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又是二合一章节
作者:容姝姑娘      更新:2023-01-16 07:37      字数:6587
  下午, 宋玉安去接宝珠放学,两人沿着石茬子地慢慢的散步回家,期间说说白日里发生的趣事,谈谈两个孩子。

  这是他的习惯, 只要有时间, 他就会早晚接送宝珠,耽误不了几分钟, 但是却可以做良好的沟通。

  前世他的一些同事成家以后偶尔会在实验室抱怨和妻子越来越没有话题。因为妻子每天张口就是亲戚里谁怎么样了, 孩子又怎么样了, 菜米油盐物业费又涨价了。

  他们觉得工作了一天, 再听到这些真是烦的要命。

  但宋玉安不这么想,家是两个人的, 孩子更是两个人的。女孩子嫁给你,若不是因为, 她和你的亲戚并没有什么关系。

  是因为你, 她才要去和他们打交道,处理家庭关系,特别是长辈。在长辈跟前受了委屈她能怎么样?骂回去吗?大部分人不会, 可是她会委屈,所以找你说说, 只是想要你的安慰。

  经常加班本来就和孩子相处不多, 妻子再不和你聊聊孩子, 怕是要像有些段子里, 连孩子上哪个幼儿园都不知道了。

  夫妻之间, 沟通和互相理解很重要。做不好会消磨了彼此的爱情。

  宋玉安是想要和宝珠长长久久一辈子的,自然要养成沟通的好习惯。

  “最近学校怎么样?这批学生有问题吗?”

  “都挺好的,本来就是各个学校的尖子生,都是好学的好孩子。李教授他们还根据他们每个人的情况制定了两人互助的学习小组,这次小考比上次提高了一些。上周家长接学生还有人来特意感谢我呢。”

  宝珠笑的很开心,她当然知道宋玉安为了这批学生付出的精力,全是从其它学校挖来的,学费全面,生活费补助,还有按月领的奖金。承诺高考成绩奖金,单单是金钱,就是一大笔投入,所以她想做得更好,不辜负他的一番辛苦。

  “这就好,你也不要有压力,把自己逼得太紧,宝珠,这只是第一批,以后我们的明珠中学还会有无数批学生,你会见证成千上万孩子的成长。”

  回家两天,宋玉安都只想和老婆孩子在一起,家里人知道他出远门才回来,虽然觉得有些黏糊,但早就习惯成自然了。宋衍还经常在吃过晚饭以后带着女儿孙子出去亲家那边聊天,把空间让给小夫妻。

  对此叫苦连天的是叶平国,有这么一个哥哥珠玉在前,玉梅对男朋友的标准自然不会太低。

  偏偏他是那种性格懒散的人,你叫他做什么,他一定会去做,但是你不叫,他就完全不做。

  “你看看我哥,人家怎么做丈夫的,再看看你,咱俩现在还没结婚呢,要结了婚你是不是更不把我放心上了?”

  玉梅第三次因为中午给学生补课错过食堂吃饭,发现叶平国也没给她打饭以后,忍不住揪着叶平国的耳朵发火。

  “疼疼疼,梅梅,梅梅,你消消气消消气,我这不是以为你回家了吗?我错了,不敢了不敢了。”

  叶平国哪里敢说他最近得了一本武侠小说,看入迷了中午连自己都没去吃饭。说了玉梅不得更生气。

  但他心里是愧疚的,早知道玉梅也没去食堂,他看什么武侠小说啊,早巴巴的送饭去了。

  好在玉梅也知道这人的性子,没和他闹得太狠。

  宝珠知道以后,还幸灾乐祸了一番。

  “该!五哥就该这样收拾,打小就是做什么都要人说他,你要不说,他懒得巴不得吃饭的碗都拿去给狗舔,省了刷碗的功夫。”

  两天以后,宋玉安开始新的工作,水泥和铁丝已经拿到批条了,他去县里请李队长帮忙拉回来。

  这两年,随着市场的开放,供销社这边出货量越来越小,运输队闲着的时候越来越多。不过李队长是有头脑的人,经常找些其它渠道的活来接,运输队也没什么大变化。

  “当初我就看出来你小子是个能人,队里几个没眼光的还怕你辞职跑北京去最后会饿肚子灰溜溜的回来呢,没想到都有这么大一番事业了。”

  想起第一次见宋玉安,对方还穿着打了补丁的裤子,李队长忍不住唏嘘。

  人跟人还真是不能比啊。

  “混口饭吃罢了。”宋玉安也没闲着,一边和李队长说话,一边检查队里的车子。

  他始终感激当初在这里受到的照顾,所以每次来,只要不忙,都会帮他们检查一边车子。

  李队长最近也没什么大活,爽快的答应了帮宋玉安拉水泥,还叮嘱他没事多来转转,请他喝酒。

  水泥柱这东西现在还没有人制作过,宋玉安知道怎么做,但是没有亲自上过手,只能摸索着做,他先是在地上撒一层沙子,在在沙子上撒干水泥。

  最后把木质的模具放上去,往里面放比例调好的水泥浆,再等它半干以后取出模具,自然风干。在失败了两次以后,终于做出了合格的水泥柱。

  方法掌握了,宋玉安这才请人来大面积制作,叶保国带着人来帮忙,再一次咂舌,好家伙!这得用多少水泥啊!

  “其实也可以用木头或者竹子的,但是不耐用,风吹日晒的两三年就得换。人工加上成本算下来更多,算下来还是水泥划算。”

  一边做,他一边给叶保国解释。

  “这万一到时候水果销不出去怎么办?那这些钱不是都打水漂了吗?”

  旁边有个大爷问道。

  “那没事,我这次搞到了一批设备,打算在县里开一个罐头厂,到时候不仅我地里的水果,还要往外收呢,罐头耐放,销往全国都没问题,大爷,您要不要再种点果树,到时候卖给我啊?”

  这个大爷家里种了五十多棵桃树。

  “再说吧,要再种,也嫁接不了啊。”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本地的老品种水果肯定是不行的,但新品种水果至少要三到四年才能折枝嫁接,就宋玉安那一院子,能有多少枝条可以折?

  “您可以种橘子树,树小,头两年也不耽误您在里面种粮食,如果怕减产,您可以种萝卜青菜辣椒,这些我也按市场价收,二哥到时候你问问村里有多少人想种,我和杨教授那边说说,从他们那里买优良品种回来。”

  青菜和果树套种受影响最小,青菜收了宋玉安不仅可以新鲜储存在空间,罐头厂那边还能弄个分支,开一条制作酱菜,辣椒酱的生产线生产县出来。

  为了鼓励湖东村的乡亲们种果树,宋玉安也算是想尽办法了。

  “真按市场价收?小宋,你可不能张口胡咧咧。”

  老人家显然有些不相信。

  “嗨,您看我啥时候胡咧咧过,反正一个村住着我也跑不了,到时候我要不收您就上我家白吃白喝去。”

  宋玉安这一说,其实动心的人不少,今年家家户户都种上玉安1号了,政府回收以后钱包又鼓了些。

  至于粮食,田里头的水稻,小春的麦子,山地里的红薯土豆,算下来也不少了。

  既然饿不到肚子,谁不想挣钱做万元户,种菜什么的谁家不会,而且别小看萝卜青菜才几分钱一斤,但是种过的人都知道,产量可不低。

  没人种,主要还是种了也拉不出去卖,运输成本比菜价高多了。但如果真像宋玉安说的,地边上就包回收,那还是值得一试的。

  当天来帮工的大爷伯伯们回去就和家里商量起来,有些胆子小的选择观望,但大部分决定试一试。

  种!为啥不种!家里还有卖地卖果园分的那一万多呢!市场都开放了,就算亏了,有钱还怕饿死不成?

  但要是成了,这可能挣不少钱呢!

  叶保国第二天又任劳任怨的挨家挨户去统计要种菜的人家,亩数。

  “你说这个安子,想一出是一出的,我这都成了他的包身工了,他一个想法出来就得跑断腿。”

  叶保国忙到太阳落山了才进门,坐都来不及坐下就端起桌上的搪瓷缸猛灌一口水。

  等喉咙里的火气压下去了,这才张嘴和刘彩彩抱怨。

  “你不乐意啊?那赶明儿我和妹夫说说,叫他换个人折腾。”

  刘彩彩正在给两个皮猴补衣裳呢,眉眼都没抬的就回来他一句。

  ;

  “那还是算了,得攒钱给你儿子盖房子娶媳妇呢。”

  “你也知道挣钱啊,不是我说你,安子对咱够好了,虽说事情琐碎了些,但人家给的工资一个月抵镇长小半年收入呢!

  你也不会做生意,这小村官的三瓜两枣家都养不活,靠着那几亩地,别说盖房子娶媳妇,就是以后儿子考上个大学都怕没钱供养。大男人家家的,矫情个什么劲头啊。”

  “我这不就是随口说一句嘛,你看我哪件事没给办好,算了算了不说了,我去学校工地看看,这两天浇顶呢,可不能叫工头偷工减料把水泥给昧了。”

  刘彩彩看着又风风火火走了的叶保国,咂嘴摇摇头。

  蠢男人,操心的比牛都多,偏偏闲着没事喜欢嘴贱两句。这也就是一家人知道他的脾气了,要不然就刚刚那句话叫人听了去,还以为他对妹夫有多大意见呢。

  水泥柱晒干了以后,宋玉安带着叶保国到葡萄园里给他示范了一天怎么安装以后,就把这事儿托付个他。

  叶保国又像个陀螺一样忙了起来,找人,立柱子,拉铁丝网,还要小心的看顾着别让这些大老粗祸害到葡萄苗。

  每天忙得是脚不占的沾地,不过想着荷包里的厚度,他又干劲十足,走路带风。

  宋玉安这边,地有了,罐头厂的设备也有了,接下来那可不就得建厂了嘛!

  建厂,首先要办营业执照,这个没问题,他在夏县人脉广,之前就办下来了。

  接着就是建厂房,宋玉安不会画设计图,还专门跑了一趟省城,出钱请玉梅她们学校的一个建筑系教授按照他的想法给做了一个设计。

  不说多么的高大上,但是在一堆砖瓦房里,那也是鹤立鸡群的。看着就让人信服那种!

  他可是想好了,到时候把这厂房漂漂亮亮的拍张照,印刷在罐头瓶上做底图。

  至于厂区建设,这次宋玉安不打算自己请人做,毕竟这不是湖东村,他哪里有精力天天去盯着。

  三中全会以后,鹏城带头,全国各地都在搞房屋建设,有聪明的泥瓦匠拉起了班子自己做包工头,夏县这边也有几个队伍。小的人,大的几十人。

  李队长对夏县这一亩三分地可谓是了如指掌,屁大点事儿都逃不过他的耳目。

  宋玉安头天拖了他,第二天他就给宋玉安找来了三个施工队的头子。

  “他们的队伍都是三到五十人,我想着你那摊子一个队得干到猴年马月去,干脆都给你叫过来了。来来来,各位老板,这就是要建厂正主,老李我就是个牵头的。”

  宋玉安和几人寒暄,吃了几口菜以后进入了正题。

  宋玉安的要求就是在不拖延施工进度的情况下,质量必须有保证,这是重中之重。

  几位老板都做出了保证,现在房地产还没有兴起,干这行大大多还是以前的泥瓦匠,比起后世,偷工减料的不多,宋玉安还是相信他们的。

  “厂地的位置想必你们也听说了,各位可以抽空去看一看,然后就着图纸选一片区域带着各自的班子承建。”

  宋玉安没有想过把人集中到一起去,不说同行是冤家,就是这以后出来点问题,不是给别人推诿的机会么!

  还是各自负责一个片区,验收的时候如果有问题,是谁承接的片区就找谁。

  “大家都不容易,到时候有什么困难可以找我说,但质量上千万不能忽悠我,不然到时候翻脸了大家都不好看对吧?”

  散场之前,宋玉安又特意强调了一遍质量问题。

  说到联系,宋玉安再次感慨,通讯不发达还真是不方便。虽然今年海市那边已经引进了寻呼机,可夏县这边要用还得等两年。

  好在家里安装了座机,宋玉安给几人都留了电话。

  “过两天天我寻摸个人来负责这一块儿,这几天有事你们就先去李哥那找我吧。”

  这么大的事情可不是吃一顿饭的时候就能完全掰扯清楚的,宋玉安接下来几天都带着包工头耗在工地上。

  哪里建什么样的,哪里要注意什么,宋玉安结合着图纸给他们讲得清清楚楚,这期间还把建材给联系妥当了。

  在夏县忙了二十来天,工地总算是开了,宋玉安也解脱了出来。

  事情暂时处理好了,想到叶维国查的消息,宋玉安又去找了一趟何耀宗。

  “不是,我说宋大老板,你这跑我办公室盯着我半天也不说话,是怎么个意思?要不是你有媳妇了,我还以为你看上我了呢。我这一天天忙得和牛似的,待会儿还开会呢,你有啥事儿赶紧说。”

  何耀宗被宋玉安盯得发毛,这人来了五分钟了,也不说话,就这么盯着他,不知道是什么毛病。

  宋玉安其实也在纠结,进了办公室以后,他忽然又有些后悔,直接找何耀宗摊牌,万一幕后主使真的是他,那不是反而暴露了。

  他在纠结的同时也在观察何耀宗,还是觉得不像,而且若何耀宗真的想对宝珠做什么,夏县才是最好的场所啊。

  在夏县,他绝对有把握做得天衣无缝,最终还是选择相信何耀宗一次。

  “我媳妇儿之前在京城差点儿被害了,凶手是何家的。”

  “不是,这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一点儿消息都没有听说?”

  宋玉安心说消息都被我大舅子封锁了,你要是真的和这件事无关,又去哪里听说?

  “不是,你该不会怀疑是我干的吧!”

  何耀宗见宋玉安说了一句之后又闭了嘴,只用一种让人头皮发麻的眼神盯着他,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直接从椅子上蹦起来,这个玩笑可是一点儿也不好笑。

  “何家我就认识你。”除了你还有谁认识我媳妇儿?

  宋玉安继续盯着他。

  “不是,大哥,我害你媳妇儿干啥啊,吃饱了没事干吗?”

  “不对不对,你确实是何家?”何耀宗忽然想起家里的糟心事情,不确定的问。

  宋玉安眼神说明一切。

  何耀宗的脸一下子黑了,显然,他是和叶维国想到一处去了。

  “行,这事儿我知道了,多谢你愿意相信我,你放心,我一定会给你一个交代的。”

  他原本还好奇怎么上次剪裁,宋玉安夫妻对他的态度有些不同,虽然很隐晦,但是在官场爬模滚打的多精明啊,他自己能没有感觉?

  原来是这么回事,但既然宋玉安选择找他摊牌,那就说明宋玉安是相信他的,不说这人在他陷入困境的时候帮过他。就说他现在的成就,以后可能对他的助力,何耀宗就不会叫宋玉安寒了心。

  家里头那位,看来确实是太清闲了。

  虽然这事还横在中间,但何耀宗脸皮多厚啊,立马就开始问罐头厂的事情。

  “听说你又开工厂了,恭喜恭喜啊,这老板做得越来越大了,我这有个绝对挣钱的好项目,你要不要考虑考虑啊?”

  “没钱,不做。”身上的嫌疑都还没洗清呢,又想拉他入伙!这人还能不能有点儿节操了。

  何耀宗表示不能,节操那东西是啥?能吃吗?他要的是政绩啊政绩!

  “不是,你听都不听就说不做,我跟你说,你不能因为怀疑我就放弃发财的路子,这项目真心不错的。要不是我在这个位子上,我自己都想投资了。”

  何耀宗还真没说瞎话,这个项目确实不错。

  这两年楼房兴起,大大小小的城市都开始盖楼房了,何耀宗打算在夏县盖一处带商业街的住宅区,就在东湖边上。

  项目他去年就往上面递了企划书,上面领导已经通过了,接下来就是招标。

  但现在法律不健全,不像后世,有专门的招标会,这档口一般就是领导开个会商量商量,圈几个合适的出来讨论讨论把项目给谁做。

  这其中有不少利益关系,谁都想用自己人,但这么大的项目,一般人接不下来。县长倒是找到了一个。

  “你知道那小子找的是什么人吗?虽然没有证据,但是我还是抓到一些蛛丝马迹,那王八蛋前两年靠在路上抢劫发家的,手上有人命,就和当初的余四一样,送了硬替死鬼进去,自己屁事没有。现在在那边开饭店开酒店,还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商人。

  这项目要真交给这样的人来做,那能造出个什么样的房子来?”

  宋玉安之所以和何耀宗走得到一条道上,就算因为何耀宗这人不管怎么有心计,但他本性不坏,算得上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了。

  至于对方是不是来攒资历攒政绩镀金的,宋玉安觉得关系不大,这本来就算很正常的事情,有能力的人才能做出政绩。

  就像他的这个计划,确实很不错,宋玉安还真的挺心动,这还得先说说夏县。

  夏县虽然只是一个小县城,但是它地处西南几个大城市中心地带。正是如此,十几年以后,国家才会斥巨资以移山的代价来打通夏县的高铁。

  并且夏县历史悠久,史上出现过好几位名人,除了两处庙宇被余四毁了以外,其它的故居都还保存的相当完整,东面三十里有个很大的瀑布,南面有温泉,实在是一个适合发展旅游业的好地方。

  这代表十多年以后,夏县的房价会像坐火箭一样猛涨。

  “住宅区是为了安置政府员工?”

  “不仅仅是政府员工,医院,水电局,这些都可以按工龄来折价买房。”

  小区是公职人员的工龄房,这个就不用惦记了。

  “那商业街的产权呢?”

  “两种模式,一种归政府散卖,一种归承建方。前者政府出钱。后者承建方要出地钱,如果你选择后一种,我最大的权限是可以让你部分欠款到铺面出售,还有银行那边,也可以帮你打个招呼。有明珠中学和灵秀酒厂的股份做抵押,他们会给你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