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第 143 章
作者:狐珠子      更新:2023-01-16 10:53      字数:2961
  第一章

  “暂时没有这样的打算, 我还挺喜欢这个地方的。我这房子才没修两年, 还想好好享受, 你的好意我就心领了。如果你真的舍不得珊珊, 可以多抽一些时间回来看她, 或者等她暑假寒假的时候,接她过去玩一段日子, 不过前提是你得保证她的安全。”裴静姝说道。

  顾明轩一时无话可说,他确实舍不得顾珊珊, 不过因为这样就想让裴静姝离开她喜欢的地方, 而和自己去一个陌生的城市, 似乎也不太妥当, 虽然他有足够的把握可以让裴静姝在新的城市过上好日子。

  沉默了一会儿之后, 顾明轩又问道:“有没有找到合适的人?”

  裴静姝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道:“你呢?”

  “还是老样子。”顾明轩说道。

  “你应该看开一点, 总会遇到的, 不要把自己的心扉关闭了。”裴静姝对他轻轻笑了笑。

  “你总是有很多理由来劝我,那你为什么又不敞开心扉接纳别人?”

  裴静姝失笑,反问道:“你怎么知道我没有敞开心扉?”

  “说的也是,我看你和萧长风相处得挺愉快的。”顾明轩说, 语气有点酸溜溜的。

  裴静姝也没有反驳和解释, 想了想还是问了一句:“小蝶和你还有联系吗?”

  “我和她已经两清了,我们也不在一个城市, 碰面的次数不多, 她好像有了男朋友, 好事应该将近了吧!”顾明轩说道,语气没有一点波澜。

  裴静姝道没想到韩小蝶竟然这么快就要结婚了,“你怎么知道她有男朋友?”

  “我亲眼见到的,我和她之间并不是你想的那种关系,就算韩小蝶没有男朋友,我和她也不可能,所以你不用试探我。”

  “我不是试探你,我知道你对她没意思。”

  “就像你对我一样吗?”顾明轩问道。

  裴静姝笑了起来,“你还要和我讨论这种没有意义的话题?”

  “算我刚才那句话没问,还有什么要收拾的?这几天我在家里,可以帮你做一些事,毕竟你不养闲人,我也要做点活。”顾明轩说道。

  “我这里能有什么事?我又不用挣工分,家禽又有人养,现在煮饭也基本上都是小慧的功劳,我也是闲人一个。你身上的伤已经完全好了?”

  “已经完全好了。”

  “顾大娘一直盼着你回来,你不打算过去看看她?”裴静姝问道,她也很好奇为什么顾明轩现在对顾大娘那么冷淡。

  顾明轩没有说话,他心中有心结,这辈子无法再对顾大娘亲近,但是顾大娘生了他,养了他,顾明轩也没法置之不理,只好每个月给五块钱的生活费。

  “我会另选时间去看,时候也不早了,我要去睡觉了。你也早些休息,中秋节愉快!”顾明轩说完便转身朝他那边的卧室走去。

  看来顾明轩心中确实很难释怀,至于难以释怀的原因,裴静姝却无法理解。即使顾大娘口不择言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可她终究是顾明轩的亲妈,顾明轩没理由这么记恨才对。

  裴静姝不是一个纠结的人,反正这件事情跟她也没有什么关系,她和顾明轩都已经离婚了,他们之间的纷争和纠葛和她八竿子打不着,如果不是因为顾明轩回来,她也不会问这些。

  顾明轩这次在金沟村没有住几天,很快又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下半年的时间就过得比较轻松了,去年承山大队这边大丰收,也让杂交水稻的名声传了出去,县城里有许多生产队也开始种杂交水稻,这种水稻虽然和后世的高产水稻还是有些差距,但是对现在的常规稻来说算是非常高产了。

  只不过杂交水稻也有一个缺点,就是每年的种子都需要配种,不能将就那些种出来的谷子做种。不过这个难题有水稻所解决,而柳博衍也在承山大队这边开辟了一块实验田,有的是用来研究新型稻种。

  裴静姝提供的那种水稻又和杂交稻有些不一样,那些水稻第二年可以照样种在田里。不过要将这种水稻研究透还需要一些时间,柳博衍除了带小刘下乡,还带了两个技术骨干,因为这种新型稻种的产量比他们研究所的杂交水稻产量还要高,而且再生稻的产量也非常不错。

  转眼间又到了年底,过了今年便就是八零年了,将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这几年全国的经济都有些复苏的迹象,虽然只是微小的变化,但是比起过去的十年,却能算得上好日子了。

  虽然明面上还是不允许私人经营,但是城里各种私底下的买卖却很活跃,有些偷偷摸摸开个饭馆也没有人管,只要没有人故意举报。

  今年大家的收成都很好,有一些缺钱的人家也开始卖粮食,不过现在汇水县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能吃得上猪肉,这说起来还是多亏了裴静姝那边的猪饲料,大部分猪长半年便能长到200多斤。要是养上一年,便能到400斤左右。

  不过很多人还是七个月宰一头猪,因为再继续喂养的话,成年猪的生长速度就会放缓,而且吃的又很多,投入非常不合算。

  裴静姝家里的饲料卖的比较便宜,大部分人用猪饲料喂养猪,等到宰杀的时候除去成本,还能赚上六七十块钱的毛利。

  要是一个家庭养上两三头猪,一年就有一百多块钱的收入。这对大部分家庭来说,以前都是完全不敢想象的事。

  而且养猪还有猪粪,猪粪里的营养成分比较多,用来灌溉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以前那些不产作物的土地,有了猪粪做肥料,现在也能变得肥沃起来。

  只是多养家畜的话,还需要用到猪圈,也要多出许多活。承山大队的石匠今年可忙活了,从开年到年末,就从来没有闲过。

  以前不准农村人养猪,有些人家里的猪圈都被改造过了,现在大家养猪尝到了甜头,便又开始重新修猪圈。

  进入八零年,到处都是一片喜洋洋,大家似乎都觉得进入新的一年,就会有新的期许。

  燕丽今年也要大学毕业,她是个刻苦的孩子,在学校里每年都能拿到奖金,而且放暑假寒假的时候,要是没有回到老家这边,便在城里找点事情做。

  她本来也吃苦耐劳,挣得那些钱也够她平时的日常开销。现在这个年代的大学是包分配的,虽然燕丽只是一个中专生,但是现在的中专生含金量也非常高。

  她还没有毕业,工作单位就已经安排下来了,留在市里的一所学校当老师。断风崖和承山大队这边的人听到之后都很为燕丽高兴,可以说燕丽是从他们这里走出去的第一人。

  以前很多人都不敢相信世世代代种地的农民可以一下变成拿铁饭碗的城里人,直到现在,他们才知道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并不是骗人的。

  因为有了燕丽的榜样,大家也不再觉得读书没用,看着现在的大学生都包分配,以前那些不肯让孩子上学的人,现在也后悔起来。至于那些没有好好学习的,看着别人能够一举成为城里人,吃上国家粮,心中也有说不完的羡慕和懊悔。

  河坎乡这边发达了之后,来往这边的车辆也多了,燕丽要想回到和坎乡也相对容易。虽然这里还没有正式开通班车,不过时常有些运货的拖拉机从这里路过。

  燕丽赚到钱之后,也把每个月工资的30捐给了河坎乡的小学,希望能够帮助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大家也很赞成燕丽这样的做法,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多认识几个字,想着他们有些不识字的去城里,连东南西北都找不着方向,有时候还会被骗。而认识字的就知道自己走到哪里了,别人拿着不认识的东西来骗人,识字的也不会上当。

  不过燕丽最感谢的还是裴静姝,她每次放假的时候都会回来看裴静姝一趟,给裴静姝带一些城里才有的东西。

  最近正是秋老虎,午饭之后,裴静姝坐在屋里吃着冰镇西瓜,萧长风带着一身热气从外面跑了进来,从她手上接过一块西瓜,“你可真会享受,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要先听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