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047
作者:韩金书      更新:2023-01-17 02:05      字数:7728
  胤禛在推行新政。

  朝中对此定论不一。一半人反对,一半人支持,还有些人中立观望。

  反对的多是先帝爷时的老臣,胤禛的新政会伤害到他们的利益,更会撼动士绅的地位,因此他们不愿意按照胤禛的设想推行新政。

  支持的是胤禛的心腹,以及想要在地方上有所建树的年轻大臣们。

  朝中为此已经吵嚷不休几个月了。

  胤禛和允祥还有隆科多马齐商议数月,最后定下的是先不全国推行,各省自便。

  田文镜为了打个头阵,在京中领了胤禛的旨意,回河南就开始干。

  结果他性子太耿直,行事太激进,事情是能推行一些,但人基本上都得罪光了,现下河南那边,局势就不大好,闹得很厉害,今年的乡试都闹起来了。

  反而是李卫那边。这小子年纪不大,心眼多得很,人又机灵,手段也多,圆滑迂回起来,竟在云南将事情办的不错,意外的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朝中那些反对的老臣,也就没有什么话说了。

  新政往后再推行,就会顺利些。哪怕各省进度不一,但只要慢慢来,总会成功的。

  李卫那边差事办的顺利,那么接下来叫他去查的事情,也可以慢慢的交给他去调查了。

  要想推行新政,就不得不整肃官场。这可是个大工程,可胤禛这儿豪情万丈的,有老十三和老十四帮着他,他信心十足,觉得花个几年的功夫,事是都能办成的。

  总得来说,还是高兴,就跟着老十四多饮了几杯。

  多少年没这么畅快的喝酒了,今儿个是破例了。

  “嫔妾让苏公公进来服侍皇上梳洗吧?”小姑娘的唇软软的,胤禛亲了亲,瞧见她大眼睛眨呀眨的,眼睛里头都是对他的关切,好像真的挺担心她是喝醉了。

  胤禛就笑了:“不用。朕自己可以。”

  以前在外头办差,条件艰苦些的时候,自己的事都是跟着老十三一块儿自己做的,也没让奴才们服侍过。

  这点动手能力,他还是有的。也不至于真就醉成那个样子了。

  而且,小姑娘已经梳洗过了,身上穿着寝衣,她这个样子,胤禛不想叫人瞧见,哪怕是苏培盛,胤禛也不愿意。

  就是他有个要求,去净室梳洗的时候,让小姑娘在屏风外头陪着他。

  年姒玉也怕胤禛有个什么需要,她在旁边也好照看胤禛,就依了他。

  瞧胤禛方才自己走进去目光清明的模样,年姒玉想着,他大约是没喝醉的。

  这会儿洗脸,应当就更清醒了。

  她就靠着屏风,轻软的声音穿过披风落在有些水声的净室里,落在胤禛的耳边。

  她说:“今儿个带着六阿哥和四格格去御花园玩,遇上熹妃了。这个熹妃倒是真的挺有意思的。她是特意来寻嫔妾的,跟嫔妾闲扯一通,嫔妾不耐烦听她闲扯,她就说了来意,是为了四阿哥的婚事。”

  胤禛在里头听见这话就皱了皱眉头。

  皇后想把乌拉那拉家的姑娘给四阿哥做嫡福晋,这事他知道,也在宝嫔这儿听过。

  但乌拉那拉家的姑娘还小,连选秀的年纪都没到。况且,这会儿可不是先帝爷的时候了,阿哥们到了年岁,都由先帝爷一打一打的指婚完事。

  皇后想要操作阿哥们的婚事,还可以通过那会儿是德妃的太后在先帝爷跟前递话。一般就能成的。

  这会儿是他胤禛做主。圣旨不发,皇后打算的再好也没用。

  何况,四阿哥还不到大婚的年纪,现在这样打算,也还要等个两三年。

  胤禛自己压根就没想把乌拉那拉家的姑娘给四阿哥做嫡福晋。

  四阿哥是有些毛病,但也不算太差,乌拉那拉家的姑娘给了他,那往后皇后不就能拿捏四阿哥和熹妃了?胤禛不想叫她们联合起来。

  皇后无子,好好的做她的皇后就是。和四阿哥这么近,胤禛不喜。

  他没理会皇后那儿的小动作,没想到熹妃这儿倒是又动心思了。

  找上小姑娘,那不就是瞧上年家了么?

  胤禛转出来,周身清爽,眉目清俊,见着她就微微挑眉:“熹妃这是看上你二哥哥家的小女儿了?”

  年羹尧只得这么一个女儿,胤禛记得,这小女儿应该跟四阿哥差不多的年纪。

  年家这一辈里头,就这个一个小姑娘。也是全家人的宝贝,都是很疼爱这个小姑娘的。

  没想到熹妃心思这么活泛,竟瞧上了她,还要给四阿哥做嫡福晋。

  要胤禛说,这就更不合适了。

  年家是他的心腹,熹妃要把年家收归给四阿哥,这不是明目张胆的动他的人么!

  胤禛牵着年姒玉回屋,年姒玉乖乖被他牵着,乖乖被他抱进床帐里,顺势趴到胤禛怀里,抱着他的腰:“对啊,她就是看上那小丫头了。要让嫔妾给家里带句话,想要二哥哥二嫂嫂应了这婚事。依着嫔妾说,根本就不用问。二哥哥二嫂嫂是绝不会应下的。这事嫔妾就能做主。”

  年姒玉狡黠一笑,“不过呢,嫔妾还是答应了熹妃,说会给她带话的。她高兴的跟什么似的,以为她的话说服了嫔妾,嫔妾也瞧上了四阿哥的前程。可她也不想想,嫔妾能有那么傻么?嫔妾是答应了给她带话,可没答应她会往家里带话呢。”

  年姒玉还没见过小年氏。

  但从爱新觉罗氏的话语中,知道她的这个小侄女是个漂亮可爱的小姑娘。家里很疼她,她二哥二嫂又没有什么要掺和皇子阿哥们争储的心思,肯定是想着给小侄女找个合心意的人家成婚的。

  况且现在小年氏还这样想,她二哥二嫂的意思,还是想把小侄女再多留几年的。

  这些事,年姒玉可不会告诉熹妃。

  她不大乐意熹妃的福气这样深远,也不大乐意看见熹妃和四阿哥的福气比胤禛还要深。

  胤禛对四阿哥也不甚满意的样子。

  要说她没了也就算了,如果没有她姒玉,也就没了年姒玉这个人,可能熹妃这么算计着算计着,还真能把四阿哥送上皇位,他们母子就成了最后的赢家了。

  可她偏偏成了年姒玉。

  年姒玉的命运因为她而改变了。年家因为有她,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六阿哥和四格格在她养着的那一刻,身上断掉的福气就已经接续上了。这两个孩子,会平安一世的。

  这些都是那小种子发了小绿芽后,年姒玉重新瞧见的一切。

  既然这都能改掉,年姒玉自然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熹妃得逞。

  她得让胤禛知道熹妃的险恶用心,得让胤禛提防着他们的。福气是靠人自己修来的。上天眷顾,自己不修德,自然再深远的福气也守不住。

  年姒玉偏着胤禛,从来也没在胤禛跟前拘束过的性子,这会儿在他面前,抓紧机会,上眼药上的开心的很。

  胤禛摸摸年姒玉的脑袋,笑得温柔:“朕知道了。朕会去处置的。”

  小姑娘告状的时候就特别的灵动。那开心飞扬的小模样特别招人喜欢,也挺逗人的。

  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好像挺喜欢看她这个样子。就有一种被人依靠,被人需要的感觉。

  这感觉还挺好的。

  年姒玉眯了眯眼睛,胤禛力道也温柔,让她有一种被安抚到了的愉悦感。

  胤禛说会处置,那就是一定会处置的。年姒玉就不管了。

  她的话也带到了嘛。

  胤禛亲自处置,年家那边也不用去知会了,她相信胤禛,胤禛都会搞定的。

  趴在胤禛怀里,亲亲密密的贴了一会儿,想起萦绕在熹妃身上的福气,年姒玉心里忽而又不痛快了。

  这些日子,胤禛的几个儿子,在各种场合下,她也是见过了。

  二阿哥三阿哥身上的福气淡。甚至和胤禛之间的纠缠也比较浅。这父子间的缘分羁绊没有那么深。

  四阿哥就深多了。和熹妃一样,都是福气深厚,福泽深远的人。

  而且,比熹妃还要厉害的是,四阿哥这样小的年纪,他身上的福气竟有隐隐压过胤禛的趋势。这预示着这位阿哥不但是帝王命数,而且似乎是很有盛世光耀的派头。

  他也是寿数远远要比胤禛长得多。

  正所谓林深云密,皆是身在山中不见真面目。

  年姒玉的小种子靠胤禛的心意滋养,她和胤禛就都是变数。不知自己和他寿数究竟几何。只有隐约的感觉,但这都是可以变通的。

  这身边的人,便是既定,也是可以变通的。

  只是年姒玉不喜欢四阿哥的既定。

  “怎么不高兴了?”方才还瞧着怀里的人笑嘻嘻的,这才一会儿功夫,也不知道她想到了什么,眉头也皱起来了,小嘴也嘟起来了,也不知是谁又招惹了她。

  让小姑娘这样不痛快。

  瞧着她不高兴,胤禛就想让她高兴些。

  “跟朕说说,朕给你撑腰。”胤禛勾勾她柔软的小下巴。

  “嫔妾听见些话。”

  年姒玉小脸在胤禛怀里蹭了蹭,声音软糯糯的,“他们说,皇上登基,是先帝爷看中了四阿哥的缘故。嫔妾听了不高兴。熹妃在嫔妾跟前,也是有意说四阿哥多好多好,好像除了四阿哥,别的皇子阿哥都一无是处似的。”

  “她话里话外的炫耀,说先帝爷当初唯独对四阿哥看中,那么多的皇孙,偏把四阿哥接到跟前亲自教养,带着读书,说这是顶天的荣耀。她虽然没明说,可那个样子,分明也是很赞同外头的传言,甚至可以说,她也是这么认为的。”

  “那四阿哥才多大?先帝爷即便看重,他那会儿也是个不满十岁的小孩儿,能看出什么要紧的来?难道先帝爷择继承人,不看重儿子,反倒去看中孙子么?”

  年姒玉且不痛快呢,“皇上正是壮年的时候,先帝爷看中的是皇上。皇上的阿哥们得看重,那也是沾了皇上的光,怎么反倒是阿玛沾了儿子的光了?”

  “外头人这样说,就是故意使坏,胡搅蛮缠。熹妃她们信了,那就是有野心有企图有算计。皇上明明是这样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从前做皇子阿哥亲王的时候,兢兢业业的办差,如今这般夙兴夜寐宵衣旰食的,落在她们眼里,都是四阿哥的好处了。嫔妾就是不服气。”

  胤禛没想到她说这个。

  他登基的事,外头熙熙攘攘的说法太多了。

  都是老八老九弄得鬼。他清理了些,后来整治了老八老九,外头就消停些了。

  但这些传言到处都是,京里地方上,什么人都有,什么话都说。

  他当然是想管的,但是没那么多时间啊,他也顾不上。

  外头说他得位不正,他不服,与人辩驳,定要为自己正名,闹了些时候,还是给老十三劝下来了。

  现在外头没有那么厉害,但还是有的。

  老十四听见了,跟人闹了几回,倒是旁人不敢惹他这位火爆的郡王爷,京里竟收敛了几分。

  地方上,就只能靠总督巡抚们了。

  四阿哥贴金的那些话,胤禛就顾不上了。但心知肚明,要不怎么说四阿哥好大喜功呢?

  当初在宫里,先帝爷跟前有体面的皇孙,压根就不止弘历一个。也就是那会儿瞧着弘历喜欢些,就带在身边养着玩罢了。

  要说起真在先帝爷跟前心里都有位置的皇孙,还得是弘昱和弘晳。

  大阿哥和废太子的长子。那才是先帝爷放在心里头真正疼惜过的皇孙。

  先帝爷临去的时候,除了传位圣旨,还给他留下了旨意,要善待弘昱和弘晳。然后,要给弘晳封爵。

  因着大阿哥的缘故,弘昱暂不封爵。但先帝爷没有说一直不给弘昱封爵。

  胤禛也叫弘昱办差,想着等弘昱差事办得好,有出息后,他会给弘昱封爵的。

  大阿哥的事不会连累弘昱。他们家的爵位没了,弘昱若争气,自己挣回来就是了。

  弘晳也是一样的。胤禛看这两个侄子都不错,倒是比二阿哥三阿哥好得多。也比其他的几个皇子阿哥强些。

  遵照先帝爷的遗命,胤禛封弘晳为郡王,如今跟弘昱两个一块儿办差呢。

  四阿哥如今年纪是小些,但在胤禛看来,还是比不上这两个哥哥的。至于说四阿哥就想这样凭借这么点子不同就想继承皇位,那肯定是不能的。

  胤禛把弘昱弘晳抬举起来,从不吝啬夸奖他们,也常说他们是先帝爷看中的皇孙,就是想润物细无声,将四阿哥这儿的事压下去,又或者,显得不那么特殊。

  他没想到宝嫔不乐意的是这个。竟为了他不平到这个地步。

  胤禛心中熨帖,忍不住就捧着人亲了一回。

  把小丫头亲的晕晕乎乎的,他才轻笑道:“朕这儿的便宜,哪有白占的道理?你瞧着吧,朕不重四阿哥,慢慢的都瞧出来了,没脸的还是熹妃。四阿哥若真懂事,自己就会避开这些。要是他自己非要一头撞上来,朕也不会手下留情。”

  那就会跟三阿哥似的,撞个头破血流的。

  倒是宝嫔,叫胤禛心里欢喜得很。知道小丫头喜欢他心里有他,没想到能为他想到这个地步。着实是令他惊喜又意外。

  这会子酒也醒了,人也高兴了,小姑娘朝着他高高兴兴的笑,软糯糯的说相信他,胤禛这劲儿又来了,抱着小姑娘就亲了上去。

  今儿有些晚了,只叫了两回水。

  但床帐里头的声音缠/绵娇/媚,烛光床帐轻轻摇动,胤禛几乎是没怎么睡的。

  他走的时候,含笑神清气爽,年姒玉抱着被褥熟睡,连醒都没醒。

  开春后,万物复苏,这宫里的选秀就开始预备起来了。

  到了宫里这一步,实际上也预备的差不多了。

  皇后这里,选秀是大事,这又是皇上登基后头一回选秀,自然是要严谨规矩些的。

  去年是为着许多事延至今年的。先帝爷和皇贵妃的事都完了,秀女们也能穿的鲜亮些,到殿前御前走一回,给皇上看看鲜嫩漂亮的小姑娘们。

  秘密立储的事落实下来,皇后这热乎乎的心忽就淡了。

  熹妃那里迟迟不答复,皇后也不是要上赶着把自己兄长家的姑娘送给四阿哥。

  四阿哥不行就五阿哥,五阿哥不行,还有以后长大的六阿哥,难道就非是他四阿哥不成么?

  皇上待四阿哥也并没有多看重,四阿哥五阿哥都是一样的。家里头这回还有秀女入选,就不盯着催着四阿哥的嫡福晋之位了,皇后这里也不想再与熹妃有什么往来了,好似他们乌拉那拉家把着熹妃似的。

  皇后就把心思放到这选秀上头了。

  熹妃那里就淡了些。可听说熹妃在御花园里和宝嫔见了一回,不知是谈了些什么,似乎相谈甚欢的。

  宝嫔那儿守的滴水不漏,打听不到什么,倒是熹妃这儿,慢慢打听着,倒是叫田嬷嬷给打听到了。

  熹妃这些时日很得意,总是很关注年家的事,具体的也不知是什么。但皇后心思敏感得很,一下子就想到了年羹尧家也有个十一岁的小姑娘。

  和四阿哥年岁相仿的小姑娘,家世又摆在那里,又不曾定亲,这不就对上了么?

  皇后心里这个气,偏偏什么都没有露出来,不能明着对熹妃怎么样。

  可这一笔皇后心里是记下了的。

  看不上他们乌拉那拉家的姑娘,倒是去巴结年家的姑娘,熹妃可真是好算盘啊。两头都吊着,若是那边不成,还有乌拉那拉家的姑娘给她兜底呢!

  皇后想,还是年家要得用了。年家如今炙手可热,巴结的人可不少。

  年家的男人们她现在动不了,也不好叫家里人去动,动静太大了些。可宝嫔这儿,她未必动不了啊。

  皇后琢磨,其实要想动年家也不是不行,但这事儿得细细筹谋,也不知可行不可行,需要慢慢思量才是。

  可眼下,要动宝嫔,却有个现成的好机会。

  宫里是要进秀女的。这一届的秀女里头,有几个格外出众的小姑娘。都是十五六岁的年纪,生的花儿一样的容貌。

  皇上跟宝嫔一处也有半年了,宝嫔如今是还年轻着,可也该腻味些了。

  就算皇上还喜欢宝嫔,难道就不想尝尝鲜么?

  皇后如今也算是想明白了,人像不像谁压根就不重要,重要的是漂亮,要顶顶漂亮好看的那种,才能叫皇上动心起念。

  皇上这个人,也是看脸的。

  瞧瞧齐妃那个性子,年轻的时候也是个大美人,皇上不都是忍着性子宠了她十年么。

  宝嫔的模样已是十分的出众了,漂亮明艳的长相,往那儿一站就是倾国倾城的容貌。

  可皇后就不信了,难道就没有比宝嫔更漂亮,身段更好的小姑娘么?

  皇上宠着宝嫔,喜欢宝嫔,这都无妨,只要有个漂亮的来了,皇上瞧一眼,连眼睛都挪不开了,那接下来的事,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有年家在,宝嫔也不可能失宠,可若有个人这么分宠,宝嫔就不能牢牢占据圣心了,年深日久的,等宝嫔熬到年纪大了,不就彻底失宠了么?

  宫里一茬一茬的进新鲜漂亮的小姑娘,谁又能永远得宠呢?

  就算是宝嫔,也总有被小姑娘比下去的一日。等宝嫔是明日黄花了,收拾她难道还不容易么?

  这回没人和她分权了。齐妃一心照顾儿子去了,也不敢作妖了。

  熹妃顾不上这个,皇后也懒得抬举她。

  裕嫔和懋嫔闷葫芦似的,皇后不用裕嫔,那是亲近熹妃的人。懋嫔上回替宝嫔说话,皇后不高兴。且懋嫔如今很是有些不对劲,三公主又与和惠淑慎端柔几个公主关系太好了,皇后心里不乐意,也不用懋嫔了。

  她这儿就还是抬举郭贵人和安贵人,就用这两个人办差,也挺好的。

  皇后独个管选秀的事,什么都是她说了算。皇上忙,只在殿选的时候露个面。其他的时候,都叫皇后自行做主。

  皇后就依着规矩自行做主了。但规矩之外,皇后这回表面选了些家世好的秀女,然后一小部分里头,就全是卡着最低的标准,选的全是容貌出众的秀女。

  八旗里头的秀女还是差一些,汉军旗里头的秀女模样漂亮出众的多。皇后就全挑的是最好的几个。

  是田嬷嬷亲自去看过的人,错不了。

  众嫔妃来钟粹宫请安的时候,皇后就把这事儿提了提。

  皇后笑容和煦:“秀女们都住在储秀宫中。这回留下来殿选的,都是极为出众的。等殿选过了,咱们宫里就又能多几位妹妹一同侍奉皇上了。”

  齐妃神色淡淡的,她如今不在这上头用心了。她还在发愁三阿哥的事。三阿哥的话把她吓着了,这会儿满心都在儿子身上,也顾不得什么出众的秀女了。

  她如今也不侍寝了,秀女再出众,底下还有宝嫔在呢,也闹不到她跟前来。

  再者说了,这谁都能听出来,皇后这话,就是特意说给宝嫔听的。

  现在这宫里头,那些年纪小些的贵人常在答应们都见不着皇上,满宫里只有一个宝嫔最得宠。

  便是进了出众的秀女,最应该担心的,是宝嫔才对。

  熹妃本来也不在意这个。但这会儿她那事还挂在宝嫔那儿。

  年姒玉把事儿交给胤禛处置后,胤禛那里半点都没露出来,年姒玉知道胤禛自有主张,她也就不管这事儿了。

  不过熹妃那里她还是糊弄了一下,免得露馅了那就不好玩了。所以熹妃至今还什么都不知道,以为她正在想法子呢。

  熹妃自己不在意秀女的事,可想到以后说不定还能和宝嫔连亲,这心里头就惦记上了。

  宝嫔要是被人分宠了,那可就不妙了。

  之前不关注,这会子就不能不关注了。还是得叫人打听打听才行。

  裕嫔有子万事足,本来也没得过什么恩宠,现下更不指望这个了。

  懋嫔年纪最大,自然对此也不甚在意。就是那些尚未承宠的贵人常在答应们,有很大的危机感。

  皇后把该说的话都说了,众嫔妃走了,田嬷嬷去送了人回来,皇后便问:“如何?”

  田嬷嬷道:“奴才瞧着,宝嫔当真是稳得住,从头到尾,都没动容。好像是真的不在意新秀女进宫的事儿。”

  皇后冷笑道:“她当然稳得住,家世比众人强,皇上也宠着她,连封号都昭示着她的得宠。若只这样就慌了,那倒是枉费本宫的心思了。”

  “她大概以为,这回新进宫的秀女,是跟当初的武嫔一个样。”

  皇后道,“嬷嬷找人去翊坤宫跟前透透风。尤其是那个刘氏。叫人知道她的不一样。旁人也就罢了,便是刘氏,这样出众的秀女,宝嫔怎么能不知道呢?”

  皇后想到这儿,笑得颇为愉悦,“你想法子,把风露给各宫都知道。她们感兴趣的私底下瞧了,就都会知道刘氏的不一般。反正刘氏是一定会入宫的。也叫她们看看,这世上还是有比年家小女儿更出众的女子的。”

  她就不信,等满宫里的人都见过了刘氏,知道了刘氏的不一般,翊坤宫的那位还能稳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