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0 章
作者:容姝姑娘      更新:2023-01-16 07:39      字数:3167
  人逢喜事精神爽,叶康国结婚以后,成天走路带风,在湖西村腻歪了一个月都不愿意去上班,成天带着孟佳怡上山去果园的乱逛,时不时还跑到月亮湖里去划船。

  三叔看他那毛头小子不稳重的样子,一天两天的还能忍受,这一个月了居然还没收敛,直接骂了他一顿。

  “既然给别人干活就要好好干,别占着安子是你妹夫就欺负人家,大男人整天粘着媳妇叫什么样子,以后有娃了叫娃喝西北风是不是?”

  三叔一句话把叶康国说得不好意思,孟佳怡知道以后更害羞了。第二天就把叶康国撵去公司上班。

  叶康国完全不敢抗议,只能恋恋不舍的走了,好在现在明珠镇到市里的路修得很好,开车一个半小时就能到,他开着宋玉安给他配的车子,每天都能回来陪老婆。

  孟佳怡也没闲着,宝珠给她办了入职手续,虽然怕临时换老师影响孩子成绩,所以不能安排她去上课,但是帮助其他老师给同学们出出试卷,整理整理复习资料还是可以的。

  孟佳怡原本是带大学生的,现在带高中生,课程什么的都不一样,好在这是由难转易,所以没多久她就适应了。

  宝珠今年没带班,所以没有前几年忙,但她依旧很关系毕业班的情况,每个星期都要把毕业班班主任集中起来开一次会,问问情况,升学率可是和重要的。

  端午节前,明珠镇的建设终于竣工了,每一栋小洋楼造型,外墙都和设计图上出入不大,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特别漂亮。说是农村小镇完全没有愿意相信,首都大部分房子都没这漂亮呢!

  村民们早就翘首以盼想搬迁了,不过宋玉安还是把他们安抚下来,请先生看了一个黄道吉日。

  到了这天,叶保国和宋玉安请了何耀宗和市里其他领导来举行了明珠镇挂牌剪裁仪式,宋玉安和何耀宗两人一左一右的扯下红布,镇口牌坊上明珠镇三个大字在阳光底下熠熠生辉,村民们兴高采烈的放起了鞭炮。

  从今天起,明珠镇就是一个成熟的镇子了,政府部门贴了一些告示出来,明珠镇五天一个集,每个月的农历初五初十就是赶集的日子。

  周围来看热闹的乡亲们回去以后把这个消息散播出去,大家对五天以后的第一次赶集都充满了期待。连常年不赶集的老年人都表示要去瞧瞧热闹。

  接下来几天,就是村民们搬家的日子,宋玉安特意把公司的车派过来给各家各户拉大件的东西,市场里属于宋玉安的铺面也安排了人从外面拉货进来,超市什么的在一天之内就开了起来。以后大家要买东西就方便了。

  公安局这边,市里分了一个老刑警带着一群年轻人过来,一来就熟悉各家情况,做登记。

  卫生院也盖得气派,李寒梅任院长,她的丈夫,土地也进了卫生院,其他医生护士还要慢慢扩招。

  其他什么税务局,民政局等等部门也陆陆续续入住,这些属于公职人员,凋零早就给他们下了。

  赶集那天,宋玉安也没放过这个机会,他把早桃的第一次收购放到了这一天。

  因为是第一个集,所以周围十里八乡能来的都来了,整个明珠镇熙熙攘攘的全是人,大家都带了家里想卖的东西来。

  “大叔大叔,你这个羊不能在这里卖!”穿着安保服带着袖章的保安态度亲切的叫一个赶着黑山羊来卖的大叔。

  “这不是街嘛,不能在这里卖那要去啥地方卖?”大叔一脸不高兴的说道。

  “那边西北角,您看到没有,那里有一个畜牧市场,鸡鸭牛羊猪狗猫,凡是活着的,除了菜市场的鱼以外,都集中在那边卖,以后来了您就往那边赶。不然这羊在街上随意大小便,可是要罚款的。”

  老汉听说要罚款,脸上更不好看了,心里想着以后不来明珠镇做生意了,穷讲究!但今天来都来了,总不能这样回去,所以还是赶着羊往保安说的地方走。

  到了那边,老汉才发现还有栏栅圈,只要交几毛钱的管理费,就可以把羊关在里面,等客人来了进去挑,不用担心羊跑了,也不用担心羊挑架,被绳子勒到。

  嘿,这个好这个好!老汉笑眯眯的交了钱把羊放进去就等着。结果他发现,往这边走的,全是想买羊的,没一会儿他就卖了两头。

  “来畜牧市场,这边又是规划好卖羊的,不买羊干啥过来,没事做闻羊屎臭么!”

  这个顾客的原话,本来决定再也不来了的老汉立马决定,来,这个明珠镇的集市真不错,方便得很,以后每街都要来。

  特别是走的时候,市场管理的还告诉他养殖场那边一直收羊,不过不是像他这样估价卖,而是实实在在的称斤头,如果不想赶回去了可以赶去那边卖。

  不过他们这样买羊做生意的,看的就是一个眼力,估斤头估价,估准了就挣钱,估不准就亏钱,按斤头卖挣得不多,除非下雨,不然老汉还是想自己卖。

  这样的情况不仅仅是畜牧,大到粮食交易,蔬菜交易,种子化肥农药交易,小到爷们抽的草烟,家里自己编制的竹篮簸箕,宋玉安都规划出来了一个地区。

  一开始大家不熟悉,就是贴了公告也没用,因为识字的人不多,但是宋玉安相信,一两个月以后,他们就会熟悉这种模式,想起买什么去相对应的市场,整个集市就不会乱麻麻的。

  明珠镇现在家家户户有商铺,这么一个新集市开发,外头想来做生意的不少,村民们想自己折腾的也不少,陆陆续续的倒是也开起了很多铺子,做小吃的就有十几家。

  这个时候,宋玉安又干了另外一件大事,他买回来了五辆班车,专门跑明珠中学到夏市这一段路。

  没办法,他们是个新镇子,虽然市里的汽车站那边也开通了往明珠镇的车子,但是一天就一趟车,很是不方便。

  这些车首次开张,拉的就是明珠中学的高考生还有学生家长。

  现在明珠中学的学生多了很多,以后会更多,宾馆那边已经住不下,宝珠就和一中的老师商量,每年高考的这几天,一中初中部那边放假,会腾出宿舍来给高考生住几天。

  虽然明珠中学这几年都在抢市一中的风头,但是校长心态好,两个学校之间的来往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说整个夏市只有明珠中学和一中有足球场,有足球队,所以每个月,两个学校的学生都会组织一场球赛,有时候在明珠中学踢有时候在一中踢。

  但还是在明珠中学的次数比较多,因为这边的食堂便宜好吃,夏天校园里还有水果,他们过来比赛学校会提供一批,更别提,明珠中学的校园比一中漂亮多了。

  作为对一中借出宿舍的补偿,明珠集团捐献给一中图书馆很多书籍,一中的图书馆一下子大了很多,虽然比不了明珠中学,但和其他学校比较已经很可观了。

  学生高考过后,宝珠就清闲下来,开始给宋玉安帮忙,果园里的水果已经大批成熟了呢。

  不过今年因为明珠镇的集市和宋玉安开通的公交车,又有了一些变化,一到星期六星期天,就有夏市的家长带着孩子们来买水果,都是说好了价格要自己去摘。

  起初是一中的学生带着父母来,原来经过足球队的学生回去宣传,大家都知道了明珠中学这边风景这样好,还有特别多的水果,便动了心想来。

  后来一传十十传百的,来的人就更多了,他们吃住都在明珠镇,也为镇上的居民带来了别的收入。

  宋玉安收了大批水果运出去以后,又和乡亲们说起了新的计划。

  “头两年种的果树已经很高大了,底下现在是什么都不能种,每年还要除草施肥,我们可以考虑在里面养鸡,买些网把各家的园子围起来,就放养在里头,这样养出来的鸡味道好。

  但不能全部园子都养,给游客摘果的得留出来,至少果季不能养。

  城里人讲究,要是去摘果踩了鸡粪,人家不高兴就不乐意来了。另外,稻田里也可以养些禾花鱼,以后有人来玩,你们就可以在吃食这方面下些功夫。

  宋玉安说的是最早的农家乐经营模式,毕竟今年明珠镇这边是忙完了,明珠集团打算把夏市的景点承办过来重建,以后来夏市旅游的人会越来越多,明珠镇这边也要做好准备。

  不过宋玉安也就是给大家说了这么一条路子,至于听不听的还得看他们自己。牵着要走,背着要搂,手递给你你不愿意伸出来,那谁能拉你起来。

  倒是三婶一家对这个挺感兴趣的,虽说他们的地当初换给了宋玉安,但都是亲人,三婶对宝珠视如己出,尽心尽力的照顾聪聪灵灵。宋玉安当初收下也是因为他们到京城居住。

  如今三婶一家回来了,明珠镇分房子和商铺的时候,宋玉安又把小别墅和铺面还给他们。他们平时也帮宋玉安看看工人干活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