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第75章
作者:林果冻      更新:2022-03-17 02:53      字数:7222
  秦香菊背着一背篓的蔬菜,大队长背着一背篓的玉米,两人进城了,来到工职院找林依依。

  林依依正在预习高一的书本,9月份开学,她要念高一了。快到11点的时候,林依依准备做午饭了。林家弟弟们下午要回家,她不仅仅要做午饭,干脆连他们的晚饭也准备了。这不,刚要做的时候,秦香菊和大队长来了。

  “娘?”林依依看到他们的时候,可惊讶极了,“您怎么又来了?”她意外的是秦香菊早上才回去。

  秦香菊当然也明白她的意思,解释道:“我到了大队,把托儿所的事情跟大队长说了,大队长说他想跟你聊聊,我就带他过来了。我还带了一点蔬菜回来,你喜欢吃,可以吃上好几天。”

  大队长道:“可不是,关于托儿所的事情,我们都是生手,大队里的人也不了解,所以我就厚着脸皮来了,一一侄女啊,你可得给叔叔再说道说道啊。”

  林依依看了看时间:“叔放心,这事情既然是我提出的,我当然是要跟您说的,但是现在是午饭时间了,不如您在这里吃午饭,吃好饭我再跟您谈谈,现在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完,待会儿我宇哥要下班回来吃饭了。”

  大队长赶忙道:“不用不用,我去外面吃,等午饭过后我再来。”其实这时间的确是不上不下,但是他们吃了午饭过来,到这里也晚了,没一会儿就要吃晚饭了,所以总有一餐会碰上。

  林依依道:“您都来了,上门是客,哪里能不吃午饭的。娘,您招待叔,我去做午饭。”

  秦香菊:“哎,还有这些玉米,是从大队里摘来的,虽然是用我们家的工分抵扣的,但也是大队长大度,不然这玉米也轮不到咱们摘。大队长说,县城里吃不到这么早的玉米,今天既然来了,就给你送点过来,我倒是也没想到。”

  秦香菊的话说得很清楚,这送玉米是大队长的主意,但是肖家用工分抵扣了。林依依一想就明白其中意思了,她道:“那正好,我煮几个玉米,我们一起尝尝,大军,你给姐来烧火。”

  林大军:“哎。”

  厨房两个灶头,一个灶头做饭,林依依放了一些米,上面盖

  了番薯块,然后又用蒸栏蒸了玉米。另一个灶头做菜,菜也是今天秦香菊送来的这些,加剩下的腌蟹。

  林依依动作也快,做了一个蒜泥菠菜、拍黄瓜、韭菜炒蛋、再一个番茄蛋花汤、一个腌蟹,菠菜、黄瓜和韭菜都是秦香菊带来的,现摘的,非常的新鲜,她带来的量很多,就他和肖宇,一天两顿,几天都吃不光,所以中午她做的分量是非常足的。

  等肖宇回来,看到他娘和大队长,一猜就明白什么事情了。

  肖宇:“叔来了。”

  大队长看着肖宇穿着警服,有些无措的站起来,没办法,老百姓看到公安,总有几分拘谨:“我来和一一侄女讨论托儿所的事情,你这是下班了?”

  肖宇道:“中午下班了,回来吃午饭,吃好再去公安局。”

  大队长:“那……那挺好。”

  大队长干巴巴地和肖宇交谈着:“小鱼儿啊,你觉得这托儿所真的能办起来吗?他实在不知道和肖宇聊什么。”

  肖宇:“能。”

  大队长听他说能,眼睛一亮:“真的?”肖宇这么说,他就有信心了,毕竟肖宇的身份不同。

  肖宇:“程社长是个喜欢奋斗的人,他喜欢建设公社,只要对公社有好处的事情,他都会同意的。”一个社长的好坏,对公社的发展太重要了,“托儿所不敢说对公社的发展有多少好处,但是我们公社有了托儿所,这就已经遥遥领先于其他公社了,间接地说明了,程社长在办事能力上,领先了其他的公社的社长,这也是对他本事的一种肯定。”

  大队长一听他的话就明白了,开托儿所,对程社长的政绩有好处,虽然说这个政绩是小到微不足道的,但是也是有好处的。谁会拒绝这种送上门来的政绩呢?

  林依依道:“吃饭了。”

  肖宇:“来了。”

  吃饭的时候,林依依道:“要让公社觉得托儿所好,那么,必须让托儿所的利益和公社的利益有些牵连。这样一来,公社才会更加地赞同托儿所。”

  大队长:“开托儿所这件事,只要不用公社出钱、出粮食,他们肯定是会同意的。我和他们打交道这么多年了,也很清楚,只要不用公社拿出东西来,那都是好商量的事情。

  ”

  林依依:“那咱们大队的托儿所的确是不用公社拿出什么,就是托儿所老师的工资,也可以用粮食抵消,粮食就是学生们上交的学费,一个月两斤,大部分的家庭会同意吧?”

  大队长:“这个还真会,一个月两斤,对大家都不是问题,对他们来说,家里的孩子有人看管了,还能教他们东西,指不定多高兴呢。但是,怎么和公社的利益结合起来?”

  林依依道:“这个简单,先说服公社也开一家托儿所,然后我们大队托儿所的名字就取阳光公社托儿所大塘分所,这样一来,就和公社挂钩了。就好像我们大队的名字,是阳光公社大塘生产大队一样。”

  大队长:“这个可以。”

  林依依:“咱们大队有地方开托儿所吗?”

  大队长:“你觉得托儿所怎样的环境比较好?”

  林依依:“平房吧,最好并排的,两三间够了,然后托儿所里最好有几块地的,可以做个小操场,供孩子们活动的。”

  大队长想了想:“村子里的确有这样的屋子,不过这屋子有点旧,要维修了。屋子里的人在解放前就出事了,所以剩下的屋子是无主的。”

  林依依:“可以把几间无主的屋子都拆了,把一些有用的材料都集合起来,然后重新起几间新的。新的托儿所可以选在村委办公室附近,这样大家随时能看到孩子。上工的时候,也能过来看几眼,看到孩子的情况,大家也能放心。”

  大队长:“这个可以,那些快倒塌的房子不少,把这些倒塌的房子拆了,的确能整出不少东西,而且这些地基也可以空出来,到时候可以给需要地基的人。想到上林生产大队有小学,我们大队就要有托儿所了,我就高兴。”

  吃好饭,肖宇去公安局了,林依依和大队长继续讨论。

  林依依:“那关于托儿所的老师,叔您有合适的人选吗?”

  大队长:“你觉得怎样的人合适?”

  林依依:“念过书是肯定的,学历最低也要小学,在满足小学学历之后,再看她平时的性格,家里最好不要重男轻女的,当然,现在很多人家都重男轻女,但是希望这户人家重男轻女不是很严重的,是舍得让女娃去上学的,因

  为家里的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和想法,托儿所肯定有女娃也有男娃,如果这个老师性格被家人影响了,内心的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那么女娃在托儿所里也会被她影响,所以我希望家庭环境好些的。”其实,林依依心中有个人,觉得很合适,那就是林珍,只是林珍9月份读初一了,自然不会辍学过来。

  其实,林依依不知道的是,林珍之所以能继续读书,是为了更加配得上林大军,因为林大军还在读书。在原剧情中,林真也只是小学毕业。但那个时候的粮食情况比现在糟糕,所以林依依想出来的找坑种菜,不仅仅改变了老百姓,也改变了林珍的一生。

  大队长:“这个人选我会好好的想想,村里上过学的女娃还是有的。”

  林依依道:“那可以。”

  大队长:“那我们回去之后,我去向公社报告这件事。”

  林依依:“您可以写一个计划书,把一步一步地写清楚,写清楚之后,公社会看得更加清楚,这样也比较正规。就算到时候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计划书上修改,这样也比较容易记住。”

  大队长一听,觉得有道理:“行,我回去就写计划书,明天我再来一趟,拿来给你看看。”

  林依依一听他要走两个小时来县城,觉得太辛苦了,便道:“明天下午我回大队,看看我家起房子的情况,您在大队里等我就好。”她有自行车比较方便,就不让这位跟公爹差不多年纪的大队长来回走了。当然,也是因为她对大队长的印象不错,如果印象不好,她肯定不会管了。

  大队长笑着道:“那行,我在大队等你。”他也不是傻子,接受了林依依的好意。说句实在话,他如果过来,走路不是问题,到了这里,让林依依一起参考计划书,说不定又要到了午饭时间了,他在这里吃了一顿就不好意思了,哪里能吃第二顿。

  大队长和秦香菊走的时候,林大军他们四兄弟也是跟着一起走的,林家四兄弟拎着他们姐准备的凉拌面,给他们当晚饭的,当然,给了他们,秦香菊自然也有,最后大队长也得了一份,让大队长更加尴尬了。

  晚上肖宇下班回来,林依依说了明天去乡下的事情,肖

  宇要上班,自然没法陪同。

  睡觉的时候,好不容易小舅子们走了,爹娘走了,肖宇终于可以当一回主角了,让林依依为他服务了一个小时,最后他舒舒服服地睡觉了,林依依手累得想打他。

  第二天午饭后,林依依去了乡下。

  肖家

  “二嫂回来了。”梁氏正在门口做缝衣服,看到了林依依。

  林依依:“回来了,小吉祥睡着了?”

  梁氏:“可不是,吃好就呼呼大睡,二嫂过来看看?”

  林依依停好自行车:“好啊,娘他们不在吗?”

  梁氏:“他们都去新房子地基那边了,新房子昨天就开始打地基了,大哥和肖宾也过去了。”

  林依依一愣:“昨天就开始了?”昨天不是婆婆才回来说吗?

  梁氏笑着解释:“二哥要起房子,奶奶高兴极了,找了人问了日子,发现昨天是吉日,所以昨天就动土了。”

  林依依知道有些讲究的,对动土的日子很忌讳,只是这个年代不搞封建,所以很多人起房子就没有讲究这个了,但是到了后世,动土的日子就讲究起来了,甚至拜菩萨等,各种程序都非常全套。当初林大军他们起房子的时候,林依依是没有特意的选日子,她不是做生意的,所以对这个也不讲究。不过肖奶奶对这种事情比别人信,主要还是她和肖宇的婚姻是瞎子张算的,所以她也因为这个,比较信这种迷信。

  不过,这也说明了老人家对他们的在乎。

  林依依在三房看了一下小吉祥。个月大的孩子长得肉乎乎的,皮肤也白嫩白嫩的,看起来很可爱。婴儿的皮肤是羡慕不来的,那皮肤光滑得跟面粉一样,连毛孔都没有,林依依看着,真想亲几口,尤其是婴儿的身上还有一股子舒服的奶香味。

  梁氏看着她喜欢,也是高兴,高兴之余,就好奇地多问了几句:“二嫂和二哥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林依依今年才17岁,所以没有人怀疑她不会生,加上她月经过年的时候才来,肖家的几个女人都知道。

  林依依道:“等20岁吧。”

  梁氏一愣,等二嫂到了20岁,二哥不就是27岁了吗?

  林依依笑着道:“姑娘家在长身体的时候,并不适宜生孩子,女人的身体可以长

  到二十来岁,那个时候骨架才打开。而且,对男人来说,也是二十七八岁的时候身体最好,最适合让自己女人生孩子了。”林依依28岁还没男朋友,每天被她妈催,她好奇的时候也在网上查过一些资料,好像有说到男人在28岁、女人在25岁左右,是最适合生孩子的年龄。不过她也只是瞥了几眼,毕竟……她已经过了25岁了。

  梁氏:“还有这种说法。”她倒是没有怀疑林依依的话,在她眼中,这位二嫂是读书人,她说话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林依依道:“将来三弟妹如果有了女儿,也不要让她太早结婚,20岁左右最好。虽然在大家眼中,20岁已经是老姑娘了,但是身体好才是最重要。”

  梁氏笑笑应下了,但是,让她闺女在20岁的时候再结婚,她是不放心也不敢的,就怕闺女没人要。

  林依依也知道她的想法,这个年代人的想法都如此,所以她也只是一提,并没有要改变什么。和梁氏又聊了一会儿,林依依就去地基那边了。

  “娘……”林依依看到秦香菊在和陆小春说话,“婶子。”

  陆小春:“哎,一一回来了。”

  林依依道:“回来看看。”然后,她看到他们家起房子的工人很多都是肖家的亲戚,因为结婚的时候见过,所以还认得出来。比如陆小春的男人,陆小春的儿子,这都在。不过肖爷爷的这种做法也正常,叫别人也要给工钱,还不如这个工钱让自己人赚。而且,肖爷爷会叫的人,自然也是靠谱的。不过让她意外的是李兰花的媳妇肖大壮也在,肖大壮是肖大强的堂弟,肖大壮的爹和肖爷爷也是堂兄弟。

  陆小春:“你们聊,我到处去看看。”

  林依依:“哎。”

  陆小春走了之后,秦香菊道:“人都是你爷爷叫来的,虽然都是咱们家的亲戚,但个个都是壮力,”

  林依依道:“这个爷爷做主就好,我是什么都不懂的。不过,这大热天的,爷爷在这里看着太累了。”

  秦香菊笑着摇头:“累是累了点,但是他老人家高兴。你啊还小,不知道,分家和自己起房子是不一样的,分家了,咱们还是住在一起,而起房子了,搬出去了,代表咱们是真正的两家人了,也代表着老

  二有出息了。老二有出息了,他爷爷是最高兴的。以前啊,老二一放学回来,他爷爷就会让他念书,虽然老爷子听不懂,但是听着孙子念,他就是高兴。”

  林依依道:“宇哥说,以前他读书的时候,都是爹送他去学校的。”

  秦香菊:“可不是,他那个时候年纪小,所以个子就矮了,在他那些同学里,他是最小的,也是最矮的,为了个子问题,他刚上学那会儿,还一个人偷偷地生闷气呢,他同学叫他小个子、小矮子。人家倒也不是欺负他,也就随口叫了个错号,后来他长高了,比对方高了,他还专门去取笑过人家呢。”

  林依依觉得不可思议,她宇哥还会做出这种事情?太颠覆他的形象了。

  秦香菊:“你别看他现在一本正经的,那是因为去了军校,去了部队,性格稳下来了,小的时候也是个皮小子。就拿你名字来说,给你取了一一,就是贪个简单,小时候花花肠子可多了,谁也比不过他。对了,解放前,老大那会儿给人擦皮鞋,偶尔得了个大洋,转身就让他骗去买糖了,兄弟俩把糖吃完了才回来,回来兄弟俩一起骗人,就说没有大洋,他们知道有了大洋我会没收,你说,这小子是不是坏?”

  林依依惊呆了,她宇哥说,那会儿他大哥擦皮鞋存了大洋就给他买吃的,可是她婆婆说,是她宇哥把他大哥的大洋给骗去买糖的,到底谁说的才是真的?

  林依依仔细想想,觉得还是她婆婆说的靠谱点,因为她婆婆这么疼爱这个儿子,肯定不会抹黑他的,所以宇哥骗人了。

  林依依决定回去之后,好好地说说他。

  此时的肖宇,在办公室里打了一个喷嚏。

  张明:“副局,您是不是感冒了?”

  肖宇:“大概是昨天睡觉的时候风扇打得久了。”他不知道,他那平时最疼爱她的娘,正在扒他的皮。

  林依依和秦香菊聊了一会儿,就去找大队长了,大队长看到她,赶忙把自己写了一整晚的计划书拿出来。

  林依依:“叔的字写得不错啊。”大队长的字的确写得不错。

  大队长被夸的很高兴:“我也就这手字拿得出手了,说来不怕你笑话,当初被选为大队长,还是因为这

  手字的关系,当年我和另一个候选人评比,社长看了我的字,就直接选了我了,他说作为一个领导,字迹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几年,我一直都在练字,我家里厚厚的一叠报纸,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我炼的字。”大队长对着报纸上的字练,报纸上字多,他练一个认识一个。

  林依依道:“您真有毅力,我好像听一位伟人说过,成功的前提就是坚持,您有这样的毅力坚持练字,真让人佩服。”

  大队长越发喜欢林依依这个女同志了,为啥?说话好听啊。他跟家人聊练字,他们不懂,他跟村里干部聊练字,还不如扯淡呢。所以现在跟林依依聊,他觉得有意思:“一一侄女,要不你也写几个字?让我看看你们读书人的字。”

  林依依道:“改天有空了一定让您看看,今天咱们还要讨论托儿所计划呢。”

  大队长道:“对对对,不能把正事给忘记了。”

  两人光托儿所计划的细节,就谈了两个多小时,谈完之后,大队长重新整理了计划,林依依回县城了。

  第二天,大队长就去公社了。

  大队长虽然是一个生产大队的领导人物,但是在公社里,他就是个小罗罗,说得难听一点,谁都可以给他脸色。大队长和肖大强打了声招呼,就去找杨主任了,以他的身份,还见不到社长。

  走进公社里,他感叹,还是肖大强舒服,坐在外面看着门就有工资拿。

  大队长去的时候,杨主任正在写报告,看到大队长来了,杨主任道:“啊哟,老张来了。”大塘生产大队的大队长姓张。

  张队长道:“杨主任,我这里有份计划书,是关于公社托儿所的,您抽个时间看看?”

  杨主任一愣:“你说啥?”他怀疑自己听错了。现在是怎么回事?每个人都可以开口就谈计划了吗?这行啊,谁都能出计划,这觉悟高啊。

  张队长道:“是关于托儿所的,我想着啊,县城不是有托儿所吗?这有句老话说的好,教育从小开始抓起,县城里的人开托儿所,就是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抓教育,咱们农村里的凭什么要比他们落后啊?所以我就想着,咱们公社是不是可以开个托儿所。”

  杨主任指着张队长,

  突然大声道:“老张,你你你你……”

  张队长吓了一跳,他这是怎么了?

  杨主任突然转了话锋:“老张啊,我真是没有想到,你是这么有觉悟的人,你比上林生产大队的老林还要有觉悟啊。你这具教育要从小抓起,说得好,说得好啊……我发现你们这些大队长,现在一个比一个有觉悟了。行,冲着你这个觉悟,我就看看你的计划。”正巧,养猪场的事情也告一段落了,他也想找点事情做,有事情做,才能说明他的工作积极性啊。

  张队长把计划书递给杨主任,他就在一边站着。站着的时候,看到了桌子上的一份报告,当然,他看的不是内容,而是第一眼,觉得这份报告上的字写的真好。

  杨主任看到了他的视线停在报告上,便道:“看什么呢?”

  张队长:“这字写的可真好。”

  杨主任道:“这是林一一同志写的养猪计划报告,她的字的确写的好。”

  张队长一愣:“这是林一一侄女写的字?”

  杨主任:“可不是吗?”

  张队长突然觉得有些脸疼,昨天他还想让人家写几个字来着,当时林依依拒绝了,他以为林依依是急着谈托儿所的事情,看样子是为了给他留面子,人家夸他字写得好,他就飞了起来,可跟林依依这侄女的字根本没法比。

  其实,张队长的字真的写的不错了,他是自己琢磨的,而且他接受的教育也不高,连小学都没有念完,也就念到了三年级。而林依依的字毕竟是因为学过书法,所以林依依夸张队长字写得好是真心的,结实这个时代、这个层次的人,张队长的字就算是好的了。

  张队长老脸微红,看样子以后不能太得瑟了。

  杨主任看了张队长的计划书,被计划书里的详细计划给惊呆了,不得不说,这个计划……有戏啊。

  杨主任:“老张,走,咱们去见社长。”

  张队长一听:“哎。”去见社长,说明……有戏啊。

  社长办公室

  社长看完托儿所计划书,他敲了敲桌子:“老张,咱们共事也有几年了,你这性格吧,比较稳,人也实务,这托儿所计划书肯定不是你想出来的,你就给我透个底,这计划书是谁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