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曲星君科举路
作者:白色的木      更新:2023-01-23 09:18      字数:3445
  离家出走了?

  小孩子求关注的幼稚手段?

  姜闻先第一想法就是这个。脸上的笑容都变得勉强起来。

  这孩子怎么就不能懂事一点呢!让全家人为他担忧,去找他,都不考虑过会耽误多少事!

  姜顺心伸出脑袋,“爹爹,是小哥的信吗?他写了什……”

  八岁的小孩,已经认识大多字了。小女孩在说话的过程中已经扫了一遍信纸,眨了两下眼,脑袋瓜子消化了摄入的信息后,哇的一声,在父亲怀里哭得惊天动地。

  可把当父亲的唬了一跳,“神女!囡囡!怎么了,怎么了!”

  见她哭得停不下来,手忙脚乱地拽来放饴糖的盘子,抖着盘子地翻,糖果哗啦啦撞在一起,好像在炒豆。“囡囡不哭,不哭哦,看这里,有糖哦!”

  哪知道小女儿瞥了一眼,哭得更大声了。

  “小哥,小哥……”她哭着说,“小哥才喜欢吃糖!”

  姜闻先第一反应是不信,哪有男孩子爱吃糖的?

  孩子还在哭,“你……呜……你为什么要把小哥送走?”

  姜闻先满头大汗,“我没有要把你小哥送走啊。”

  “你有!”姜顺心扭过头去,看也不看他,“你刚才跟那个叔叔说了,我都听到的,你说了!要把小哥送走!”

  姜闻先愣住了,无奈地笑了一下,“你这孩子,我那是和朋友开玩笑的,我怎么会真的把你们送走呢。”

  开玩笑?

  小女孩泪珠盈睫,像受惊的猫,瞪了眼,踡了身,有些放松又有些迷惑。

  让她那么怕的一句话,只是开玩笑吗?

  原来是可以这样开玩笑的吗?

  姜星秀出来时,什么也没带,除了一身衣服。至于衣服的钱,他留了逢年过节时上门拜年的长辈们给他的福袋银子,权当是赔偿。

  江南水多,千帆过尽。姜星秀走的水路。

  岸边渔船的老渔夫清瘦的脸颊映着夕阳,他坐在船头,惬意地抽着旱烟。青烟弥漫去远方,船舱内一尾尾活鱼在网中扑腾。

  有男童在高处临江远眺,江风摆起他的袖袍,忽然地,伸脚一踏,脚下空无一物。

  老渔夫大惊失色,高喊:“娃子咧,有什么想不开的,咱们再想想!老汉帮你想——老汉请你吃鱼!一尾红彤彤的胭脂鱼咧,可肥了!你别跳啊!”

  江潮中倏然跃上一尾大鱼,两尺多高的体型,银白的鱼身,颇像江心蒙蒙亮的月牙。一身红绡的男童便踩在了它背上,眉心红印灼灼生辉。

  大白鱼载着男童游走,鱼尾摇摆时,拖出蜿蜒的水痕。

  “我的乖乖啊……”老渔夫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站在风里的身子一个激灵,“老汉难道碰到小神仙了?”

  大白鱼是江中灵物,也不知活了多少个年头才长那般大,此番受到文曲星的召唤,愉快地出了江,给星君作一脚力。

  星君捧着竹简,凝神细看,它便游得极稳,不使那竹简晃动。

  有大船游过,小孩儿攀着船沿欣赏风景,猛地大拍船木,“阿爹,阿爹,我要那个瓷娃娃,你捞给我!”

  江上哪来的瓷娃娃?

  青年文士从舱中行出,诧异地看过去,就看到远处大白鱼驮着一尊做工精妙的瓷娃娃,低眉垂眼望着书简。离的远,看不清面部雕刻,但只看那通身气派,也让文士脑补出了一尊栩栩如生的瓷雕。

  船又离得近了些,青年文士定睛一看,只好让人收起要下放的渔网。

  “阿爹?”小孩儿抬头看他。

  青年文士有些尴尬:“是阿爹看错了,那不是瓷娃娃,那是个人。”

  “骑在鱼上的人?”小孩儿惊异,很快又有些担忧:“他会不会摔到水里啊?阿爹,我们问问他要不要上船吧!”

  青年文士比儿子见多识广,心中有猜测这大概是位武林中人,那大鱼也是他调|教好的。却仍是在船靠近的时候高声问了一句:“小兄弟,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姜星秀抬起头,“可以载我一程吗?”骑鱼倒也没有不舒服,但是这具身体总要吃饭的。

  船上有热饭。

  青年文士:“这是我租的船,你上来吧。”

  姜星秀摸了摸鱼鳍,给大白鱼打了道灵光,“去吧。”飞身上船。

  文曲星主文运,为天下开灵智,他给大白鱼打的那一道灵光,在这个没有神佛,姜星秀是唯一的仙的世界上,虽然不能让它成妖,却可以让它更加机灵,处事也不再凭着本能。

  大白鱼在船前转了三圈,又跳出水面再钻回去,如此反复三次,才沉入水底,不见踪影。

  小孩儿“哇”地惊叹,“它是在跟你道别吗!”

  “有道别,也有道谢。”

  姜星秀向着青年文士拱手:“多谢先生,使我有地落脚。”从腰间解下小囊,脱了系囊口的细绳,露出内里细腻流金,“这是我在船上的花销,先生切莫推辞。”

  金砂是他在江里取的,与姜家没有丝毫关系。

  青年文士懂做人,知道不收会让姜星秀不自在,便笑着点头接过来,“小兄弟姓甚名甚,是要去哪儿?若是不同路,下一个码头,我可以帮小兄弟找一艘船。”

  “我姓姜,全名姜星秀……”

  还没说完,青年文士便脸色一变,急道:“可是江南首富的姜家?”

  “嗯?”

  “听闻姜家八子钟灵毓秀……”他上下打量着姜星秀,满脑子一句“正是了”。若不是传言那位小童生,哪来的这通透气质。

  倒也不用特意说一句已经和姜家脱离关系,让人家尴尬,姜星秀只淡淡道:“你若找姜家八子,是我。先生可是有事?”

  “也不是有事……”青年文士有些不好意思,“只是正巧放榜几日路过扬州,听闻君是八岁的童生,心生好奇,想知道是怎样的人杰——果真,闻名不如见面。”

  两人相互间场面话了几句,姜星秀说了自己没有一定要去的地方,船开到哪,他就去哪——府试在四月,还有两个月,他不急——后,便进了船舱。

  船沿着水路行驶了六七天,姜星秀也通过文人相惜和青年文士成了忘年交。青年文士更是惊讶,眼前小孩有太多惊喜了,对弈能够手谈几局,水墨丹青能够谈上几句意像,诗词歌赋,民生国计,应会尽会。

  这真的是姜家的神童?莫不是水里的精怪上岸糊弄于他?

  一艘大船自他们的船边驶过,粗略看一眼,船上皆是轻甲。

  “锦衣卫?”青年文士轻声,“难道是江南这边有哪个官员出大事,必须要锦衣卫来惩戒?”

  姜星秀亦是好奇地看过去,想着不关自己的事,又平淡地回了头,“李兄,方才你想说什么?”

  青年文士先是起身作揖:“姜兄,我有所隐瞒,我实是当朝右相嫡子。”

  姜星秀知道这人不是会炫耀家世的,后面必然有话。便静静听着。

  “以姜兄的才智,必能够青云直上。若姜兄愿意,我可请家父举荐姜兄,直接入朝为官,省了科举之苦。”

  姜星秀扬了扬眉。

  他沉吟不语,片刻后,摇了摇头,“多谢李兄好意,只是我与我父有过约定,我该考个状元与他。”

  锦衣卫们到达姜家后,将令牌一举,阖府上下出来,跪了一地。

  “陛下要见姜星秀。敢问哪位是八郎君?”指挥使环视一圈,感觉哪一个都对不上号。

  其中一个小孩身高倒是勉强对得上,八岁的小孩长得比正常人高一些,该是那个高度。

  姜闻先眼睛发亮:“陛下……陛下要见犬子?!”

  那是皇帝啊!姜家!姜家只是商家,连皇商都不是,现在姜家的孩子居然能见到皇帝?!

  他们姜家要起来了!

  指挥使想到恽知帝的态度,十分和颜悦色重复一遍:“是的,陛下想要见贵府八郎君,请问哪一位是?”

  姜顺心声音清脆地回了他:“你来晚了,我小哥误会了爹爹,以为爹爹要送走他,现在不在家。爹爹已经让人去找了。”

  “是我的错,我和朋友开玩笑,可能是被他听到,他当了真,离家出走了。上官请在府上歇息,小孩子走不远,很快就能找到了。”姜闻先兴奋而急促地说。全然忽视了他们的人找了七天,而他方才还气急地摔了一只杯子,说是姜星秀被养得心大了,才会一直在外面,不回家。

  似乎谁嗤嗤笑出声。指挥使转头,警告地扫了一眼自己部下,随后和善地对着姜闻先说:“不必麻烦,我们住驿站即可。人呢,你们看着找,找不到也没关系,府试那几日他定然会去,我们守株待兔便是。”

  姜闻先连声道:“上官且放心,我们定会认真找,我们之前也是在认真找,只是那孩子太会藏了。”

  指挥使点点头,只是才回了驿站,就吩咐人去打听姜星秀在姜府的情况。

  一个八岁的小孩,还是个考上童生,以这个年纪说,当得上未来可期的小孩,哪里会敏感到只是听到一句玩笑话就离家出走,还躲得严严实实的?必然有更深的缘由。

  姜星秀的事情,在姜府不算秘密。姜家人快要把他们唯一的女儿/妹妹捧到天上去了,相比较来说,同胎的儿子自然而然就会受到忽视,下人们都看在眼里。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明年是否会花开2个;姜珩、杨桃、慕寒烟、古道执觞、lilith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千树花火30瓶;咕咕噜噜噜16瓶;心动情动意动、清风半夜鸣蝉、林林林10瓶;明年是否会花开9瓶;许泽清、神一般的数学5瓶;269716042瓶;江木安、悲画扇、杨桃、月娩、月夜№修罗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