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第 133 章 双章合一
作者:春未绿      更新:2023-04-13 14:12      字数:6623
  “御医,晋阳王妃无事吧?”

  “无事,只是有些心悸之症,吃些天王补心丹成药就好。”

  “好,白英替我送御医出去。”瑶娘看晋阳王妃脸色稍微好一点了,也就让御医出去。

  这种突然心悸的感觉,要不就是晚上没睡好,要不就是急火攻心,而能让晋阳王妃急火攻心的事情,除了家事,应该也没什么了。

  晋阳王妃起身道谢:“真是不知晓如何谢太子妃才好。”

  “这有什么好谢的,不过是举手之劳,我看你不必客气才是。”瑶娘笑。

  恰好此时,白梨送了一盅燕窝来:“太子妃,太子着人送了一品燕窝来,让人用嫩鸡汤、好火腿汤、新蘑菇三样汤佐的。”

  没想到是高玄策让人送来的,大概是昨日听说她想补肺养阴之用,平日在宫中多是冰糖燕窝,她吃腻了,不妨这次是这么做的。

  “先放这里吧。”瑶娘笑着。

  也不好当着客人的面吃东西,这样就不太好了。

  晋阳王妃没想到太子这么细心,论年纪,她比太子妃要小,可太子妃依旧目光清澈,容貌绝色,完全没有任何疲态,甚至她生了四个孩子了,脸上连一点斑点都没有,依旧那么透亮。

  人和人的差距太多了,大到她都觉得高简能够尊重她这个正妻,承认正妻的地位都已经是对她很好了。

  可看到太子妃,太子身居高位,早就过了仰仗太子妃娘家或者一定要给正妻面子的阶段,即便如此,太子居然对太子妃这么体贴。

  “太子殿下对您可真好。”晋阳王妃忍不住道,言语中透露出羡慕。

  瑶娘没想到她说这个,晋阳王妃其实平日算是个很谨慎小心的妇人,口齿并不伶俐,在皇后那里也不如别人会奉承,但为人知礼守规矩。

  很难会说出这种比较人性化的话,所以瑶娘有些惊讶。

  “晋阳王妃说哪里话。”她和高玄策的关系一直都是互相关心,不过是夫妻之间的事情,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晋阳王妃见瑶娘不以为意,知道人家这是常态,她就突然有一股愤怒在这个时候被点燃了。

  女人难道就不配得到尊重吗?

  夫妻之间,难道永远都是夫为天吗?

  晋阳王妃满肚子的苦水,此时倾斜而出:“太子妃殿下兴许不知道,这天下的夫妻也并不都是如此的。”

  瑶娘看向她,似有所觉,原本她是不太想管的,但既然有人瞌睡了送枕头过来,就别怪她了,“王妃,这妻者齐也,天底下的妻子,才是和丈夫名正言顺能够站在一起的人。我认为咱们妇人要体贴丈夫,同时丈夫也要关心妻子,如此,方是长久之计。”

  “是啊。”晋阳王妃可从来没享受到这个,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管好家,维持有个王妃的体面。

  “是了,你们太妃如何?我见她近来气色不错,如此也好,我还担心老王爷去世,她会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这般就不好了。想当年,我知晓她很擅长骑马的,来到咱们秋狝之地如何不骑马呢?到时候你们婆媳一起过来就是了。”瑶娘道。

  如果是平时,晋阳王妃当然很愿意,毕竟能够陪太子妃,说明也是很有体面的。

  但是现在,蓝凤公主有孕在身,万一出事了,该如何是好?

  可这未尝不是一个契机,晋阳王妃想着。

  想到这里,晋阳王妃起身告辞,瑶娘等她走后,把燕窝吃了一盅,略站了一会儿,又去歇息了一个时辰,醒来时,高玄策正在她的美人榻旁边念经。

  “玄策哥哥。”瑶娘坐起来,双手朝他伸过去。

  高玄策听到她喊才睁开双眼:“瑶妹妹,如何?我替你揉揉头,好不好?”

  “不用,我睡的很好,现下准备出去走走。”瑶娘始终觉得只有睡觉,才能够让自己真的很舒服。

  只有自己很舒服,才会想四处走走,曾经记得她跳百索的时候,几乎是精神最好的时候。

  但如果没睡好,就各种活动,很容易气血两虚。

  在宫中最重要的就是保养身体,长久坐着不对,很容易得病。

  高玄策急道:“你不陪我说话吗?”

  “可是我更想出去走走,要不,你也和我一起走动吧。你知道的,好容易来到这里,总不能天天窝在这里睡觉吧,这样就不好了。”瑶娘作势起身。

  无奈,高玄策只好陪着她出去走,瑶娘想起她小的时候很喜欢编花环,还有做些草蝴蝶和草蚱蜢,今天出去的时候,天气又好,又很早。

  瑶娘开始亲自带剪刀去,剪下几片叶子,一边走,一边编。

  训哥儿也没想到娘的手这么巧,一会儿就折成一个小蚱蜢,头部还留了一根长长的草,是专门用手可以提着的。

  “母妃,这是送给我的吗?哇,儿子要跟您学。”训哥儿首先想到的不是玩儿,而是要学。

  瑶娘高兴道:“这可就太好了,你大哥常伴陛下左右,二哥又是个野马性子,难得你想跟我学,我明儿就教你,好不好?”

  训哥儿握住瑶娘的手,晃来晃去,高兴的很。

  高玄策就在瑶娘耳边进献“谗言”:“别看这小子现在这么黏着你,到时候媳妇儿一娶,哪里还记得你。”

  “那不是很正常,现在孩子们和我们是一家人,日后他们各自成家立业,那他们就是一家人了。”瑶娘这点倒是很想的开。

  高玄策“挑拨”不成,又撒娇:“总要做点什么给我就是。”

  反正就是看到训哥儿有,自己没有,就嫉妒了。

  瑶娘睁大眼睛看他:“你是大宝宝吗?”

  虽说如此,但也编了一个翠绿色的蝴蝶,还挂在他腰间,配着今日着的青衫,倒是很相衬。

  如此,他也高兴了。

  一行三人在路上还碰到了真阳公主,他带着婉婉和黄如霜在一起,黄如霜说起来相貌未必比婉婉好,但因为年纪,倒是风致楚楚,多了几分少女的意味。

  真阳公主上前道:“三哥,三嫂,你们这是去哪里?”

  “我们是去前面那个泉水那里,我准备亲自采集点泉水回去。”瑶娘笑着。

  真阳公主就没有多话了,待瑶娘他们一家三口走了之后,婉婉才小声道:“太子妃舅母手上在编蝴蝶吗?”

  “是啊,她可会编这个了,以前她是我的伴读的时候,替我编了许多。”真阳公主想起以前,她的手也是这么巧的。

  黄如霜笑着问道:“我听我母亲说太子妃娘娘同她都是和您住在一个宫殿的。”

  “那是自然,你母亲也是我的伴读呢。只不过当初,你娘年纪比我们都大点,她陪读的时日就没有太子妃那么多了。”其实真阳公主想说她和庄令仪的关系以前就没那么好。

  包括现下,即便她很同情庄令仪,但也没有到很好的地步。

  不是其他,而是庄令仪看起来总是垮着脸,看着冷冷淡淡的,似乎过的不算好,而太子妃无论何时,都看起来闲适多了。

  性情也是难得的坚毅,不说其他的,就婉婉所言,对训哥儿那样闷头闷脑的小孩子,她都那么大的耐心。

  不仅如此,连她跟驸马算是彼此情投意合,有时候都觉得夫妻之间不必太黏糊。

  可瑶娘和三哥好像一直都这么好,看三哥的眼神,完全就是生怕她跑了似的。

  到了自己的宫殿,真阳公主已经不像年轻的时候那么爱动了,反而有些懒懒的,黄如霜和婉婉退下,婉婉素来身体孱弱,也回去歇息了。

  偏偏这个时候,黄如霜却换了一身衣裳,对身边的人道:“公主看起来有些筋疲力尽,我想去采摘点花瓣做香囊,让公主醒来时闻了之后,能够神清气爽。”

  虽说她是伴读,但是更像女官似的,真阳公主身边的人对黄如霜印象都很好。她非常机敏,无论什么事情,总能想到别人前面。

  每次她出头了,也不忘记身边人,这让大家都很佩服她。

  黄如霜到承德的花园时,正仔细搜集花瓣,她已经观察多日了,五皇子每日会在这个时候去给丽贵妃请安。

  菊英缤纷之时,有一妙龄女子,她头上发饰只用发带缠住,正用针串着花儿,五皇子原本在和身后的高孟提及道:“给母妃请完安后,我们就去找太孙。他那里可算是热闹了,太子和太子妃对他有求必应,咱们弄个炉子,去那儿喝奶茶玩儿去。”

  高孟是他伴读,听完也是会心一笑。

  什么喝奶茶,就是去那儿玩耍。

  五皇子虽然名义上是太孙的叔叔,但二人年纪相差不大,他们也都爱喝承运一起玩儿。

  刚回过头,五皇子就看到了黄如霜的这一幕,只觉得脚挪不动道儿了。

  高孟一看五皇子这样,立马会意道:“这不是景姑娘的伴读吗?我听说这位黄姑娘是位难得的大美人,今日一见果真不同凡响。”

  这高孟也是宗室子弟,之所以如此轻佻,也是因为黄如霜家世一般。

  但他们也只是碍着真阳公主,并不敢如何。

  少年人很容易动心,况且五皇子之前和黄如霜有些来往,见状更是觉得心情都融化了。

  此时,黄如霜仿佛才发现五皇子一样,赶紧低头请安,露出一截白皙的脖子。

  这个年纪的皇族男子,房里都放着人,但即便如此,也是不敢这么早就亲近的,年纪还是太小,他们消磨时光的方式难以对他人说。

  恰好这个时候出现这样的一个女子,她和他年龄相仿,正值青春,还颇善解人意,可又没有那种老妈子的意思,让人忍不住心向往之。

  “你在这里如何?”

  “奴婢是给公主做香囊,这菊花能清热,解毒,清心,明目,处烦,少部分做香包,还有一些做药枕。”

  “哦,这如何做呢?”五皇子问起。

  黄如霜笑道:“其实也很简单,先把采摘回去的鲜花晒十天,再放蒸笼上蒸,蒸了再晒十日,如此就可以了,这样既没有虫蛀,也不会变形严重。”

  五皇子点头。

  此时,黄如霜也知机的告退了,显然进退得宜。

  随后,五皇子才和高孟一起给丽贵妃请安,丽贵妃平日见儿子见的少,现在在外倒是见的多,母子二人还颇亲近。

  “老五,今日如何?我听说太子带你们行猎去了。”

  “回母妃的话,的确如此。太子带着太孙,并儿子还有几位宗室兄弟一道过去的。儿子打的猎物,头先已经让人送了过来,只是打的不多,请母妃笑纳。”

  ……

  母子二人随意说了几句,丽贵妃放他出去,他就赶紧带着高孟去找承运了。

  而丽贵妃则把在他身边服侍的人喊过来问,这也是常用办法,儿子大了,未必会事事和她说。

  五皇子身边的小太监,便把今日五皇子的行程说了。

  “我怎么听说老五来的时候,和一位姑娘说话了?”

  小太监一个激灵,全部招了:“那位是黄姑娘,五皇子见她在采花,就多问了几句,黄姑娘又赶紧告退了。”

  丽贵妃点头:“你下去吧。”

  对于儿子日后要去建国侯的女儿,丽贵妃当然是欢喜的,但是同时也有一忧。她自己出身寒门小户,沈家虽然现在看起来不错,但和这种勋贵不同。

  更何况建国侯不是一般的勋贵,此时这庄氏女看着还好,不知道日后如何。

  当年几位皇子妃在皇子所的时候,丽贵妃那时地位不高,但也常常伴驾左右,因此听了不少事情。

  这皇子妃中,曾经的大皇子妃是昭平公主伴读出身,家世显赫,为人倒是宽厚和气,很有气度,和大皇子也算和美了。

  那二皇子妃徐氏不得宠,事事都要听从二皇子周王,她最大的毛病是周王管太多了。

  再就是三皇子,也就是现在的太子高玄策,他曾经是目下无尘的主,娶的罗氏家世起初还没那么高,但这俩人日子过的更好。

  而四皇子娶的是镇南王的女儿,家世显赫,可是她却屡次和严妃不和,严妃那么老实的人,也常常和儿媳妇生气。

  更有甚者,皇帝的原配林皇后,正是因为有军功家庭出身,才胆子大的要谋反,甚至还下毒害皇上。

  综上所述,还是娶那种文臣家的闺女会好点,就像周王妃徐氏,不得不四处周全,在洪皇后面前不敢有一丝放松,再有罗氏,即便为太子妃,有皇后在的场合,她从不表现自己,甚至和端妃的矛盾,也能化干戈为玉帛。

  既做到了有尊严,又做到了满宫和气。

  皇上年纪越大,越想看到的是花团锦簇的一面。

  作为太子妃,从不拿大,从不骄矜,这一点是很难得的。

  可现在自己儿子要娶建国侯的闺女,就真的难说了,建国侯首先是和太子一脉很亲近,在礼法上她还得认洪皇后为嫡母。

  至于皇后娘娘,那也是很会笼络人心的,皇上对洪皇后那也是很有情分的,自己这个婆婆反而会成摆设。

  在宫里这么多年,到时候落得这样的下场,她自己也不想。

  丽贵妃对黄如霜上了心,想看看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晋阳王妃回宫后,就去婆婆蓝凤公主那里道:“太子妃说过几日要骑马,让母妃也准备好,到时候咱们一道都去。”

  “骑马?”蓝凤公主有点慌。

  别人不知晓,她生过孩子的人当然知晓,自己可能有孕在身,完全是那次在假山后面玩的太疯,回去的时候忘记喝避子汤,居然就有了身孕。

  她自己的身子骨自己知道,她经期一向很准,现在这般,完全有可能是有孕了。

  她实在是太寂寞了,诚然自己是太妃,可年纪太轻,要避嫌,因此住的地方只能布置得青灯古佛,仿佛想把人的意志全部都消磨完似的。

  在她们乌斯藏,女子完全是可以改嫁的,甚至女子还可以娶几个男人,而汉人却完全不同。

  年纪轻轻的她只能穿青色还有黑色的衣裳,以彰显她寡妇的身份,甚至因为她是年轻守寡,连花儿朵儿也不能戴。

  有一次进宫,她稍微打扮的精致些,皇后就蹙眉了。

  这种形同槁木的日子,让她被迫每日在那个小佛堂,家中管家的人是儿媳妇,甚至都无法出去走动,她所有能去最远的地方,就是皇后如果想起她,让她进宫说话。

  除此之外,她就只能在那个院子里。

  这样的日子,她过的够了,之前,她也瞧不起高简那样的好色,可唯独只有他能懂她的寂寞。

  看着蓝凤公主明显慌了,晋阳王妃笑道:“是啊,能够伴驾太子妃,说起来也是我们的福气。先时,父王在的时候,宫中对咱们家信任有加,可现下咱们新袭爵,总要和宫中关系人把关系打好才是。”

  蓝凤公主有些失望,“好,我知晓了。”

  “那儿媳先告退了。明儿还得去皇后娘娘那里请安了,您也早些歇着。”晋阳王妃从这里出去的时候吐了一口浊气。

  这个时候,蓝凤公主要找的人不是高简,在秋狝这个地方,高简更多的是和王妃一起。

  她也怕露出痕迹,还好她嫂子这次过来了,乌斯王妃也是乌斯藏的贵族出身,乌斯王有三位妻子,唯独她最伶俐,最短的时日精通汉人,又很得宠,故而乌斯王才带她过来的。

  本来她的事情不好和娘家人说,但现在是不得不提了。

  乌斯王妃过来时,不知晓为何,但见蓝凤公主道:“嫂嫂那里可否有打胎药,若有,只管给我就是?”

  乌斯王妃惊呆了。

  从落泉旁回来,瑶娘用泉水亲自斟茶给高玄策喝,训哥儿此时已经睡下,夫妻二人才品茗说话。

  她说:“我总觉得好似有些不对,但又不得不这么做,否则她的下场只有死路一条了。”

  一个守寡的太妃,珠胎暗结,若不尽早处理,倒是肚子遮掩不住,那可能被逼迫自尽不说,甚至那个时候再那般,已经迟了。

  人还是活着最重要。

  高玄策摇头:“你千万别自责,若是真闹出来,这人啊,只要有一条缝,周边国家就蠢蠢欲动。”

  蓝凤公主不是普通人,还是和亲的公主。

  “谁说不是呢。”瑶娘叹了一口气。

  其实她还准备了两套骑装,如果蓝凤公主不行动的话,她肯定送过去,暗示让她自己解决,大家彼此也保存颜面。

  可如果她自己能想到这些,知晓这种事情几乎是瞒不住别人的,尽早处理,宫中也肯定当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

  或者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蓝凤公主跟着回去乌斯国算了。

  端看乌斯王舍不舍得了。

  夫妻俩人说了一场,岂料次日,晋阳王妃就给自己婆婆告假,说她突发高热。

  洪皇后看了瑶娘一眼,瑶娘不怎么说话,洪皇后显然非常满意这个结果。

  “难得她娘家人来了一场,她倒是病了。”

  “就是说呢。”丽贵妃凑趣。

  洪皇后还下令赏赐给晋阳王妃,让她带给她婆婆,最后又等众人离去和瑶娘道:“此事你办的很好,她不仅和晋阳王有染,和侍卫也有染,若是孩子生下来,真不知道是怎样的丑闻。”

  反正她真是松了一口气。

  瑶娘却道:“您说的是。儿媳想蓝凤公主正青春年少,即便这次遏制,也不免下次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到时候又该如何处理呢?她本是乌斯女子,其所受之教,不同于我等中原女子。”

  本来松了一口气的洪皇后则又急了:“这可如何是好?”

  皇家再严,也不可能明目张胆的派人去王府看着人家太妃,这样做非常失礼。况且,这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

  “母后,我有一提议。这蓝凤公主原本为了和亲而来,现下晋阳王已经过世,她也守孝完成。不若让她归国,隐其身份,至于她的女儿不如接进来宫中抚育,也算是善待功臣,您看呢?”瑶娘还是把自己想说的说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