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097
作者:韩金书      更新:2023-03-03 23:41      字数:3506
  开兴十年。太后薨逝。年五十二。

  即先帝故去十年后,太后才去了。

  太后去时,神色安稳,唇角甚至还带着笑意。

  那是在午睡之后,太后瞧过了牡丹亭云里盛开的花儿,慢慢走到回廊下,在美人靠上坐着。

  然后对着身边侍候的人笑了笑,说了几句话,让孩子们都到跟前来了。

  她牵着手,一一说了话,然后才去的。

  太后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是做足了准备的。

  固伦纯恪公主没有嫁到蒙古去。福惠和两个弟弟,还有胤禛,父子四个,几乎是朝中才俊还有勋贵人家的子弟翻了个遍。

  挑选了又挑选,调查了又调查,才给纯恪公主找了个极好极称心极疼爱她的额驸。

  太后最后,是拉着纯恪公主的手说话的。

  太后说:“纯恪啊,你虽不是我亲生的。但也是从小在我身边长大的。你同小六叫我一声姨母,可在我的心里,其实也是拿你们当做亲生儿女般看待的。”

  “我生了两个小子,没有生女儿。就把你看做是我的女儿。额驸是你皇阿玛哥哥弟弟们用心挑给你的,你自己也喜欢。你们的日子也好。我自然是高兴的。”

  “我走后,别把自个儿的眼睛哭伤了。我是和你们皇阿玛在一起了,不用为我伤心。我们能好好的在一起。你们也好好的一道过日子。”

  纯恪眼泪模糊,又不敢哭。连声应好。

  开兴十二年,太后梓宫送入陵寝地宫中。地宫封石落下。

  所有人都走了,福綬又悄悄的转回来,和等候在此的静觉和尚碰面了。

  “你的法子真的顶用?”福綬低声道。

  他按照额娘的吩咐,转年就把人找到了。这静觉和尚倒也确实挺好说话的。

  在外头云游这么些年,如今能有个安稳的地方,他也觉着不错。

  尤其是皇上叫他做的事儿还很有挑战性。静觉和尚在世上修行这么些年,本事学了一大堆,还没有做成过这样的事,爽快就应了。

  忙活了七八年,正好把事儿办妥当了。

  先帝和太后同葬,两个人的棺椁底下有阵法,还有法器,都是用在将来能在一起的。

  可这样的事,浩瀚典籍中也不定能有几个记载,福綬就怕成不了,叫他额娘失望。

  静觉和尚笑道:“皇上放心。太后和先帝爷是有缘分的。这缘分深厚,今世未完。他们是寻了别处延续前缘去了。总有那么一日,能彼此成全,彼此完满的。”

  “这处生,这处死。别处生,别处死。都是寻常。”

  “先帝与太后,都是天缘深厚的人。死即是生。这处不过是暂时离开,皇上不必挂怀。”

  福綬嗯了一声。

  别处就别处吧。他只要他额娘阿玛能在一起就好。完美圆满。他就高兴的。

  “同朕一道走吧。”

  十三叔和静觉和尚是挚友。他把和尚放在这儿几年,十三叔还总念叨着。

  十三叔年纪大了,接连遇上这些事,老人家总是有些伤感的。

  他想把静觉送到怡亲王府上,陪十三叔谈谈心,说说佛法,也能叫老王爷宽宽心。

  ——

  康熙四十七年。

  这年胤禛三十岁。太子胤礽将要被废。

  这时节自然还没有复立太子。要到四十八年,才会再度复立太子。

  因此这两年,是朝中动荡不安的两年,甚至是皇上都很难控制局面的两年。

  胤禛做了二十七年的皇帝,到了七十岁的时候,也差不多知道自己日子将近了。

  先帝爷不也差不离是这个年岁么。

  要说除了先帝爷,大清的皇帝里头,也就是他活得最长久了。

  这是值得高兴的事。对于寿数将尽的事,胤禛也看的很开。

  他将福綬培养的很好,福綬自己也成长的很好,将大清交给福綬,胤禛很放心。

  福綬的长子永錞也很不错。

  胤禛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的小姑娘。

  他知道他有遗憾,知道他有祈愿,但人没了真的是一瞬间的事。他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失去了感觉。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等到胤禛再度有知觉,再度有活着的感觉时,他回到了自己三十岁那年。

  这年,年氏还没有进府。

  乌拉那拉氏还是他的嫡福晋。

  弘晖弘盼都没了。就李氏所生的弘昀弘时两个儿子。

  钮祜禄氏还未生下弘历。耿氏也还未生下弘昼。

  胤禛是想过的,想过在最好的最合适的年纪遇见小姑娘,然后和他一起相守一辈子。

  现在时光提前到了他三十岁的时候,这是老天护佑,是想让他拥有更多的光阴,和他心爱的女子厮守吗?

  那小

  姑娘是还在年家,等着他去接她进府么?

  可小姑娘若还是年家的二姑娘,那这会儿,想必只有两岁。

  胤禛有些迷茫,两岁的小孩儿,接到身边来能做什么呢?

  等她长大,自己不是一样大她好多么?

  他既能重回自己三十岁,就说明他的祈愿老天成全了,既成全了,就不会让小姑娘的年岁与她相差太多。

  那不然,一切不就是重来一遍么?又有何区别。

  哦,倒是有些区别的。他把人放在身边,好好的养着,就跟养着童养媳似的。不会错过她太多。

  “四哥?四哥?”

  胤祥喊了好几声,见胤禛终于舍得给他个眼神了。

  胤祥说:“四哥,你这几天怎么了?怎么总是心不在焉,魂不守舍的?你在担心什么?”

  老十三意气风发的青年模样,可真是太久不见了。

  胤禛心说,你四哥从七十岁回到三十岁,总是要允许用几天时间来思考思考的。

  老十三这会儿还没有给太子背锅,还不曾被皇阿玛圈禁起来,胤禛想,找玉儿要紧。把老十三拉出火坑,也是势在必行。

  既能重来一回,自然是要尽力弥补遗憾的。

  当年,若非玉儿,若非后来的悉心养护,老十三也不能健健康康的活着。很多的事儿改变了,可受的苦却没改变。

  现下有这个机会,他绝不让老十三再受这个苦了。

  胤禛问:“十三,你方才和我说的什么?”

  他们如今在热河。皇阿玛巡视塞外,驻跸热河行宫。

  胤祥啧了一声,说:“年羹尧。我和四哥说,年羹尧将要到热河了。”

  “皇上召见。特意叫他来热河行宫觐见的。从前四哥不是说,年羹尧是你门下人,既有才能,就该想法子见一见。这会儿在热河,咱们可以私下安排安排,四哥可要见一见?”

  胤禛心里哦了一声。是了,这时节,是他与年羹尧的第一次会面。

  他从前是见了的。

  也是见过后,觉得彼此投契,就从此和年羹尧搭上了线。

  再往后,就是年氏入府,做了他的侧福晋。

  “你想法子去安排。”胤禛跟胤祥说。

  年羹尧他是肯定要见一见的。小姑娘的事,他得和年羹尧商议商议。

  这会儿重来一回,许多事就要不一样了。他大约没有那么耐性,等到十三年后了。

  十三年太久,胤禛只争朝夕。

  胤祥还要去太子那里交付差事,和胤禛这里

  悄悄议定了后,他还要去一趟太子住的地方。

  胤禛将人给喊住了。

  “十三,此番差事给太子交了差。往后的差事,咱们兄弟不办了。若皇阿玛亲自交付,你我就接了。若是太子交付的。你不要接。”

  胤祥都惊了:“四哥,你、你这是怎么了?”

  就这几日,他就说他四哥不对劲来着。心不在焉魂不守舍也就罢了。

  毕竟现而今局势复杂,外头的说法太多了,皇阿玛与太子间也是暗潮汹涌,更别说旁边还有虎视眈眈的八哥他们了。

  就月前,四哥还和他说,要尽力保全太子。太子交办的差事,不管难不难办,都要想办法办妥当,不能让皇阿玛有机会训斥太子。

  可这才几天啊。这就变了?

  四哥先前,是坚定的要保住太子的。现如今这样说,难道说四哥已经放弃了太子,四哥是知道了什么事情吗?

  胤祥这些年,一直都是跟着太子办差的。他们兄弟给太子办差,也有好些年了。

  在外头人看来,他们就是二阿哥的人。

  四哥这个节骨眼上要给太子划清界限,难道说皇阿玛是真的要废太子吗?

  胤禛走过来,定定看着胤祥,又去看他的腿。这会儿胤祥还没有什么大的病痛,腿脚利索着呢。

  胤禛目光柔和,瞳仁幽深,他拍拍胤祥的肩膀,说:“没什么。四哥是怕,出了事,四哥护不住你。”

  胤祥轻轻抿唇,四哥怕护不住他,那也就是说,若出了事,太子是不会护他们的么?

  年羹尧于五日后去行宫陛见康熙。

  胤祥将话传到年羹尧处,年羹尧那边欣然应了。

  就定在陛见当日,胤祥给寻个妥当安全的地方,叫他们主仆见个面。

  胤祥跟胤禛说:“四哥,年羹尧对你有投效之心,但他这个人傲气得很,先前八哥皇阿玛夸赞年羹尧,就试图想要见他,可没见成。后来就没再坚持了。八哥那边,似乎不怎么看重年羹尧了。”

  是觉得年羹尧如今还只是个学政,就有些瞧不上他了。

  八哥那边笼络的人多,自然也不觉着年羹尧是什么要紧的人物了。

  胤禛点点头,心想,对年羹尧慧眼识珠的,从来就只有皇阿玛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