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第 149 章
作者:狐珠子      更新:2023-01-16 10:54      字数:5331
  第一四九章

  裴静姝知道生产队的钱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她也和萧长风、罗小慧协商了, 这条路就从他们饭店的营业额中抽取一部分, 剩下的让生产队出一部分, 如果队里有人愿意捐款, 到时候也他们的名字和捐款金额刻在路碑上。

  这个年代的人们还是很信奉这些功德,而且都把捐赠人和金额刻在路碑石上了,谁人捐了钱, 捐了多少钱, 路过的人一看就了然。

  时下的人都爱面子,一个生产队的人都认识,大家肯定也不好意思不捐, 就算捐钱肯定也不好意思捐一分两分一毛两毛, 毕竟承山大队现在人人都能吃饱饭, 还有小钱赚, 太过吝啬会被人背后指点。

  裴静姝把她的想法和队里的干部们说了, 这几个干部都很高兴, 这也确实是最好的办法。现在承山大队的路被人踩坏了, 就连本生产队的人要出入也很不方便。

  刘支书等人都是行动派,很快就召集大家开了会议, 说了修路的事。刘支书的兄弟刘厨子和侄儿刘兴凭着一手好厨艺做出的素炸丸子在整个河坎乡都很有名, 只是他们每天都要背一只沉沉的炉子去集市上, 也是吃了许多苦。如果有公路, 他们也可以搞一辆简单的手推车, 到时候把菜、油和炉子、锅等全都放上手推车上, 也可以省许多事。

  生产队里大部分人还是持赞同意见,只有少部分比较固执的不同意。

  不过集体社会也有集体的好,那少部分人的意见最终还是左右不了要修公路的决议。

  萧长风和刘支书等人去石场联系了石块的价格,又定了石块的用量,让石场和萧长风一起拉去修路。汇水县这个地方没有挖掘机,裴静姝也不知道这个时代有没有那些先进的机械,听说河坎乡唯一的那条路也是大家用锄头等传统工具修出来的。

  为了提高效率,生产队给修路的村民们下达了每天的任务量,完成了也像记工分一样记在本本上,等到月底再结算。

  不过从河坎乡到金沟村要穿过另一个生产队,刘支书等人又和隔壁生产队说了修路的想法,隔壁生产队也答应了让他们占修路的地,但同时也有几个附加条件,第一个就是要让裴静姝今后同等地给他们提供猪饲料。看着承山大队每年卖那么多猪肉,谁不眼红?

  第二个条件是公路必须通过他们的养猪场和仓库,大概也是考虑到运输方便,现在种地并不免粮食税,虽说比起封建时代,现在分摊到每个人头上的粮食税收得也不多,但一个生产队集中起来,那还是不少。

  生产队为了避免一些家庭一点人力和钱财都不出,只会坐享其成,就规定了生产队里捐款数少于五十块的每个户头至少要出一个劳动力修路。顾大娘一分钱没有出,自然也逃不过修路的命。

  不过总的说来生产队几乎家家户户都出了修路的人,毕竟即使现在大家能赚钱了,但要让他们一下拿五十出来修路,还是有很多家庭不愿意,生产队里捐十块、二十的居多,只有有钱又慷慨的才捐得多一些,刘厨子、刘太爷、李大爷等这几家捐了五十以上,不过这几家人都派了代表去修路。

  隔壁生产队也来了不少帮忙的人,一来修路是为了方便大家,二来修路也可以赚一些生活费,他们也乐意来凑个热闹。毕竟很多人说修路也是修德,上天都看着呢,德行修得好,才能延年益寿,才有福缘。

  裴静姝捐的钱最多,再加上她家里没有可用的劳动力,也就没有去修路,裴家的窦晓霞两口子倒是去了,因为前段时间杨孟英吵了窦晓霞,窦晓霞不想和杨孟英打照面,只有修路一整天都在外面,中午也不用回去吃饭。

  至于修路的伙食问题,也全都是裴静姝这边解决,生产队给裴静姝提供了部分粮食和蔬菜,不过他们提供的也都有限,裴静姝又从农场系统里的仓库里拿了一些出来,确保修路的人们能够吃饱,饿着肚子做活也不是办法。

  听说修路的伙食开得不错,原本在家的人也跑出来修路了,尤其是隔壁生产队的队员,搞得承山大队本生产队的人很不爽,觉得这些人不要脸不要皮,就是过来蹭饭的。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不在意,毕竟承山大队的人都过得比较好了,而相邻的生产队里,还是经常有吃不饱饭的情况,就当接济一下穷人,说到底人家也是出了力的。

  顾明春最近一直住在顾大娘家,顾大娘虽然让她住下了,但平时经常骂她,说她没出息,嫁出去了还要娘家妈养。顾明春如今也没了脾气,她在顾大娘面前的气势也矮了一截,如果顾大娘真的把她扫地出门,她就再也没有地方去了。

  顾明春的女儿豆豆已经一岁多了,还没有断奶,正好现在承山大队修路,顾明春就把女儿背回窦家,让窦母照看着,她回娘家这边来住一段时间,这样方便断奶。

  顾明春回来之后就和顾大娘一起去修路,那顾明春是个没做过多少重活的,大家都要用锄头把一块块的半大石头捶碎,每四个人一组,一小堆就是四十个工分,到时候大家就凭这个工分拿工资。

  顾明春和顾大娘都想和那些比较得力的壮汉一起砸,不过她们想得美,那些得力的也要挑人,像顾明春这种他们自然也不乐意和她组队,到时候所有的活都是自己做,结果工分还被他们分走。

  李大娘在一旁看着热闹,就对记工分的裴小红说道:“裴主任,顾明春来了,就让他们一家人组成一个小队,大家都是家庭组队,这样方便一家人互帮互助。”

  李大娘说的一家人就是指顾大娘、顾老二、顾明春和顾小军,顾小军翻过年就马上要满十二岁了,这个年代的穷人家的孩子当家都比较早,有不少十三四岁就当家了,要是再早一些年,十三四岁就可以嫁娶,那都是老一辈人的想法。不过翻过十岁的小孩很少还能偷懒玩耍。这次修路,何太婆的孙子何江也是十四岁左右,李大娘的孙子李军和顾小军同岁,这几个孩子都在修路的行列中。

  顾小军脑子不行,过来其实只是充数的,顾老二也没有指望他能做多少活,只是混口饭吃而已。夏金桂和顾小伟就照顾家里,喂猪喂鸡鸭、以及打理家里那几份自留地等。

  顾小伟原本也想去修路混饭吃,不过夏金桂现在很宝贝这个没有变傻的儿子,舍不得让他去那些苦力活,也一心想培养一个读书人。

  燕丽以前那么穷苦,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还差点被黑心的叔叔婶婶卖给山里的糟老头,再看看人家现在的样子,人长得比以前漂亮了,随时都神采奕奕的,身上还有一股子知识分子的气场。

  燕丽放假之后便到裴静姝这边来帮忙,今年承山大队修公路,裴静姝这边的人手又不够,队里派了几个炊事员过来帮忙。纵使这样,每天要做那么多人的吃食,还是很吃力。有了燕丽的帮衬,裴静姝也轻松许多。

  而在修路的现场,李大娘的话说出口之后,顾老二脸色就有些不悦,倒也不是他不认顾大娘这个亲妈,而是顾大娘还带着一个顾明春。顾小军会有今天,顾明春要负一半的责任。

  如果当初顾明春没有威胁两个小孩,让顾小军隐瞒病情的原因,顾小军也不至于被烧傻。

  不过裴小红也正有这个意思,让他们顾家几个人一起做活,免得拖累其他人,顾老二虽然很得力,但是带着一个顾小军,这份得力也要打折扣。

  顾明春和顾大娘也没有别的选择,毕竟整个干活的现场也没有人愿意和她们一起劳动,跟着顾老二,好歹还是她们本家的人。

  一群人干到中午,动作快的小组已经做完一小堆了,但顾大娘那一组却只锤了一小部分,就连生产队里几个孩子组成的队伍也比他们做得多。

  其实平时顾老二和顾小军跟着别人一组的时候,顾老二也很得力,一个人能做两个人的活,不过跟着顾明春一队,心中始终有些芥蒂。

  顾明春这一年多带着孩子,人也变得很粗糙了,但是握锄头这种活她却是很少做的,半天下来,一只手就起了几个水泡,又红又痛。至于顾大娘,因为手臂曾经被曾家的人推下台阶摔断过,再加上年纪也确实大了,没有年轻的时候那么得力,一天下来做不了多少活。

  前几天她跟着那些能干的人一起,大家只觉得她偷了懒,今天一看,才知道这几个人的实力。

  今天过来送饭的是张慧英和夏金桂两妯娌,两人一人背了一只大背篓,一人挑着两只箩筐,里面盛满了饭菜。

  饿了一个上午的顾明春和顾大娘闻着饭菜的香味,都忍不住吞口水。

  两人放下锄头就端着碗冲出去抢饭菜,周围的人看得也是一阵无语。

  夏金桂看见顾明春和顾大娘竟然和顾老二一队,心中就十分不爽,看见顾明春过来加饭,夏金桂气得背着背篓转身就走。

  剩下一群人面面相觑,他们大部分人还是吃饱了,不过有些吃得慢的还想加饭呢,现在装饭的锅都被夏金桂背着走了,他们也没有饭吃,就只能将就碗里剩下的饭菜吃。

  有的人怕张慧英也把菜担着离开,就蜂拥去加菜,张慧英现在掌勺,来加菜的她都给了,反正裴静姝准备的东西还是够了的。不过等着顾大娘过去加菜的时候,张慧英却只给了一小勺蔬菜。

  “给我也加一点肉,别人都有肉,就我没有。”顾大娘道。

  “你先前就自己过来舀了一勺,哪里有那么多给你加?要是人人都像你这样光吃肉不吃菜,我这里哪来那么多肉给你吃?”张慧英说道。

  顾大娘气得面红耳赤,先前她确实去加了一勺肉,不过顾大娘平时在家里很节省,除了生产队发的粮食,她从来舍不得花钱去买肉买粮食,而且顾明春和豆豆都在她家里,顾大娘只有节衣缩食,才能维持三人的生活。

  很久没有吃过肉,更别说这么好吃的菜和肉,顾大娘只想吃个饱,把以前缺的那些补上。没想到自己这个儿媳妇竟然这么不给自己面子!

  顾大娘下不了台,就骂道:“你现在狗仗人势,了不起了,连老娘吃块肉,也像讨饭的乞丐一样,这就是你的孝道?你好有孝心啊!”

  张慧英道:“现在这里做活的那么多人,生产队也是信任我,才把这种活交给我,我要是因为你是我的婆婆,我就专门给你肉吃,把菜叶子留给别的人,你让大家怎么想我?大家都是为了这条公路出力,我怎么就狗仗人势了?”

  张慧英也气得满脸通红,和顾大娘吵得面红耳赤。

  顾大娘理亏,看热闹的人不少,大家也跟着顾大娘做了几天的活了,对顾大娘这个人没什么好感。以前和顾大娘有过矛盾的曾家老大就说道:“依我看呐,今后大家不如按照干活多少来分配吃的饭菜量算了。免得有些人过来蹭伙食,力气没有出一份,吃的饭菜却比谁都抢得多。”

  曾老大这话很快就受到不少人的追捧,毕竟大部分人还是兢兢业业干活的,偷懒的占少数。

  李大爷也是举双手赞成的,“我也觉得这个提议不错,今后不如就设一个最少工作量,除了小孩,那些没有做到任务量的,就必须做完了才能吃饭。小孩的任务就相应减少一些,要是大人愿意帮着小孩做完,那小孩的饭量也按大人的算。”

  “还是李大爷会说话,我也觉得可行。”

  “就是,我们再生产队挣工分也是按照做多少得多少粮食,现在修路也一样来,这样对谁都公平。”

  大家都积极响应,毕竟有了这个规矩,今后谁想偷懒也不成了。

  张慧英回去就跟裴静姝说了今天在修路现场发生的事情,裴静姝听了之后也觉得这样不错,可以杜绝一些钻空子的人。

  “不过,光有任务惩罚也不行,我们也应该设置一些奖项。小孩子的任务量不要设得太高了,毕竟现在都是长身体的阶段,营养要跟上。这样吧,明天我多做一些吃食,如果做得又快又好的,就额外奖励一些食物,毕竟大家要工作一整天也不容易。”裴静姝说道。

  “大嫂果然心善,你想得周到,难怪大家都说你是福德修得好,是个能大富大贵的人。”张慧英吹着彩虹屁。

  杨孟英从门口进来,背上背着一背篓圆白菜,嘴上念叨道:“你就别给她戴高帽子了,她就是人傻,缺心眼,才会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拿出来,现在不仅出钱出力,还要拿出自己的家底贴给外人。”

  杨孟英一开始不知道裴静姝捐了多少钱,以为最多几百块钱,直到后来从裴小红那里得知裴静姝的捐款数额,杨孟英心疼得差点背过气去。

  裴静姝承包修路队的伙食,杨孟英也把她吵了几顿,修路队那么多人,生产队只给那么点粮食,哪里够那么多做活的人吃?

  要是到时候饭不够吃,他们做饭的肯定会被猜疑,有些喜欢猜疑的只怕还以为他们占了便宜,或者是昧着良心私吞了。

  生产队找上裴静姝煮饭也是因为只有裴静姝这边才有那么宽的地方做饭,而且裴静姝这边烧的是煤炭,而生产队根本没有煤炭,他们烧的都是普通的秸秆稻草,好一点的情况就是烧干柴。

  队里的干部找上裴静姝,裴静姝也没有推脱,一口接下了。

  杨孟英平时也是做饭的,自然知道生产队给裴静姝那点粮食根本就不够,裴静姝每天都加了自己米坛子里的大米进去。

  至于肉类,那就更不用说了,裴静姝收来的鹅和兔子用菜油爆炒,味道十分香。

  “这也是为了能尽快把路修好,时间拖得越长,到时候要花费的粮食就更多,激发大家的积极性,看上去多花了成本,但能早点完工,那就可以节省不少日子的粮食,这不是更好么?”裴静姝说道。

  杨孟英白她一眼,“你的歪理最多,我说不过你,反正我是无法享受到你的钱。你赚再多,也是拿去送给别人,就从来舍不得孝敬一下你妈。”

  “我孝敬你的还不够?想要衣服了?”裴静姝说,“萧长风那天才买了几匹布,你要的话那一匹过去。自己找裁缝做一套。”

  马上要新年了,裴静姝让萧长风帮自己带了几匹布,本来也是打算给家里的人每个做一套。

  “我又不是乞讨的,一匹布就把你妈打发了。”杨孟英不满道,“你借点钱给我,让我把房子重新翻修过,你倒是住的新房子,我那烂房子指不定哪天就倒了。”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 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