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7 章
作者:容姝姑娘      更新:2023-01-16 07:39      字数:2796
  明珠中学每年都要补课,作为校长,宝珠自然是不得清闲的,所以年后没几天,她又忙活起来。

  并且因为叶宁耀和韩安安这事情,宝珠还准备了一个新的资料,打算在今年的班主任例会上,跟老师们讲讲关于学生早恋的问题。

  与前十几年,十六七岁就忙着找对象不同,这几年学校对于早恋这个话题可是重视得不得了,早恋猛如虎,各个班主任对学生严防死守,就怕孩子们因为早恋而影响了学习。

  要是有学生触了这个雷,一定都是批评教育,找家长写保证的程序走一趟。

  在父母眼里,自己家的孩子都是最好的,所以不论男生女生,因为这件事情被找了家长,在大部分家长眼里,都是一个思想。

  “我的孩子这么乖,一定是对方带坏了他/她”

  因为这种想法,有些家长在教师办公室就能吵起来,遇上有一方是骂街惯了的,直接吵成了仇人。

  孩子们在最美好的年轻情窦初开,然后被拆散不算,还因为这件事和喜欢的人撕破脸,这种事情多多少少都会留下心理阴影,学校里确实有一些孩子在分手以后,学习成绩更差,甚至自暴自弃的。

  宝珠自然也是反对孩子们早恋的,大多数同学早恋确实影响学习。特别是女同学,他们对感情要比男生专注,一旦恋爱了,心里眼里都是对方,学习,未来,这些好像都不重要了。

  影响学习都是其次,就怕有头脑不清楚的,做出了偷吃禁果的事情了,不说他们这个年纪做这些会伤害身体,以后怀孕时期很危险。

  就说他们什么都不懂,万一弄出来了人命,那不是毁了一辈子的前程么!

  所以,早恋是要不得的。

  但是通过叶宁耀这件事情,宝珠觉得手段可以温和一些,给孩子们讲讲早恋带来的危害,跟他们聊聊这件事几方面的后果。

  特别是女孩子,一定要教她们保护好自己。明珠镇是山区,很多父母对于生长发育这件事羞于启齿,孩子们什么都不懂。

  曾经有来例假的初中生奔溃大哭,以为自己得了绝症。在这样的前提下,孩子们怎么能知道有些事情带来的严重后果。

  想起这件事,宝珠又想起今年抓蝗虫的时候听到的那几个学生的谈话,嗯,学生的心理辅导很重要,学校有必要成立一个心理咨询室,找一个研究青少年心理的心理医生回来坐镇。

  不仅仅是早恋,家庭因素,还有学业压力,这些方面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想法一出来,宝珠立刻就去联系人,她这边是有认识的心理医生的。

  当初彭成被抓,他控制下的那些被拐卖了关在地下室被迫卖y的女人,宋玉安就请了心理医生来治疗,当时是宝珠去跟进的,所以都留了这些心理医生的联系方式。

  这些年她时不时的也会去看看,或是和医生打电话了解了解那些妇女的情况。

  她们之中,有一些已经好转,可以正常的工作生活了,除了不想谈恋爱结婚,她们和其他人没有任何区别。

  之后她们离开了疗养院,有些进入了明珠集团,有些则像之前的女人一样,远远的离开了。

  但是还有几个,平时很好,但不能受刺激,如果有男性离她们太近,她们就会崩溃。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宝珠只能让她们待在疗养院里做手工活。

  医生联系好,这件事情就算是落到了实处,宝珠又开始关心起高三成绩来。

  宋玉安也没闲着,年后没几天就打春了,他去年培育的那么多树苗全部都可以移栽了,不仅明珠镇,周围几个镇上的村民都在等着呢,时不时的就会看到有人骑着自行车或是摩托车过来苗圃边上溜达一圈,就怕宋玉安这边移栽了他们不知道错过了。

  宋玉安还是先紧着明珠镇的村民,剩下的每个镇都分了相同的数量,至于他们要怎么分配,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宋玉安负责派人过去指导移栽,却不负责给他们分派数额。

  “宋知青,我们想问问今年的石榴能不能分我们一批?”有和宋玉那混了脸熟的村民见他也在地边上,跑过来询问。

  粮食和水果的价格相差大,所以哪怕水果头两年没有收入,他们也想要种水果。

  “我答应了村子里的乡亲们,先顾着明珠镇这边,到时候可能没有多少枝条,不过如果你们想种植水果,可是试试草莓,这是我们研究院前年研究出来的新品种,夏市这边的气候适合三四月份移栽。那边试验田已经培育了很多小苗,你们想种植的话,可以报名。”

  实验室里喜欢研究水果的不少,草莓当年就能有收获,果期三年,这位老教授研究出来的这个品种个大果甜,去年宋玉安田里叫抓蝗虫的学生惦记的草莓就是这个品种。

  当时分到草莓的学生意犹未尽,就是老师也有不少跑去玉梅那里打听消息,看能不能购买的。

  可惜去年培植的不多,除了分给学生那些,还有给亲朋好友走人情,宋玉安也就放了五十斤到明珠百货试水。

  价格定得挺高,结果十分钟就叫人抢完了,接下来几天都有人去询问。

  这说明现在城市居民的购买能力确实越来越高了,像草莓,樱桃娇贵,不适合远距离运输的水果也有了自己的市场。

  所以宋玉安今年才培育了这么多,如果村们愿意种,就卖给他们来种,若是不愿意,那他就自己种植。

  “行行行,我报名,宋先生您到时候记得给我留着啊,我种两亩,不,种四亩吧。”

  这人一激动起来,声音就大了些,周围听见的全部跑过来询问。宋玉安也没藏着掖着,把消息和大家说了。

  “你们想种植的,还是一样的,去找小何报名,他那边会统计数量的。”

  除了草莓,宋玉安其实还想发展些别的一年生水果,比如西瓜,香瓜,但是最后无奈的发现,云省的气候不适合,夏天温度不够,雨季雨水太多。

  种是能种出来,但是除非建大棚,不然甜度比起两广那边差远了。

  但是大棚的成本太高了,种植这件事,也是要靠老天爷吃饭的,自然灾害说来就来,谁都没办法控制,既然有其它水果可以选择,宋玉安也不愿意村民们承担风险。

  倒是他试验田里的大棚种了一些,打算收获以后出售给本地居民。

  至于长远打算,宋玉安也是想过的,现在整个夏市最多的水果是梨,其次是桃子,李子,苹果。

  这些水果再过几年,全国种植业起来,价格起伏不会太大。游客来了也吸引不到他们,因为太常见,太普通。

  而且一旦市场饱和,就要面临滞销的风险,二十年后,水果蔬菜,年年都有滞销的新闻上电视。

  之前种植这些,是因为那时候市场空白,而这些水果的果苗容易育,而且宋玉安自己研究好的品种就有这些。

  但宋玉安估计,顶多再过十年,很多水果就会面临市场饱和的问题了。

  现在宋玉安不忙了,要解决这个问题,他打算培育几种少见的,但是有价值的水果,以后形成果园,等旅游业发展起来以后,可以逐渐代替了现在的普通水果,变成地方特色。

  之所以要这么早做打算,是因为培育这种事情说不好,就算水果培育比粮食品种培育简单很多,但是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一次性就能成功。

  祖祖辈辈长在这里的水果不培育肯定是不行的,要怎么样保留这些水果原有的优点,再把它的缺点去掉,这是一个漫长的,需要无数次实验的过程。

  不过首先,还是要确定好培养的的品种。

  宋玉安走村窜寨的寻摸了几天,把这边稀有的水果都做了记录,最后终于找出来几种合适的。

  作者有话要说:大美妞们晚安,变天了,没有厚衣服,不知道明天有没有车出去市里买衣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