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第 96 章
作者:狐珠子      更新:2023-01-16 10:52      字数:5590
  第九十五章

  “拿过来吧!”

  顾老二松了一口气,赶紧把背篓里的鱼给裴静姝称。裴静姝神色淡然, 倒也没有瞧不起他或者故意为难的意思, 顾老二心中更羞愧, 结账的时候便少收裴静姝一毛钱。

  “你是我大嫂, 不能按外人的价钱收, 这个零头就算了。”

  裴静姝看他打肿脸充胖子, 也由了他去,她本来就对顾老二这两口子没有好感。

  顾老二拿了钱, 如释重负地跑回去, 拿着手上那一块五毛钱看了又看, 他总算看到了一点点希望。

  夏金桂做完活回来,就问顾老二:“听说今天集市上卖鱼的人特别多,你卖得怎么样?”

  “别提了, 街上哪有几个人买鱼?都是问的多,卖他们一毛钱一斤还嫌贵。”

  “一毛就一毛,卖了好歹有一毛钱, 你背回来连一毛钱都没了。家里连买盐的钱都没有,你不换点钱, 我们拿什么生活?”夏金桂气急道。

  “我听说大嫂这边也在收, 价格比街上还高,回来卖给她了。”顾老二说。

  “那她……收了?没有为难你?”夏金桂狐疑地看向顾老二。

  “唉!”顾老二叹了一口气,“大嫂没有为难我, 按一毛二一斤卖给我的, 我没好意思收那么多, 最后退了她一毛多的零头。有时候想想,还是我们做得不对,上次要不是大嫂,顾小军这条命就没了。大嫂她不是那种无理取闹的,你自己以前也做了那么多对不起人家的事,我都没脸去见人……”

  夏金桂心虚,“哼!顾小军那条命是我跪着求来的,你有什么资格说我?如果我不给她下跪,她会借钱给我们?我们还压了一片树林给她,那树林怕是要不回来了。”

  “你跪着能求来,都是人家开恩,你以为你那一跪能有多金贵?多少人跪着磕头都借不了钱,你以前还和人家吵了那么多架,别人让你认个错服个软,这多正常!要是换作你,只怕你看着别人死,也不会借一分出去。”顾老二说道,对自家这个没有一点自知之明的媳妇也是气恼。

  以前别人都说夏金桂精明,现在看来这人太过精明还是不行,聪明反被聪明误。要像裴静姝那种,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夏金桂被顾老二戳中,也是气急败坏,“我就是那种恶毒的人,你不想和我过,那我们就离婚!反正现在离婚多正常,你妈也不喜欢我,我在你们顾家一点地位都没有,我还不如改嫁了去!”

  “你这种人不可理喻!”顾老二气冲冲地走出房门。

  夏金桂虽然不服气,但心里还是清楚,顾老二说的那些话没有错,要是她和裴静姝处境调换,就算裴静姝跪下求她,她也肯定不会帮忙。不过现在和裴静姝闹矛盾确实没有必要,裴静姝那边生财之道那么多,随便沾一点光,他们家现在的局面也会不一样。

  而经过顾小军的事情之后,夏金桂也领悟了许多道理,这世上没有谁靠得住,除了自己。她那个看似对两个孙儿很好的婆婆,其实也就是一个没见识的乡下老太婆,关键时候根本就靠不住,让她拿一二十块钱出来,就是她的极限。

  那顾大娘现在都还觉得是夏金桂晚上没有用土方法给顾小军治疗,反而带去医院耽误了顾小军,也浪费了钱,要是在家中及早信个迷信,没准儿早就好了。

  那顾大娘特别烦,逢人就说这件事儿,生怕别人不知道她出了二十块医药费。

  夏金桂心中对顾大娘提不起丝毫感激之情,顾小军本来就是顾大娘的孙儿,出二十块钱怎么了?是他们顾家的子孙,那顾大娘出全部都是应该的。

  裴静姝买了鱼之后,这两天就在家中炸鱼,窦涛和顾老三两个人帮着处理买来的鱼,裴静姝就负责油炸。这些鱼大部分都不大,非常适合做成炸鱼干,那些大一点的泥鳅黄鳝,裴静姝就做成菜,大家一饱口福。

  那些炸出来的鱼干,裴静姝就放在家中的罐子里,等萧长风下次来的时候带去城里卖。萧长风可真是销售一把手,他每次拿去城里的东西,就没见他没有卖完的。裴静姝也给他说了,如果没有卖完可以带回来,让周边的村民帮着销售。

  最近也常有脚夫从她这里买些吃食去集市上卖,像上尧先市那样的大集市,他们挑去的东西还是比较好卖的。

  裴静姝把另外一头猪也杀了,天气一天天热起来,这猪不杀的话,到时候天气太过炎热,没准还会把它养瘦。这个地方的夏天是比较闷热的,年年都有人中暑,动物在夏天的生长速度也会放慢,裴静姝把能杀的都杀了。

  她才杀了没多久,承山大队这边就爆发了瘟疫,这次的疫情还有些严重,不少人家的鸡都死了,曾家的三头猪也相继死了。要知道那三头猪,可是吃了他们不少粮食,他们投进去的钱都有一百多了,还没有算上吃自家地里的那些粮食。

  那冯绍珍气得大病一场,周围人都在看热闹。

  “所以说做人还是要讲良心,这曾家就是白眼狼,当真以为自己喂粮食,那猪就可以赚大钱。这下可好了,钱投进去了,猪也没了。”

  “他们那是遭了报应,老天爷看不过去,要收拾他们。”

  “这些钱应该都是当初从顾大娘那边抢去的吧?”

  “裴静姝是不是有什么先见之明?怎么就赶在瘟疫之前把猪和鸡都给杀了?”

  杨孟英现在想起来也是吓了一跳,裴静姝养了那么多鸡,而且那头猪也有300多斤,要是遭到瘟疫,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损失可就大了。

  不过裴静姝其实倒没想到会发生瘟疫,她只是觉得夏天猪不会长肉,那些鸡也到了该宰杀的阶段。不过她现在还有半大不小的和刚复出不久的小鸡数十只,再加上还有十多只生蛋鸡,算下来也有五六十只。

  “我们要不要找一个兽医过来看看?这么多鸡,现在也还小,要是染上瘟疫那可不得了。”杨孟英说道。

  “暂时不用找,我们这些鸡都是以别人的鸡隔离喂养的,只要把我们家的卫生做好,多观察着点,应该就没什么问题。”裴静姝说。

  杨孟英也点点头,“那让窦涛多注意着些,每天打扫勤快一点,可别染上瘟疫。这鸡瘟最是没辙,染上了,那就是要死一批。”

  “你以前不是还觉得找个人来专门看这些家禽多余吗?”

  杨孟英被气得一噎,“嘿!你倒是记性好,别的话记不住,对这些倒是记得很清。”

  裴静姝笑而不语。

  这次的鸡瘟来势汹汹,金沟村也受到了波及,顾大娘和夏金桂那边的鸡都已经死光了,顾老三这边死了只剩一只,何婆婆家里几只母鸡因为一直在抱窝孵小鸡,反而幸免一劫。其他的几户人家,家禽也是死的死,幸存下来的都是极少数。

  一下子损失了鸡,还有的人损失了猪,最近大家都很不好受。尤其是那些损失了猪的人,那一头猪可就是几十块钱,他们买猪也是花了成本的,现在也养了很多小半年了,大部分都已经长到了□□十斤。

  要是在以往,遇上这样的瘟疫,很多家庭一年就白干了。好在现在他们有了别的赚钱方式,虽是损失不少,却也没有像以前那样一蹶不振。

  家里没了家禽和牲畜,大家只好跟着裴静姝卖点东西,想以此来抵消一点损失。

  最近来裴静姝这边拿货的人又越来越多,因为很多家庭的小麦也用得差不多了,没有了小麦他们也没法再做蛋糕和饼子,而现在又不是吃红薯的季节,大家家里都没有那么多淀粉了,凉粉也难做。

  只有裴静姝这边,好像永远有吃不完的东西,就算没有的话,也可以让萧长风从城里帮她带,大家也都羡慕起裴静姝有个这样的好友。

  现在的天气开始变热,蒸蛋糕不太适合这个季节,因为容易坏掉。凉粉需要做淀粉,裴静姝也嫌麻烦。

  思来想去,裴静姝决定做一些新鲜的东西。正好现在豆类相继成熟,豆子这种作物浑身是宝,不好好利用实在是太浪费了。

  而且家家户户都有种豆子,他们种的多是从她这里买回去的新品种,产量非常不错,比时下的豆类品种高产。这个时代的农民实在很不容易,抗风险的能力也很差,这次他们损失惨重,裴静姝也希望能够帮他们一些。

  裴静姝让杨孟英放消息出去,说自己想要收豆腐皮儿。杨孟英现在对裴静姝已经很服气了,以前还会和裴静姝怼两句,经过这次瘟疫事件之后,杨孟英又听多了大家对裴静姝的夸奖,也觉得裴静姝是神仙转世,可以提前预知未来。裴静姝做下的决定,绝对是对的。

  以前杨孟英不喜欢裴静姝把赚钱的方法告诉别人,怕别人把钱赚了,他们就赚不到钱。现在回过头去看,才发现裴静姝比自己想的远多了,一个人能赚到的钱是有限的,但是要有一群人都帮着你赚,那你赚到的就远比自己一个人赚来的多。

  豆子是当地的主要作物之一,大家对豆子的吃法也算小有研究,大部分人都会做豆腐豆皮等。本来这种也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是要怎么弄得好吃,那就要考手艺了。

  地里的农作物也是分九等的,像红薯,萝卜就是属于比较下等的,家里没有大米小麦的时候就拿这种东西来充饥,而大豆在当地绝对就是属于作物中的贵族。除了收大豆的时候,大家会做一顿豆腐吃,那就只有等着家来贵客的时候,人家才会磨豆腐招待客人。

  豆腐是可以和肉类平起平坐的素食。

  而那些成色不好的,在收割大豆的时候,就可以磨成豆腐自己人吃了。新鲜的豆子做出来的豆腐非常香,那是后世在豆腐店里吃不到的味道。

  裴静姝没有种黄大豆,倒是种了一些绿豆红豆黑豆等。

  杨孟英本来就非常健谈,裴静姝现在有出息之后,她就更像一朵交际花了,在队里和谁都可以聊得起来,当然这个谁并不包括顾大娘和夏金桂。

  没过多久,整个生产队的人都知道裴静姝这边要收豆腐皮,问了价钱之后,他们都觉得可以接受,就回去摩拳擦掌做起豆腐皮来。

  那些手艺不行的,就花几分钱请人帮自己做,做好之后再带到裴静姝这里换钱。

  裴静姝把收到的这些豆腐皮做成卤豆腐,就用卤鸡的那个卤水,做出来的味道既有豆腐的清香,又有卤鸡的香味,味道并不比肉差。

  虽说城里人有钱,但是也并不是天天都能吃得起卤鸡的,大部分人一个月也就吃那么几次,每次也就宰一小半。要是换成卤豆腐,成本就低了许多,而且味道也不差,还能过过没有吃到卤鸡的嘴瘾。

  果然,萧长风第一次带卤豆腐去城里卖,就深受众人的喜欢,最重要的是裴静姝家里的卤味太正宗了,让人欲罢不能,简直能吃上瘾。

  萧长风卖完东西又去看他外婆,走到他家外婆门口,就见几个老人正在做火柴盒。城里人没有那么多活,他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也没法去工厂上班,也就在家里接点火柴盒等轻松活做做。

  “长风回来了,我让你给我带的卤鸡呢?”林阿婆问道。

  “林阿婆,这可不凑巧,最近乡下发生了鸡瘟,都找不到几只鸡了,哪里还有卤鸡。”萧长风说道。

  “唉哟!我可是足足等了半个月,今天我家老二要回来,我还正说让他尝尝你那个卤鸡的味道。”林阿婆一脸惋惜,她平时其实也很节俭,只有儿子回来的时候舍得下血本。

  “林阿婆别气,这次没有给你带卤鸡,但是我有新东西给你。”

  “又是什么新吃食?”在座的老人们都感兴趣了,每次萧长风带回来的新东西就没有让他们失望过。

  “豆腐皮。”

  他们一听说是豆腐皮,还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东西城里都有卖,算什么新吃食?”

  “你们吃了之后就知道算不算了。”萧长风从拖拉机的货箱中提出一包豆腐皮儿走进屋。

  大家闻到这股味道还是熟悉的卤鸡味。

  “这是卤豆腐皮儿?”

  “尝尝看。”

  几个老人都去尝了一筷子,又问萧长风:“那这东西怎么卖呀?”

  “一毛五一斤,是不是比吃肉划算多了?”萧长风自信满满地说道。

  “那你先给我来三斤,今天我们家二娃要回来。”林阿婆立马就说。

  “我也要两斤。”

  “我要一斤。”

  “我今天总共只剩这么一些了,这次就不收你们的钱,免费吃,下次我再给你们带。”萧长风说道。

  大家一听这话,都怨他不多带一些回来,林阿婆更是道:“我们家老二今天回来,晚上可吃什么东西?我想着你今天要回来,都没去菜市场买菜,就等着你的卤鸡呢。”

  “林阿婆别生气,你老人家又没提前给我打招呼,我怎么知道?要不你用碗夹一些回去,我明天再给你运一些回来。”

  大家这才放过萧长风。

  瘟疫过后,小猪的价格又涨了,其他生产队都在抱怨,承山大队这边倒还好。毕竟最近大家卖豆皮也卖了不少钱,虽然也有别的生产队到裴静姝这边来卖豆皮,但大部分人都没有那么多豆子做成豆皮卖,能够凑成一头小猪的价格,那也算是收成比较好的了。

  承山大队因为种的基本都是裴静姝的新品种,大家收获的豆子多,能够做出来的豆皮也多,钱自然就有了。能够再买一头猪来养着,大家心中也没那么多憾恨。

  裴静姝也买了两只小猪,打算在年底再杀了。

  傍晚的时候,大家忙完农活,收拾完家里的闲杂事物,便又聚到裴静姝这边的院子乘凉聊天。

  裴静姝这边的院子宽,而且平平整整的,随时都很干净,院子里也有足够多的板凳,大家坐在一起拉拉家常,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今天才去街上买了一对小猪,这小猪的价格涨得可高了。也不知道到年底的时候能长到多少斤,没准今年就没有年猪吃了。”唐二哥感慨地说道。他家比较惨,两只猪都死了,最后只剩下两三只鸡。

  “你好歹还有两三只鸡,我家可是一只鸡都没剩,死得那个干净。”李大娘痛心疾首。

  “我们金沟村,除了裴静姝和何婆婆,谁不惨?”丁大嫂道。

  “说起来同样是养鸡养猪,怎么静姝你家的鸡就一点事都没有?传点秘诀给我们吧。”刘二娘说道。

  “可能是我和你们隔绝了,养动物也要给它们舒适干净的环境,这样可以减少一些禽病。”裴静姝也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告诉他们,而且在瘟疫那段时间,裴静姝也让窦涛尽量不要跟别家的牲畜家禽有接触,这样也可以减少传播机会。

  众人想想,裴静姝说得还真有几分道理。不过他们养点家禽,哪有那么讲究的,就连他们自己人都没那么讲究。

  “你家的鸡和猪长得那么快,除了养得好,有没有什么其他的秘诀啊?我不求像你们家的猪那样长得壮,只希望年底能够长到两百斤,这样就可以吃到年猪肉了。”刘明秀说道。

  “想要短时间养肥,其实也不是不可能。”裴静姝想了想说道。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 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