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第 128 章 二更
作者:春未绿      更新:2023-04-09 18:15      字数:3671
  东宫在迎接了三位男孩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位千金,高玄策也是喜不自胜,瑶娘看着女儿皱巴巴的小脸,忍不住贴脸上去。

  她就是这么大了,也还是说小孩子话:“以前自己没生孩子的时候,看到别人的小孩子刚生出来皱巴巴的,总觉得好丑,为何那些大人还那么喜欢,现在自己生了孩子才知道。自家孩子无论如何,在做父母的心目中都是最好的。”

  郁氏觉得女儿可爱,但想起她小时候就被掉包,在自己身边的都是钟心儿,不免又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女儿。

  瑶娘是个多么通透的女子,她一看郁氏这般,就道:“娘,别在想以前的事情了,女儿回来,您没有一天亏待我,女儿感激不尽呢。”

  说真的如果是她,发现承运承泽或者是训哥儿不是她的儿子,而是被掉包了,她要一时舍弃都很难,因为人都有感情,而母亲能做到这样,真的是很不容易。

  随着她年纪越大,对这种事情体会的就越深,人之所以和畜生不同,皆因人有灵智,更因人有感情。

  这次生的这个小女儿,瑶娘替她取了个名字叫玉藻,原本是因为她生下来脸红红的,高玄策说她面色如枣,可叫那个枣,有点土,瑶娘就改成这个藻了。

  高玄策见瑶娘抱孩子,连忙阻止:“月子里不能抱孩子的,你要好好休养,平日就够累的了,还这般,小心出了月子都是病。”

  “我知道了。”瑶娘笑着受用了丈夫的体贴。

  近来,因为东胡退兵,大临算是平静了一些时候,但国内大小事务要处理起来也是十分繁复,大臣了,亲近了容易失去分寸,严厉了容易失去臣心,让他们不敢真的尽力。

  高玄策往榻上一躺,叹了口气:“和他们扯闲篇,还不如去战场打仗。”

  再有,他只是太子,真正决断的人是皇帝,可皇帝尤其是年纪大了以后,更是很求名,对士绅读书人无限宽容,为了留仁君的名。

  这让他没办法施展开来,因此,高玄策只能自己憋闷了。

  还好在瑶娘这里,瑶娘能够安慰他:“正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凡事也不要太急了,许多问题也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反正咱们俩解决事情挺像的,都是抓大放小,把你觉得最难办的事情解决了,小事情慢慢来。”

  高玄策听了直点头:“没错,就是这样,大概我也是求全的性子,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想尽善尽美,可天底下哪里有那么多尽善尽美的事情。”

  瑶娘不免提起了真阳公主的事情:“说来,都是我的不是,之前她找我说想带婉婉去江南,说了不少话,我那个时候怀有身孕,难免头脑混沌。昨儿,我一个人坐在床上想了想,才知晓原来她是想让我和你替婉婉求个郡主的封赏,真是我的不是了。”

  现在儿子也封了太孙,瑶娘没有太多顾虑,把问题抛给高玄策。

  哪知高玄策道:“不必管她,你就是太好了,什么都想着别人,她可曾想过你?就是当初,她想着你,那都是你自己挣来的。我亲耳听到她还当着你的面说你是伴读,自古尊卑有别,你如今是天家的人,怎么还能如此?此事,你也不必多想,她自己受宠,我们又不拦着父皇分封。”

  多的是公主们靠着自己的努力,获得皇上青睐,从而让驸马和自家孩子平步青云的。

  瑶娘闻言当然很满意,不过,她也说了一句公道话:“她应该也没想那么多。以前做郡主时,也颇有眼色,并不是完全心底没有成算。”

  “那就不是蠢事坏了,我都知道庄令仪如何欺负你的,她难道不知道?就因为庄令仪没有伤害到你,难道就没有伤害吗?”高玄策被怀里这个小傻子气死了,太善良了。

  瑶娘笑眯眯饿看着他:“所以我好人有好报,上天赐给我这么好的夫君。我不管你对别人如何,你对我一直是很好的,我可能是全天下最幸福的人。”

  高玄策本来凶巴巴的,但听瑶娘这么说,眼神亮晶晶的,恨不得瑶娘再多夸夸他才好。

  见他这样,瑶娘忍不住发笑。

  出了月子以后,瑶娘就开始留心自己的身体,每日不久坐,甚至带着训哥儿走去坤宁宫请安,觉得浑身气血都通了。

  洪皇后第一次听说她走过来的时候,还道:“正是该保养的时候,你走过来做什么?”

  “一来是训哥儿不肯走动,不像他哥哥们一样,我就想带着他多走动,免得到时候这孩子读书了不爱动弹。再者,早上过来这样走动一下也好。”

  况且,瑶娘笑道:“还是太子告诉我说《老老恒言·散步》上说:“步主筋,步则筋舒而四肢健。”

  洪皇后摆手:“罢了,你呀只听太子的话。”

  瑶娘低垂臻首,并不辩解,因为她很清楚公婆都喜欢看儿媳妇听儿子的话,反正他们要面子,自己要里子,自己在外给足高玄策面子,家里高玄策反而最怕她。

  在瑶娘到了之后,随后丽贵妃等嫔妃来请安,瑶娘又起身行礼,她们连忙避开,不敢受礼,但心里对太子妃都很有好感。

  这位可是未来的主母,她们都要靠她吃饭的,她脾气好点,大家更好相处。当然,她若脾气不好,众妃也不是吃素的,人家扳不倒你,倒是难为你一下,让你难受也不是不可能。

  不要以为你在上位,就每个人都心悦诚服。

  现在洪贵妃儿子封了太子,人也越发从容,在她宫里学规矩的两个女子顺利封了美人,她们年纪轻,人也俏皮一些。

  “三公主如何了?”洪皇后关心问着端妃。

  这位虽然生了位公主,三三公主生的很像建章帝,又是小女儿,非常讨喜。

  端妃笑道:“娘娘放心,这孩子已经大好了。”

  “唔,圣上说让三公主好生养着,再过两年替她选伴读,入书斋读书。”洪皇后也算是拉近和端妃的关系。

  端妃还是因为颇有分量的宫妃,但她不如丽贵妃善解人意,知道进退,因此生了孩子有些骄傲,又因为皇后礼遇,不免得意了几分。

  丽贵妃有两位皇子又受宠,皇后偏偏只抬举生了一位公主的端妃,大概这就是后宫的制衡之道了。

  次日来请安,端妃就把三公主带来了,三公主是个热闹性子,人虽然小,但是跑来跑去,比训哥儿来更为好动。

  比如训哥儿在一旁玩机关,她就拿着玩具四处跑,还咯咯咯的笑。

  训哥儿就不喜欢她,瑶娘也不会告诉自己的儿子,一定要让着谁,甚至她都不会对承运说你是哥哥你要让着弟弟如何。

  都是人,大家凭什么让着你?

  今日女眷们争说的开心,只听三公主“哇”多的一声哭出来了,训哥儿见她哭了,有一点慌,手上的机关就掉在地上了。

  端妃见宝贝女儿哭了,立马就慌了,但她知晓分寸,看向皇后和太子妃。

  要说,瑶娘是最相信儿子的,因此问起乳母:“三公主怎么了?”

  这位乳母是训哥儿的乳母卫氏,她不会替端妃隐瞒,就道:“方才三爷正在此处玩这个凤鸣百鸟,公主就要拿过来玩儿,这……”

  两相争执,公主拉不过,就往后仰,摔倒在地。

  瑶娘连忙问道:“公主没事儿吗?”

  三公主抽抽噎噎的,看着端妃,端妃心都快化了,跑过去上下检查一番。洪皇后就想,小孩子打闹,既然训哥儿没有受伤,男孩子嘛,认个错就好,还可以了了这件事。

  于是,洪皇后对训哥儿道:“你把姑姑都弄哭了,咱们男子汉,给姑姑道歉,好不好?”

  这话瑶娘就不爱听了,本来是训哥儿玩的好好地,三公主自己要去抢东西,怎么能让训哥儿认错呢?

  训哥儿小脸涨的通红,却始终闭嘴,就是不道歉。

  他这个孩子相貌像瑶娘,性子也像,都很倔强。

  端妃也想,罢了,到底是太子的儿子,只要他认错,自己就原谅算了。

  殊不知瑶娘走到训哥儿身畔道:“好啦,母妃知道不是你的错,咱们日后就在东宫玩儿,好不好?别拿出来玩了。”

  说罢,她又上前安慰三公主:“青雀别哭了,你既然喜欢这件机关,明儿嫂嫂接你到东宫玩儿好不好?我家里还有好些好玩的玩意儿,有斑鸠车可以让人拉着你走,还有好大的扶桑娃娃和罗刹娃娃,都可以给你玩。但你不要主动抢哦,正所谓君子不夺人所好。”

  我可以送给你,但是不能抢别人的心头好。

  此话一出,只把端妃气了个倒仰,她是个年轻的妃子,颇受宠爱,平日对皇后也算恭敬了,没想到自己女儿受伤了,还被人说一句君子不夺人之好。

  偏偏三公主还是个孩子,哇哇大哭,端妃立马抱着孩子告辞:“皇后娘娘,孩子啼哭不止,臣妾先抱回去。”

  丽贵妃等人赶紧告退,洪皇后见瑶娘仍旧没有一丝悔意,反而一直抚慰训哥儿,她不妨道:“不过是说句好听的,你又何必较真起来。”

  这样闹僵了也不好,反正训哥儿无事就好,受伤的是别人。

  这等周全之法,固然非常符合宫中处事原则,但不符合瑶娘的处世原则,她道:“母后,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这是一个人处事的原则。明明没错,却认错,反而让孩子日后畏畏缩缩。您放心,父皇若是责怪,就怪我吧。”

  洪皇后拍了下桌子:“宫里许多小事就容易酿成大祸,你看栗姬那样——”

  在御前你根本没人,端妃却能随便吹枕头风。

  皇上又不会听那么多。

  瑶娘笑道:“您放心吧,即便如此,我也不想让孩子们总是轻而易举把心爱之物随意给别人。若是有事,我一力承担。”

  洪皇后这才意识到这个儿媳妇的确不同,她平日恭敬小心,对真阳公主都还是以伴读事之,对旁人也不摆架子,但是她又是个很有原则的人,外圆内方。

  尤其是在教导孩子上,从不不想委屈任何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