  听了这些,韩采薇想起来隔壁村的那户人家,那男的叫吴勇,当初可没少找自己取经,当时她没想着做这个生意,所以就耐心地说了不少诀窍,没想到竟然被背刺了。

  如今她们摊子铺开了,五座蚯蚓房,不仅请了彭大妞,还把张晓晓她嫂子,也就是阎二媳妇孔氏,以及村长媳妇方氏都请来了。

  由于蚯蚓多了起来,上面的养鸡场更是又买了一百只鸡苗,由大刘夫妇二人看管着,可不能就这么任由别人挤垮。

  “呵呵,这是本着亏本,也要和我们打价格战了是吧!”韩采薇不由得冷笑一声。

  对面几人第一次听到“价格战”这个词,不由觉得十分形象,可不就是一场价格的战争嘛,他卖50文一筐,那谁还会来买她们100文的,这不是逼得她们做不下去?!

  见她们俱是一脸担忧,韩采薇安慰道,“他卖50文一筐,不知道是算过的,还是拍脑袋的,应该是亏本的,看他能亏多久!”

  她们目前已经算是运营得很好了,喂养技术已经总结很到位,产出比之前又高了不少,每筐的成本都还是要50文左右,她就不信他那刚开的养殖场能做到成本更低。

  要么是亏本在卖,要么就是掺了别的,肥力不够,不管哪一种,都能笃定他走不远。

  之前为了规范运作,她专门制作了手工账本,无需大表,只按照基础会计原理,把支出收益全部列明,形成日账、月账和年账,手下人按照表格去记录收支,事后看上去一目了然。

  根据前几个月的数据,她早就算出,基本上一座蚯蚓房,一个月的运营支出是2000文,包括一个人工的工钱900文,买粪食1000文,蚯蚓房每个月的折旧摊销100文,而如今一座蚯蚓房一个月可以产出40大筐的蚯蚓粪,所以算下来每一筐的成本就是50文。

  前期一个人管不过来一座蚯蚓房,再加上喂食稍不注意喂多了,很容易成本就超过50文了。

  那姓吴的偷了技术不说,竟然还亏着本卖,那就有些恶心人了。

  她冷笑后大手一挥,决定也玩一把大的,当即找到姚春。

  “你们上次说的投钱给我还算数吗?”

  姚春愣了一下,随即意识到是上次自己提的,说可以投钱给她,让她把规模做大,前提条件是多雇佣一些女工。

  原来远在京城的姚梦老大看了她们送回去的调查报告,颇为认同她们所观察到的,提升女子地位的切入点不是鼓励女子读书科举,而是给女子提供更多的做工机会。

  只有女子能独立挣钱了,才能切实提高她们在家里以及在社会上的地位,全社会的重男轻女才能有所缓解,毕竟人性都是趋利的。

  也只有看到了女子有文化能挣更多钱,各家才会自发地去送女子读书识字,没见村长媳妇方氏为了能做这份工,要会记账本,点灯熬油地开始学习认字了嘛。

  于是她特地写了折子给玄明帝,详细说明了这一考察情况,并申请经费,以期能继续在永安县做试点。

  这永安县着实特殊,全县均是新引入人口,无论做什么,相对其它利益关联深厚的地方来说,都要更容易。

  玄明帝翻着折子,想到女子地位的提升,可不就是随着纺织业的发展,女子能通过纺织挣钱后,家庭地位才得以上升的嘛,溺女婴的事件才大幅减少。

  他很欣慰手下的这群女将能看清楚这一点,饭要一口口吃,事要一步步办,先推动女子走出家庭参与就业,然后再推动女子教育等发展。

  于是大手一挥,直接从自己的私库里拨了两千两,让她们放心大胆地去试。

  不是他小气,而是如果一个县两千两干不出什么成绩,那便证明她们的路不通,或者没那个能力,叫停即可。

  只不过姚梦的折子里,写得言简意赅,没有提到蚯蚓粪,不然最近苦苦为化肥而发愁的玄明帝,估计能更加感兴趣。

  而钱到了姚春这里,她见韩采薇的农场搞得还像点样子,便想着先从她这里试手,因此就说投钱给她。

  只是当初韩采薇比较谨慎,不想一下子摊子铺太大,怕一下子管不过来,所以拒绝了。

  “怎么,你想通了?”姚春好奇地问道。

  “是的,按照上次说的,你们投钱,我们五五分成,除了特殊岗位,比如需要守夜的这种之外,我全聘请女工。”韩采薇保证道。

  “你想要多少?”姚春问道,她手上的钱可不能一下子全拿出去。

  “一千两!”韩采薇说道。

  “嘶!”姚春不由得倒吸一口气,这可真的是敢要啊,她原先还就打算投她个一二百两呢。

  不由得好奇问道,“你这是想做多大的规模啊?你那蚯蚓房可就十两银子建一座,难道想一次性建设上百座?不担心卖不出去啊?”

  韩采薇说道,“我没打算全部建蚯蚓房,而是准备多搞几个生态农场,如今我这一个农场运作起来,差不多要投入百两,我打算再去搞座。”

  随即补充道,“你们头儿肯定感兴趣,我打算把蚯蚓土的价格彻底降下来,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既然姚春她们代表的是政府,那必然是对此乐见其成的,哪怕是不挣钱,估计都是愿意做这事的,所以她敢于开口一下子要一千两。

  那姓吴的不是降价嘛,打价格战嘛,那她就彻底把价格降下来好了,她也卖50文一筐,反正只要能维持运营成本就好,不图蚯蚓粪挣钱,反而是靠养鸡卖蛋挣钱。

  如今眼看着大家生活都好了,对肉蛋的需求肯定会上升,府城十万人口,四座农场的肉蛋还怕消化不了?

  再说没有需求也可以创造需求,她可是知道不少鸡肉和鸡蛋的新鲜吃法,什么炸鸡、盐焗鸡、叫花鸡、茶叶蛋、卤蛋等等,和酒楼合作搞起来,到处跑一跑,销路总是没问题的。

  另外她上次去府城可是看到一个好东西,那就是竟然发现了苹果苗,这个她熟悉得很,小时候孤儿院边上就有一片苹果林,她没少往里面钻,对种植苹果也颇有心得。

  因此一眼就认出了那是苹果苗,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品种,但嫁接培育后走高端路线,经济价值高得很。

  “玩的就是商业模式,羊毛出在猪身上,狗来买单。”她颇为自信地说道。

  工业咱玩不来,农业还有什么怕的?再怎么都不会亏本就是,只要摊子铺开了,盈利点多的是,只要肯发掘,区区蚯蚓土算什么。

  姚春表示自己有点跟不上她的思路了,什么猪啊羊啊狗啊的,她没听明白,不过前面的她明白了,那就是对面的人,打算再搞座山打造农场。

  她默默观察过现有的这个半坡农场,知道前期投入主要用在修路、开荒、建房、买鸡苗等上面,应该是亏不到哪里去的,想了想便同意了,她也想赌一把,不然不知道哪天才能打开局面。

  “那我们也立个契吧,只要你做得好,钱不是问题,更无需担心别人捣乱。”姚春说道。

  韩采薇嘿嘿一笑,心说要的就是你这句话,钱她怎么都能筹措来,完全没必要找姚春,但看中的就是她背后的关系。

  虽说是搞农业,但涉及到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没有背景可不就是怕被人捣乱嘛,尤其她们这种用女工的地方。

  她也不需要她们开后门搞特殊,只要保证她能正常经营,不被别人欺压即可。

  正常的商业竞争,谁怕谁?咱没吃过猪肉还没看过猪跑吗?随便扯一点现代的商业运营理论过来就够用了。

  “这座农场都得上百亩,运营得好的话,我们还能继续扩大规模,到时候雇佣更多女工。”她迅速进入角色,开始给眼前的投资人画起饼来。

  没有见识过资本市场人心险恶的姚,在她一连串的列数字计算忽悠下,甚至都没有多问一下具体占比分成,也没算一下具体能用到多少女工,很快就把钱给到位了。

  还是韩采薇特地在契约上注明新开的座农场四六分成,她六,对方四,姚的目的并不是挣钱,并无意见。

  好骗得韩采薇都忍不住暗暗琢磨,能如何把产业链延长,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出来,不然拿了人家的这么多钱,却只用了几十个女工,着实有些对不住人不是。

  就这样她迅速忙了起来,位置她之前都看好了,得赶紧买下来,仿佛一下子找到了当年为了进省队而拼命练习的热情,整个人像打了鸡血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