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120 俞然学习成长基金
作者:顾无痕      更新:2023-03-28 10:52      字数:3927
  舞蹈排练初期是一周一节课,一节课一个半小时,中后期是每周两节课,等到节目正式开录的前半个月,节目组会安排小朋友们参加集训和彩排,到时候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更长了。

  但还是那句话,只要小朋友喜欢,那都不是个事。

  就是这样一来,俞晴玩耍的时间就明显变少了,毕竟她每个月要抽出两天时间去医院,每周还有一节滑板课,现在再加上舞蹈课,真真是有一种莫名其妙就开始带着孩子卷的感觉。

  跟刘总一块吃饭的时候,刘总安慰她:“你这算什么卷,你是没见过卷的家庭。”

  桑茶这段时间其实跟刘总见面不多,因为刘总比较忙,不像她,除了折腾两个孩子的事情就只是关心吃吃喝喝或者是别墅装修的事情,也正是因为见面机会比较少,所以她也是直到这次聚会才知道刘总最近已经开始学商务管理方面的课程。

  桑茶一边佩服刘总的时间管理能力,一边也觉得这样挺好的。毕竟上学那会,学习更像是为父母学的,不像上班之后,学东西才是为自己的。

  刘总也说:“之前在婚姻里,总觉得自己有人疼着有人爱着,根本不需要那么拼。但离了婚,自己开始学着独当一面,才发现之前那么多年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女人有时间,还是要学着提升自己,因为谁有都不如自己有来得踏实自在。”

  因为刘总这番话,桑茶又再一次开始正视她之前动过念头的考研问题。

  于是闲来无事的时候,她便重新拣起了财经类的专业书籍,开始备战研究生考试。她研究过了,学校也不用去太远,就家附近的a大就挺好,一来之所大学的金融专业也算是王牌;二来还是那句话,离开近嘛,倒时候住家里比住外面舒服多了。

  当然了,这事她并没有大肆宣扬,就自己慢慢准备着。反正有钱有闲,就当看看书打发打发时间了。

  这期间,她还陪着俞晴去了一趟老太太家,一方面是去看看老太太,另外一方面是把鱼缸里的那缸已经变成小青蛙的小蝌蚪送过去给老太太。

  老太太这些年收到过的礼物各式各样,但收小青蛙还是生平第一次。以至于捧着那缸蹦跶的小青蛙,眼睛都有点儿发直。

  桑茶特别感同身受,因为当初俞晴把那袋小蝌蚪送给她的时候,她的眼神就跟老太太此刻的眼神一模一样。

  老太太:“这个是?”

  桑茶:“这是俞晴之前跟学校出去春游的时候,亲自捉回来的小蝌蚪养大了,变成的小青蛙。我想着您这儿有院子,外面又有蔬菜大棚,所以就让她给您送过来了。您看您到时候是准备养在院子里,还是养在蔬菜大棚那边?”

  老太太:“……”看出来了,你这就是属于网上说的那种自己淋了雨,所以也要把别人的伞撕烂的行为。

  不过虽然并不想养什么小青蛙,但看着孙女眼巴巴的目光,老太太到底还是大手一挥,指了指院子里的小鱼塘:“那你就把这些小青蛙放那个鱼塘里吧!正好那塘里还有些小鱼小乌龟啥都,可以让让它们一起作作伴。”

  俞晴抱着小鱼缸来到小池塘边,然后跟鱼缸里的小青蛙们无声道了个别,就把小青蛙给放生了。

  -

  一般只要来老太太这儿,老太太都会留下吃顿饭再让走。

  这天也不例外。

  午饭一家三口吃的是清蒸鲈鱼、蟹黄豆腐和蒜蓉粉丝虾,还有一锅炖得软糯入味的莲藕排骨汤。吃饭的时候,桑茶主动提起了俞晴六一儿童节要上电视台去跳舞的事情,老太太果然高兴得合不拢嘴:“我们家小晴都要上电视啦?真厉害,比你爸爸当年还厉害呢!”

  夸完俞晴又不忘问桑茶:“有没有票啊,到时候我也去电视台看看,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哦,给我们小俞晴打打call。”

  桑茶佩服地看向老太太,心想老太太不愧是天天刷直播的网络达人,竟然连“打call”这么专业的网络名词都知道。嘴上则配合地回道:“还早呢,具体的录制时间估计得等到5月中下旬,到时候我问问节目组那边,看能不能给我们多留几张票,咱们一家人一起去。”

  老太太点点头,忍不住又看了俞晴一眼。

  说实话,她以前不喜欢俞晴这小丫头,一方面是年纪大了思想古板,有点儿重男轻女的老旧思想在作祟;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不喜欢桑茶,然后又觉得俞晴小时候长得像桑茶,所以顺带着就也对俞晴不喜。

  但没想到如今一来二去,这个小丫头反倒是越来越合她老人家心意了,乖乖巧巧,懂事听话不说,最关键的是特别给她长脸。要知道她那群老姐们,身边没有一个孙辈像俞晴这样,滑个滑板就能上报纸的,更没有任何一个孩子,不到5岁跳跳舞就能上电视的。

  这说出去多有面啊!

  这么一想,老太太忍不住又用力夸了俞晴一遍,而且还主动给了桑茶一张卡,说让桑茶带着俞晴去置办一身跳舞要穿的行头。用老太太的原话来说就是,费用不限,漂亮就行,毕竟是上电视台要穿的,可不能丢人。

  桑茶:“其实上台的服装是电视台那边提供的……”

  老太太:“那平时练舞总要有练功服吧?给你就拿着,跟我还客气什么。你之前从我这儿坑钱的时候不是挺稳准狠的吗?”

  桑茶:“……”这不是那时候跟你老人家没什么感情,所以坑起来完全没有心理负担嘛!不像现在,可能是相处得久了有点儿下了手,坑起来总是畏手畏脚的,果然还是那句话,谈感情伤钱啊!

  -

  这年的4月份,除了俞晴小朋友要上电视台这一个好消息,俞然那边也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那就是他之前参加的物理竞赛拿到了省一的好成绩。

  据说这个成绩接下来会有两个好处,第一个是有机会入选省队,如果表现得好,甚至还能通过选拔进入国集,而国集的奖项在竞赛中的含金量是最高的;第二个是有机会获得那些顶尖大学的保送资格。

  换句话来说,俞然之前定下来的那个“带妈妈去读研究生”的伟大计划很有可能就要提前实现了。

  桑茶对于俞然在学习方面的实力还是相当有信心的,毕竟校园文大男主啊,这不在校园里大杀四方肯定也说不过去。不过学校的老师和相关的校领导面对俞然的这个成绩,还是惊喜之中透着几丝意外。毕竟学校里的好学生那么多,俞然之前还休学过一年,这一上来就拿到了全国物理竞赛省一的绝佳成绩,确实是让人忍不住会想一个问题,比如,桑茶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教育方法呢?

  为此,校领导决定通过俞然的班主任,邀请桑茶去学校跟同学们介绍一下教育经验,分享一下教育心得,简单来说,就是给大家聊一聊,究竟是怎么把孩子培养得这么优秀的。

  之所以不敢让俞然自己上去演讲了,是因为之前俞然那句“为什么你们不考年级第一”的威慑力还在,校领导怕让俞然上去,俞然又说出什么金句让人下不来台。毕竟学校领导的主要目的还是想要鼓励孩子们,并不是想要打击孩子们。

  桑茶接到这个邀请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拒绝。毕竟她真的什么也没做。

  但俞然的班主任很坚持,大有她不去自己就没法交差的意思,桑茶也不好为难人家班主任,于是只好说自己再考虑考虑。

  然后她就为这事,组织家里人又开了一次家庭大会。她现在算是理解为什么某些当领导的人都那么喜欢开会了,因为她现在也喜欢,就一家人为了一个什么事情,共同出主意,共同的想解决办法,会让人觉得这个家特别的有凝聚力。

  俞延照例还是视频出席。

  俞总这段时间剪了头发,人也瘦了一点,看上去比之前反而要年轻上几岁。跟俞然坐在一起同框的时候,说是俞然的哥哥也说得过去。

  他一听说是去学校做演讲,倒不觉得是个多大的事情,因为他太擅长演讲了:“……你就跟他们说,咱们家有学霸基因。孩子嘛,主要是遗传了父母的学霸基因,所以学得特别好。”

  俞然:“……”要点脸吧,我的爹!

  桑茶没搭理俞总,只是对俞然说道:“我觉得要么就不去做这个分享,要是去的话,还是尽量实话实说。因为我上学那会,班上也有同学,上课根本不听课,下课也不见他写作业,结果一到考试,他就能考到年级前几名,然后问他家里人,他家里人也说从来没在外面补过课,从来没有熬过夜,甚至说从来没有管过他的学习。我那个时候年纪很小,为此很受打击,因为觉得自己很笨,为什么别人可以随随便便的就学得那么好,而我拼尽全力才只能考一个普普通通的分数……后来我才知道,那些号称从来不学习的同学,其实私下也有补课,也有为了学习熬夜甚至通宵的经历。”

  “当然了,我承认这个世界上是有天才存在的,他们确实可以很轻松很轻松的就取得很好的成绩,可这样的天才毕竟只是人群中的极少数,对于大多数智力相当的孩子来说,认真、勤奋,才是能让我们的成绩脱颖而出的唯一方法。谁不是一边怀疑人生,一边摸着石头过河呢!”

  俞然正色道:“是的。学习本来也没什么捷径。只不过资质普通的孩子,要在基础题型上吃苦头,而资质好一点的孩子,可能就在难题和深奥的竞赛题型上吃苦头而已。我们强基班的同学,随便一个拉出去,对于普通班的孩子可能都是高不可攀的存在,甚至可能是别人眼中的大佬,但他们也经常会因为做不出竞赛题怀疑人生,就像我同桌,她也经常因为做不出题偷偷掉眼泪。”

  桑茶:“所以说啊,我们要鼓励这群孩子啊,不能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桑茶后来决定写一封信,交给俞然的班主任,让他代为朗读。至于信谁来写?那肯定是俞然自己来写,毕竟学习有多辛苦,只有俞然自己知道,至于桑茶,她负责签字和把关。

  俞延一开始以为桑茶是想去学校装一波,结果闹了半天她是很认真的想要安慰这群,于是财大气粗的俞总便也想着要出一波力,毕竟妇唱夫随嘛!

  不就是鼓励学生嘛,不就是给他们加油打气嘛,这方面俞总最擅长了。

  俞延:“这样,我去你们学校找你们校长设个奖学金,就叫俞然学习成长基金。只要学习成绩在某一科目上干过俞然,就能拿到单笔奖学金,要是总分超过俞然,就能拿到全额奖学金。正所谓重赏之下必用勇夫,保证他们劲头足足的,根本没时间伤春悲秋。”

  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