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 26 章
作者:春未绿      更新:2023-01-30 07:38      字数:6534
  “那倒是一门好亲,我们家从前和辅国公府也很有些往来,只是婚期预备何时定下?”林夫人又道。

  郁氏笑言:“还要等她们再来京中才能正式定亲,如今人已经回去湖广了,明年乡试,若是王家领了乡书,岂不是喜上加喜,即便没领,咱们也准备办了婚事了。”

  “如此是厚道之言。”林氏赞扬一番。

  郁氏笑而不语,说着话又把郁嫣的未来婆母林家的八太太喊了过来,几人商议婚事。瑶娘一个小姑娘就被人带着去逛林家的园子,带她逛园子的是个叫牡丹的丫头,她生的尤其富丽,不愧有牡丹之名。

  “你是在何处伺候的?”瑶娘问起。

  这般出众的丫头,前世她怎么半点印象也无。

  牡丹笑道:“奴婢在书房伺候世子的,只因奴婢针线活好,这几日就在上房做针线。”

  这种情况就是默然牡丹是林纬南的通房了,也难怪今日谁也不派,派她过来。看来牡丹不仅精通文墨,能伺候好林纬南,还很讨林夫人的欢喜。

  瑶娘合理猜测难不成这牡丹前世是罗敬柔进门后处理掉的,不然为何之后就没有再听说了。但她不会把这些挂在脸上,这只是她的猜测,没有真凭实据,况且这辈子不同了,她就不能事事以前世为主。

  “这么说牡丹姐姐的针线活很好了?我年初也开始学针线,只做的不好,日后还要多向你请教了。”瑶娘顺着她的话道。

  牡丹又再谦虚一番,她情知这些官家千金人家是说的越客气,才显示她们的尊重,实际上人家怎么会真的跟她请教。

  尤其是这位罗五娘子,其曾祖是国子监祭酒,祖父是状元郎,官至刑部尚书,人称罗大司寇,叔祖父更是通政使,其父乃吏部郎中,外地封疆大吏进京都要拜会的人,再有人家伯父也是太常寺少卿,家中和汾阳王府结亲。

  人家就这么一说,牡丹哪里真敢拿大。

  “罗姑娘,我们林家虽然一直远在大同宣府,但家中仆从也一直在京。这园子里,却培育的人不怎么上心,唯独这仙客来,从冬天开花,一直到今年春天,一直都是如此好看。”

  “我看不止是这仙客来,这三色堇和天竺葵也开的都好,春日就是如此,一眼望去都是粉白红相间,我们家园子也是如此。不过,我在我自己种了一盆鸢尾,是浅紫色的。”

  牡丹欣喜道:“我也颇喜欢鸢尾。”

  “你若喜欢,我送几盆过来,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因为这盆鸢尾,二人也觉得亲近许多,瑶娘还把身上戴的一个臂钏赠给牡丹,牡丹则拿了一根碧玺簪送给瑶娘。

  “我们做奴婢的,也没什么好东西,这是大皇子妃赏赐的呢。”

  是了,林家现在还有位姑太太嫁给大皇子做正妃,但瑶娘看到这根碧玺簪连忙推辞:“如此贵重之物,怎好讨姐姐的,还是收起来,取一件普通物件给我就成。”

  牡丹却执意不肯,无奈,瑶娘只好收下,但她也被牡丹的热诚打动,难怪她不过是个大丫头,能被林纬南和林夫人同时器重。

  从园子里回来,林夫人又叫了个戏班子唱了一出戏,还在一起用膳,瑶娘素来就喜欢吃忠靖侯府的柏籽羊肉,这羊肉只有山西的中阳县才有,鲜嫩清香还不腥不膻,不少人谓之曰“土人参”。

  林夫人见瑶娘喜欢,就好笑道:“难得你喜欢吃这个羊肉,我们家的南哥儿几个都吃不惯,偏我就好这口。”

  “林夫人,我在家也不怎么吃羊肉,觉得腥膻,但见贵府上做的毫无腥膻之气,反而鲜嫩,总觉得好吃,我父亲也是和我似的,只恨他今日没来呢,要不然他若吃了,肯定也和我一样。”瑶娘笑嘻嘻的。

  林夫人哈哈大笑:“你这孩子,这是来跟你爹爹讨吃的来了,我就不信你家什么没有。”

  瑶娘则道:“呀,这被您看出来了,还不是您人好。”

  郁氏见女儿无师自通的和大人们交际,心底一块石头也隐约放下,她就怕女儿不懂变通,或者崖高自岸。

  母女二人回家时,林家还真的送了柏籽羊肉过来,瑶娘笑眯眯的:“这个就送给爹爹。”

  “那你爹爹肯定很开心。”郁氏不免道。

  瑶娘对罗至正感情过于复杂,她知道现在爹爹对她不错,可那是基于她变好了,可哪一天她不是他期望的那样,兴许他就不会对她好了。

  这和娘不同,无论她变成什么样,娘都会最喜欢她。

  回到家中,罗至正正好在家,郁氏则对他表功:“你女儿在侯府吃了一道柏籽羊肉,吃着好,非说你肯定喜欢,特地跟人家讨,你看她多有孝心。”

  “不是说我不吃羊肉的,怎么弄那个来。”罗至正吐槽。

  “你以为我是你们,每日想的就是吃了么?”

  知道丈夫就是这个嘴坏,郁氏也不计较,只说这肉好,没有腥膻,温言软语的,罗至正只和她说话。

  当然,这些瑶娘不知晓,她几乎是请安后就回到东厢,头一件就是问敬皓如何,范氏一事固然消弭,但弟弟敬皓到底是如何跌落湖底的,无人得知。

  敬皓乳母宋嬷嬷固然也不是什么忠仆,但为人老实,胆子比老鼠还小,绝对不是敢残害幼子的人。

  这件事情萦绕在她心中,她不敢掉以轻心。

  “三少爷刚下学回来呢,正在写功课,奴婢不敢打搅。”银容道。

  “好。”瑶娘才放心。

  这些日子不用学规矩了,瑶娘便全身心的把所有精力放在读书上,时雨也是如此,倒是不能像以前下学还能玩儿了,她们既然已经在册准备选伴读,都不想因为学问被淘汰,否则,别人还以为你是个草包。

  当然,因为过了帖子,罗敬柔也就知晓自己的亲事了。

  这于她而言是晴天霹雳,时贞还嫉妒她,面上笑着打趣道:“三叔三婶给你说了个大才子呢。”

  时贞本觉得单家早不如前,但单家真的是出手豪绰,只是小定,就送了足足快一百抬的定礼来,这让时贞狠狠的风光一把。

  她这个人和旁人不同,府里小姐们轻易不提钱,认为钱俗气,她却觉得只有黄白之物才最是可爱。那些人清高,她可不清高。

  单家满足了她这一点,但是看着罗敬柔定亲的人那么显赫,她不由得又嫉妒起来。

  罗敬柔撇嘴:“二姐姐,咱们姑娘家哪里能把这个挂在嘴边,我不与你说了。”说罢起身就走了。

  留下时贞和身边的丫头宝珠不忿道:“她还真以为自己是天仙啦。”

  宝珠笑道:“也许三姑娘也想和咱们大小姐一样呢。”

  “那她真是自不量力,我们家之所以能出大姐,是因为我爹曾经是衡王长史,三叔当年却是为了皇长子被贬谪的。大姐姐在宫中有廖贵妃撑腰,才得以嫁入汾阳王府,三妹妹有谁会理她?延平侯府倒是出了一位妃子,可是早就不大受宠,如何跟廖贵妃比。”罗时贞自己是时运不济,当然也不愿意看到罗敬柔出头了。

  罗敬柔全幅心思都放在选伴读上,她心里希冀通过选伴读能被某位贵人看上,王家怎么敢和贵人争锋,如此,也算是成功了。

  时雨也不懂了,她问瑶娘道:“五姐姐,你说三姐姐都许了人家了,怎么还这般用功?反正她就是选上了,可到了婚期还要回来成亲的啊,如此做伴读也做不了几年。”

  “我也不知晓呢。”瑶娘摇头。

  时雨又问秦姨娘,秦姨娘嗤笑:“咱们这位三姑娘心高气傲,老爷太太选了那么好的亲家,她还不满意,只恨不得自己进宫做皇后才行,和她娘倒是很像,心比天高。”

  时雨不明白:“可大姐姐能嫁,三姐姐想嫁好点儿的也无可厚非呀?”

  “话不是这么说的,大姑娘做了好几年的伴读,说是伴读,就是听着体面罢了,跟你身旁的大丫头又有什么区别。况且你二伯父是衡王的人,有廖贵妃撑腰,你爹可是支持皇长子的,自古如无嫡子就支持正统。你看太太为何只带五姑娘往忠靖侯府跑,甚至把自己侄女儿都送过去,还不是因为忠靖侯府出了大皇子妃,可太太只愿意为自己的亲女儿打算,她怎么会为三姑娘打算呢?”秦姨娘很早进府,在这府里摸的很清楚。

  况且,她又有个出息的儿子,外头的管事,哪里都卖她三分面子。

  时雨还真是没想到太太居然也这么深的用心,难怪娘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看来人人都有自己的私心。

  却说端午这日,厨下把瑶娘带回来的柏籽羊肉做了,郁氏替罗至正布菜,罗至正尝了一口,就停不下来了。

  他本也不大喜欢吃羊肉,但这个柏籽羊肉却无比鲜嫩。

  饭毕,他看向郁氏道:“这道菜还真是不错。”

  “是啊,要不然这五丫头巴巴的要过来说给爹爹吃,前儿还跟我说给爹爹吃了没有,我还怕老爷你不喜欢吃呢。”郁氏不禁埋怨罗至正。

  罗至正笑道:“罢罢罢,我什么事情都被你成日家说,天天念叨,我对你们的好,你们是一点也记不得了。”

  这也不怪郁氏只提自己女儿,人皆有私心,但是她也没有损害别人的利益。如果是罗家共同的亲眷,她一般都会带着走动,但是是她本人认得的,自然只提自己的女儿,还有争宠也是各凭本事。

  你秦姨娘当年在我进门时,风光无限时,你还不是把敬渊时雨都拢在膝下,天天在老爷面前提起。

  现在她能够公平对待时雨,已经是不错了,怎么可能和自己女儿一样。

  过了端午,天热起来,好在瑶娘她们在园子里学,园子里的大树遮云蔽日,竟不会感到太晒,反而偶有微风吹来,觉得凉爽太多了。

  因为可能要进宫选伴读,自然就不能和以前那般了,沈先生也是最大限度的讲四书,她们去年学了训诂之后,今年开始学《弟子规》,之后就是从《论语》等等开始学。

  瑶娘已经在这个月开始每日白读书,晚上背书写字,一日不敢歇息,平日还要学女红,还好她女红前世有底子,这辈子轻松许多。

  如此,时雨就慢了不少,因为她是一个真正七岁的孩子,固然有秦姨娘在旁边很早就提点,但是有瑶娘时刻比着,她进度太慢,故而愈发担心,还因此生了一场病。

  而此时已然是七月了,瑶娘听到这个消息,觉得这辈子也许因为她的重生,连时雨的命运也似乎不同了。

  她单独去看了时雨一场,见她咳嗽频频,连忙道:“这几日虽然天热,但你一定得保养好,礼部会再派官员来的,否则你这般进宫就不好了。”

  时雨心中有些羞愧,她本以为自己生病,五姐姐会幸灾乐祸,可能还会劝她不必进宫了,没想到她竟然对自己关怀有加。

  但姨娘所言也不无道理,她只能做的不那么极端了,她不可能剖心对五姐姐,永远也做不到,她不信任任何人,可她能够在不损害自己的利益前提下对五姐姐好。

  瑶娘当然和时雨关系前世非常一般,这辈子二人都是孩童,好起来关系是真好,甚至同榻而眠,但除非郁氏一直对时雨和她是一样的,否则,二人也不可能交心。

  “五姐姐,大夫说我这咳疾若是好的快,不过几日,有那好的慢的,甚至几个月都还咳嗽。如果我不能进宫,那请你保重。”时雨咳嗽的床板似乎都在抖动。

  瑶娘还是道:“六妹妹好生保养,你我姊妹一道,即便不能做昭平公主的伴读,还有其她郡主的伴读,这样我们一起做伴读,一起在宫里相互扶持,岂不是很好?”

  本来还有些芥蒂的时雨思路也打开了,是啊,昭平公主只有一个,可是诸王之女却有多个,她突然意识到秦姨娘有时候说的话也不尽然对。

  就比如她拿黄姨娘做例子,可是没有黄姨娘,依旧也有青棠、红袖,若是姨娘有黄姨娘扶持,两个姨娘只要有一人受宠,在爹面前提另一位,也总比现在黄姨娘过世,姨娘现在也不受宠强啊。

  就像点心只有一块,大家争的死去活来的,可分明是因为点心给少了,如果一人一碟,她还吃不完呢。

  秦姨娘总觉得她和其她姐妹的关系是非死即活的,以为只有一块点心,而实际上,她们是可以一人一碟的,只要她和五姐姐一起共同努力。

  “好,那我要喝五姐姐以前跟皓哥儿做的那个白萝卜水止咳。”时雨拉着瑶娘撒娇。

  “没问题,不过也不能乱喝。”瑶娘刮了一下她的鼻子。

  她还替时雨梳头发,时雨缠着她讲故事,做小蝴蝶,姐妹俩叽叽咕咕说了半晌。

  秦姨娘等瑶娘走了,又想说什么,时雨却道:“姨娘,五姐姐待我好,就像您说的,太太若是真的替她找了关系,那我跟着五姐姐一起,兴许别人也会多看顾我几分呢。”

  对女儿的固执,秦姨娘也就不便说什么了,女儿大了,白日不是在读书就是在上房请安说话用膳,她和罗敬柔的想法是一样的。

  若郁氏真的偏心在明处,或者瑶娘再坏些,做出些她明确能抓到错处的也罢了。

  偏生她们还真的没有什么坏心,好也还算很好,至少月例,平日交际、衣裳,甚至是时雨常常能见到罗至正也是郁氏让人请时雨过去用饭的。

  再有自己儿子在外交际的花销,老爷还未想到时,太太就提出来了,三不五时去山上送棉衣吃食,这要秦姨娘自己也没法抱怨了。

  时雨心病去了,病也好的很快,瑶娘也为她高兴。

  礼部派人勘验,对照几个月前的描述仔细核对之后,发了相关的牌子,这就相当于她们的身份证明。

  比如瑶娘这里就写的是上述三代,何为仕宦名门,就是这了。左边书写曾祖特赠光禄大夫,已故国子监祭酒罗一魁,祖父升授光禄大夫,已故南京刑部尚书罗士兆,父为奉政大夫吏部文选司郎中罗至正,右下角则写前母恭人汪氏,母为恭人郁氏,行二,名时微,再有出生年月不再表。

  而敬柔的和时雨的在母亲上略有不同,敬柔写的母恭人汪氏,继母恭人郁氏。

  时雨处则是写的,前母恭人汪氏,母恭人郁氏,生母秦氏。

  懂行的大概一眼能看出谁是原配所出,谁是继室所出,谁是偏房所出了。

  这不是选秀,当然也不必要像秀女们还要住进宫中如何,但是检查身体是要的,万一你有痨病,传染给宫里贵人如何是好。

  所以,第一步是在八月初六进宫先进宫查验去。

  正好郁氏就把罗时岚请了回来,罗时岚看了这三位妹妹一眼,先是道:“这头次进宫,只是那些嬷嬷们在外看着,有御医把脉,故而准备两封银子,御医,一封给那些嬷嬷们。”

  “到第二场,才会让你们写字,大字小字都要写,再考经义这些。我想也并不会很难,但是字一定要写好,有些娘娘们大抵不识字,但是能看出字工不工整。”

  罗时岚的话是金玉良言了。

  三姐妹站起来连忙谢过罗时岚,罗时岚则笑道:“还有,有些自称仕宦名门,实际上也不过是假称,咱们家的姑娘不必担心。”

  那是,一门五进士的罗家可不是开玩笑的啊。

  罗敬柔更添信心,她还有位素未谋面的姨母在宫里,这位姨母也曾经生过一位小公主,但之后就失宠,后来就只逢年过节赏赐些东西回来,除此之外,似乎也不太熟悉。

  但无论如何,有个人在宫里,总比没有的好,而且还是主位。

  当然,最后这个关系要留在之后再说。

  瑶娘看着罗敬柔,却觉得很怪,按照常理罗敬柔条件其实非常不错,即便选不成昭平公主的伴读,但也还有其他王府,甚至她还有延平侯汪家做后盾。

  这样的条件怎么会落选呢?还记得前世她仿佛是很快就落选了。

  罗敬柔也不会觉得自己会落选,甚至认为她当公主的伴读也可以,只要她会哄人,到时候瞒着高位者赐婚,那王家不退婚也得退,因此此行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至于瑶娘却不会完全指望所谓的大皇子妃,兴许包括郁氏甚至林家都以为大皇子妃是皇长子妃,也很有分量,殊不知前世她曾经听说过一些皇长子府上的事情。

  据说当年选秀,只从北直隶、南直隶并山东、河南还有京中附近选秀,大兴府秀女洪云秀脱颖而出,但因年纪尚小,当年有太后亡故守孝,故而养育宫中,可人人视为皇长子妃,只等孝期过后指婚。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世事也难料,大同府出身的林氏长姐在宫中做尚宫,曾偶然有一次提及其妹出生时,天降甘霖不说,那次大同府连捷八次。

  正好被当今皇帝听闻,又让钦天监再次合了八字,因此林尚宫之妹被选为皇长子妃,而原本板上钉钉的洪氏则成了次妃。

  不过,洪氏生的聪明美貌,和皇长子耳鬓厮磨,更有青梅竹马之情,反而是林氏退了一射之地,外人不知晓,但瑶娘因为有前世的经验,知晓皇长子妃林氏其实没什么权利,大皇子非常偏宠洪氏,甚至管家权也分了一些给洪氏。

  只不过怕外人知晓,遮掩的好,但林氏也只是面上光。

  郁氏给姐妹三人都准备的是雪白绢质滚金边的中衣,外面都是一样的湖色梅兰竹暗纹刻丝褙子,头上都是精致的绢花,这只是初选,并不需要多么的华丽。

  瑶娘吩咐银容道:“今儿就把衣裳熨出来,明儿起来正好穿。”

  “是,奴婢遵命。”银容也很高兴,自家姑娘出息了,她这个做奴婢的也是跟着出息了。

  夜晚,躺在床上,瑶娘还有些兴奋呢,这是她前世从未经历过的,甚至避之唯恐不及,觉得自己不敢的,这辈子无论如何,她都得挑战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