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 章
作者:空煜锦      更新:2023-01-30 06:49      字数:6814
  赵丰年的三个姐姐都对他们不错,俞向好自然也乐的和他们说这些。

  “吃饭了。”

  外头李秀芬喊了一声,两人赶紧抱着孩子出去了,娇娇看到李秀芬张手要找她,李秀芬笑眯眯的把她接过去,笑道,“还是娇娇最贴心。”

  烤羊肉串赵丰年又用炉子加热了一下,虽然不如刚烤出来的时候好吃,但味道也非常不错了。还有炖了一大锅羊肉,屋里的香味藏都藏不住。

  李秀芬拿小陶盆装了半盆递给赵丰年道,“你去钱家给送去,这肉炖的烂你钱奶奶肯定喜欢。”

  赵丰年说着就往外走,俞向好道,“再带几个串儿,钱卫红肯定喜欢。”

  “就这点给啥啊。”赵丰年居然还心疼了。

  俞向好没管他,给包了一点道,“去吧。乖。”

  乖宝宝赵丰年便不再吭气去送羊肉了,上楼的时候碰上一女人没想到对方也是到了钱卫红家门口。对方回头赵丰年脸都黑了,居然是谢玉红。谢玉红搬出去好久了,没想到在这里又碰上了。

  赵丰年没好气的看她一眼,谢玉红脸上也全是尴尬,赵丰年抬手敲门,开门的是谢玉蔷,看见他拿了东西来,笑着让他进去,结果就看见他身后站着的谢玉红。

  谢玉蔷的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

  赵丰年把羊汤和羊串递给她道,“婶子我不过去了,盆子明儿再拿过去就成。”

  说完赵丰年便下楼去了,到了楼下的时候他还听见谢玉蔷大声的呵斥声,赵丰年笑着摇摇头回家去了。

  到了家赵丰年把这事儿说了,末了还道,“谢玉红瞅着老相很多,看来日子过的不好啊。”

  俞向好看了他一眼,竟听出了幸灾乐祸的感觉。

  李秀芬笑了声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老老实实的多好,她自己是内退,张卫刚也很有前途,非得自己作死。”

  “所以说,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个伟大的女人,家宅不宁,早晚出事儿。”副县长赵志国老神在在的。

  饭后赵晓丽一家子回家去了,娇娇被俞向好喂饱后便被李秀芬抱走了,赵丰年和俞向好难得又有了在一块的时间。

  兴许是因为后天还得出远门的缘故,赵丰年直接精力旺盛,恨不得夜夜啪啪。俞向好也没拘着他,两人痛快了一回躺在床上聊天。

  聊到最后啥时候睡着的都不知道。

  赵丰年果然在家呆了三天,又继续开车去疆省了。

  而此时距离考试不过六天了。枣花娘在借走书本的第三天把书还回来了,还一脸的欲言又止。

  俞向好没有开口询问,枣花娘却忍不住道,“向好啊,你看你学习好,能不能让大强上你这来跟着你学习?你放心有你婆婆在边上看着肯定没事。”

  俞向好脸直接黑了,直接拒绝道,“还有几天就考试了,我也得自己复习了。”

  “这、这就顺手的事儿……”枣花娘还想再争取一下。

  俞向好摇头道,“抱歉,我无能为力,还有这些书我要统筹学习了,不能外借了。若是徐大强同志复习的不好,不如多看看课本,这些资料题目不简单。”

  听她的话枣花娘是听出了其中的意思的。她还想再说,可看俞向好脸色不高兴了便没敢再说。

  转头回到大院又跟人诉苦说俞向好不通情理,不顾往日的邻居情分,还说之前俞向好怀孕的时候赵丰年去她家换菜她都给多换了这话。

  院子里今年参加高考的好几个,有一个大婶却切了一声,“你儿子学习都是倒数的人还想考大学?”

  枣花娘脸色直接黑了。

  另外一个道,“人家俞向好可以了,都快考试了还把资料借你们三天,我儿子借他表哥的资料,他表哥都不借,还是借了俞向好表妹的资料来抄的。人家俞向好当初把资料可是分给班上的同学抄了,一点不藏私。就你家大强还想上人家家里去跟着人学,就这么几天了这不是耽误人家学习吗,还有人家男人不在家,你儿子去干啥?”

  枣花娘讪讪道,“她婆婆在家那有啥。”

  “你就是不讲理。”说话的几个女人直接不搭理她了,“做人千万得厚道。”

  枣花娘脸色精彩纷呈,大柱子娘趁机凑过来道,“我就说俞向好不是个好的……”

  “关你啥事。”枣花娘瞪她一眼,“咸吃萝卜淡操心。”

  俞向好说的不错,后头几天的确要努力学习了。不止是她,拒绝连钱卫红和苗琳琳也都请假开始复习了。俞向好索性让她俩来家里,三人一起学习。

  今年参加高考的人绝对很多,就连秦美玲这些往年毕业的知青也都要参加高考的。

  三个人里面钱卫红学习最差,学起来也最辛苦,俞向好和苗琳琳便轮流给她讲题。俞向好甚至还划出自认为重要的重点让钱卫红着重学习。

  钱卫红直接抱着她道,“你是天底下最好的大姑姐。”

  中午休息的时候俞向好问她,“你和向南走到什么地步了?”

  钱卫红脸都红了,哼哼道,“就那样呗,我俩都没见过面,不过他说了,过两年他也参加高考试试,不过是考军校。”

  “那你准备考啥专业?”俞向好自己没定下来便问钱卫红。

  钱卫红想都不想道,“我想考军校里头的军医。我要当军医。”

  不用说这是为了能和俞向南在一起了。俞向好并不看好,因为钱卫红学习的确不好。她转头又问苗琳琳,“琳琳,你呢?”

  苗琳琳笑眯眯道,“我啊,我想学广播吧。”

  俞向好笑道,“你们都有明确目标了,就我还定不下来。”

  “你不是要当老师吗?”钱卫红道,“你那成绩考啥大学考不上啊。”

  俞向好嗯了一声,“当老师也得分教啥啊。我还没想好。不过我写信问我爸了,到时候听听他的意见。”

  三人中午简单吃了饭,下午继续学习。一晃六天很快就过去了。

  考试那天早上,俞向好早早的起来吃了早饭精神抖擞的出门考试去了。

  李秀芬抱着娇娇送她出门,笑道,“好好考。”

  娇娇小朋友也啊啊啊的叫着还在俞向好脸上糊了一脸的口水,俞向好道,“我会的。”

  学霸最喜欢的是什么?是考试!

  学霸最不怕的是什么?还是考试!

  俞向好就是这么自信,刚穿过来的时候她都没信心,毕竟上辈子的时候她学习能力并不好,除了刺绣不错其他的真不咋滴,写字顶多算清秀,作诗也不大行。

  可当她真的开始学习这里的知识的时候她发现她真的非常适合这里的生活,课本的知识不要太简单了!

  俞向好一路到了县城高中,这是她要考试的地方,在学校门口俞向好遇到了好多过来考试的同学,基于当初在学校也是风云人物,哪怕俞向好认不出他们所有人,但他们却都认识她的。

  除了俞向好当初的同学还有苗琳琳那一级的,甚至早些年毕业的学长学姐们也回来考试了。俞向好还看到好几个三十多岁的人,想来是最开始被耽误的那些了。

  因为参加考试的人多,所以不光在高中,考场还设在了初中小学,来这边呢考试的只是一小部分罢了。

  认识俞向好的人和她打过招呼就继续看书了,趁着学校没开门的时候能多看一点是一点。

  俞向好什么资料都没带,反倒成了一个例外了。不过认识俞向好的却都习以为常觉得很正常。

  “人家俞向好那成绩本来就好,这一年多都没放松努力进步,不用临时抱佛脚。”

  听见有人疑问,俞向好同班同学得意道,“当初毕业的时候俞向好同学就劝我们不要放松学习,万一啥时候恢复高考就能尽快的捡起来。我们班上的同学都很信任她,除了实在学不下去的,基本上都没拉下,隔三差五的看看课本看看当初的笔记。所以我们复习的都还不错。”

  这个同学的话一出,好多人就看了过去,另外一个笑道,“对,我们都一个班的,我这一年多来偶尔也拿数理化丛书笔记看,政策出来的时候复习的尤其顺畅。”

  有些不知情况的听到这话顿时惊讶了。

  俞向好听着他们说着笑着道,“我是没拿书本,可我在脑子里回忆啊。”

  于是众人看她的眼神更敬佩了,他们还拿着课本复习的时候人家俞向好都记熟了直接用脑子回想了。

  人比人,没的比啊。

  俞向好笑了笑没说话,她不拿书本是因为冷啊,这么冷的天还得把手伸出来看出多遭罪啊。

  可越是这样,同学们看她的目光越是敬佩,常年学习积累就是比临时抱佛脚要强。

  到了八点半学校大门终于打开了,看大门的大爷还记得俞向好,“哟,俞向好同学啊,好好考。”

  俞向好笑眯眯道,“哎。”

  门口等着的人很多,俞向好也没和大爷多说,顺着人流就进去了。好在她高中就在这边上的,所以考场啥的找的也格外的顺畅。

  他们学校虽然是二层楼,可实在是破旧,桌椅板凳破破烂烂的一碰都摇摇晃晃的。俞向好进了考场坐下,意外的就碰见了熟人。

  张琦照。

  还真是好久不见,可以说从她搬进大院就没见过几回,后来张家搬走了就更没见过了。

  张琦照看上去比以前更加沉默了,身上穿的是某个厂里的工装,目光接触到俞向好时沉默的点了点头便低下头去了。

  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张琦照也并非大奸大恶之辈,或许只是年轻时候犯了不该犯的错误罢了。俞向好看到他的时候心里都没啥感觉了,讨厌和厌恶也早就消失在时间里。

  过了没一会儿监考老师拿着试卷进来。俞向好看了眼手表,离着考试还有五分钟的时间。

  这时候纸张印刷成本很高,果然老师直接把题目抄在黑板上了,然后把手上的空白纸张发下来,“题目自己抄上。”

  俞向好在试卷上写上姓名和学籍等信息,然后把题目抄在白纸上。

  第一门考的是语文,题目在俞向好看来非常的少了。抄题的时候俞向好便考虑如何答题,抄到作文的时候又在想破题的关键。

  等九点钟一到,老师便宣布考试开始了。

  俞向好从头开始填写,除了作文之外的题目写完之后她看了眼手表,居然只过去了十五分钟。

  俞向好有些无语,便开始思考作文。等作文写完时间过去四十五分钟,离着规定的俩小时还早的很。

  试卷的题目就这些,俞向好从头到尾检查了三遍也没觉得有啥问题,便将试卷交了上去。

  头一个交卷的总是能吸引到更多的目光,考生们纷纷朝她看了过来,那老师看了眼试卷然后颔首让她出去了。

  因为不到结束时间,校园里一片寂静,俞向好下楼后都没看到几个人。背着书包把手揣在袖子里,俞向好便往校门口走去。

  校门口看门大爷正跟一人在说话,瞅见她出来了,大爷跟对方笑了笑道,“去年的毕业班里俞向好同学可是第一名呢。”

  对方转过头来,俞向好看清是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男人身上穿着深蓝色中山装,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目光落在俞向好身上,笑了笑道,“这位同学是提前交卷了?”

  俞向好先跟看门的大爷打声招呼这才道,“是,写完了,检查了两遍没什么问题就交卷了。”

  “那你考文科还是理科?”对方脸上带着笑意并未因为她提前交卷多问什么。

  俞向好道,“报了理科。”

  是的,最终她还是选择了理科,但是学校却已经打算报华大了。

  对方似乎很满意她这选择,点头道,“不错。”

  俞向好笑了笑,跟人打声招呼便回家去了。

  从出门到回来前后不过一个来小时,她到家的时候李秀芬正抱着娇娇在院子里晒太阳,见她回来还惊讶道,“这么快?”

  俞向好笑着将娇娇抱进怀里道,“题目不难题量也不多,做完就回来了。”

  李秀芬嗯了一声没再多问。下午的考试在一点半开始,离着现在还有三个小时,她也就没着急做饭。

  娘三个在院子里晒了会儿太阳,到了十一点多李秀芬这才去做饭。中午赵志国回来的时候还问她考的咋样,俞向好道,“还不错。”

  还不错那就是挺好了。

  赵志国今年是负责教育的副县长,对此道,“说不定我还能沾你光呢。”

  俞向好笑,“那可真好。”

  虽然赵志国负责教育这块,但试题什么的他是见不到的,不然的话早就让他回避了。

  吃了饭俞向好躺床上睡了一觉,起来已经快一点了,俞向好喝了杯水就急忙赶往学校。到了学校门口刚好到了开门的时候。

  下午考的理化,没的说俞向好做题快又是第一个交卷的。要不是天气太冷,俞向好是不介意再多待一会儿不搞这么特殊的,可这时候已经是阳历十二月,天气实在太冷了。

  俞向好出来的时候都觉得手冻的没了知觉,出了学校去供销社买了一斤肉才急忙赶回家去了。

  第二天上午是数学,下午是政治,要是考外语的话在第三天还要加考英语。

  俞向好英语一窍不通,就没去凑热闹,准备了几年盼了几年的高考就这么结束了。

  考试后几天俞向好甚至都不自觉的拿出课本来看,可看一会儿又想起来考完试了,不需要看了。便再放回去。

  像她这样的不止她一个,钱卫红跑来找她玩的时候也这么说,“考试前天天挑灯夜读,现在考完了反倒不习惯了,晚上睡觉的时候都梦到考试做卷子,实在太难了。”

  俞向好笑着问她,“答案都默写出来了吗?过两天就估分填报志愿了。”

  钱卫红这才从口袋里掏出皱皱巴巴的纸来,“都写下来了,作文都一字不落的写下来了。”

  俞向好的自然也写下来了,不过她没着急估分,因为有几个班上的同学说了明天过来大家一起看题目估分。

  “明天班上的同学过来估分,到时候再看吧。”俞向好说。

  第二天的时候班上的同学来了,只是来的人有些多,家里待不开,俞向好便提议去老巷子那边的院子,李秀芬道,“那边冷,不过堂屋有个大炕,你们拿一袋子碳把火生上再估分不迟。”

  俞向好想了想道,“成,那边也有锅,我们再拿点菜过去,中午在那边一起吃了算了。”

  那边院子里锅碗瓢盆都准备妥当了,只拿菜过去就成。

  李秀芬笑道,“那你们中午就自己整口吃的。”

  说着便去拿了一包子海带还有一大块排骨出来,“炖排骨吧,省事儿,到时候把海带洗洗扔里头,再放一颗白菜,足够吃了。对了,别忘了带一包煎饼,蘸汤吃也不错。”

  她准备的充分他们三班的同学倒是都不好意思了。

  俞向好却不这么认为,这些同学就是以后的人脉啊,一顿饭能管啥。

  当即俞向好就让同学拿了东西大家伙一起往那边院子去了。

  老巷子那边的院子大,一进去大家就羡慕的不得了,钱卫红笑道,“她男人能干,爹妈又心疼他们买的起这样的院子也正常。”

  他们三班一共有四十多个人,今天来了却有四十多个,因为不止是三班,就连二班的也来了不少。

  大家都没闲着,先把炕烧了起来,又拿大茶壶烧了热水。有用茶碗的又用大汤碗的,实在不够就俩人用一个碗。

  钱卫红悄悄对俞向好说,“有几个同学出去了,估计是买东西去了。”

  俞向好道,“没事,想买就买吧,不让他们买估计他们也不好意思。”

  毕竟四十多张口,李秀芬给拿排骨的时候已经将家里的骨头都拿来了,煎饼也拿了老大一包,正常人家能吃小半月了。

  果然,出去的那几个同学回来了,不光买了点心还买了五只鸡回来,将鸡杀了炖上三只,剩下两只却不炖了说是给俞向好孩子吃的。

  俞向好笑道,“谢谢你们了。”

  这边院子只有一个大炕,同学们便让女同学上炕上坐了,男同学坐了板凳在屋里坐着顺便看着火。

  因为在场的人都信任俞向好的水平,所以俞向好将题目拿出来后大家伙便开始传看。然后由俞向好和其他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哪一份正确答案出来。

  只是看了一圈后,那几个同学笑道,“我觉得用俞向好同学的作为答案就可以了,我感觉除了作文几乎没啥扣分的地方了。”

  有学霸就有学渣,哪怕是学渣也想考大学。

  有了俞向好的这一套答案,大家伙纷纷拿出自己的答案出来相互换着批改算分数。

  因为作文有主观性,所以便往低了算。

  一直到快晌午的时候大家才将分数算出来。

  俞向好道,“咱们先准备吃饭,下午再讨论填报志愿的事儿。”

  排骨汤炖的很香,鸡汤也炖的烂烂的,俞向好知道碗筷不够,便用大碗装了排骨和鸡汤带了钱卫红和俩同学去肖和家借碗筷了。

  肖和瞥了眼鸡汤应了一声,俞向好将碗筷拿回去,大家喝着热汤说着话,非常热闹。

  吃饱喝足,锅里一口汤都不剩了,一大包的煎饼也吃的丁点不剩。

  年轻人就是这样,饭量大的很。

  而且班上的男同学非常照顾女同学,碗筷全包了,将东西洗干净又把肖和的还回去,大家这才准备讨论填志愿的事儿了。

  估分数还算简单,但填报志愿就有些困难了。

  不过俞向好早就做了准备,事先就让覃珉钧给寄了京市那边学校的资料,也找秦美玲帮忙弄了鲁省省城大学的介绍。

  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不过班上其他人显然在别的地方也有亲戚,七凑八凑的把手头的资料都汇集到了一起。

  大家分数有的差的很多,报的学校自然不一样。

  像钱卫红哪怕努力用功读书了,分数也不是很乐观,更何况她还想报军医,更是难上加难。不过钱卫红却是铁了心的想当军医,还跟俞向好说今年考不上明年继续考。

  俞向好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至于俞向好,预估的分数就不低,而她也最好确定,直接就定了华大。

  在华国,最好的几所大学其中一个就是华大,华大和清大算是全国高校里头的领头羊,又坐落在京市,想报这两所大学的人很多,可真正能报的人却不多。

  钱卫红看着相差很大的分数咋舌道,“我要是能考这么高的分数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