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 25 章
作者:狐珠子      更新:2023-01-16 10:50      字数:10869
  第二十五章

  转眼入了冬, 初冬这几日又下起雨来,她的房子已经修得差不多了,就剩下顶部还没做好。这下雨天不好搭房梁,工匠们也没有停歇,便去瓦厂挑瓦,希望能够早点把房子盖好。

  这个时候的冬天比后世要冷上几分, 偏偏这个地方又是那种阴冷潮湿的气候, 虽然没有下雪, 却有着透骨的阴冷。工匠师傅们基本上都穿草鞋, 家里条件稍微好一点的, 就穿一双破旧的解放鞋。那种鞋子的鞋底是用橡胶做的, 脚背上是一块军绿色的帆布,比草鞋稍微防滑防冻一些。

  裴静姝看有人的脚趾生了冻疮, 肿得像红萝卜一样, 却还穿着草鞋在冰冷沁骨的泥地里干活。

  恰逢供销社有人到生产队来推销雨靴, 裴静姝也跟着众人去凑热闹, 准备给每人买一双。

  生产队的干部大院现在正围着许多人, 那供销社的工作人员正口若悬河地说着:“这是回力牌的雨靴, 城里人都穿这个,防滑又保暖, 这鞋子比你们穿的那种布鞋好多了,保证穿个十年二十年都穿不坏。”

  ——“卖得太贵了!六块钱都可以卖四五十斤米了!”

  ——“就是, 小孩读书一学期才五块钱呢!买不起!买不起!”

  众人纷纷叫贵, 那工作人员又说道:“你们别一听六块钱就觉得贵, 这叫一分钱一分货,你按十年来算,平摊下来一年才六毛钱。穿着这鞋子走在青苔路上也不怕滑,一家人都可以穿。穿上这雨靴进城,你们也倍有面子……”

  当地的政府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下乡来推销一些工业产品,主要是希望人们能够跟上时代的进步。虽说这种活动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些产品的价格对农村人来说通常都偏贵,真正买得起的人少之又少,往常都无人问津。

  不过最近几个月承山大队的人赚了一些钱,大家手上没有把钱捏得那么紧,倒是常见他们去供销社买东西。

  供销社的人也听了一些传闻,再加上上次中秋节前的交流会在这个生产队做得很成功,这次他们也多带了一些雨靴下来,希望能够推广下去。

  “我拿一双吧!”一道年轻的声音插进来。

  “是刘兴呀!最近赚了大钱了?”村民们问道。

  刘兴说:“赚什么大钱?就算没赚到钱,也不能亏待了自己,我妈就是舍不得花钱,下着雨还光着脚去干活,在床上足足躺了两个月,多的钱都花去了。”

  刘家二嫂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倒也觉得刘兴没说错。不过刘家最近肯定赚了钱,他们两父子炸丸子去镇上卖,听说一次就可以赚好几块钱,也难怪现在花钱这么大方。

  围观的众人也犹豫不决,这雨靴的好处显而易见,下雨天穿着走远路又不湿脚又暖和,还不怕泥泞。要知道农村大部分都是土路,一遇上雨天,不止一双脚是泥,就连半个小腿都是湿的。

  其实现在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还是拿得出六块钱来的,但是这六块钱就用来买一双鞋子,还是觉得太贵。

  那刘兴交了钱,选了一双四十码的雨靴穿到脚上,别提多洋气了,看得周围的人都蠢蠢欲动。

  就在大家犹豫着要买与否的时候,一道清越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我要十二双。”

  众人纷纷回头,看见门口带着斗笠的年轻女子,一个个都热情的打招呼。

  “裴幺妹也来了呀!”

  “裴幺妹一出手果然阔气!”

  “唉哟!我这里总共只剩七双了,你可以先把钱交了,改天直接来供销社拿货。”那工作人员笑眯眯地说。

  雨靴这东西并不需要票,在这个地方也不限购,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大家都买不起,你让他们敞开买,也没几个舍得花钱买一双。

  “静姝,你买这么多雨靴来做什么?”有人便问道。

  裴静姝笑着取下斗笠,走到檐下解释道:“我看家里的工匠师傅光着脚做活,怕他们万一摔了跤出什么意外,打算给他们每人发一双鞋子。从金沟到瓦厂的路那么滑,让他们休息几天,他们也不愿意耽搁时间。”

  众人听后都感慨不已,也有不少羡慕的,在裴静姝家里做工,不仅吃得好,还能得到一双这么贵的雨靴。

  大家都觉得裴静姝实在太慷慨,不过在裴静姝看来,那些工匠值得这样的待遇。他们辛辛苦苦做一天的活,工钱才不过几毛钱,还要搬几百斤一块的石头、筑墙、担瓦,一个月下来才得七八块钱。

  这样廉价的劳动力,裴静姝总觉得自己占了许多便宜,他们挣这些钱也十分辛苦。另外,她刚才说的那些话也确实是她的担忧,乡下的路太滑,要是出意外摔倒,那就不只是几块钱的问题了。

  “你真会考虑,以后你们家要请帮工,也跟我说一声,我也来帮你。”供销社的人玩笑说道。

  裴静姝淡然一笑,“你们拿铁饭碗的,我可请不起。”

  “只要你开口,我绝对来。”

  这话就多少有点暧昧的意思了,大家看那个供销社的人也是个青年帅小伙,样貌端端正正,口才还特别好,便起哄道:“你以为说来就来,现在巴着给我们裴幺妹做活的都已经排到街上了,你这空着双手还想来?”

  “你把这些雨靴送给裴幺妹,或许还有机会。”

  ……

  那小伙子顺着大家的话说道:“要是真有机会,我送给你也无妨。”

  众人一片起哄声。

  饶是裴静姝再怎么不害羞,也经不起他们这么折腾,当下就红着脸摇头说道:“你们就饶了我吧!我只是来买雨靴的,这是72块钱,我先把这七双鞋子拿走了,剩下的五双改天我再叫人去街上拿。”

  众人还想起哄,刘支书出来说:“你们一个个没个正形,连人家裴静姝的玩笑也开,静姝是个正经人,你们嘴下留点德。”

  大家这才没再开玩笑了,裴静姝和众人打了招呼,拿着雨鞋便要走。那供销社的小伙子见状说道:“裴幺妹,你一个人拿的了这么多吗?我帮你送回家吧!”

  裴静姝哪里敢让他送,赶紧委婉说道:“不用了!我放在背篓里就背回去了。”

  那小伙子只是笑看着是她,倒也没有非说要送她回去。

  和裴静姝同住金沟的丁大哥见状,接过她的背篓,“还是我来帮你背吧!正好我也要回去,就顺路了。”

  “不用这么客气,几双鞋子我还是背得起……”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对方就背起背篓走了。现在无论她上街或是去其他地方,只要有东西背的话,通常在路上都能遇上帮手。她本就长得娇滴滴的,再加上她也帮了周围的人许多忙,大家都顾念着这份恩情,这种举手之劳能帮就帮。

  裴静姝走了之后,众人还在议论纷纷。

  有人见那个供销社的小伙子也是开得起玩笑的,就起哄说道:“谢同志,你今年多大了呀?”

  “这位大娘,你是要给我做媒吗?”

  “我看你的年纪也刚刚好,你要是没娶媳妇,在我们生产队挑一个呗!你看我们生产队的姑娘,勤劳能干,长得又漂亮,头脑也灵活,不比你们街上的差。”

  “那大娘你准备给我介绍谁呀?”

  “刚刚不就走了一个吗?她可是我们生产队最有钱的人,也是我们生产队的队花,我们卖的蛋糕、月饼、凉粉全都是她做的,这么巧的媳妇,你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第二个了!”

  “这也要人家看得上我呀!你要帮我说成了,我给你包一份丰厚的媒婆礼。”那小伙子一点都不含蓄地说道。

  “你们又在这里乱点鸳鸯谱!小谢,我还有件事情要请你帮个忙,你和我过来一下。”刘支书把那姓谢的小伙子请了进去。

  现在也没有雨靴买了,那些没有买到靴子的人现在又有些后悔起来,六块钱虽然多,但是穿在脚上下雨天走路真的不会打滑。现在又是大冬天到了,没有一双像样的鞋子,他们去城里或者镇上卖东西,脚也是冰冷的。

  谢昀和刘支书一起进了房间,“刘支书有什么事想问我?”

  “也不是什么要紧事,就是最近我们生产队确实太招摇了一些,想问问这样下去会不会惹事?”刘支书面带忧色地问道。

  他们生产队这些日子确实赚了些钱,但大家都是从那个特定的年代过来的,刘知书又身为村干部,要是真的像以前那样查下来,第一个倒大霉的肯定就是他。

  本来这也不是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之前也有人卖小吃,只是难保其他生产队的人不眼红,拿他们生产队来大做文章。

  “我当是什么事,原来是这事呀!”谢昀笑着说道,“其实现在的政策在逐步放开,可能风向要变了,你看现在高考不就恢复了吗?以前那些冤案,现在也在翻案,我大哥他们也翻了好几起以前的冤案。我觉得这也许是一个好的开端,只是未来会怎样,谁也说不清楚。不过你谨慎一点是好的。”

  谢昀是县里公安局长的小侄儿,这一层身份关系倒是很少人知道,大家只知道他是河坎乡供销社的一个工作人员。

  裴静姝虽然有能力,人也长得漂亮,但是和谢家这样的家庭相差还是挺大的,刘支书觉得这种身份地位相差太大的两个人,最好还是不要去撮合了。

  虽说现在已经告别了封建时代,但留在一代人骨子里的一些观念还是很难根除,裴静姝现在这样就过得很好,若真的去了谢家这样的家庭,能不能像现在这样过得舒坦,那就难说了。

  不过听了谢昀的这番话之后,刘支书也暗地里松了一口气,又留谢昀一起吃饭。

  谢昀摆摆手说道:“时候也不早了,我就不吃饭了,以后有机会我再来尝尝刘支书的厨艺。你们队里的那个裴静姝倒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胆大聪明,让你们整个生产队都脱贫了。”

  刘支书笑了笑,“她确实是个很优秀的女同志,丈夫死了,自己一个人带着女儿过生活,发愤图强,还喜欢帮助邻里。你还没有谈对象?”

  刘支书迟疑地看着谢昀,像他这种家世好,自己长得好,口才也好的人,应该不乏追求者。

  谢昀道:“我倒是想谈,就是没有姑娘跟着我,刘支书帮我找一个?”

  “你这是眼光太高才没有找到,我认识的都是一些乡下人,跟你门不当户不对的,不敢给你做这个媒。”刘支书赶紧推脱说。

  “乡下人又怎么了?我们这是要到群众中去和群众打成一片,向群众学习,不能脱离群众,我倒觉得你们乡下的姑娘都挺朴实。”谢昀道。

  刘支书只是哈哈一笑,让刘兴去带一些鲜炸的萝卜丸子过来,送给谢昀回去品尝。

  裴静姝买了雨靴回家,杨孟英听了前因后果之后,心痛得念叨了半天,无外乎就是嫌裴静姝又乱花钱。那六块钱一双的雨靴又不比几分几毛钱的东西,裴静姝这一买就是12双,花了70多块钱,杨孟英感觉自己的心都在滴血。

  裴静姝听她念了一通,这才慢悠悠地说道:“你既然不喜欢,那我就不用送给你了。”

  “你还给我买了一双?”杨孟英一听自己也有,这才高兴起来,“你少买几双就够了,干嘛买这么多?这么贵的鞋子,你还真是舍得。”

  “我要是厚此薄彼,那些没有得到鞋子的师傅又该怎么想?他们尽心尽力帮我修房子,送一双雨靴就当是我的心意吧!”裴静姝说道。

  杨孟英知道她是这个性子,也懒得再费口舌说了。她翻出唯一的那一双小码雨靴,穿在脚上试着走了一圈,心里顿时又变得美滋滋的。

  第二天又是赶集的日子,裴静姝懒得再去街上,便让杨孟英去帮她取剩下那五双雨靴。正巧今天又是细雨绵绵的日子,杨孟英便穿着那双雨靴出了门。

  这一路上都有人问她的鞋子,杨孟英便一一介绍,脸都快要笑烂了。

  走到斑竹林的时候,正好遇上一群人在叽叽喳喳地讨论着。

  杨孟英是个自来熟的,就主动打招呼:“我们这群人可真热闹呀,在聊些什么呢?”

  “我们在谈高考恢复了,现在读书又有用了。”

  “可惜我家那个崽儿的成绩太差了,考大学是没望了!”

  “赵大娘,别这么说,我看你孙子最近几天都没出去玩了,听说在家里复习功课呢!”

  “他那么差的成绩,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能有什么用?只希望他多念几个字,别像他爷爷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说起来我家小梅最近也特别用功,还说期末要好好考试。这可要多谢那个裴静姝了,要是没有她,这些小孩子哪里会这么听话,乖乖去学习。”

  虽说现在对知识的重视程度算不上高,但是知识分子也一直都是人们比较敬重的。要是一个家庭能出一个读书人,那也是一件光宗耀祖、值得炫耀的事情。而且现在想要从农村到城里吃上铁饭碗,也只有读书一条出路。

  杨孟英听到他们谈起裴静姝,不由得竖起了耳朵,“这跟裴静姝有什么关系?”

  “你还不知道?裴静姝是一队那边的有钱人,前段时间让这些小孩儿拿柴去卖钱,现在又鼓励这些小孩子好好学习,还说考上大学给他们交学费。”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这个裴静姝可真是一个大好人。”

  “难不成我们还骗你不成?你不知道我们隔壁有一对姐弟,今年上半年父母都死了,这对姐弟就跟着叔叔婶娘一起过日子。他们婶娘可不是一个好人,不仅不给这两姐弟吃饱,还一心想把姐姐嫁掉。要不是他们捡柴去裴静姝那边卖钱,怕是早就要饿死了。”

  杨孟英一听有点印象,“那个姐姐是不是叫燕丽?”

  “咦?你怎么知道?”

  杨孟英:“我就是裴静姝的亲妈,前段时间他们还天天来我们那里卖柴,那两姐弟捡得最多,我当然有印象。”

  “原来你是裴静姝的妈妈呀!真是巧,多谢你们俩母女,那些小孩子在你们那边肯定很调皮吧,给你们带去了很多麻烦!”

  大家得知跟在后面的这人就是裴静姝的妈妈之后,都非常热情地打招呼又道谢。

  杨孟英本来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个性,和邻居相处也不是特别融洽,很少被人这么夸过,一时间还被夸得老脸通红,现在想起来也不觉得那些小孩子讨厌,反而跟人客套道:“小孩子活泼一点也挺好的,其实他们都很懂事,有些小孩子家庭穷,连饭都吃不饱,让他们捡点柴换点吃的也没什么……”

  这些话原本都是裴静姝说来劝她的,没想到现在却从她的嘴里说出来。

  众人又夸她是一个大善人,难怪能养出那么善良明理的女儿。

  这些人的夸奖不带虚伪的成分,而是发自内心的由衷的赞美,杨孟英还从来没被人这么夸奖过,整个人都轻飘飘的。

  正巧几个熟识的人也跟了上来,加入了他们的讨论中。

  “静姝这么好一个人就是命不好,还这么年轻,男人就死了,旁边还住着一个恶婆婆,时不时上门给她添堵。”丁大嫂感慨道。

  “说的也是,顾明轩在时和死后,完全就是两种不同的境地,以前还能装装和睦,现在却是直接撕破脸皮了。”杨孟英自然不会放过这种机会诉说裴静姝在顾家遭遇到的不公。

  “杨孟英,你别哭了,自古就有人走茶凉的说法,顾明轩一走,他们顾家,当然不会把裴幺妹当成自己人。你也不用愁,裴幺妹那么优秀,怎么可能没人要?昨天还有人想追她呢!”

  “什么时候的事呀?我怎么不知道?”杨孟英好奇了。

  “就是在生产队的干部院子里,你竟然还不知道?”说着那人便将昨天在生产队大院门口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给杨孟英说了。

  杨孟英嘴上说着她们信口开河,其实心里却乐开了花。她家静姝本来就不差,无论模样还是能力,走了一个知青,现在又来了一个供销社的工作人员。

  听他们说这个供销社工作的长得也一表人才,而且还在供销社这种香饽饽的单位工作,离家又近,怎么看都是一门好姻缘。

  其实这段日子也有不少人想给裴静姝说媒,不过杨孟英看他们说媒的对象都不是很好,所以就拒绝了。

  裴静姝现在还在修新房子,很快就有新房子住了,手上又有钱,还有赚钱的能力,也不一定急着找一个男人来嫁掉。

  这次要找就一定要找一个好的,不仅要人好,还要婆家好。就算男方比不上顾明轩,但也不能落差太大。

  “你说的这个小谢,可是那个高高瘦瘦的?”杨孟英追问。

  “就是他,我看他对静姝倒是有几分意思。”

  “别瞎说,我们这种家庭怎么好高攀人家?”

  话虽是这么说,但是当她走到供销社的时候,杨孟英还是理了理自己的衣服,端端正正地走进去,找到那个瘦瘦高高的小谢。

  “同志,我今天来拿雨靴。”

  谢昀看了她一眼,见她脚上穿着一双新雨靴,轮廓和裴静姝依稀有几分相似,便对她笑了笑:“你是……”

  “我是裴静姝的妈妈。”

  “原来阿姨就是裴妈妈,你稍等一下,我这就去给你取过来。”谢昀道。

  杨孟英看他待人彬彬有礼,心中更加满意。

  谢昀给她取了雨靴,笑着问道:“裴静姝今天没有来赶集?”

  “家里还请了工匠,她没有时间来。真是谢谢你了,我要两双小的,小孩子穿的那种。”杨孟英见了之后,又让谢昀给她换了两双小的雨鞋。

  “小鞋子,花不了六块,这种小的四块钱一双,我还要退你四块钱。”谢昀又问了杨孟英的码数,给她换了两双小的。

  杨孟英将这几块钱收好,额外拿了零钱买了些糖果,又趁机和谢昀搭讪了一会儿。那谢昀也是一个健谈的,把她聊得心花怒放。

  如果不是因为这供销社太忙,杨孟英只怕还想在这里多聊一久。

  回到金沟村,杨孟英破天荒主动给那些小孩子发起糖来。

  裴静姝只觉得奇怪,就问:“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怎么这么开心?”

  “没事就不能开心了吗?闺女呀,改天我去给你算一张八字看看。”杨孟英神在在地说道。

  “算八字做什么?”裴静姝又满腹狐疑地问。

  就在这时,裴静龙收了活走过来,看着每个小孩手里都有一块薄荷糖,惊呼一声:“哎哟!妈,你这只铁公鸡今天竟然还舍得买了糖?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我也尝一块。”

  裴静龙伸手过去,却被杨孟英啪一掌拍开,“你都已经这么大了,吃什么吃!滚一边儿去!一块糖都没有买来孝敬过我,还敢骂老娘是铁公鸡!来,静姝吃一块,珊珊给你外公拿一块过去。”

  裴静龙叫屈道:“哎哟,我到底是不是你亲生的?我是你从那条河里捡上来的吧!”

  “你也知道你不是亲生的,那你还在这里嚣张什么!滚一边去,我有事情和静姝说。”杨孟英说道。

  裴静龙:“什么事情我不能听?”

  杨孟英:“这是静姝的终身大事。”

  “静姝是我妹妹,我这个做哥哥的还不能听?静姝什么终身大事?你可不要瞎来,现在静姝的日子过得挺好……”

  “好什么好?你没看见隔壁都把静姝欺负成什么样子了?静姝还这么年轻,遇上好的当然也可以考虑。”

  “哪里有好的,你倒是说来听听。”裴静龙说。

  “供销社的那个小谢对我们静姝有意思,静姝你昨天回来也没给我说一声,幸好我今天在路上听人说了。”

  裴静姝有点头疼,“我暂时不想谈恋爱,也不想结婚,我想先赚钱。我这次修房也把积蓄花得差不多了,该趁着现在积攒点钱起来。”

  “唉哟!一个人赚钱多难,要是能多一个人搭手,那就轻松多了。这个小谢一表人才,彬彬有礼,工作也好,离家又近,他们家的家境也不差……”

  “我也不差,我现在只想赚钱。”裴静姝态度坚决地打断她的话,难怪杨孟英今天这么高兴,原来是知道了这档子事儿。

  “静姝的新房子都还没有修好呢,还没享受,不着急改嫁,老妈真是越活越糊涂,说风就是雨。”裴静龙摇摇头。

  “你懂个屁!你也不为你妹想一下……”杨孟英又开始骂起来。

  裴静姝摇了摇头,不再理会他俩人,转身进了房间。她现在才刚把市场打开,正是赚钱的好时候,家里又有宽大的新房子住,也没有人能管得了自己,疯了才嫁人。

  裴静姝把买来的雨鞋分给了干活的工匠师傅,众人对她皆是谢了又谢,手上的活也做得越发细致。

  杨孟英那天心血来潮之后倒也没再提这事儿,毕竟现在的裴静姝确实过得很舒坦。

  当下正是挖红薯的季节,月底分发月月粮的时候,每个成年人都可以得到二十多斤,大部分人自己家里的自留地也种了不少,现下红薯就成了最常见的主食。

  不过现下这个地方种的红薯一共有两类:一类是白心红皮红薯,另一类则是黄心黄皮的红薯。前一种淀粉含量很高,但是不容易煮软,后一种的水分含量比较足,淀粉占比较少,容易煮软,但是甜度不够,都不是后来改进的软糯香甜的南瓜薯。

  到裴静姝这边来拿货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在这里帮她的就只有杨孟英、何婆婆和张慧英几人。这个张慧英是自己跑过来的,顾老三会做很多木工活,裴静姝也让顾老三帮自己做了一些简易好用的厨具,再加上顾老三也在这边做房顶,裴静姝也就默许了张慧英的存在。

  她把最难做的打蛋工作交给了张慧英,毕竟杨孟英的年纪也大了,身体没有年轻人好,让她打几次,就叫手膀子痛。

  没想杨孟英却颇有微词,“你把这事儿都告诉她了,她今后就知道这个蛋糕是怎么来的,不和你抢生意才怪。”

  裴静姝不以为意,“你不是总说手痛吗?这事让她做,可以减轻你的负担。我们也不可能做一辈子蛋糕,别人也不是傻子,迟早会知道这东西是怎么做出来,我们不可能一直这样独占市场。不过张慧英这个人没有那么笨,不会与我们公然为敌的。就算她知道怎么做蛋糕,也要有本钱才行。”

  张慧英这人大智若愚,而且非常能忍,杨孟英常常针对她,她也总是笑嘻嘻的,看上去丝毫不放在心上。

  在自己没有松口之前,张慧英肯定不会自己做来卖,一来是没有那么多鸡蛋面粉白糖等原材料,二来张慧英知道与她作对没有意义。现在大半个生产队的人都到她这边拿东西去卖,张慧英若是这样做,肯定会被人骂不厚道。像张慧英那样谨慎的人,不会走到这一步。

  裴静姝也没有要让张慧英一辈子为自己打工的意思,等时机成熟的时候,裴静姝不会阻挠她自立门户。

  不过现在裴静姝这边已经忙得不可开交,光这几个帮手完全不够,可惜这半边旧柴房放了许多东西显得地方太窄,裴静姝想要多请几个人帮忙,也挪不出地方,眼下看来只有等房子修好了。

  转眼到了农历十月底,裴静姝的房子终于完工。现在修房子也确实不容易,一块土,一块石头,一块瓦全要人工搬运,就连手推车都没有一个,这么一个土房子竟然修了两三个月。

  她这里的房子落成,生产队的人都来看稀奇,也不由得感慨有钱真好,大部分人家里都是土地板,裴静姝这里竟然石头铺的。

  不仅如此,连屋顶的亮瓦也比他们多几块,把整个房间都照得亮堂堂的。

  “裴幺妹,你这房子修得太漂亮了,一共花了多少钱呀?”丁大嫂羡慕道。

  “我也没有细算,是工匠师傅们修得好,给我节省了不少钱。”裴静姝说。

  她每天的生活开得好,对这些工匠师傅也丝毫不吝啬,大家也不好意思偷懒,再加上裴家两父子都在这里,所有的人都尽心尽力的表现,这房子才修得这么快,细节也修得很好,特别是厨房和猪圈。

  “你什么时候进新房?到时候要好好庆祝一天!”李大娘问道。

  “初七进新房,也没什么好庆祝的,就是一个仪式。”

  这个地方的习俗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都要看一下风水和吉日,裴静姝想着这房子风干之后搬进来就是了,没想到裴建国和杨孟英还找人给她选了吉日,非要让她把这个过程走完。

  刘太爷杵着拐杖笑呵呵地说道:“当然该好好庆祝,我们金沟村也很久没有办喜事了,你这次进新房,我定要来好好凑个热闹。”

  众人太过热情,看来这一顿饭是免不了了。

  裴静姝提前在农场系统里兑换了不少稻米面粉和菜油,同时也将菜园里的所有菜都收割了,不再往菜地里种东西。

  进新房的时候来的人肯定很多,若是有人去菜地里看到她那些作物,那便很不好了。

  现在房子既已落成,等进了新房之后,裴家那边的鸡和猪就可以赶到这边来了。

  自从上次闹过之后,窦晓霞这段时间特别安分,也少有到裴静姝这边来,天天都在家里面做闲杂活。

  裴建国和杨孟英本来商量着轮流住在裴静姝这边,不过裴静龙没有让他们过来住。裴建国年纪大了,经常叫腰痛,阁楼的地铺终究没有家里的床上睡着舒服,要是让裴建国睡出毛病来,那多的事情都会折腾出来。

  杨孟英是个女的,裴静龙更不敢让他妈住楼上的地铺,最后还是裴静龙和裴朝辰两父子在这边住。

  不过现在新房子已经修好,裴静姝手上的钱也用得差不多了,他们也没有什么必要住在这边了。顾大娘和二房那边虽然和裴静姝关系不好,但顾老三应该不会置之不理。

  既然要请大家吃饭,裴静姝也要去供销社买一些油盐酱醋回来才行。不过上次被人开了玩笑之后,裴静姝也不想自己去买了,便把钱给裴建国,托裴建国去买了些副食回来。

  转眼就到了初七这天,大家听说裴静姝在这一天进新房,都跑过来凑热闹。

  裴静姝以为来的客人就是村里的几户人家,没想到半个生产队的人都来了,这种架势简直跟后世农村摆宴席差不多了。

  不过前来的人都没有空着手,大家都送了一些拿得出手的大米大豆鸡蛋等。

  在现在这个年代,走亲访友送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大米鸡蛋,富有一点的人家、关系亲近一些的就送点白糖冰糖,但那就算是非常豪华的贵礼了。

  裴建国两口子见了这么多客人,还专门摆了一张桌子收这些东西,窦晓霞则在一旁记账,要把每户人家送来多少礼都记在本子上,今后别人摆宴的时候,他们也好按着这个账目送礼。

  这大约就是农村的礼尚往来。

  来的客人也没有闲着,刘兴两父子主动干起了掌厨的活,周围邻里也帮着洗碗洗菜,东西不够就去隔壁借一些,比如桌子板凳锅盆碗盏等。

  裴静姝第一次体验这个时代的农村酒席,简直大开眼界。

  生产队的几个干部也来了,刘支书一来就笑盈盈地对她打招呼:“静姝呀!今天要搞热闹一点,我们生产队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裴小红也过来庆祝:“你这房子修得漂亮!现在你和珊珊两个人住,完全够了,今后好好过日子,不要让别人小瞧了去。”

  裴小红上次在分家的时候,帮着裴静姝说了一句,就被顾大娘记在心上,逢人就说她护着亲戚,帮亲不帮理,欺负她一个老太婆。她一心一意做好队里的妇女儿童的工作,结果被人这样诬陷。

  裴小红从别人口中听说之后,气了很长一段时间。

  就在大家攀谈的时候,一到瘦瘦高高的人影也走过来了,“裴静姝,恭喜你进新房!”

  “谢昀?你也过来凑热闹,我这里真是蓬荜生辉。”裴静姝有些意外,不过来者是客,她也不好意思,把人家撵走。

  “唉哟!谢同志,你也来了!”

  “承山大队的女代表进新房,我当然该来凑个热闹,沾沾喜气。”谢昀大大方方地说道。

  “今年推选妇女代表,我也投静姝一票!”

  一旁站着的裴静姝:她只想好好赚钱,怎么现在还有人开始推她当妇女代表了?

  裴静姝这个主人家现在倒没什么事,现场帮忙的人太多了,反倒让她成了一个闲人。

  今天来这里的许多人她都没曾见过,也有许多她叫不上名字的,他们想到自己的人脉圈现在已经这么大了。

  人多力量大,没过多久,饭菜便做好了。

  这些饭菜其实做得都非常随便,炒出来的菜里放的油也很少,也难怪刘兴说他爸是个做大锅饭的。这种饭菜简直连中学食堂里面的饭菜都不如。

  不过众人却吃得津津有味。

  就在大家吃饭的时候,小男孩正站在不远处,犹豫不决地看着这边热闹的人群,一双眼睛红红的。

  裴静姝没过一会儿便注意到了,这个小男孩儿叫燕明,以前每次都是和他姐姐一起过来的,这次却是一个人。

  她想了想,走过去问道:“今天怎么只见你一个人,你姐姐呢?吃饭了吗?过来一起吃吧!”

  在这个年代吃不饱的人太多了,也有的人专门在别人办喜事或者丧事的时候去蹭吃蹭喝,这种现象也不奇怪,毕竟在十多二十年后还时有发生。

  小男孩眼眶一红,哽咽说道:“静姝姐姐,我不吃饭,你救救我姐姐吧!”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 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