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三合一大章
作者:容姝姑娘      更新:2023-01-16 07:37      字数:9981
  交易的地点是宋玉安选的, 就在火车站附近,上次去王发财那里买的卡车,走的时候和村里人说是借给别人开,其实被他放进了空间。

  宋玉安故意开着车来回碾压出一条路, 这样地上出现一堆货, 但是因为旁边还有一辆装满货的卡车, 彪哥几个也没怀疑,甚至对宋玉安有车队这件事请更加相信。

  搭头几张设计图外加三把崭新程亮的枪。

  “这东西的来路有些问题,两方势力火拼我捡了个漏,一直不敢出手。兄弟你那句话实在, 都是华国人,既然你有这关系,东西我就给你了。不过出了这门,这东西的来路可就跟我半点儿关系没有。”

  大彪可没告诉宋玉安,他这批漏捡了好几车军火, 直接把自己的心腹都给武装起来了。

  苏联那边一直在查这件事,所以东西除了心腹, 他还真一点儿没敢往外漏。

  图纸在他手里比厕纸都不如, 还是个烫手山芋, 在华国这边他也不干净, 自然不敢自己去找渠道卖。万一到时候人心不足蛇吞象,打上了他那批军火的主意怎么办?

  边境草原上民风彪悍, 各种土匪更是层出不穷, 但牧民有多少油水能搜刮, 他们这样的,可不就是肥羊吗!

  手里有枪,那就等于给自己的命上了一道保险!图纸这东西,给宋玉安做个搭头,也算是他报效祖国了。

  宋玉安没想到还有这么大的收货,兴高采烈的收了枪和图纸。

  “彪哥实在,下次我来满洲里直接找彪哥。您放心,这东西的来路我就是对着亲爹,也绝对不会透露半个字。”

  交易完成,宋玉安迫不及待的回了京城,他自己的货先不管,跑到三进四合院里把东西放出来,就去联系叶维国。

  叶维国还真没抱多大希望,宋玉安真搞来了,他惊喜得什么都顾不上,开着车赶过来。

  “嘿,还真是我们要的!你小子够本事!你们几个,手脚麻利点,赶紧搬,那么等着呢!”

  话说完,他自己也缕缕袖子跟着搬。大舅子都动手了,宋玉安总不能闲着,只好加入了苦力队伍。

  “这事卡在这零件上好久了,那边等得急,我先把东西送过去,明天再来找你。”

  刚刚想把qiang和图纸给他的宋玉安……

  算了,是他自己先跑了的,这可就怪不得人了,宋玉安干脆回家抱老婆去了。

  等叶维国来送钱的时候,见宋玉安表情贱兮兮的把qiang和图纸掏出来,都想揍他一顿。

  这死小子到底知不知道他手里这是什么东西?

  这可是苏联最新研究出来的几款qiang械,里面有几项技术是老美都眼红的!

  更何况发明这项技术的原本就是华国人,只是因为当时去苏联交流的时候在那边认识了一位苏联姑娘,这姑娘家里也是军方的,结婚以后,在妻子的游说下,这位专家最终选择定居苏联。他当时也没有想到中苏会交恶,后来,岳父老婆孩子都与苏联军方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就更不能回国了。

  但是这位专家不愿意用自己的发明对付自己人,所以他研究出来以后,没有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交给军方。

  前两年,这位专家死得不明不白,有很大的可能是被暗杀了。这批qiang械就是他生前最后一项研究。几个国家遍寻不见的东西,居然就这么拿到手了。

  叶维国看看太阳,又看看宋玉安,头一次觉得世界太玄幻。

  然后又感觉后牙槽疼。

  臭小子你那天喊我一声不成吗?

  拿着这东西在身上你也不怕被暗杀了!

  不成,你自己跑的。

  叶维国不想再纠结这件事,纠结来纠结去闹心的还是他!便和宋玉安谈起了这批零件的补偿。

  军队里给的钱自然不会太多。

  “上头暗示了,只要你以后不把国家稀缺的资源往那边送,他们会给予你一定的方便。这还是领导没看见这批图纸呢!要是看见了还不得乐疯!”

  “这图纸是你找到的,和我没什么关系。”

  宋玉安乐呵呵的收下了钱,蚊子再小也是肉不是!

  至于大舅子说的话,宋玉安明白得不能再明白!

  我们的不能运出去,别人的可劲运回来。这个黑心大舅子表达的就是这么一层意思,这思想和宋玉安不谋而合。

  落后就要挨打,谁都不想自己国家落后,几十年前的例子血淋淋的摆在那里呢,多国联军为什么可以来华国烧杀抢掠,连死人墓都不放过,不就是因为华国落后了么!

  别人明目张胆的来抢,宋玉安这还是拿着物资你情我愿的钱换呢!

  苏联的解体是注定的,而且他们现在还撺掇着越国来找麻烦呢,敌人的墙角能挖为什么不挖?

  有空间这个极品作弊器在,宋玉安一趟就挣了其它倒爷上百趟挣的钱。

  图纸他给了大舅子半点儿不想沾手,自然也就不会再有补偿。

  宋玉安早晚接送老婆儿子上学,去京大宣誓宣誓主权,夜里就纠缠着宝珠夜夜笙歌。

  快活似神仙的日子过了一个星期,宋玉安又不舍的踏上了返家的旅程。

  一到夏县,他就把钱给了何耀宗。

  “我说大少爷,大书记,我这可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给你挣钱,以后这种事情你可别找我了。还有啊,这次我有多少股份啊?”

  “百分之二十,胡家出方子占了百分之三十。你别一副我坑了你的样子,这可是挣钱的好事,再说了,能者多劳嘛,你也不希望小日本跑到你的地盘上嚣张吧!”

  宋玉安点点头,金字招牌看来还挺值钱的。

  “我是不喜欢日本人,不过你最后一句说错了,是跑到你的地盘是嚣张,不是我的地盘。”

  “你以为他们来了夏县以后,湖东村会跑得掉?”

  宋玉安当然知道,一旦真让他们在夏县建化工厂,没有哪里能逃脱污染。他的世界里,后果就摆在那里,国家要发展经济,地方官员想办法拉发达国家的商人来投资。

  而外商把污染重的厂子都放在了华国,短短二三十年,原本的山清水秀满目疮痍,国家不得不拿出大笔钱来治理环境。

  别的地方宋玉安管不了,但是他至少要保住湖东村,保住夏县。这一点,何耀宗倒是对了他的胃口,所以能帮他的,宋玉安不介意帮一把。

  “哎哟,你终于回来了,这么久是跑哪去了?走走走,我带你去地里看看,我跟你说,这批种子奇了,出芽率,成活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

  宋玉安开着车刚进村还没入家门呢,就被兴奋的杨教授逮了个正着,停了车一路拉着给拉到了试验田那边。

  走得时候刚刚下种的玉米,现在已经移栽后定根了,一棵棵绿油油的迎风招展,极为漂亮。

  “小宋,我现在是相信这苗一定能长成照片上那个样子了,你是个了不起的人,这项研究不知道能让多少百姓不再饿肚子,我不如你。”

  杨教授感叹道,眼里满是欣慰,高兴,没有丁点儿嫉妒之情。

  宋玉安透过他,忽然就想到了前世他的导师,那也是个外表慈祥和蔼的老人。宋玉安在最绝望的时候遇见他,他对宋玉安倾囊相授,没有一丝保留。

  就像在溺水的时候拉住了一根稻草,宋玉安紧紧抓住,把对方当成了亲人。

  他也说不清死时候的恨,是因为成果被夺多一些,还是因为对方的背叛欺骗多一些。

  现在,好像这些都不重要了。

  他研究植物,是因为兴趣,也是因为理想,独独没有想过要追求名声,不管是玉安1号还是楚豆3号,金麦1号,都已经推广出去,造福了无数百姓,不管是理想还是兴趣,好像都已经达到了。

  至于导师,也许是他一开始就错了,对方不过是看中了他的资质。是他看不清把对方当亲人,不过是眼瞎了一次。

  宋玉安心里的那口郁气忽然就散了许多。

  也许就是因为曾经做了那么多造福百姓,积攒功德的事情,才换得今生,他现在要做的,就是珍惜好现在的生活。

  他是宋玉安,属于叶宝珠的宋玉安,同样也是属于湖东村的宋玉安。

  “安子,你那养殖场不错啊,我见那边有不少肥料呢——”

  “那您就别想了,我那一院子苗看见没,我这么辛苦的养牲畜,就是为了那些苗。”

  宋玉安对那批农家肥可是重视得很。

  “不是小宋,你这思想不对,水果这东西不过是个零嘴,肚子都吃不饱的情况下哪有粮食重要啊,还是这玉米重要些。”

  杨教授试图说服宋玉安。

  “这些玉米用化肥就可以,我试过了尿素就能用,碳铵也能用。”

  “真的?”育苗的时候用不了多少肥,村大队养殖圈那边就够,所以这批玉米还没有施过肥。

  “反正这些种子就是这么种出来的,教授您这个思想才不对,咱们研究这些玉米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那就是为了推广出去,让全国各地都能种植。所以它一开始适应性就必须很强,像您这样的培植,什么都想要用最好的,万一缺乏适应性,那就存在局限性。最优秀的种子,是不管在多恶劣的环境下,都能发芽生长。”

  “你说的也有道理,行吧,我联系上面准备买化肥。”

  “那我回家吃饭了,您也没必要每天盯着,叫下面的人盯着就行了,一大把年纪了,要注意身体。”

  “滚滚滚,臭小子,我身板好着呢,哪里就老了。”

  “看吧,忠言逆耳。”

  宋玉安摇着头又去开车,一群小子围在那里看热闹的,有些胆子大的,还想爬到车斗里去。

  宋玉安忽然就想到了偶然听说的一件事情,□□十年代的农村,因为汽车少见,孩子们见车路过就会好奇的追着跑,胆子大的还会追着爬上去。

  这种好奇心酿出了无数惨案,这些孩子已经有了这种苗头了。这还得了!

  “站好站好站好,二狗子,说你呢,快点,全都给我站好了,在这里等着。”

  宋玉安吼了一声,他现在在湖东村威望极高,一群熊孩子还真不敢动了。

  暗自点点头,不错,不算太熊,掰一掰还是有成为乖宝宝的潜质的。

  宋玉安先把车开回去卸了车上的东西,又开回来。

  把孩子一个个的抱到车厢里去。

  “带你们去兜风。”

  “哇”

  “哇,谢谢宋叔叔,宋叔叔真好。”

  一群小孩兴奋得不行,宋玉安却露出了一抹神秘的姨母笑。

  湖东村的水泥路可还没修通呢,宋玉安现在走的是老路,坑坑洼洼的,这时候的车避震也就一般般,他又特意开得快。

  等车停下来,一群小孩子晕得七荤八素的,有几个都吐了。

  “坐车的感觉就是这样,车,只是一种交通工具,不管牛车还是卡车都是一样的,但是卡车的危险可不是牛车能比较的。二狗子过来。”

  宋玉安把二狗子叫到轮胎旁边。

  “看看这轮胎,再看看你们的小身板,这要是给碾了你们就成开花包子了。所以,以后,不准追车,听见了没有?”

  “听见了听见了。”孩子们乖巧的点头,有几个都要被宋玉安那句“开花包子”给吓哭了,以后哪里还敢追车。

  宋玉安掏出一包点心来,每人给了两块。

  “行了,去玩吧,注意安全,大河边和月亮湖不能去。”

  养殖场这边,宋玉安给叶建国夫妻一成利润,叫他们夫妻代为管理,他只要每个月发发人工钱就行了。

  宋玉安的精力还是放在了果园,他习惯每种一株苗,都做一个详细的生长记录。

  大自然里许多植物都有可能自然变异,这些记录对他培育新品种十分有帮助。

  玉安1号开始背包长红缨的时候,迎来了不少当官的,搞研究的围观。双包率百分六十五,三包率百分之十,而且每一包个头都还很大!

  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说,同一块地,产量可以翻一倍,这事情连上面的大领导都惊动了,政府给宋玉安送来了表彰书,还有奖金。当然,这些玉米就不关宋玉安什么事情了,归属国家。

  但何耀宗多难缠的人啊,最后以杨教授和宋玉安都待在湖东村为理由,愣是留下了一半的种子全县推广。

  领导们扯皮瓜分着地里还没成熟的玉米,宋玉安就领着老婆儿子山上河里的疯玩。

  这是宝珠的最后一个暑假,开学以后,她就大四了。对于家里发生的各种变化,宝珠心中对宋玉安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她曾经以为只要上大学,努力学知识,哪怕她出生农村,也不会比城里人差什么。

  事实确实如此,她可以骄傲的说,她比京大的许多同学都要优秀。可如果是和玉安哥比较的话,那她还差的远。

  玉安哥可真厉害!小迷妹并没有因为接触了外面的世界就看不上宋玉安,相反,崇拜之情更深了 。

  虽然家里有钱了,但宋玉安还是喜欢带着宝珠往山里去。暑假正是出菌子的时节,两人每天把娃丢给宋衍以后手拉手的进山。

  “你笑什么 ?”宝珠问到。

  宋玉安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一些。

  “咱们没结婚的时候,就是这样约会的,我那时候天天都在想,什么时候才能把宝珠娶回家,一转眼,咱们孩子都有了。时间过得真快啊。”

  “对啊,时间过得真快,那时候我特别特别羡慕玉安哥上过大学,现在我都快毕业了。玉安哥,咱家旁边盖的那几栋楼,是学校吗?”

  “对,就是学校,等回家了我带你去看看。”

  两个孩子表示,山里他们可以不去,但是家门口的石茬子地,他们说什么都要跟着的。宋玉安带着宝珠在石茬子地上走的时候不得不带上两个小电灯泡。

  “这一块儿呢,是幼儿园,这一块是小学,那边上是初中,最远那片是高中。证件材料啥的我都办下来了,现在工人还少,不过我已经联系好了一批,过几天就能到位。宝珠,这个毕业礼物你喜欢吗?”

  “喜欢,当然喜欢。”宝珠感动得都要哭了,她今年一回来,梅花几个就冷嘲热讽的说宋玉安疯了,有钱没处花,几十万买块废地养猪,她考再好的学校还不是要回来做养猪婆。

  宝珠不想和她们争论,她一直知道,玉安哥是一个很有计划的人,他不会无缘无故去做一件事情,而且回湖东村,这是他们一开始就说好的。

  那会儿宋玉安忙着应付上头的领导,但是二嫂把什么都告诉她了,这一块地,养殖场只是个幌子,实则是为了学校。

  甚至为了把这个学校搞好,宋玉安派人去打听周围镇上所有的学生,品学兼优的可以减免学费,名列前茅的还有补助奖金颁发,就是为了把这所学校名声打响出去。

  甚至玉梅,五哥都已经决定了,毕业以后要跟着一起回来教书,不止是他们两个,他们还忽悠了好几个师范大学的学生,那边本来就是培养老师的地方。

  这样一份礼物,哪里会有人不喜欢。宋玉安性格不浪漫,他不会每天给你送玫瑰花,也不会带你去看星星,但是他会去了解你的需求,送的每一件礼物,都是宝珠想要的。

  宋玉安把感动到哭的老婆抱进怀里擦眼泪,心中满是成就感。在他的认知里,喜欢一个女人,就要尽量去满足她的要求,当然,天马行空要星星要月亮的除外,宋玉安是实在人,你跟他提不实在的东西他不会说好听话哄你,只会说你有毛病。

  但这样努力后可以得到的东西,他还是很乐意去努力的。

  “爸爸爸爸,到时候我们可以来这里上学吗?我喜欢这里,还要去骑牛牛!”

  气氛正好,聪聪却忽然叫起来,好好的气氛被破坏,一个个粉红色的泡泡biubiu的破了。

  “宋思源,你又缠着四舅带你去骑牛了是不是?我说过多少次了,不能骑,牛跑起来摔了你怎么办?”

  再柔情似水的女子遇到熊孩子也能化身为母老婆,宋玉安常年不在家,老人家都宠孩子,舍不得打舍不得骂,宝珠要是再不凶些,聪聪都能上天了。

  特别是每次回到湖东村,这家伙就彻底变成一个野小子,成天跟着大宝二宝满山跑。跑就跑吧,农村孩子哪有不野的,跑跑跳跳的还更健康。

  可这家伙总有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并且乐于去实施,去年带着几个娃拿着竹竿想去捅马蜂窝被拦下来揍了一顿。今年宋玉安养了牛,这家伙想起之前学过的“牧童骑黄牛”突发奇想非要骑牛。

  四哥本来就不是个稳重的,还真的把他抱上去骑了,这家伙骑了一次还不过瘾,天天嚷嚷着要骑牛,前天才被宝珠收拾了一顿。

  “不仅我骑了,弟弟也骑了。”

  聪聪可还记着那顿打呢,妈妈发火太可怕了,一张嘴就把弟弟卖了。谁叫妈妈从来不打弟弟呢,要不是他们长得一模一样,他都要怀疑他是不是路边捡来的。

  哼,偏心眼的娘,聪聪的命好苦啊!

  “灵灵,你也去骑牛了?”

  “去了,这次是四舅妈拉着牛鼻子,四舅在背后扶着我们才骑的,八舅照完相我们就下来了。”

  灵灵停下玩魔方,条理清晰的回答道。

  宋玉安也看出来了,聪聪整天叫偏心,实在不是宝珠偏心,一个皮小子,一个乖宝宝,哪个当妈的没事会去打乖宝宝啊。虽然这乖宝宝可能遗传了叶维国,内里是个黑的。

  宋玉安才不相信天天缠着玉梅的叶平国会突发奇想的去给两个小子照相。

  说起这个,宋玉安就生气,他这会儿终于再次体会到了叶维国当初的心情。

  都说女大十八变,玉梅快十七岁了,长得亭亭玉立,温婉动人。当初他还想着叶平国和她一个学校,可以照应着玉梅,没想到这一照应直接照应到了狼嘴里去。

  而且这两人还搞地下恋爱,若不是那天叶富国看到两人拉小手嚷嚷出来恰好叫宋玉安听见,不知道还要瞒到什么时候。

  最没谱的是叶大伯母,这人居然直接说叫两人赶紧结婚。

  “红军以前说要给平国娶个盖房子娶个好媳妇,我这么多年都不敢花钱就是怕存不够,他们结婚了我就不用再省着不敢花了。”

  本来凶巴巴的大妈愣是成了委屈巴巴的小媳妇。

  叶平国心中中了一箭,虽说他打小就知道,在他妈眼里,他爸才是最重要的,他可能连他爸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上。但她妈经常念叨着要给他盖房子娶媳妇儿,他还是挺感动的。

  到底是亲儿子,哪怕比不上他爸,他妈也是爱他的!

  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出。

  宋玉安则是差点儿当场暴走。

  结婚,结个屁的婚啊!玉梅都还没成年呢!宋玉安当时凶狠的看着叶平国,只要这小子敢说一句结婚,他就能把人揍一顿。

  “我们还没毕业呢,这怎么也得等我们毕业了,再把房子盖起来吧。”

  这两天大伯母正缠着叶卫军要盖房子呢,而平国玉梅两个,捅破之后干脆破罐子破摔的,不管打猪草还是下地,都形影不离的。甜甜蜜蜜的把剩下几个单身狗刺激到不行。

  倒是宋衍想得开。

  “闺女早晚是要嫁出去的,嫁在叶家还是在我们眼跟前,不知比远嫁见不着好多少,更别说知根知底的,他也不敢欺负玉梅。”

  当爹的都不管,宋玉安也就眼不见心不烦了。

  中秋节,全国各地进入丰收的好日子。

  湖东村的玉米虽然震惊,但是风头却完完全全被另外一个小山村占据,水花都没有起一点儿。

  去年实行大包干的小山村秋收成果喜人,地里的出息比往年足足提高了三分之一还多,这个成果证明,大包干这条路是可行的。

  9月,中央就此事专门召开了一个会议,鼓励全国所有的生产队实行大包干。

  有人愿意,但是观望和反对的人更多,毕竟一开始集体所有制,口号就是全国人民大团结,不再饿肚子。他们干了十几年,已经习惯了,不敢迈出这一步。

  夏县也召开了会议,何耀宗是百分之百支持这个政策的,他带着人天天下乡去各个生产队给大家演讲,但敢跟着干的生产队不多。

  到了湖东村这里,何耀宗直接强硬的把事情交给了宋玉安。

  “大队长就是你大舅子,那是你的地盘,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必须支持这个新政策。”

  宋玉安脸上假装为难,心里都快乐开花了!不容易啊不容易,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娃都会打酱油了。

  湖东村,叶保国开了一个会议,宋玉安给大家讲了大包干的好处。

  “以前呢,大家伙儿一起干活,有的人多干有的人少干,你辛辛苦苦水都舍不得喝干一天是十个公分,别人磨洋工出工不出力的干一天也是十个公分。大家拿一样的粮食,分一样的钱。

  可大包干以后就不一样了,你干得多,除草啥的勤快点,那庄稼长好了,多出来的收获就是你自己的。

  而且以前农忙起来,不管天阴下雨,不管你家里有事没事,都得下地干活。种什么怎么种全是队里说了算,可是大包干以后,地就是你自己的,你想种玉米就种玉米,想种蚕豆就种蚕豆,你哪怕叫它荒在那里,或者不想种了直接承包给别人,只要你能按时交税粮,那就没人管你。”

  何耀宗说了半天的支持国家政策没人听,宋玉安这揉碎了用通俗易懂的话说出来,大家就懂了,那就是以后这包产地,就跟自留地似的,你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整个湖东村没有一个反对的。

  最主要还是大家分了宋玉安买地的那笔钱,今年宋玉安又要盖学校,他们给宋玉安打一天工抵一个星期公分了,谁还愿意跟着队里干。

  分地以后,男人收种的时候忙上几天,其余除草啥的,女人就能搞定,男人可以去给宋玉安盖房子挣钱,多好啊。

  更有一些,羡慕城市里的生活,听说沿海地区打工能挣钱,就拖家带口的想过去,队里分地,正好合了他们的心意。

  而其他村子,何耀宗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的,夏县不比其它地方,玉安一号在这里摆着呢!种子肯定不够整个县的人来分,那就支持新政策的村寨先得。

  政府免费发放种子,安排人员指导,签订回收合同,回收价比普通玉米要高。只一点,除了留下自己下一年的种子外,不准私藏。

  这个通知一出,响应的村子一下子多了起来,湖东村的那一百亩宝贝玉米可是有不少人去看过稀奇的,亲眼见到的东西大家深信不疑。这正等着呢,如果分不到,村里人还不得炸翻天。

  湖西村首先就跳出来支持,紧接着,三里镇的其他村子也全部表示要跟着领导政策走,形式一片大好。

  看看那玉米的产量,只要分到,怎么也不会饿肚子。

  大包干就大包干!支持!怎么不支持!

  村民同意了,生产队的干部就带着村民们一块块的划分土地,不管大人小孩,只要出生上户口了,就分一样的地,他们也人性,一家人的土地基本都是连着的。

  然后一个氏族的又连在一起,只有偶尔不够的,会补一些边角地。

  地是划分清楚了,叶保国又在宋玉安的提醒下说了分山的事情。

  每个村的山都是划分好的,这主要涉及到砍柴,还有盖房子的时候砍伐木头。

  “以前山是公用的,谁家砍多砍少了都有人闲话,现在既然分了地。如果山还像以前一样公用,那有那贪心的,说不得三两年就把柴给砍没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那除了坟山之外,就一起把山按人头分了,当然,这分山和分地是不一样的,山得出钱,到时候林业局的领导会给大家山林证。这钱也不到我手里,大家反对也没用啊。

  还有村里的核桃园,板栗园,一人一棵也分不过来,我们商量的意思呢,是在村里拍卖,卖了的钱和石茬子地一样平分了。目前就这些,有意见的提出来,然后大家举手表决。”

  虽然村民们质疑为什么自己村里的山还要花钱买,但居然钱到不了生产队手里,那他们闹也没用。左右也花不了多少钱,买就买吧。

  板栗呢,在村民眼里就是个零嘴,核桃好一些,能榨油。要花钱去买,没几个人愿意,但卖是所有人都同意卖的。

  “既然都同意了,那我明天就通知林业局的同志下来。现在咱们卖果园,竞价啊,先从板栗园开始,东边那一片,占地两亩六分,大大小小一共六十五棵板栗树,三千起价。”

  叶保国喊了半天,一个叫价的都没有。

  “不是,你们都不买啊?谁家想要的,快点举手。”

  “谁买那个啊,三千块钱,疯了吧。”

  村民热热闹闹的议论,半小时了还在吵吵嚷嚷,就是没人买。兰花婶子忽然叫了一句。

  “宋知青不是挺有钱的么,还喜欢这东西,你们看他家院子外头还自个儿种了一排呢。要不宋知青做做好事,把这核桃园板栗园一起买了呗!”

  人都是自私的,他们不想买,但是都想分钱。她这话一出,附和的人还不少。

  宋玉安其实很讨厌兰花婶这样的人,占便宜占惯了,还仇富。一次次依着她,那就是得寸进尺!

  但这次的果园是他想要的,如果可以,湖东村所有的地他都想要,所以宋玉安也不想和她多掰扯。

  “没人要就拍下一块,最后哪些没人要的,底价我全买了。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是,这可是你们不要逼着我买的。以后要是核桃板栗不值钱也就算了,我自认倒霉。万一这要是以后核桃板栗涨价了,你们别后悔。”

  “宋知青放心,指定不后悔。”

  核桃这东西榨油比油菜麻烦多了,以后不用按规定种地,大家小春可以少种些小麦,多种些油菜,怎么可能会涨价呢。这小知青做事就是不靠谱。不过谁让人家有钱呢!

  最后宋玉安一个人买了百分之九十的果树,为了防止以后有人拿叶保国当队长来说事,宋玉安还叫刘大海写了一份同意买卖书,村里每户人都签了名。

  分地以后,宋玉安一边忙活着盖学校,一边呢把育出来可以移栽的果树苗移栽到了宋家分配到的包产地里。

  ”不是,安子,你是打算全部种果树?不种粮食了?”

  村里来帮工的不解的问。

  “差不多吧,田里不适合种树苗,到时候种点水稻自己吃就够了,地里我打算全部种果树。你们要是种不过来的地,可以包给我啊。我都种果树,按年给你们钱,不过年份短了我可不签。”

  “哈哈,你这是想做地主啊,可千万小心了,斗地主过去没几年呢!”

  “去去去,怎么说话的,我这是支持国家政策,努力发展经济。”

  “说不过你,读书人说话一套一套儿的。”

  宋玉安的计划是,常年都要有水果出来。一年熟的先不理会,把樱桃,桃子,李子,梨树,苹果这些要三年挂过的先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