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 39 章
作者:令雾      更新:2023-03-14 00:53      字数:7219
  “养鸡?”

  温渡听到奶奶的话,突然想起妹妹给自己写信的时候,曾经提到过。她是说自己想养鸡的。当时,他还以为妹妹只是单纯的说说,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温老太太跟孙子解释:“她说,以后都能做生意。我想着,家里有地,有粮食。交了公粮之后,还能剩下很多粮食。粮食不卖的话,可以用来喂猪喂鸡。鸡养大之后,公鸡可以卖。母鸡下蛋吃不完,多余的就拿出去卖了。”

  温渡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在努力的时候,家里的人也在默默的改变。

  他们不约而同的为这个家做努力。

  “我跟老严家你二奶奶已经说过了,这都过了年,小鸡该下蛋了。用不上一个月就能攒够一两百个鸡蛋。到时候,用这些鸡蛋孵小鸡。肯定不会全部都孵出来。到时候能有一百多个小鸡也就可以了。”

  温老太太心里是有数的,家里的人口少,养太多鸡的话,肯定不行。

  还不如少养一些。

  温渡闻言,跟温老太太说:“奶奶,要不然这样,往后咱们家的人都要搬到城里去住。过几个月房子盖好之后,我爸肯定要到城里去。你和萦萦住在这里,我也不放心。想大规模养鸡是不行的,到时候就让萦萦带走两只小鸡算了。”

  温老太太皱眉:“咱们家要是都走了,这房子怎么办?房子没人住空下来,以后就烂了。”

  “这个好办,我找人过来这边住。”温渡刚刚心里已经有了想法。

  不过他还要去问问人家才行。

  温老太太舍不得家里的房子,这毕竟是温家的老宅。

  可孙子说的对,她不可能和孙女两个人住在这里。

  温渡没有去城里,而是到上面邮局直接给九爷打了个电话过去。

  “九爷,是我,小渡。”

  九爷听到这声音眉心就是一跳,要不是这小子,他也不用像现在似的这么忙。

  现在他从昨天开始,就整个四九城跑来跑去的忙活,到现在都没停下来歇一会。

  这刚刚才坐下,屁股都没坐稳,这小子电话就过来了。

  九爷嘴上嫌弃,可是这心里边儿却挺高兴。这小子的到来给院子里的人带来了一股新的希望。

  这是好事儿。

  “九爷,你手下不是有一些人,不适合去工地上干活吗?”

  九爷耷拉着眼皮,声音有点儿阴森:“怎么着?你还想帮我把那些人都给安排了?”

  “您要是信得过我,就把人带到我老家来。我奶奶跟我爸他们要到城里去住,家里边儿的老房子正好腾出来。我就想着您了。”

  九爷可不吃这一套:“你小子有话直说,甭给我来这套。”

  温渡忍不住笑起来。

  “我奶奶买了很多鸡蛋,准备孵小鸡。可这鸡在农村养还行,要是到了城里也没地方养那么多。但要是在农村养很多鸡,倒是可以卖到城里去。九爷,您觉得卖鸡蛋这生意怎么样?”

  温渡只是提了这么一句,电话里的人就陷入了沉思。

  九爷可不是外边混的人。

  他祖上是经商的。

  家中祖祖辈辈做了几百年的生意。

  国家有难的时候,家里边儿的东西全都捐了。后来他的哥哥们全部战死,家里就只剩下他一个人。

  他老娘没撑住,昏了过去,人紧接着就没了。

  他们家里是有家底儿的。

  九爷从外边儿回来,才发现家里就剩下他自己一个人,顿时有些心灰意冷。

  后来又发生不少事儿,他就开始把外边儿那些可怜的孩子都捡回来。如今这些孩子也大了,他们也该自己赚钱养活自己。

  但是人跟人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能到工地上干活儿,有些人到了工地上就是添乱。

  不得不说,温渡这小子精准的拿捏住了他的命脉。

  “房子算我租你的。”

  温渡听到九爷给了一句准话,便主动说:“九爷,这家养的鸡不如山上放养的鸡。最重要的是鸡粪不用处理。山上面要是再种点果树之类的,往后卖水果也是一笔钱。如今承包一座山也用不了多少钱,我们这边儿一千多块钱就能承包五十年。你要不要考虑考虑?”

  九爷听的一阵牙疼。

  他算明白了,这小子明摆着在这儿算计他们。

  温渡挂断电话,哼着小曲儿到大队上去找大队长。

  如今大队长也叫村长。

  村长是一个崭新开始的标志。

  村长家离他们家挺近的。

  两家就在一条街上。

  温渡到了村长家,村长都坐在炕上喝茶呢。

  他看到温渡进来,马上媳妇儿给温渡倒水。

  “小渡啊,你是有啥事儿不?”

  村长这人跟别人就不一样,都不用温渡,开口就直接把话茬子丢了过来。

  温渡说:“村长,咱们村儿里后边儿的那大山是不是还没承包出去呢?”

  村长早就听说温渡在外边儿赚了大钱。才出去没两个月就往家里边寄了五百块。现在家家户户谁不羡慕温家,谁不想让自家孩子跟着温渡出去闯荡闯荡。

  可是一个个都没脸,谁也不敢开口。

  “怎么着?你这不出去干活了,还想着承包咱的山?”

  村长觉得承包山赚不了多少钱,根本没办法跟温渡在外边儿赚的钱相比。

  “出去还是要出去的,这个山我打算承包下来。也算是给咱们村儿起一个积极带头的作用。”

  温渡话说的贼漂亮,让村长心里边儿很舒服。

  村长立刻眉开眼笑:“你这孩子打小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现在小小年纪,就能在外边闯出名堂来。赚了钱还能知道为家乡做点事儿。你这孩子行!”

  温渡被夸的有点儿不好意思。

  “村长,这承包合同咱们这儿有现成儿的吗?要是有的话,我就让我爸过来签字儿。”温渡打算把这个钱出了。

  倒不是为了讨好九爷,而是村子里的山不允许外人承包。

  温渡爬山承包下来之后,让九爷在山上种点水果树,其他的就是散养式养鸡。

  到时候九爷养鸡赚了钱,村里边儿的人也会跟着一起养鸡。村里人养鸡蛋的规模肯定不能跟九爷相比。

  九爷这个人绝对不会自己一个人富就不管其他人。他肯定会把村里人的鸡蛋全部都收过来一起卖。

  这样一来就能带动整个村里的人一起发家致富。

  村长乐呵呵的说:“你先回家去,这事儿不着急,我到时候跟村里的人开个会,商量商量。要是大家没意见,咱们就按照一千块钱包五十年来签合同。”

  “行,那就麻烦您了,村长,我回家等消息去了。”

  温渡起身往外走,村长的媳妇看到温渡要走,热情的说:“小渡这就要走了啊?在这儿吃饭吧,别走了。”

  “你家里都做好饭了,我奶奶在家等着我呢。”

  温渡可不习惯在别人家吃饭,说完就急急忙忙的往外边儿走。

  村长媳妇看着他一路小跑着出去的背影,转身问村长:“他来咱家干啥呀?”

  村长背着手,说:“他想承包咱们村里的山。”

  “咱们村里的山,可都是承包五十年的,一次就要一千块钱。看来这孩子在外边没少赚钱,也不知道干的是啥活儿。”

  村长媳妇儿嘴里碎

  碎叨叨的,心里是想着能让温渡也带他娘家弟弟跟着一起出去。

  村长看出她的小心思,板着脸直接说:“你娘家的事儿就让你娘家人自己去开口,你别给我开这个口,少出去给我丢这个人。”

  村长媳妇很委屈。

  “我这咋叫丢人了?我就是想让温渡拉我们兄弟一把,怎么了?”

  村长觉得媳妇儿有点儿胡搅蛮缠。

  “你娘家人赚钱给你一分钱吗?你觉得温渡你要是答应带你兄弟出去,是看在谁的面子上?他前脚求我办事儿,你后脚就找他去,你让温渡怎么想?你还让我以后在村里怎么做人?我的村长是当还是不当了。”

  村长媳妇儿被骂得抬不起头来。

  她闷着头进屋去做饭。

  温渡可不知道村长家里边儿的这个小插曲。

  “奶奶,村里边儿的山,我承包了五十年,估摸着用不了两天村里就会找我来签合同。到时候这合同就让我爸签了。”

  温老太太没想到孙子出去转悠一圈儿,竟然还要承包老家里的山。

  他瞅了一眼孙子,觉得孙子有点儿傻。

  “一千块钱承包五十年的那个山,山上面光秃秃的。能种果树,挨着山地的那块,要两千块钱五十年。”

  温老太太可不是啥也不懂的老太太,她可比旁的老太太懂得太多了,村儿里边儿很多老爷们儿都比不上她。

  温渡一听,就知道他奶奶说的是哪座山。

  那座山倒没有他奶奶说的那么夸张。

  而且那座山很大,其中一块儿确实不怎么长树。

  要是放在后世,很适合建滑雪场。

  现在就是想建滑雪场,也没有滑雪的设备。

  “承包这座山也不是专门为了种果树,主要就是为了养鸡。”

  温渡这么一说,温老太太就明白她的意思了。

  “行了,我知道了,等你爸回来,我就让他在家,别到处乱跑。要是村上的人过来,这合同我就让他给你签了。”

  温老太太就是家里的定海神针。

  温渡把提前准备好的钱交到老太太手里。

  原本还打算问孙子手里的钱够不够的温老太太:“……”

  “小渡啊,你这几个月在外边儿干的都是啥活儿啊?怎么我觉得你这钱就跟大风刮来的似的?拿出来一笔钱,眼睛都不眨一下?”

  温渡就知道他奶奶又开始多心了。

  “奶奶,你瞅着外边儿那些高楼,是不是得找专业的人来建造?”温渡问老太太。

  温老太太没好气的说:“人家那叫建筑设计师。”

  温渡惊讶没想到奶奶还知道这个。

  他真是对老太太刮目相看了。

  “我在外边儿干的就是这个。我给人家设计房子,又亲自把房子给他盖起来。就能赚到不少钱。”

  奶奶说的没有错,外边儿的钱现在就真的跟天上掉下来,大风刮来似的那么容易赚到。

  温老太太也没问孙子是怎么学会的。

  她只盯着孙子说:“你这孩子也大了,也有属于自己的秘密了。奶奶也不问别的。就只跟你说一件事儿。咱们到外边儿赚钱,凭的是真本事,而不是坑蒙拐骗。赚钱要赚干干净净的钱,这钱花着心里才踏实。”

  温渡听着奶奶朴素又充满了大道理的话,郑重其事的向老人家保证。

  “奶奶,你放心。我是绝对不会昧着良心赚钱的。”

  温老太太面色缓和,“行了,你心里有数就行。”

  “嗯。”温渡跟着老太太往外走,“奶奶,要是山承包下来之后,咱们这几天就得收拾收拾东西,往城里去了。”

  他也要早点儿回去盯着。

  万一出点儿什么事儿,他不在跟前儿,赵建东肯定处理不好。

  “你那边是不是还有活儿没干完?”温老太太是个多聪明的老太太。

  她一下子就猜着孙子肯定有事儿。

  温渡也没瞒着老太太如实说道:“我回来之前刚接了一个新工程,手下的人正在那边儿干活儿,我有点不太放心想回去盯着。”

  “这两天我就收拾收拾东西,咱们早点儿过去。”

  什么都能耽搁,孙子的事儿绝对不能耽搁。

  温老太太麻溜的收拾东西。

  温渡在旁边搭把手,“很多东西就留在这儿,缺什么东西咱们到那边儿再买。我看了一下,爷爷留下的老宅子,跟咱们开店的那个宅子,一条街的距离。”

  温老太太说:“那还挺近的。”

  “是不远,溜溜达达走过去也就是五分钟。”温渡还是打算问问奶奶想要住在哪边。

  温老太太想都不想的说:“我自己家有院子,凭啥要住到别人家去?要是这两处院子拿不回来就算了。现在院子拿回来了,咱们还不住放在那儿等着发霉腐烂吗?”

  温渡被他奶奶堵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点头附和:“您说的对!”

  村儿里人办事儿特别效率。

  可能是担心温渡会反悔,承包荒山的事儿都没过夜就办成了。

  温韶钰把人送走都没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咱们家怎么还承包山了?”他们不是都要去城里赚钱了吗?

  “闭上你的嘴,没人把你当哑巴。”

  温韶钰:“……”

  签字的人是他,他还没有知情权了?

  “行了,赶紧进屋,咱们家开个会。”

  温老太太来到自己屋,温韶钰和温渡紧跟在后边儿。

  温萦和律景之还在相互学习。

  律景之如今已经学会了汉语拼音,而且还能用字典查字。

  学习速度就跟复读机似的。

  教一遍就会。

  温萦肚子里那点存货早就被律景之给掏空了。

  温老太太他们进来之前,律景之还在问温萦,“三三得几?”

  温萦头大。

  她根本没有学过九九乘法表,她怎么能知道三三得几呢?

  早知道芝芝这么聪明,她就不应该像芝芝炫耀哥哥教她的九九乘法表。

  就在温萦扛不住的时候,温老太太他们进来了。

  温萦狠狠松了口气。

  “咱们家的人都在这儿了,有件事我要宣布一下。”

  温老太太讲话还不是一口气说完,而是故意顿了顿,给大家一个反应的时间。

  她这也不是故意的,而是从小耳濡目染。

  下意识就养成了这种习惯。

  “咱们家这两天就要搬到城里去,往后基本上就不回来了。”

  温韶钰格外兴奋:“妈,以后我是不是就是城里人了?”

  温老太太都懒得搭理他。

  “走之前咱们家要张罗几桌席面。你爸去世之后,家里边儿全靠这些街坊邻里们照顾,我才能一个人把你们拉扯大。”

  “应该的。”

  温渡没意见。

  上辈子他爸没了,他奶奶也跟着去了。他人在外边,都是村儿里边人帮衬着,把他奶奶和他爸的后事儿给办了。

  他狼狈回到家的时候,村里的人家家户户都会给他一口饭吃。

  后来他闯出名堂,才有机会回报村里人。

  可那都是很多年之后的事情。

  这辈子他爸和他奶奶都还好好的活着,妹妹也回来了。村里人的恩情不能忘,而且,这也不是

  这一两件事儿就能说清楚的。

  “奶奶,我去外面找找,买头猪回来。到时候咱们杀一头猪,请村里的乡亲们吃一顿好的。”

  温渡现在虽然很缺钱,可不差请村里人吃饭这点儿钱。

  温老太太听到孙子的话十分满意。

  温韶钰一听到说要杀一整头猪,满脑子里想的就是有猪肉吃了还能吃到撑,哪里会有什么意见?

  他恨不得举双手双脚赞同。

  温萦也没有意见,她扭头跟律皓之说:“芝芝,你是不知道,我们这儿的杀猪菜真的特别好吃。”

  律景之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做杀猪菜。

  在他们家的桌上只吃一些西餐,别说炖菜,就是炒菜都很少。

  到爷爷那边吃饭的时候虽然吃的是中餐,可是分量就那么一点点。

  看着就让人没胃口。

  律景之更喜欢在温家吃饭,让他有一种家的感觉。

  “真的吗?”律景之一脸期待。

  温萦兴奋地说:“去年过年的时候我们就吃过啦。因为要分产到户,村长把所有的猪肉都给杀了。家家户户分到不少猪肉,奶奶就给我们做的杀猪菜。那味道我到现在都记得。可真好吃呀!”

  她说着都有点要流口水了。

  温韶钰忽然凑过来说:“是的,杀猪菜特别好吃。等过两天咱们家杀猪的时候,芝芝你一定要多吃点儿。”

  律景之:“……”

  “买猪这个事儿小渡就不用管了,这事我来负责就行。”温韶钰干别的不行,干扯淡的事儿那真的是特别行。

  温渡正好有别的事情要做,这件事情交给他爸来处理更好不过了。

  “爸,你要是找好合适的猪,跟人家谈好价格。到时候就找奶奶拿钱,让人家把猪送过来就行。”温渡说。

  温韶钰:“我知道了,你不用担心。”

  到时候他肯定买一头特别肥的猪。

  温老太太看着儿子跃跃欲试的模样,怎么都觉得不靠谱。

  “你买猪就买猪,别给我买个老母猪回来,你要是敢买个老母猪回来,我就把你给剁了!”

  温韶钰一机灵,忙虚心的向老太太请教。

  “妈,您见多识广,跟我说说买猪什么样的最好?”

  温老太太深吸一口气,压制着自己的暴脾气,把如何挑选一头猪详细的说给儿子听。

  说完之后,温老太太警告儿子:“这下你要是再给我买错了……”

  老太太的话都没说完,温韶钰就打断她的话说:“不会的,不会的,绝对不会的。妈,你要相信你儿子的办事能力。”

  猪没买回来之前温老太太这个心一直都提着。

  等看到猪之后,她的心才放回去。

  不得不说,儿子这回办事儿还算靠谱。

  温家要办席面这事儿传的沸沸扬扬的。

  办酒席前两天就有人过来帮忙。

  温萦和律景之是最闲的。

  因为家里来了不少人,洗菜做饭的就聚在一起。

  村里边的妇女坐在一起能干啥?肯定是聊八卦。

  这家长那家短。

  温萦偷偷地把小脑袋凑过去起,耳朵听人家聊闲话。

  “人家都说我三爷爷是个傻子。可我三爷爷是个有福气的人。”

  说话的妇女上了年纪,是隔壁的儿媳妇,叫李慧英。

  “咋有福气了?”另外一个媳妇儿好奇的问。

  李慧英手脚麻利的摘菜,嘴巴可是半点不停。

  “那个年代还挺乱的。我太爷爷家里边儿有钱,小儿子是个傻子。可他还给小儿子娶了一个好媳妇。媳妇给他生了两个姑娘。这两个姑娘

  都嫁到外地去了。”

  “然后呢?”

  温萦也想知道然后呢。

  李慧英说:“你别急,我这不是跟你说了吗?”

  “那你快点儿说。”

  “我三爷爷虽说人是个傻子,可是打小就有人伺候着,没吃过半点苦。后来日子变了,他就住在我爸他们家。那时候我们还小呢,啥也不懂事儿。就只知道我三爷爷人挺好的,兜里边儿有糖,每次回来都往我们手里塞点糖。”

  “我三爷爷经常上山去找兔子。那时候山上有个很长的防空洞。我三爷爷进山里边儿总喜欢从防空洞里走。”

  “有一天他上山的时候,碰到一只左摇右晃的狐狸。那狐狸满身酒味。后边还有两个人追过来。我三爷爷一看就用自己的军大衣把狐狸给盖住了。后边追上来那俩人就问我三爷爷,你看到一只狐狸往哪边儿跑了吗?”

  “刚好这个山洞是有个岔口儿的。我三爷爷就停在岔口这儿。他随手指了一个岔口,说那狐狸往那边跑了。”

  “等那两个人跑远之后,我三爷爷就对那只狐狸说,追你的那两个人从另外一边走了,你赶紧从这边跑吧,别让他们把你给抓住了。”

  李慧英还想说,结果一低头发现旁边还有个小脑袋。

  “嘿,你这小丫头还在这儿偷听呢?”

  温萦也不脸红,软乎乎的一笑:“大娘你快点继续往下说呀!”

  她还想知道后边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