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回到徐州
作者:998      更新:2023-01-16 05:50      字数:3829
  徐冰接到消息愣了一下,半天才想起张义是谁。

  心中嘀咕:他来干什么?徐州可不是好客的地方。现在还不知道跟他们是敌是友,更不愿主动招惹上中州。

  “他们来了多少人马?”

  “回禀大人,他们十几个人驾驶马车来的。”

  徐冰惊讶:“没有领兵?”

  士兵摇头:“没有。”

  “那让他们先进来吧。”这件事非同一般,得赶紧给竹公子他们送消息过去。

  城外张义一行人被告知允许进城,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唯独车夫有些不服气道:“竟然不亲自迎接我们义王!”

  张义咳了一声:“出门在外,还是在人家地盘上,不要在意这些啦。”

  进了城张义才发现,徐州跟自己想象中的非常不同。

  原以为这里很洛阳一样,都是乱乱腾腾的景象。中州因为官府被他们推翻了,城里没了管治,老百姓闹翻了天,街上乱七八糟,随处可见打架斗殴的人。

  没想到徐州街上干净整洁,百姓有条不紊的生活着,看起来丝毫没受到造反的影响。

  士兵将他们带到楼中楼,一进来大伙发现这里居然是座酒楼。

  贺樵把手揣在铠甲里感叹:“这徐州城主还挺有诚意,知道咱们吃不好饭,特地先招待招待。”

  张义却皱起眉,就算招待不也应该在王府里吗,为何把他们带到酒楼?

  不过其他人显然想不到那么多,围坐在桌子前,让伙计赶紧上些解饱的饭菜。这一路忙着逃命,风餐露宿连口热水都没有,眼下能吃上热乎饭,心里自然是高兴极了。

  湘玉现在一旁看着这群人,说他们尊贵吧,吃起饭丝毫没规矩,边吃边嚷嚷,像极了市井小民。可偏偏衣着华贵,身上还佩戴着玉珏香囊,不像是寻常百姓能带的起的。

  不一会徐冰从后院走出来,询问士兵:“中州那些人怎么还没到。”

  士兵指着大堂里狼吞虎咽的人说:“大人,他们就是中州来的。”

  徐冰也吃了一惊,捋着胡子看了一会,等他们吃的差不多了才踱步走过去。

  “诸位吃的可好?”

  贺樵剔着牙道:“还成,鱼淡了点,红烧肉火候有点小……”

  张义悄悄拉了他一把,贺樵皱眉:“火候是小啊,给我牙都塞住了!”

  张义连忙起身道:“不知这位兄台贵姓?”

  徐冰捋着胡子笑道:“贵不敢当,在下徐冰。几位若是吃饱了,不妨上楼说说来徐州所为何事?”

  贺樵这才反应过来,眼前这个穿着灰突突的棉袍的中年男子好像是徐州城主?

  吓得他顾不上剔牙,连忙起身跟着一起上了楼。

  徐冰把他们领进议会堂,有小厮端上茶,几个人局促的坐下,张义拱手道:“徐大人见安,在下中州张义。”

  徐冰摆摆手让他坐:“中州义王,略有耳闻,不知你们突然来徐州有何事?”

  张义眼圈一红竟掉下泪来:“此行在下有要事与城主商讨。”

  徐冰道:“莫要心急,慢慢说。”

  “我们中州自从推翻朝廷后,势力迅速扩大,百姓欢欣鼓舞,眼看着正在朝好的方向发展,却不想……朝廷派出大军前来清缴。”

  “城中的百姓们手无寸铁,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我本想跟百姓共进退。奈何贺将军不愿看着我赴死,舍身护送我逃了出来,只可惜没办法救下中州所有百姓。”

  张义捶着胸口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把同行的人都吓了一跳,心想你可真能装啊,当初跑的时候,属你跑的最快!

  徐冰听罢沉默片刻:“义王想要我们帮忙?”

  张义伸出食指道:“我想朝城主借一万……兵马攻回中州。”其实他心里清楚徐州肯定不会借他兵马,他也压根没有往回打的想法,这么说就是给自己找回点面子。

  徐冰道:“借兵一事,事关重大,还是等我们城主回来再说吧。”

  张义愣了一下:“你不是城主?”

  “在下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军师。”

  张义脸色有些难看,自己演了半天没想到对方只是个军师?这徐州城的城主面子好大,竟然连一面都不见。

  “几位若不着急暂且在城中休息一下,过几日城主回来,我再同他说这件事。”

  “敢问城主大人去了哪里?”

  徐冰道:“他们啊,刚打败了东州的杨元震,现在正在东州安抚民众呢。”

  张义一听眼珠乱转,这徐州城主跟自己好像不大一样,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人。若是能接近他,好好拍拍马屁,兴许能留在徐州混个官当当。

  等这几个人离开后,湘玉气的骂骂咧咧:“什么人啊!白吃白喝还挑三拣四!呸!”

  徐冰笑道:“莫要跟他们一般见识了。”说起来同为百姓起义,竹公子却跟他有着天壤之别。

  无论是气度还是心计,宋玉竹比起京中的世家子弟也不逞多让,很难相信过去他只是一个医馆的小郎中。

  “他们还想借一万兵马打回中州呢,大军出动,吃穿用度,哪样都少得了银子,这几个人也好意思张嘴。”

  中州平叛和张义去了徐州的消息同时送到东州。

  宋玉竹看着桌子上的两封信陷入沉思。

  中州的信是商队送回来的,前面虽然写的字数不多,但把义王逃跑,以及当地百姓惨遭虐杀的惨状描写的淋漓尽致。

  信中说:鲜血流至一里外,离老远就看见那座用尸体堆积的“人山”。护送的商队吓得不敢进城,连夜改道去了陇西。

  另一封信是徐冰送来的,信中说到张义想要借兵一万前去中州。

  还说此人颇有一副好口才,在城中笼络了不少百姓,如今上了街,百姓前呼后拥的称他为义王,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这徐州城的城主。

  马副将曾带兵警告过他一次,结果这人也不知用了什么迷魂汤,忽悠的马震威对他俯首帖耳,称他为“真君子。”

  赵骁看了信,气的舔着后槽牙道:“这傻子,等回去看我怎么修理他!”

  马震威是他提拔上来的,如今被奸人迷惑,自己也没有脸面。

  宋玉竹笑笑:“那个义王倒是有点意思,虽说是个草包,但也不全无用处。”光是这个口才,不去干传销真是可惜了。

  “咱们什么时回去?”赵骁有些焦急,怕回去晚了徐州都改姓张了。

  徐州有徐冰坐镇,宋玉竹还是挺放心的,他不相信徐冰也会被蛊惑。义王怕是只能忽悠些没什么见识的普通民众罢了,不足为虑。

  “不着急,第一批精盐马上出来了,安排妥当咱们就回去。”只要把盐路打开,以后就不愁没银子花了。

  东州的事宜暂时由大司马公羊青代管理,宋玉竹给他三个月的试用期,期间如果他敢背叛自己或者鱼肉百姓,定不会手软!

  军队则留下了李吉辰和另一个姓朱的千户率领两千兵马镇守,李吉辰的契兄还在徐州,不怕他敢有异心。

  一切安排妥当,腊月二十宋玉竹一行人才迟迟赶了回来。

  出来大半个月,徐州城外也堆了厚厚的一层雪,马车压在上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因为提起打过招呼,还没进城就有许多人迎了出来。

  林大勇和田小波骑着马,徐冰则坐着马车上,后面还有副将杜冲,柳燕子,白一州和常明道长,唯独不见马震威。

  赵骁骑在马上寻视一圈,见人群里真没有他,一股火噌的窜了起来。

  “驾!”他骑马率先跑了过去。

  “赵将军,回来啦!”大伙欢快的叫他。

  “嗯。”

  “这一趟辛苦了!”

  马车行过来,宋玉竹掀开车帘,挥手让他们赶紧回去,这么冷的天还出来迎接。

  宋全坐在一旁嘿嘿的傻笑:“公子,虽然咱们在徐州待了没多长时间,怎么一看见大伙就有种回到家的感觉。”

  宋玉竹笑道:“是啊,我也有同样感觉。”

  回到了楼中楼,宋玉竹一下车湘玉就迎了出来,拉着他一个劲的感慨:“您可算回来了!大伙可想死你啦!”

  一众人簇拥着宋玉竹进了酒楼内,厨子孙茂赶紧端来一碗姜汤。

  “公子,快趁热喝了,驱驱寒!”

  “哎,谢谢。”宋玉竹端起姜汤一口气喝干净。

  孙茂抓着衣摆满脸高兴道:“厨房还有呢,各位都盛一碗吧!”

  宋全也没客气,放下包裹就去盛汤,屋子里一人一碗,谁也没落下。

  姜汤送到徐冰面前,只见他面色凝重的摆手:“先不急,下官有重要的事跟您说。”

  “去楼上,赵骁你也来。”

  三人一起上了楼,楼下的人知道他们有正事要办,也没太在意,围着宋全让他讲讲这阵子在东州发生的事。

  宋全这小子口齿伶俐,把他们遇上难民,差点被大火烧死,以及少爷怒杀东州知府的事跟他们说了一遍,惊讶的大伙时不时发出吸气声。

  楼上宋玉竹和赵骁坐下,徐冰焦虑的走来走去。

  他倒不是为了张义发愁,而是怕盛军兵讨伐他们。

  中州大败后,给朝廷造成一个错觉,好像起义军也不过如此,轻而易举就可以打败,甚至不如山上的土匪。

  “马上还有几天就过年了,我这心里总打着鼓,就怕他们改道南下……”

  赵骁道:“来了咱们也不怕,咱们未必不能与朝廷一战!”

  徐冰摇头:“打自然是可以打一场,可万败了,徐州的百姓怎么办?”

  眼下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宋玉竹询问:“那个义王现在人在何处?”

  “他在城中的客栈住下了,这阵子可是出尽了风头,日日在城中说故事,百姓们像被灌了迷魂汤似的,对他极为推崇。”

  宋玉竹打趣:“你没被灌迷魂汤就好。”

  “我怎么可能会信他?明眼人一看他就知道是绣花枕头,嘴里说的话也不可信。”

  “不信就对了,镖局送来东州消息,说朝廷派兵马去中州平叛。张义连反抗都没反抗,直接逃跑了,他一跑导致城中数万名追随他的百姓被虐杀,尸骸遍野。”

  “造孽啊!”

  赵骁坐不住了,他起身道:“没什么事我先去趟军营。”

  宋玉竹和徐冰相视一笑,知道这小子憋着火气呢,只盼马副将别在这个时候触他的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