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第 152 章 郁氏的番外(一)……
作者:春未绿      更新:2023-04-28 14:55      字数:2168
  慈恩寺本为皇家寺庙,平日往这里礼佛的人颇多,但能在此处有一间房舍的,非达官贵人,是不能做到的。

  郁家原本在外地做微末小官,但因为郁廷兰郁大人,在任上刚正不阿,数次和豪强争斗,近来被调到科道,做吏部给事中,言台的领袖。

  郁家来的是三位女眷,一位小姑娘,女眷中,年纪最长居中站的是郁老夫人,她生的富态,手骨节很粗,看的出年轻的时候日子过的不算好,也许还在家务农。

  郁老夫人身边站着一位青年妇人,她身形高挑,再就是一位豆蔻少女,她身材虽然娇小,却玲珑有致,相貌清丽无双,很是打眼。

  郁老夫人膝下唯独只有一子一女,只是女儿将笄之年,没有一门好亲事,或者说没有结一门她认为很好的亲事,这让她十分苦恼。

  “涟涟,你嫂嫂和侄女过会就要回去,你自己带人诚心礼佛。”郁老夫人因为生的胖,很是畏热,不常走动,这次上来也是陪女儿住下,否则,她一个姑娘家不好一个人住在这里。

  郁涟涟点头:“好,女儿知晓了。”

  郁大奶奶看着如花似玉的小姑子,心里有些嫉妒,她只是个乡绅的女儿,当年是下嫁郁家,因此多年没有孩子,也没人敢说什么。小姑子以前不过是跟着婆婆沿街卖饼,一下倒成了官家小姐,婆母似乎还想替她说一门好亲事。

  以前远远低于自己的小姑子,很有可能会嫁的很好。

  但她妇道人家,就是嫉妒,也不会如何,况且小姑子也不是好惹的。别看她生的温温柔柔的,小时候掏鸟蛋,什么没做过。

  郁涟涟也很为自己的婚事发愁,家中并不富裕,父亲虽然现在成了红人,可是她自觉不足。字也认识不了多少,她并不是真正的千金小姐,母亲却希望她能嫁入豪门,她也怕自己适应不了。

  郁家人住下之后,郁大奶奶安顿好婆母,先行带女儿下山。

  儿媳妇这个外人走了,郁老夫人就放的开了,她谆谆的对女儿道:“你年纪也不小了,还惦记着老家那个傻小子呢,就是他说破天,也就是个杂货铺的,他能给你什么?”

  “那个时候咱们还攀不上他呢。”

  那时候郁父一直科举,家里能变卖的早就变卖了,饭都吃不上嘴,村里人甚至嘲笑郁家不会过日子,成日痴心妄想。就是小田哥,常常接济自己,田家是村里的富户,小田哥还读了两年私塾。

  他为人上进踏实,从不敢冒犯她,母亲想把她卖进窑子里,也是小田哥四处奔走的。

  可田家一直都觉得自家不脚踏实地,爹爹只是个酸腐之人,可是看在小田哥的份上也一直对她不错,她第一次吃红烧肉,就是小田哥送给她的。

  后来,郁家真的发达了,娘却似乎想洗脱身上的泥腥味,怎么都不肯回老家,也不愿意提起老家的人。

  郁老夫人斥道:“现在你是官家小姐,只要你爹外放,那就是三品官。吏部给事中,谁看了不让你三分。还提起那些乡下小子做什么,现在你们身份悬殊,他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郁涟涟也未必喜欢小田哥,但是这个世上给她温暖的人太少了,哥哥算是对她不错的人,父亲又忙,母亲和她的关系更是敷衍。

  都要她嫁一个家世显赫的夫君,仿佛从此她就飞上枝头变凤凰一样。

  但是她很害怕呀,她要的只是一间屋子,能够吃好吃的,不用担心朝不保夕的日子就已经足够了。

  次日一早,她独自带着丫鬟们去上香,她也没报什么希望,出来时遇到一位老夫人被蛇差点吓的晕倒,她鼓起勇气上前直接踩死蛇,这才准备离开。

  这只不过是她人生中的一些小插曲,她以前受过别人恩惠,因此在对待旁人时,能帮则帮,反正也只是举手之劳。

  却没想到因为无心之举,她还真的得了一桩令爹娘都非常高兴的婚事。

  原来那位老夫人是户部主事罗至正的亲娘,罗至正虽然现在只是主事,但是他是天子门生,二甲进士,当年还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不仅如此,罗家乃是仕宦名门,他自己二十多岁就高中甲科进士,其父更是状元,以刑部尚书致仕,祖父是国子监祭酒,可谓是满门官宦人家。

  再有罗至正此人也很有名,听闻进京赶考时就名闻公车。

  郁老夫人十分高兴:“你算是走大运了,罗家那是什么人家,罗至正还未三十就已经是户部主事,非一般人能够比拟。罗家更是豪富之家,那位罗老夫人又那样看中你,你进门就是当家太太。”

  “可女儿听闻他有儿有女,是续弦。”郁涟涟心想不知道能不能让人家满意,听闻他故去的夫人是侯府千金。

  郁老夫人笑道:“若是原配,哪里轮得到你,我说你也不要痴心妄想了。”

  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郁涟涟又能如何,还不是等着出嫁。

  她是成亲那日才见到罗至正的,她本以为自己嫁的会是一个满鬓风霜的中年人,哪里知晓罗至正居然英俊如此,他身姿挺拔,一袭喜服穿在身上,仿佛画中人似的。

  不知怎地,郁涟涟甚至怀疑起自己来,难道她真的运气这么好吗?她一个小官家的姑娘,能嫁到这样的人家,已经是很不错了,夫婿不仅年轻有为还玉树临风,英俊出众。

  这一夜,她们没有多言,鸳鸯帐里二人共伴良宵。

  刚刚经过初夜,经历过了亲密,可她和罗至正根本不熟悉,郁涟涟其实是个非常容易满足的人,主动和他说话。

  哪里知晓回她的不是关心和情话,反而罗至正道:“你来京中几年了?官话说的怎么还有口音,这样不好。将来你要随我母亲一起出去交际作客,乡音这么重,怎么成?别人能听懂你说的话吗?”

  涟涟的脸一下就羞红了,她没想到自己的口音居然被人说成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