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0 章
作者:容姝姑娘      更新:2023-01-16 07:38      字数:3576
  “抗浪鱼啊, 这几年你就别想了,以往每年都打鱼, 现在我打算让它们修生养息几年, 所以就算今年打鱼, 也只捞草鱼,鲤鱼, 鲢鱼, 你想要抗浪鱼, 那最少得等三年。”

  主要是他现在也没找到个养鱼的, 还是了解抗浪鱼和金线鲃的专家来人工繁殖, 所以只能任由他们自由繁殖。

  “那可真遗憾, 三年就三年,说好了啊,到时候你可得优先供给我。不过你打鱼的时候还是通知我一声, 卖不了, 我若得空, 来吃两顿总是可以的。”

  “那没问题,你是小辈,这点要求做叔叔的还是能满足的。”

  宁嘉嘉气死, 没办法,虽然她年龄上比宋玉安大,但是他小姑姑嫁给了宝珠的大哥,那她不就是小了一辈了么。

  宝珠在一旁看得稀奇,原来有人比她还爱吃啊。

  “嘉嘉可以多住几天, 明天我们在村子里看看能不能收到虎掌菌,柳树菌,虎掌菌和腊肉一起炒,嚼劲足,越嚼越香。柳树菌和白菜烧汤,鲜嫩爽滑,你应该会喜欢。”

  “好啊好啊,早听姑姑说,小婶做菜特别好吃,果然是一点儿也没夸大,中午那顿,我连舌头都想吞下去,现在更惨,听了你的形容口水都要落下来了。”

  喜欢做饭的人,都喜欢听别人夸他做饭好吃。宁嘉嘉又比他们小了一辈,宝珠笑着说。

  “好吃的不止这些呢,一会儿叫二哥去稻田里抓些黄鳝,那是玉安哥以前放进去的,晚上砍一只火腿,切片和黄鳝煲汤,也香得很,你姑姑可爱喝了。”

  宁胜美确实很喜欢这道菜,每年回来都要吃几次。

  “啊,说得我都不想走了。”

  第二天,宁嘉嘉亲眼看着村民们摘果,装箱,上车。

  见宋玉安派人检验得严格,次果坚决不装,对和宋玉安的合作又更放心了一分。

  一个追求质量,讲究诚信的合作伙伴,绝对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宁嘉嘉原本是打算水果装半车,罐头装半车。现在直接改变了主意,罐头放得住,什么时候都能装,还是先装水果。这样好的果子不愁卖。

  “这一趟全部装水果,等回返了再装罐头。”

  宋玉安也没意见,只要不叫他去跑运输,这水果卖的越远越好,等周围的人知道北京的大客户都亲自上门来收购,还能不愿意种?

  哪能不愿意呢,宁嘉嘉人还没走呢,村民们家里来帮忙的外村亲戚已经在心里计划着明年要种多少亩水果,提前和亲家预定嫁接枝条。

  宁嘉嘉走了以后,宋玉安开始挨家挨户的统计还有多少水果是没摘的。

  结果发现就宁嘉嘉一人,都要走了一小半,宋玉安不禁想,等到明年,大批的果树进入丰盛期,那才叫热闹。

  三月清明有杏子,四月有樱桃,杨梅,五月里李子,五月桃,六月七月梨,苹果,葡萄,大批桃子成熟,八月九月有柑橘,晚桃。

  宁嘉嘉那边只要罐头生意能做大,那火车每个月都要送货,除了樱桃杨梅颠簸不得,其余的水果都可以往京城运。

  剩下的水果,留出来给毕业班同学会的,往罐头厂送了一批,一批拉到了市里仓库,宋玉安全部收到空间。

  他其实到现在都没有决定去不去满洲里,一直在逃避这个问题,但还是习惯性的往空间收东西。反正到时候也能往北京卖,去年他们不就知道他有冷库的事情么。

  要做水果生产大县,那就要做到多元化,这边属于温带,能种的水果也不少,宋玉安把主意打到了叶家院子里的那棵石榴树身上。

  他上辈子没有研究过石榴,这个时代的石榴甜是很甜,但仔小,核大,皮厚。

  宋玉安想看看能不能培育出后世那种大颗粒无核的石榴来。石榴这东西好活,随便砍些枝条,肖尖了斜插在土里,每天浇浇水,它就能活过来,宋玉安种了一片之后就没怎么理会。

  宝珠送走宁嘉嘉后就没闲着,除了炸鸡枞油以外,她还在实验别的东西,叶建国那边宰杀了一头牛送过来,宝珠这两天都在忙着改良香辣牛肉,和牛肉酱。

  不找点事情做啊,她这心就稳不下来。

  平时在家里也是做过的,不过都是做一斤两斤的,配料方面不好掌握。罐头厂流水线上生产的东西,那配方就必须精准,所一宝珠这次直接上大锅,就是为了确定最后的配方。

  小作坊里每天阵阵飘香,勾得附近的村民日日流口水,有本家和宝珠特别熟的,还找上门来讨食。

  宝珠也不小气,反正这些实验料是不装瓶的,自家也吃不了那么多,她原来是想放进学校食堂的,但离开学还早呢,干脆本家户族一家送一碗都送了出去。

  整个暑假就在忙忙碌碌中渡过了一半,宝珠一直揪心着的事情终于有了结果。

  高考成绩出来了。

  宋玉安没有记错,今年高考数学题确实是出卷老师改革,120分的题目,虽然附加题不计入分,选择题选错了要倒扣分,但全国数学单科状元92分,60分以上的不足百人,四十分就算地区高分的成绩连出卷老师自己都吓到了。

  明珠中学整体不错,在全国平均分22分的前提下,明珠中学数学单科平均分59,叶宁耀79,韩安安81,宋玉竹88。

  这在全国都是高分,更何况这三个孩子还不偏科,所以,这一届明珠中学可谓是独领风骚。

  省状元宋玉竹,探花韩安安,京城市状元叶宁耀。

  而且不仅仅是这三人,明珠中学开办的时候,初中生高中生除了湖东村湖西村的孩子,全是精英计划招来的。

  也就是说,他们这一届,还有明年参加高考的一届,大部分都是宋玉安挖过来的优等生。

  去年毕业的学姐们只听教授讲了一年课,今年的同学们却有两年的时间来准备。就说这次数学题,很多学校的老师自己都不一定会做。但明珠中学的数学老师全部是教授级别的。

  他们讲课惯常喜欢发散思维,有时还会拿奥数题来讲一讲。就像当初叶宁耀第一次在图书馆做试卷,不就有很多题不会做,没见过吗。这就是数学上教授与专科老师执教的区别。

  单单是数学这一科,明珠中学60分以上的就达到了30多人,占了全国三分之一。

  这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导致的后果就是明珠中学不仅有状元,榜眼,省前十他们占了4个,省前百他们占了26个。

  市区前十他们占了8个,县前十全部拿下。

  这样的辉煌成绩,这次的数学试卷绝对是助攻,若不是遇上这次的试卷,明珠中学也一样考得很好,却不会好到让人害怕,好到红遍大江南北,让京城的领导都注意到的地步。

  这一天,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还是从事与教育相关职业的,都在讨论一个名字

  明珠中学

  宝珠在拿到高考成绩以后直接不可置信的哭了,她一直知道这一届的孩子优秀,比上一届的都优秀,却没有想到他们能优秀到这个地步。

  她接到了来自于大学导师的电话。

  “宝珠啊,当初我一直觉得你没有听我的话,留任京大是一种损失,但是现在来看,是老师错了,优秀的孩子不管到哪里都是优秀的。老师以为为荣。”

  宝珠哭得不能自已,她从来没有告诉过任何人,当初毕业前后,学校,导师,无数次的找她谈话,希望她能留任京大。导师还说,就算不能留任京大,也希望她能留在京城发展。

  毕竟她的家乡发展空间太小,就算有理想她也完全可以奋斗过了中年,再回去回报家乡。但宝珠拒绝了。

  她一直记得自己的初心,记得自己的理想,记得爱人那句

  “我要给宝珠建一所学校。”

  班上的同学有的笑她傻,有的恨铁不成钢生她的气,到了今天,她和她的学生们终于用实力告诉他们。

  叶宝珠不傻!十五个同学进入了京大就是叶宝珠给京大所有导师,曾经的同学一份最骄傲的回答。

  去年出了一个市状元,引来了不少领导,今年那还用说,成绩出来以后,湖东村的村民们对领导的小车都看得麻木了。

  甚至在知道孩子们的毕业会要等录取通知书下来再举行的时候,不少领导厚着脸皮表示,他们要来参加,顺便给状元颁奖。

  宋玉安数了数果园里树头上特意留着给学生们的水果,无奈的翻了个白眼。趁着天黑,开着小卡车出去从空间里放了一车拉回来。

  学生们也很无奈,谁愿意好好的同学会和一群官老爷待在一起啊,说话声音都不敢大,尤其是玉竹几个,时不时的被提名回答问题,战战兢兢地,生怕说错了什么。

  得,还是埋头吃东西!

  但同学们以为这就完了吗?并没有!

  领导们居然表示还要和他们一起拍毕业照!还有人问宝珠找校服的。

  醒醒啊!你们人数比我们还多好不好!想到要拿着这样一张毕业照。

  回家以后大人不断的拿着毕业照和邻居说,你们看我我儿子/我闺女的毕业照,和这么多领导一起照的呢,这是那个谁谁谁——

  同学们就生无可恋,好羞耻啊有没有!

  但有什么办法拒绝吗?反正同学们没有,宝珠没有,宋玉安也没有。

  “没事没事,等领导们走了我们重新拍一张啊。”宝珠只能安慰同学们。

  虽然同学们觉得羞耻,但这照片依旧还是拍了,并且被宝珠放大了一张,挂在学校展览馆的墙上,多年以后,这一届的学生们发现,他们不仅要面对家长的炫耀。

  还有熊孩子拍朋友圈、

  震惊!我爸/我妈当年居然和这么多领导人一起拍的毕业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