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5 章
作者:容姝姑娘      更新:2023-01-16 07:39      字数:3425
  宋玉安当然有办法,人要学会灵活变通,集中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黑大头的方法不难,只要会做咸菜的都会。至于会不会做咸菜,农村里就没听说哪家人一个会做咸菜的都没有当然。

  所以宋玉安直接在每个村里弄一个小作坊,就请村子里的小媳妇来帮工,当然,因为大家都很忙,不一定每家都愿意来,所以宋玉安又使了一点小手段。

  “在大家种菜之前,我曾经答应过大家,这批菜一定会全部按照市场价收走。说过的话,我不会食言。

  大家也都知道,我前两年拿出了很多钱,现在没什么流动资金,要是这些菜没卖出去,我一时之间还真拿不出这么多的钱来,只能拖欠着。

  但如果这些菜运出去,我找的外省老板答应先给定金,菜到了以后立马给尾款,所以大家能不能立刻拿到钱,就要看咱们发货的速度了。

  虽然那边着急,但大家也不能马虎,要是质量不好,万一那边的老板不要了,那咱们剩下的菜要怎么办?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希望大家可以尽尽自己的力量,我们一起度过这个难关。”

  村民们虽然对宋玉安一开始说全收,现在又这样的说法有些微词,但对方说的也没错,特别是郁县,他们可是实实在在的拿到过宋玉安的实惠,所以大家也可以理解。

  人家虽然没钱了,但是还在积极的帮助他们,有点要求,也无可厚非。

  村民们一来怕宋玉安拖欠他们菜钱,二来呢去做女工也是有工钱的,所以哪怕自己很忙,做女工又要讲究卫生,要求多。

  但是为了拿到钱,家家户户还是派人去了。

  黑大头这里解决了,油白菜那边就更简单了,宋玉安当着村委会几人的面,亲自做了一个示范。

  他叫人去砍了一篮子菜回来,先过称,然后大锅里烧水。水开了以后,宋玉安把菜放下去焯到变色,然后立马捞起来,挂在绳子上晾干,再用稻草绑起来,就是一把能出售的风干菜。

  因为焯水前和晒干后都是称过的,所以这一斤干菜需要几斤鲜菜的比例也出来了。

  宋玉安按照市场鲜菜的价格提高了一毛钱,算是后续手工费,然后再以这个价格的十倍来收风干菜。

  煮菜晒菜这伙计不重,老人家和小学生都能做。现在还在假期,村们们看宋玉安的示范以后。

  想出了更省力的办法,他们驮了些柴到菜地里,纷纷去田地里架起了大锅,扯上了一排排的绳子。

  壮年的男人女人割菜,老人家在锅边放菜捞菜,孩子们就把父亲提到绳子边上的菜一棵棵挂在绳子上,时不时的还跑去帮爷爷奶奶加些柴。

  从这天开始,两个县的田地里,青烟缭绕的都是人。

  宋玉安的人就在村子里守着大称收菜,收满一车就往外拉。

  别看这批菜现在才出来,但是宋玉安早就找好了买家,王发财那边要一批,严丽珍那边也要一批,她管着的各个农贸市场,卖的就是这些东西。

  但是大头还在彪哥那里,苏联那边缺吃少喝的,到了寒冷的冬天,一瓶酱黄瓜都够他们当菜吃一个礼拜了,这些容易储存的菜蔬自然是很受欢迎的。这批菜不仅卖出去了,还在那边卖了高价,去掉运输成本以后,宋玉安又赚了一大笔钱。

  宋玉安虽然和村们们说的凄惨,但是那么多工厂每天都在盈利呢,他怎么可能真的一分钱拿不出来。所以这笔卖菜的钱宋玉安也没收回来,照例叫彪哥帮忙买机械设备运回来。

  他们已经这么熟了,宋玉安现在也有了自己的铁路运输渠道,不必买什么都要亲自过去了。

  村们们拿到了钱,脸上都乐得开了花。宋玉安在这两个县城的声望又高了很多。

  这一年开学,隔壁几个县报考明珠中学的学生更多了,以前因为明珠中学是私立学校,农村里的家长更相信公家的,所以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哪怕孩子们想去,他们也会阻止孩子们报考,就怕对方是骗钱的。

  但是这次灾难里宋玉安的义举,叫他们知道,这真的是个好老板,不是奸商,是可以相信的。

  这种情况不仅仅是明珠中学,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夏市范围内,明珠集团旗下的品牌,几乎已经变成了大家的优先选择,同等价格的货物,大家一定会买明珠集团的。

  甚至吃食上,哪怕明珠集团的东西比别人高那么一点,但是城里人只愿意选择明珠集团的,他们会怀疑便宜的,是不是质量不好。

  学校里学生多了,宝珠开心得不得了,宋玉安一开始就把校园基地买的这么大,比普通大学的占地面积还广呢。可以前哪里有那么多学生,所以教学楼都还空着好几栋。

  虽然明珠中学的录取分数线一直很高,但是报考的基数大了,录取到的学生自然就多。至于老师这方面,也完全不用操心,明珠集团的招聘一直在进行。

  去两年有意向到明珠中学工作,但是因为教师已经饱和,而自身又不是教授级别的应届毕业生,招聘部那边要么给对方调换了工作岗位,要么就留下了联系方式,现在明珠中学要扩招,这一部分老师一个个的联系过去,没两天就找齐了。

  宝珠忙着给新来的老师开展培训工作,宋玉安则忙着在不影响正常运作的前提下,不断的往彪哥那里运东西,然后换机械设备回来。

  他有时候也想着,能不能像之前那样,再换取一个大的,但事实证明,那样的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一直到12月苏联解体,宋玉安也没有换到军用的大件,但是他厂里的各种设备却是多了三分之一。

  设备有了,各个工厂都要扩充人手,叶维国那里送来的人,踢除了品行不好的,其它全部被宋玉安吸收了。

  有些品行不好的人隐藏极深,就是在部队里,因为部队不是他们能撒野的地方,所以他们小心蛰伏,也没被发现。但是到了社会上,这些人一下子就飘了,宋玉安毫不手软,全部开除。

  那些人没想到宋玉安手腕这么强硬,想要报复,但是宋家人全部都战士持枪保护呢,他们哪里是对手。

  有个裁军裁下来,之前职位挺高的还找人到了叶维国跟前告状,反倒是被叶维国把他联系的人都给批评了一顿。

  不仅如此,消息在内部传出去以后,那人的同僚们也对他进行了批评。

  退伍战士的安置,一直是他们比较头疼的问题,现在有人连军属都能接收了,人品不好的人家不要那也是正常的事情,你还想护短去找事,万一到时候人家一句惹不起直接不管了,知道消息的军属们闹上门来,谁去负责安慰?

  那人见这样的情况,也不敢多话了。

  到了寒假,宝珠陪着宋玉安到各个工厂去巡视,到总部查账,给员工们开年会,两人不在家,三个孩子都要成霸王了。

  这两年日本漫画逐渐在华国打开了市场,孩子们喜欢看,更喜欢各种动漫玩具。学校里课间的话题几乎全部变成了日漫的内容,还有炫耀玩具聚会。

  明珠中心的同学们自然也受到了影响,住校生周末看了以后,一到学校就讨论这个,男生还拿着日漫玩具打架。

  除了聪聪灵灵福宝和叶家的孩子,几乎都是这种状态。

  叶家不少前辈牺牲在抗日战场上,所以几位长辈,包括宝珠对日本的东西都抵触得很。

  宝珠是个理性的人,她知道任何东西都有双面性,做为校长,她不会要求学校的孩子们不接触这些,顶多就是作文课多给孩子们讲讲抗战时期的故事。

  但是作为自己的孩子,宝珠却是控制得及其严格,不论是在宋家还是叶家,都不许孩子们看日本的动漫。不是说东西不好,是怕叶红军和叶卫军觉得自己后辈喜欢上日本的东西而伤心难过。

  老人家的身体越来越差,宝珠不敢冒一丝一毫的风险。聪聪和灵灵这些孩子调皮是调皮,但也不是不知道轻重的,所以平时都遵守得很好。

  但是看村里的小伙伴都买了各式各样的动漫玩具,聪聪实在是手痒得很。

  那么多没有见过的玩具,好想拆啊!

  但他自己是不敢买的,见宝珠和宋玉安不在家,人小鬼大的聪聪想了一个办法,他召集了一群小朋友带着自己的玩具过来玩。

  聪聪就拿着别人的玩具来拆卸,要是能装得回去的,装好了以后就原模原样的还给人家。要是装不上的,就拿自己的玩具,或是零花钱换下来继续研究。

  宋衍从这些孩子嘴里听到动画片的一些细节,自然也知道这是日本的,但孩子连动画片都不看,只是玩玩具,已经很可怜了。

  他对这些倒是不像叶家那样抵触,毕竟文化这东西又不分国界。

  不过他也能理解叶卫军,对方父辈,兄弟都死在日本人手里,那仇恨是大过天去的。哪怕知道宝珠的方法有些矫枉过正,他也不会干预。

  只是孩子也很可怜,在家长的潜移默化之下,几个孩子对日本也是讨厌得不得了。但是年轻人喜欢跟风,当班上的同学都在谈论同一件事情,玩同一种玩具的时候,就你一个人不看不玩,自然而然的会被其他人孤立。

  聪聪和灵灵没有被孤立是因为两个孩子本来就招人喜欢。但是聪聪喜欢拆东西,周围全是这样的玩具,他看了眼睛馋,手痒想拆,那也是正常的。

  宋衍觉得自己还是能理解孙子的心态的,于是他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给这些孩子放风。

  孩子们在家里玩,他就在院子里做事情,如果亲家过来了,他就拖住,叫孩子们赶紧把东西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