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 21 章
作者:狐珠子      更新:2023-01-16 10:50      字数:3190
  第二十一章

  地基已打完, 最后还是按照裴静姝的意愿,给她预留了洗澡的房间和格外的厕所。反正农村的地宽, 现在修房造屋也没有限制,只要你有钱, 想怎么修就怎么修。

  不过再往前推两年, 还是得小心一些, 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被打成地主。只是承山这种小地方穷,修得起房子的人都屈指可数, 也从没出现过这种事。

  裴静姝这边越来越热闹,不仅是干活的人多,每天在她房子周围玩闹不肯走的小孩也很多, 甚至还有隔壁村的小孩跑过来, 期盼着裴静姝做好吃的时候, 能够施舍一点给他们。

  杨孟英看见那群小鬼就是一肚子火,就算骂走, 没过一会儿还是会聚过来。

  裴静姝看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杨孟英骂得难听容易得罪人, 让那群小孩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也不好。

  思来想去, 裴静姝便将那群小孩招过来, “我这里现在需要柴火, 干燥的树叶两分钱一斤, 干树枝等一分钱一斤, 但是若沾了水沾了大量泥, 就要打折扣。你们要是想赚钱, 或者是想吃小零嘴,可以去拾柴过来换。”

  众小孩一听,都兴高采烈散去了。一斤树叶就可以换一只月饼,他们终于不用眼巴巴地看着,还要被那裴大娘撵走。

  杨孟英听后又不满道:“你把价钱给他们开得太高了,一斤树叶就可以换两分钱,你当那树叶是黄金呀!”

  裴静姝笑:“不把他们打发掉,你一天到晚都要生气念叨,现在不就清静了?”

  “谁让你用钱打发的?你当钱是天上掉下来的?!”杨孟英看她不以为意,越发来气。

  “一斤树叶也很多了,他们一个个那么小,当真把价格定低了,他们半天都赚不了一小块糕,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到时候又在这附近吵闹,你看了不也心烦?再说,我这里每天要烧那么多柴火,竹枝也没剩多少了,到时候没柴火也没法煮饭。”

  金沟村附近的树林并没有那么多柴火,金沟村的住户也多,算得上一个大村落,家家户户也要烧柴,附近的树林早被刨得干干净净。那些小孩儿想每天拾几斤柴火,其实也不容易,其中很多小孩才三四岁,有的甚至更小。

  杨孟英又嘀咕几句,见裴静姝没和她争执,她一个人说半天也没意思,这才作罢。

  自从裴静姝决定不和叶云岑去城里之后,简直就像变了一个人,性格和以前完全不同。

  也不知是顾明轩的死对她打击太大,还是那个叶云岑让她幡然醒悟,想起自家女儿坎坷的感情,杨孟英心中又生出一些遗憾和怜惜来。

  裴静姝倒全然不知杨孟英心中的怜悯,她找了一块木板,用木炭在上面写了几排字。

  “你在这里比划什么?”杨孟英不识字,便问。

  “我把要回收的东西价格标上,以后别人来我们家拿货,也知道我们这里要收些什么东西,他们要是觉得价格合适,也愿意来我们这里换钱或吃的。”裴静姝解释道。

  “这方法倒好,就怕很多人都不识字。”

  “总有几个识字的。”裴静姝说,又让杨孟英把这块木牌放在门口显眼的位置。

  既然谈到了文化教育,裴静姝倒是想起一事来,便又起身去了何家。

  现在一个月去卖东西的次数少了,何婆婆能赚到的钱也跟着减少。不过依裴静姝看来,像何婆婆这样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的,还是不该背着重物走那么远的路。

  “何婆婆,在忙什么呢?”裴静姝一进来就见何婆婆穿着一身单薄的衣服在堂屋门口刮麻线。

  现在农村还能看见种麻,而麻的茎部可以搓成麻绳,办丧事或做鞋底可以用上。

  何婆婆抬眼见是裴静姝,笑弯了眼,“我这吃了饭没事儿,搓几根麻给小江做双鞋子。他的脚长得快,前几年做的鞋子已经穿不上了。这儿有板凳,来坐。”

  裴静姝和她寒暄了两句,问道:“怎么不见小江?”

  “他今天上学去了,学校的老师来劝了几次,我实在很不好意思。还得多亏了你,我们才把那五块钱的学费凑齐,不然他这孩子哪有机会上学,也只能跟我一样当个文盲。”何婆婆感慨万分。

  “上学去了就好,多读点书是有好处的。”

  裴静姝其实也很欣慰何婆婆能这样想,何家的情况现在这么困难,何婆婆还愿意让孙子去上学,可见她是真心疼惜孙子,不是金钱至上的。

  受知青下乡的影响,农村不乏那种认为读书没用的顽固,认为读了书还是要回来种地,他们却看不到知青下乡对农村带来的积极一面,尤其是在教育方面。承山大队在知青的带领下,很多人都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对那些犹豫不决的,知青们也曾极力劝过。

  “学校的老师也这样劝说我,以前实在是拿不出学费,才耽误了这孩子。他今天都是穿着草鞋去的学堂,天气一天天冷了,再穿草鞋怕是要冻坏。”何婆婆说道,又感激了裴静姝一番。

  “你年纪也大了,今后还是别背东西去卖了,我那边最近忙不过来,缺个烧火的人,你过来帮我吧!我开你六块钱一个月,就做中午和晚上。”裴静姝说。

  何婆婆道:“这怎么成?我这老婆子平时也没什么事,你需要帮忙尽管开口,我来做就是了,工钱就算了,又不是什么重活。其实我之前也想来问问你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但我这老婆子能做的实在少,就怕是蹭吃蹭喝,才一直没开口。”

  “你下午干完活就过来吧!这工钱还是要给,你家里还有病人呢!”

  何婆婆高兴地谢过裴静姝,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本来一个月只能赶三次集,她也怕自己赚的钱不够医药费,还曾想着每次逢九在裴静姝那里多换一点东西,卖不完的隔几天赶集再卖。不过这样也违反了裴静姝的本意,到时候人人都效法她,队里干活的人少了,难免又有眼红的人指责裴静姝。

  何婆婆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没想今天裴静姝又给她找了另外一条更好的出路,她又怎能不感念裴静姝的好?

  有了钱和小吃的引诱,这群小孩干劲十足,果然没出两个小时,便都陆陆续续地背着柴火来她这里换吃的。

  裴静姝也没食言,称了重量之后就给他们分钱或糕点,任他们选择。

  大部分小孩都选择了蛋糕,这东西香软可口,而且一分钱也可以买到,裴静姝给他们切的分量十足。等到杨孟英过来切蛋糕的时候,这群小鬼都机智地选择了要钱或者月饼。

  窦晓霞最近意见很大,裴家所有家务都由她一人负责,要喂鸡喂猪打猪草,还要负责一屋子人的脏衣服,打扫房间,照料菜地……想着一家子人都在裴静姝那边吃香的喝辣的,只有她一个人在冷清清的裴家,就越发看什么都不顺眼。

  她不敢在杨孟英面前闹,只好去找裴静龙。不料裴静龙天天都在搭泥坯筑土墙,还有其他干活的工匠,窦晓霞便开始装怪。

  她扶着腰一瘸一拐找上裴静龙,“我这腰扭到了,痛了好几天,今天走路都直不起来,要去街上看医生。”

  裴静龙听她哎哟哎哟叫个不停,以为她真的扭到了腰,“你怎么不早点说?现在才跑过来,家里不是有跌打药酒,我带你回家抹一抹,休息两天就好了。”

  说来也是巧,刚才裴静姝在竹林里看见窦晓霞走路带风,哪里像扭了腰的人。没想到了裴静龙面前,窦晓霞的腰就直不起,连走路也像七老八十的老婆婆。

  “嫂嫂伤得这么严重,还是该去尽早看看,可别落下什么病根。正好我想去供销社买点东西,要不我送嫂嫂去医院看吧?”裴静姝说道。

  窦晓霞:“这怎么好麻烦你,你修房子这么忙,你哥陪我去就行了……”

  裴静姝故意笑着说:“都是一家人,说什么麻烦不麻烦,哥还要帮我筑墙,反正我也要去供销社,顺路了。”

  “静姝说的是,你这样痛着也不是办法,家里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和静姝去看看医生,早点治好,别耽误了病。”杨孟英也说道,现在家里人手严重不足,她也不心疼那几个钱了,只要人好就行。

  窦晓霞只好赶鸭子上架,扶着腰和裴静姝走。裴静姝从屋里拿了钱,路过门口的时候,衣兜里掉出一张十元大钞。

  窦晓霞眼瞅着那张大钱,见这四下没人注意,赶紧蹲下身去捡。

  “妈!”裴静姝突然叫了杨孟英一声,“你有没有什么要带的?”

  杨孟英闻言朝她这边看过来,正好看见窦晓霞偷偷摸摸地捡地上的钱。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 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