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治疗
作者:容姝姑娘      更新:2023-01-16 07:36      字数:4155
  不是交代了电报只发海市吗!儿媳妇都怀孕了, 这大老远的跑来, 也不怕人家不高兴。

  “说是没空我就来了,怎么爸不欢迎我?”

  宋玉安笑着答道, 老头子关心他他才来, 换了席芬芬, 给钱他都不来。

  “说啥呢混小子,老子是怕回去了你媳妇不让你进房。”宋衍横了宋玉安一眼。

  “看您这中气十足的样子我就不操心了。”

  说是这样说,宋玉安还是找了宋衍的主治医生仔细问过。

  “病人恢复得不错, 伤口都不在要害的地方, 再输两天液, 后天就能出院。”说法和阿达一致。

  阿达这几天一直负责照顾宋衍, 宋玉安便拜托他再照顾两天,他需要去队里给宋衍收拾东西。

  天南地北的过来一趟, 宋玉安哪里会放弃这样的机会。

  南方牛金贵,都是伺候着用来耕地的, 想要吃牛肉, 那就得遇到有牛意外死亡, 比如两头牛挑架摔下悬崖什么的, 有些人一辈子都遇不上一次。所以牛肉价格可想而知。

  呼市这边都是大草原, 肉牛,奶牛,牦牛还有各种羊, 马, 多的数不清。在这边肉不值钱, 反而是粮食蔬菜比较贵。

  上辈子宋玉安的一个同事就是呼市草原上的,当时和他们开过玩笑

  “在我们那地界儿,要看一家人有没有家底大方不大方,就看他们家宴席上有几道蔬菜,冬天能有两道以上的,那绝对是有钱的人家了。”

  宋玉安带来的绿色蔬菜和粮食十分受欢迎,肉,皮毛,毯子,奶制品,草原上特有的药材,他都换了不少。

  看着空间里堆积成山的物资,宋玉安兴奋不已,这些东西他可没打算去小县城销售。比起农村,有补贴的城里人更舍得吃肉,等到了海市,把这些换成农村人稀罕的票证,特别是工业券,买菜刀铁锅啥的都要工业券,这东西在农村就没有不爱的。

  回程的车票是队里给买的,干部专用的软卧,因为这边工程紧张,又少了宋衍更是忙得跳脚,所以宋玉安过来以后,队里只把他们送上火车就完事了。

  到了海市,宋玉安跟着宋衍回了宋家,可没想到刚刚回家,就遇上了让他目次欲裂的一幕。

  “我打死你个死丫头,那是你嫂子要补身子的,你就给打了,你说说你还能做啥!活着都浪费钱的赔钱货!你咋就不去死!”

  楼道口上,席芬芬抓着个瘦精干巴的小丫头,手里拿着铁衣架,一下一下的打,那小丫头又哭又挣扎,宋玉安眼看着她头就那么磕到了墙上,偏偏席芬芬就像瞎了一样,一把抓起小丫头的头发,又继续打。

  “我说老宋家的,你差不多就得了,娃哪里能这样打,别把娃打坏了你后悔都来不及。”

  楼道里一堆看热闹的,只有对门家的阿婆看不下去劝了两句。

  “吃饱了没事干啊!关你什么事,这是我生的,我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就是打死了也不犯法!”

  一个楼里住着,大家都知道她是什么脾性,一开始也有人劝,后来时间长了,除了陈阿婆,别人都懒得说了,因为说了啊,打得更狠!

  “所以说乡下媳妇娶不得,你看看这狠心肠,真不知道是不是她肚子里出来的。要真是,那这闺女上辈子是造了多大的孽哦!”

  楼上倚着个三十来岁的妇女,特别看不起农村人,平时和席芬芬关系最差。三天两头的就吵一架,她扯着席芬芬出身说事,席芬芬就说她作风不好。

  席芬芬最恨的就是别人拿她出身说事儿,和那女人对骂。她心里憋气,手下没轻没重的打得更狠了。

  “席芬芬,你t的给老子住手!”

  宋衍心里的火气一股一股往上冒,巴不得把那衣架夺过来犯打席芬芬一顿。席芬芬重男轻女,喜欢打孩子,他不是不知道。

  但这年头谁家不重男轻女,就连他自己,也是关注两个小子多些。要说打娃,那更是稀疏平常了,谁家不打,就是玉安小时候和他待的那几年,皮起来也没少挨他揍。

  可他没想到席芬芬打娃是这种打法,这哪里是教育,这是把自个儿娃当出气筒还是当仇人!

  “老宋,你,你回来了。”

  席芬芬也没想到会刚好叫宋衍瞧见,不过显然她一点不在意打孩子这件事情,倒是更在意宋衍离休。

  “你这是真离休了?哎哟,我这是什么命啊!孩子孩子不听话,男人还离休了,一回来还凶我!”

  宋衍和宋玉安懒得理会她,宋玉安扶着宋衍进了屋,就见沙发上坐了个穿布拉吉的年轻女人,正磕着瓜子听收音机呢。见宋玉安他们进来,皱皱眉头,也没说话。

  “老宋,你还没见过,这是平子媳妇,翠翠,进门没多久就给咱怀上了大孙子!翠翠她爸还是个办公室主任呢!”

  席芬芬嚎了几句,看宋衍不理会她,也不敢再闹,一溜烟起来跟着进了屋,立马就炫耀起了儿媳妇。

  宋衍虽然看不惯这女人的做派,哪家媳妇长辈回来了还当没看见,招呼都不打一个的。

  但他毕竟是长辈,对方还怀着孕,也不好计较。所以宋衍还是收敛了情绪冲着钱翠翠点点头。

  宋玉安则完全没理会她,扶宋衍坐下后就急忙走出门,只见刚刚那小姑娘还缩在墙跟脚哭泣,见了他出来,一下子扑了过来。

  “大哥,呜呜呜呜,大哥你回来了。”那哭声明明不大,却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听着揪心得要命。

  宋玉安愣了一下,把她揽在怀里。

  这是宋玉安最小的妹妹,宋玉竹,今年才十岁。记忆里,原身对两个妹妹都不错,席芬芬偏心偏到咯吱窝,两个妹妹经常挨打还吃不饱,全靠宋玉安偷偷的攒下吃的给她们。

  “玉竹不怕啊,大哥回来了。”

  “大哥,我头疼,身上也好疼。”在宋玉竹的记忆里,除了姐姐,大哥是唯一会对她好的人了,小时候每次被打,都是大哥拦着,可是后来大哥走了,妈妈打她和姐姐再也没人会拦。

  等二嫂进门以后,除了妈妈,二嫂也会时不时的打她们。姐姐在的时候还好,这几天临街有户人家要出远门,姐姐接了帮他们照顾三天孩子的活,没人护着她,她刚刚真的以为会被妈妈打死,却没想到大哥回来了。

  宋玉安见孩子身上露着的地方又红又肿,有些位置还流血了,心疼得不行。人有恻隐之心,这样的情况哪怕是街边见的陌生人都让人心痛,更别提这还是他的亲妹妹,不能不管!

  “爸,你先休息,我带玉竹去趟医院。”

  “去什么医院,赔钱货就是事儿多,你有那个闲钱怎么不见你孝顺孝顺你老娘!”

  “需要我提醒你吗?咱们可是签了断亲书的。”

  宋玉安冷漠的提了一句,席芬芬一下子哑火了,条件反射的转脸去看宋衍,果然,宋衍脸黑了像锅底灰,她便不敢再说话了,为了这事儿,宋衍可是差点和她离婚了。

  “哎呀大哥这话说的,亲母子哪里有隔夜仇啊,妈那不是生气你非要娶个乡下媳妇吗?”

  钱翠翠本来一直在看戏,现在倒是出来为席芬芬说话,并不是她和席芬芬关系多好,只是若宋玉安真和家里断亲不管老人,那吃亏的还不是她家。她可是听男人说过的,这个大哥以前对老人可是孝顺得很。

  宋玉安没搭理她,抱着宋玉竹就往外走,十岁的孩子了,比李队长家六岁的小儿子都轻,可想而知平时过的是怎样的日子。

  “大哥,你救救姐姐好不好。”宋玉竹忍受着疼痛,乖乖的趴在宋玉安怀里,小心翼翼的扯扯他的衣袖,一脸期盼。

  “姐姐怎么了?”刚刚宋玉梅并不在家,宋玉安也没问。

  “他们要把姐姐嫁给一个四十多岁的老男人,妈妈说那人是大官,有钱,嫁过去享福。可是姐姐偷偷打听过了,那人喜欢打女人,前头娶了三个媳妇儿,都说是病死的,其实是被他打死的。”

  宋玉竹说得很慢,可是条理清晰,她们姐妹为这事儿着急好些天了,还写了信想给爸爸寄过去。

  但是被二嫂抓住了,二嫂认识邮局的人,她们就一直没有寄成还被打了一顿,今天这顿打,说是因为她不小心打翻了鸡蛋,其实还是因为这件事情。

  “玉梅才十四,他怎么敢这么算计。”这事不用想都知道,肯定是宋玉平两口子撺掇的。席芬芬只是个食堂帮工,哪里去认识什么大官。

  记忆里,原身这两个妹子还是很不错的,又勤快又听话,原身对她们好,她们就一直记着,在原身下乡的时候,宋玉梅把自己糊火柴盒时偷藏下来的两块钱全部给了宋玉安。

  看到现在她们过的日子,宋玉安心里有些想法,不过他如今不是一个人,也不能自己做决定。

  但他肯定不会叫玉梅小小年纪就嫁过去给畜生糟、蹋。好在现在父亲回来了,和父亲说说,他们也不敢太嚣张。

  医院离家不远,宋玉安抱着宋玉竹走了十几分钟就到了,期间小丫头一直怕累到哥哥,想要下来走,宋玉安没让。他刚刚看过了,小丫头腿上全是一条一条肿起来的红痕。

  “这是谁打的,可真是狠心,这么小的娃。旧伤美好就累积到新伤,很容易出人命的!”

  给宋玉竹处理的是个六十来岁的老医生,慈祥和蔼,见孩子一身伤痕,眉头皱的老高,手下的动作也轻了不少。

  脱了衣裳宋玉安才发现,这孩子身上全是一条一条的青紫伤痕,有今天的,也有前几天打了没消肿的,有些地方还溃烂冒脓了!

  看得宋玉安火气一层层往上冒,对一个孩子下这么重的手,这还是人吗!玉竹可是她亲生的啊!

  “外伤抹了膏药没什么大问题,头上那个包破了皮,包扎了回去自己换药,来医院换也行。但今晚要好好观察,看有没有脑震荡,如果孩子恶心呕吐头晕耳鸣,要立刻送过来。”

  从医院出来,宋玉安没有直接回去,玉竹比她想象得还严重,他怕自己现在回去会忍不住把那几个人都揍一顿。

  “玉竹,你二姐在哪?”

  “在河池街那边给人看孩子呢,还要看三天,晚上也不能回家,不过那家人不错,比在家里好。”

  “我们去找她,哥哥带你们去吃饭。”宋玉安并不想回去,他和宋玉平席芬芬已经撕破了脸皮,哪里还会和他们一桌子吃饭。

  “好,我知道那家在哪里,我带哥哥一起去。”

  宋玉梅帮忙看孩子的人家境不错,可惜家里只有一个半瘫痪的老太太,夫妻两人都有工作,丈夫一个星期才能回家一次。平日里都是妻子在照顾老人孩子,这次妻子要出差,便找宋玉梅过来看家。

  “大哥,你回来了,你回城了吗?”宋玉梅见到宋玉安比宋玉竹还激动。

  “没有,不过爸爸回来了,以后都不走了,别怕。大哥带你们去吃饭。”

  “那我去和李奶奶说一声,不过得带着胖墩去。”胖墩就是宋玉梅照顾的孩子,两岁半,性格内向,见家里来了生人,整个的藏到了宋玉梅后面,却又探出小脑袋来偷看。

  宋玉安带着姐妹两人去了国营大饭店,他现在不缺粮票肉票。白米饭,大肉包子,红烧肉,青菜汤。姐妹两个吃得满嘴是油,就连胖墩都独自啃完了一个大肉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