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年代傻妞(19) 十一……
作者:花榆树      更新:2023-06-15 13:48      字数:2977
  十一月份的清晨已经是十分寒凉了,路两旁枯黄的野草凝结了一层白白的霜。

  一大清早的,姜望舒家门口便停了一辆凤凰牌自行车,车座子都冰冷冷的,落了一层雾水。

  门口,扎着蓝色头巾的女人,正一脸担心地看着自家闺女。

  少女那张极致美丽的脸颊上,充斥着纯然的单纯,令人看了很难不担心。

  明明前些时日还十分高兴自家闺女出息了,以后可以进城当工人了,现在真到了送闺女上班的时候,张红英反而生出了退缩之意。

  “她爹……要不然咱还是别让闺女去了,俺怕她受欺负。”

  姜木海又怎会不担心,但是这个老实的男人一直深深地明白一件事,金山银山不如自己有本事吃饭。

  他们夫妻俩现如今还年轻,干得动,还能照顾闺女,可是他们又能干多少年呢?

  等他们夫妻俩老了,到那时他闺女长得这么漂亮,万一女婿再靠不住,出了点啥事儿,那才是真的惨呢,还不如现在强逼闺女一把,早点接触社会,锻炼出来以后,他们俩也能放心。

  姜木海心里千回百转,到了嘴边只变成了笨笨的一句——

  “放心吧,有沉星娃子护着呢。”

  “而且,俺瞧着咱闺女这些日子脑袋灵光不少,干点活对她也好。”

  提起这个张红英就高兴,也不知是那回落水,磕到脑袋后冲破了脑袋里的哪根筋的缘故,这些时日,张红英能明显的感觉出来,自家闺女不仅越长越好看,脑袋瓜子也比以前灵光多了。

  虽然还是有些憨憨的,有时候缺根筋,但是最起码不像以前那样傻,整天傻乐脏兮兮的,连吃饭都顾不得。

  现在的姜望舒,让任何一个人看,都看不出异常。只会觉得这是一个十分单纯天真的美丽小姑娘,只有和她接触下来才会慢慢的发现,这小姑娘说话做事有些过分的直来直往,脑回路和正常人不太一样,说白了就是缺心眼儿。

  但是在他们乡下里,这样的人其实也不少,往往会得到一句老实憨子的评价,已经上升不到傻子的水平了。

  更何况,姜望舒还长得那么漂亮,人对美人总是会宽容一些。

  眼瞅着那对小夫妻迎着朝阳,咯噔咯噔乘着车走了,张红英直到看不见他们二人的身影,这才失落地回到了院子里,一整天都担心不已,干活都没劲,频频走神,生怕闺女处理不好工作关系,吃亏上当。

  而和张红英想象中的受尽委屈不同,姜望舒这一路上快活极了,一会跳下车薅一把野草,一会儿见到个小麻雀,都乐得咯咯笑个不停。

  终于,在清晨七点钟,路沉星骑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后,赶到了国营饭店,此时正好是国营饭店开门的时候。

  小姜村隶属于和平县,和平县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交通枢纽,算是整个s省里面少有的县城开通火车的地方。

  虽然这火车站很小,一天也只有两趟火车。

  得益于火车站和它的地理位置,和平县算是发展较好的县城。

  一进城便感受到了县城的繁华,最明显的不同,便是脚下的地面已经不再是土路了,而是硬化路,硬化路骑起来自行车那叫一个顺当。

  而路两边的房屋也全然不是乡下那般又破又矮,即使是小平房,也刷得墙白白净净的。

  走在街道上的人,个个精气神都和乡下农民不同,看起来便是一副城里人模样,甚至能见到几个女人,穿着格外的时尚,比如那迎面骑着自行车而来的女人,头发辫成麻花,在脑后两侧挽起两个小辫子,在这个时节,穿着蓝裙子裤子白上衣,上衣被扎在裤子里,衬托得腰细细的,再罩在外面一个黑色毛呢褂子,手上还有一块手表嘞。

  这一看便是家境极为好的姑娘了。

  而一些男的也不遑多让,头发梳得光光亮亮,带着个红色□□镜,穿着格子衬衫配一条长长的红色喇叭裤,在十一月份的冬天,还倔强地解开领口的扣子,露出半个小胸膛,看起来别提多鲜亮了。

  当然这样赶时髦的人毕竟是少数,整体这个小县城的穿衣风格还是以灰蓝黑为主。

  伴随着自行车的前进,两人一边乘着自行车一边游览着四周的街景听着那不绝于耳的叫卖声。

  终于他们来到了国营饭店附近。

  国营饭店,就在和平火车站对面,名字也十分简单粗暴——和平饭店。

  这里也是整个县城最繁华的地带,能明显地看出来这里的街道更加的干净整洁,行人穿着打扮也更加的干净上档次。

  周边的建筑物和刚入县城的小平房不同了,已经开始出现了成排的两层楼的小建筑,等到了国营饭店门口时,那干净整洁的两层楼的宽敞饭店,便显得更加的突出。

  不过,姜望舒毕竟是经历过现代社会的人,见多了几十层的高楼大厦,这样的小场面还不值得她惊讶,而路沉星毕竟是从首都来的,首都的环境,岂是这样一个小县城能比得了的?那里的房屋遍地都是三四层小楼,甚至还有七八层的楼呢。

  此时刚刚七点,正是饭店里开业的时间,早上的时候国营饭店一般会卖一些早点,像是包子油条等等。

  油条五分钱一个,豆浆一碗两分钱。

  这还是算上粮票后付的钱呢。

  不过这年头人手里哪有闲钱,更何况来饭店吃饭还得要粮票,舍得来这里吃饭的大多都是县城的一些工人,或者是旅客。

  如果是大城市,总有人舍得消费,可这毕竟是个小县城,因此国营饭店的生意并不是很好。

  因此即使是早上卖的食物便宜些,店里也只有三三两两个客人。

  不过饭店的员工也并不在意,这个年头的国营饭店,就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公务员,那可是体制内的工作,旱涝保收的铁饭碗。

  干多干少一样拿工资,所以人来少了他们反而还心里舒服呢,反而轻松了一些。

  于是后厨里,几个员工一边削着土豆皮,一边唠闲嗑。

  唠嗑的对象主要是今天新来的帮工。

  一个白白胖胖的大娘率先打开了话题,她凑近了几人,神神秘秘,不知道地还以为是讨论什么国家机密呢——

  “哎,你们知道今天来的帮工和咱高大厨有啥关系不?”

  有那消息落后的,一脸不解:“咋了?”

  “这你都不知道?这回这个帮工可是咱高大厨亲自开口塞的人。”

  “是吗?那肯定是高大厨的亲戚了。”

  “你还别说,还真有可能,我听说那帮工是小姜村来的,高大厨的媳妇就是那个村的吧。”

  “小姜村?总不能来的是个村姑吧。大字都不识一个,这咋想的?放着好好的县城初中生不要,要个村姑?”

  “不是说了吗?和高大厨有亲戚关系,咱高大厨的手艺那可是连领导都夸过的,他都开口了,还能不成?”

  “那这样说,咱得对这新来的小姑娘好一点。”

  “是嘞,是嘞。”

  几个大娘正嘀咕着呢,不远处,一个坐在小马扎上摘菜的年轻女人,忽然刺刺地出声——

  “哼,一群马屁精。”

  几个大娘静了静,转头看去,只见到了一个端着水盆摔摔打打离开的身影。

  几个大娘静了静——

  “王翠花又发啥疯?”

  “啊,这你都不知道?俺听说,她这回想把她儿子塞过来当帮工来着,这不是机会被人抢走了吗?”

  有那认识她儿子的大娘,撇了撇嘴——

  “就她那小学都没毕业的赖子儿子?可拉倒吧,那俺看,还不如乡下来的小姑娘呢。”

  “不过……俺看这小姑娘干不长,她这还没来呢,就得罪了那个事儿精,还不得被难为死?”

  “这可不一就,你忘了,人家上头可是有高大厨呢。”

  此话一出,几个大娘仿佛闻到了瓜的味道,仿佛已经预料到了未来一段日子的吃瓜看戏时光。

  几个大娘唠着嗑,很快便心满意足地把话题扯到了其他地方。

  而与此同时,姜望舒也走进了国营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