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第 210 章
作者:春山犹枝      更新:2022-03-16 06:11      字数:3490
  室友们都对这个所谓的外国教授很感兴趣, 纷纷表示公开课有机会的话一定会参加。

  沈鱼却隐隐觉得有些不对,这时间也太巧了,巧到让他没办法不多想。

  但要说真是冲着他来的, 好像不太聪明的样子, 这可是京大校园,难不成还能光明正大把他绑走?

  “沈鱼,你不想去吗?”所有人都表态了,就沈鱼没吭声, 赵文杰好奇地问。

  沈鱼笑了笑:“去啊, 为什么不去,多好的机会。”

  或许是他想多了吧,人家可能就是单纯来京大游学交流的。

  否则哪怕去对面清大开课然后迂回着接触他, 也比大咧咧直奔京大来,更不容易让人心生警惕吧。

  就算真有问题,来都来了, 有大佬愿意讲课, 他去听就是了,糖衣吃掉, 炮弹打回去,在华国的地界儿上, 在他的学校里,难道还能吃亏不成。

  想是这么想, 下课后沈鱼找机会给沈桥打了个电话, 两人约着在沈桥办公室见了一面, 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沈桥。

  “你觉得,这人又没有问题?”沈鱼说完,忍不住追问:“我能去参加公开课吗?”

  如果只是单纯来交流, 这公开课还挺值得去的。

  “没事,想去就去吧。”沈桥不在意道:“这些代表团学术团来华,都经过层层考察,官面上的身份没有问题,不会蠢到直白地对你下手。”

  沈鱼顿时放心了,吃掉了沈桥从化工院食堂带过来的超好吃的糖油饼,沈桥特意给他用保温饭盒装过来的,还热乎着,特别香。

  因为有个在不同学院当坐上宾的对象,沈鱼把机电院、化工院食堂,有名的,好吃的食物吃了个遍,

  又过了将近一个星期,天越来越冷,赵文杰说的外国教授还没来。

  金杉追问了好几回,连赵文杰自己都怀疑起来,是不是他搞错了,还跑去问他在学生会的哥,他很多消息其实都是从他哥那里听来的。

  沈鱼觉得金杉对这个所谓的外国教授,关注度有些太高了,其他室友知道消息后虽然也很期待,但人没来他们也没有太上心,金杉却追问了好几次。

  他试着问过一次,金杉含糊了过去,不是很想说的样子,沈鱼便不再问了。

  他也有别的事,之前沈氏和有间准备到各个城市开分店的时候,沈鱼是有注册公司,不过他在上学,也没经验,就套了个公司的壳子,本质上还是那么些店铺。

  后来汇集的账务越来越复杂,点开多了生意好了,再这么下去不是办法,沈鱼准备把他的公司搬到首都来,好好整合一下,也做个具体点儿的规划。

  公司的办公场所……沈鱼想自己请人盖楼,专门的沈氏大楼,几十层的那种,一定要气派。

  用不用得上另说,用不上大不了暂时租出去,但楼一定要是他的。

  至于盖在哪儿,沈桥给他买的基金会办公那块地儿真的很大,还有好大一片空地没有利用上。

  沈鱼琢磨着,可以在那边搞个园区,两个基金会现在用的办公楼还有生活区,原本就是人家工厂的老房子,也该翻新重建。

  这么一想,公寓楼也可以建起来。

  地方不够?他去过几次,都嫌弃那地儿片,现在空地还多着呢,他再找男朋友帮帮忙,多买些地。

  超市、便利店、快餐店之类的肯定得跟进,医院是没办法弄一个,但是开几个药店,再建一个诊所。

  还有小公园,给孩子们用的特殊学校,给那些无家可归,又没有文化技术的女孩子们的技术学校。

  这些沈鱼都考虑了,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设计图,都画了好多张。

  也跟陈美丽、姚杰等人探讨过,她们惊叹于沈鱼的想法,但如果真能做成,一定非常非常的好。

  陈美丽还说,以后她要是学得好,请沈鱼给她留个地方,她要在那里开一间心理诊所,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沈鱼一口答应,这是个大工程,找设计师规划师、合格可靠的建筑队,都需要时间。

  目前是他公司的问题,沈记和有间都是沈氏的子品牌,其实现在的发展进度是近乎停滞的。

  看起来生意很好,收益也很高,但其实扩展速度完全跟不上市场需求。

  单说整个大学城,最起码可以容纳三家以上同类型的沈记和有间分店。

  实际上是只开了一家,京大外面的炸鸡店,生意火爆极了,别的学校的学生特意坐五六路公交来买炸鸡,不止一次抱怨过离学校太远。

  还说学校附近的炸鸡店味道没有有间的好,鸡肉好像也没这么嫩。

  那可不,有间炸鸡现在用的还是老供货商,雷厂长这些年把养鸡场规模扩大了不知多少倍,成了远近闻名的鸡王。

  甚至还追着“有间”开分店的路子,在大城市附近寻找合适的小城市开分厂,好像是觉着沈鱼是贵人,跟着一准能发财。

  当然,人家厂子不是指着有间一家活,还卖其他饭店,也卖鸡蛋。

  但大城市对鸡肉鸡蛋的消耗确实大,雷厂长追着开分厂的路子,倒是走对了。

  他也不去大城市开厂凑热闹,地价贵不好租,人工也贵,他就找附近交通发达,气候环境什么也适合小鸡生长的小城市,养出来的肉蛋,再运去大城市卖,生意可好了。

  对有间这个大客户,雷厂长从来不轻忽,合作了这么久,送的一直都是好货,保证品质的那种。

  话说回来,沈记和有间都有实力扩张,却因为人手不够、规划调度不合理等等原因,拉慢了发展速度。

  几家店附近甚至出现了不少类似店铺,有的生意差有的生意好。

  沈鱼迫切地需要把公司摊子撑起来,早两个月,陈美丽一有空就往基金会那边跑,室友们忙着开租书店的时候,沈鱼就在忙这个。

  园区规划他自己跑去找的学校设计院的教授,请他们指点,如果大佬愿意给他出图,就当接个单,他肯定不会亏待老师。

  还真遇见对他想法感兴趣的教授,找了建筑系的教授一起商量。

  因为沈鱼想法多,会提到一些后世的设计理念——他看不懂但见到过实物,教授们觉得有启发,经常找沈鱼一起讨论。

  沈鱼顺便在设计院混了不少顿饭,学校几个食堂他都快吃遍了。

  设计图他不是主力,现在图纸都还没出来,更别说新办公楼了。

  但公司的事不能拖,沈鱼暂时用了一个基金会那边的空楼房当办公楼,发了招聘,想招点儿可用的人。

  这活儿他真不擅长,前世他光棍一个,是老板也是员工,轮不到他招人,只知道大学生有什么春招秋招,在大学门口摆摊的时候听学生们提起过。

  但现在大学生多金贵,学校还分配工作呢。

  尤其是像他们这样的名校学生,基本上去的都是好地方,谁要是被分到小城市,小单位,去了就当领导,不会从普通职员做起。

  他一个办公楼还破破烂烂拿宿舍楼改出来的公司,虽然他自己觉着,他家公司还挺有发展前景的,可是招不着人呀。

  这个招不着人,也是相对的。

  他要是招店员,那容易,能认识菜单手脚勤快就行。

  但他要招的是需要点儿专业技能的,基本框架得搭建起来,采购、审计、营销、行政、财务,哪个都少不了。

  倒是可以再去求助沈桥,可沈鱼觉得,这是他的事业,他可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找男朋友帮忙,但不能一遇到麻烦就找沈桥。

  沈桥的身份是好用,要什么人都能给,难道他要靠沈桥靠一辈子吗?

  所以沈鱼决定自己想办法,不光是社会招聘,也请朋友们推荐,还有现在两个品牌的管理层,选择合适的一部分,让他们找人接手工作,抽调来公司总部。

  亏得这是在首都,人才储备怎么也比别的城市充足一些,总有一些有能力的人因为种种原因需要这份工作,可也能是因为沈鱼开的工资高。

  总而言之是招到人了,沈鱼和刚抽调过来填充公司框架的余婶子、苏晴(海市分店负责人)等人,组了个面试组,挑出来一些合适的员工,暂时先入职,看后续工作情况。

  收到沈鱼消息的亲朋,也纷纷提供了帮助。

  张敬生、赵成勇等人在体制内工作过,介绍了自己一些可以来工作的朋友。

  陈泽海交友广阔,不光联系了以前当厂长时候的人脉,还在明珠市给他物色合适的人选。

  就连盛远也推荐了几个人,别说,挺厉害的,都是有真本事有能力的人。

  招聘应聘,是个双向选择,沈鱼在挑别人,别人也在挑他的公司,有些人就算现在留下来了,说不定要不了多久就会离开。

  但这么三拼四凑,大差不差,沈氏好歹能正常运转了。

  有了公司就是不一样,财务部门立刻开始清算堆积的账务,市场部离开展开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决定是否再开分店,哪些地方开。

  营销部门也做出了清晰明了的计划,审计部门准备开始内审,总公司刚成立,没他们的活,但各个城市的分店运营情况,他们需要仔细审核。

  公司开始运作,沈鱼又要上课又要去公司,在公司他既是大老板也是学生,每天都能学到很多新知识,结合书本,收获甚多。

  这样忙碌的沈鱼,实在没心思关注不知道还会不会来的外国教授。

  但当他把这事完全忘到脑后,那个所谓的外国交流团,外国金融学教授,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