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第 100 章
作者:狐珠子      更新:2023-01-16 10:52      字数:3372
  第九十九章

  柳博衍等人这次满载而归, 他们这一趟走得一点都不亏, 可谓大开眼界。不仅如此, 还从裴静姝这里带走了许多蔬果, 除了那只鹅花了一点钱,时蔬和西瓜全都是裴静姝送他们的。

  小刘等人心中非常过意不去, 本来是想给钱的,裴静姝让他们带回研究所, 分给所里的同事,当做他们当初卖种子给她的谢礼。

  走在去找队里干部的路上, 小刘小李都对裴静姝赞不绝口。

  “裴静姝送这么多东西给我们,真是太慷慨大方了。唉,想想我们当初卖她种子,还收她那么多钱, 实在过意不去。”

  “看看今天的大丰收,卖她这么多种子也是卖对了。她的厨艺怎么能那么厉害,随便一道菜都比我们自己弄的好吃。”

  “她的油辣椒很不错, 而且还有姜葱蒜等新鲜佐料,都是从地里摘回来的,做出来的吃食能不好吃么?”柳博衍接了一句。

  小刘小李吃了一惊, 柳博衍可是很少插嘴这种事情情。

  “原来柳所长也觉得裴静姝做的菜很好吃呀!”

  “你们这不是废话吗?你们的柳所长今天中午可是吃了三大碗干饭, 筷子一直没有停过。”跟上来的萧长风说道。

  柳博衍傲娇地冷哼一声,“你怎么不早点给我说这边的情况?”

  他听说了这里的玉米大豆今年大丰收, 只恨自己来得晚了, 那些全都收完了。说起来, 当地的玉米有的现在才刚成熟,也不知是不是承山大队这边的气候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这里的作物普遍成熟得早。

  这次柳博衍也只拿了些干玉米和豆子,准备回去好好研究,看看出现这种差异是不是承山大队这个地方的地区问题。

  萧长风非常委屈,“我不是早就给你说了这边是一个金窝,我记得买种子的时候就给你们说过,这里的土壤肥沃,适合种庄稼,是你老人家自己不信。而且你还吃过人家的玉米,也吃过人家的卤豆皮,这么后知后觉,唉!”

  萧长风摇头晃脑,柳博衍被他气得够呛。

  萧长风确实给他外婆带过许多东西回去,柳博衍也跟着沾光,常去柳父柳母那边混饭吃。当时他确实吃过萧长风带回去的煮玉米,软糯香甜,而且很大一只,他以为那是对方是千挑万选选出来的最好的,不具备参考价值。

  结果这次来承山大队看见家家户户挂在门口晒着的大玉米,他这才发现没准他吃的那只玉米就是萧长风卖完之后剩下的劣质货。

  走到承山大队的干部大院,队里的干部热情地接待了柳博衍等人,还请他们喝从茶叶山采摘回来的新茶。

  柳博衍因为赶时间,就没有和他们绕圈子,直说这次来的用意,想看看他们能不能给他们安排一个住处,他们研究所要在这个队里采集数据,实地考察一个多月。

  刘支书笑道:“我们生产队的队长和群众都非常欢迎你们来指导工作,也很荣幸能成为你们的考察对象。但是我们生产队条件艰苦,现在也没有多余的办公房间和住宿房间,你们要来的话,我们还得重新加盖房子。”

  “我听说你们队的知青全都返城了,他们以前住的房子就可以给我们将就住呀!”小刘说道。

  “那房子都快要垮掉了,你们住进去太危险。就算你们要住进去,都必须重新检修过后才能住人,这可不是儿戏,到时候要出了人命,找谁要说法去?”刘支书赶紧摇头。

  一旁的萧长风若有所思地看向刘支书,也没有提出质疑,只是静静看戏。

  柳博衍也觉得安全第一,就对刘支书说道:“那就麻烦刘支书你找人检修一下,钱这方面的事情,我们所里出。”

  “这不是钱的问题,我们生产队那么多竹林和树林,随便砍点树木就可以把房子检修妥当。眼前比较困难的是要找人修,现在正是农忙季节,马上就要打谷子了,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我们生产队今年的作物长得好,也是很难挪出劳动力,不过……”

  “不过什么?刘支书有什么就尽管说吧!”见刘支书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柳博衍就说道。

  刘支书不好意思地笑道:“不过你们要是愿意给我们生产队提供打谷机和磨粉机,我们队里的群众就算是抽空熬夜,也愿意给你们修个住所,欢迎你们随时来考察。”

  萧长风这下算是明白了,原来刘支书是在讨好处。不过这真是刘支书自己想出来的?想起裴静姝让窦涛出门的一幕,萧长风顿时明了。

  在这承山大队里,需要大量用到打米机和磨粉机的,也就裴静姝了。

  “机器的钱不用你们掏,我们生产队自己出,只是我们找不到地方买而已。”刘支书说道。

  现在买什么东西都很困难,不仅是钱的问题,而打米机这种大型机器也不是私人能够买到的。

  “你们这里还没有通电,买这种机器回来有用吗?”柳博衍也没想到刘支书给自己出的是这样的难题。

  “我们买不需要用电的那种,可以烧柴油的。”河坎乡的街道也是没有通电的,但粮站有一台打米机。

  柳博衍也不敢一口答应,就说道:“我回去试试看能不能申请到一台,但是这种机械很贵,你们至少要准备四位数以上的钱。”

  刘支书点点头,“我们有预算的。”

  “那就好!”柳博衍和刘支书商量好之后,就离开了。

  萧长风还是一副漫不经心的神情跟在柳博衍的后面。

  小刘感慨道:“这个生产队可真有钱,竟然拿得出上千的钱来。”

  “他们的精神面貌都跟其他生产队不一样,种的庄稼也很好。”

  “但那是上千块钱呀!我也走了那么多的农村,很多家庭连一百块钱都拿不出来,生产队也穷得要死。”小刘说道,他和柳博衍也经常去农村考察,知道农村的现况。

  “长风,你跟他们最熟,他们真的有这么多钱?生产队也拿得出钱来?没有人会反对吗?”小李好奇地问萧长风。

  萧长风耸耸肩,“他们有没有那么多钱我不知道,但是这个生产队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雨鞋,一个月也能吃上一两顿肉。就算生产队没有那么多钱,肯定也有人捐钱的,生产队买了机器,队里的人也受益。愿意捐钱的人肯定大方,不愿意捐钱的人又不需要自己掏腰包还可以占便宜,为什么要反对?”

  “谁这么大方,还愿意捐钱?”小李和小刘都吃惊。

  “只要有利可图,这捐钱也是一种投资。”

  果然,承山大队的干部给大家说了这事之后,赞成的人居多,反对的也就那么几户人。不过这件事情也很好办,因为队里的每件事都是举手表决,那几户人对这个决定也起不了影响作用。

  “但是我们要买的这两样机器都是大物件,价钱非常高,裴静姝虽然愿意承担五百块钱,但剩下的也需要我们生产队自己承担,有了这两样机器,今后裴静姝这边可以产出更多的猪饲料,对我们自己也是很有好处的……”

  在生产队的干部大院,刘支书等几个干部正在召集队里的群众开会,商讨买机器的事情。

  大家听着裴静姝可以生产更多的猪饲料,一个个心中都高兴。裴静姝生产的猪饲料效果明显,可以让他们的猪长得更快,虽然前期会有些投入,但是想着半年就可以吃猪肉,大家也非常乐意。

  就是可惜裴静姝那边生产的饲料有限,他们常常排着队都买不了多少,要是可以放开买,那家里或许还可以再养一只。在现在的人看来,猪就是他们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

  而且裴静姝都捐了五百,这样的好事他们要是再反对,他们就是傻子了。

  队长又说道:“你们也不要高兴得太早,这两台机器的钱加起来要一千多块,就算裴静姝愿意出五百块,剩下的也是不少的开支。愿意捐钱的就到刘支书这边来登记,到时候我们按照捐款的多少来决定饲料的供应上线和先后顺序。到时候如果还缺钱,我们生产队决定卖掉几只猪填补。”

  得益于裴静姝的猪饲料,今年生产队的猪也长得非常好,猪瘟的时候,承山大队的养猪场虽然也死了一两头,但好歹没有其他生产队那么惨烈,幸存下来的那些也吃了些猪饲料,现在都可以宰杀了。

  队里的人今年庄稼收获颇丰,在加上现在大家日子好了,都并不是那么缺钱,也都欣然同意。

  “我捐五块钱!刘支书,先把我的名字记上,我这就回去给你拿钱。”李大爷最为积极。

  “我也五块钱!”

  “我三块!”

  其他的人也积极响应,干部大院的门口一时间热闹非凡。

  “都不要挤,先排队,我们挨个登记!”队长招呼众人。

  从干部大院门口路过的路人好奇道:“你们生产队在做什么?怎么这么热闹?这是在发钱吗?”

  “发什么钱呀,我们这是在捐钱!”队伍后面的人回道。

  “捐钱还这么积极?”路人吃惊,显然不太信。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我们这是在为未来做打算呀!”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 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