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第 95 章
作者:春山犹枝      更新:2022-03-16 06:05      字数:7085
  沈鱼最终没有穿那件防护服, 虽然有点儿辜负沈桥这段时间花费的心力,可是真的太热了。

  不过沈桥也没有在意,他拿出来是因为成品做好了想给沈鱼看看, 并不是让他穿的意思。

  两人说开以后, 沈鱼把自己枕头贡献出来试了一下,一刀戳下去,棉花胖枕头凹下去一点点,毫无损伤。

  沈鱼竖起大拇指, 他彻底服气了, 就不知道还有没有什么是他男朋友不会的,感觉好像真的没有沈桥不会做的东西。

  交流完感情,两人各自去工作。

  沈鱼去店里, 张小山一见到他,激动地过来道谢。

  沈鱼疑惑不解,张小山简单说了杨黑娃的事, 唏嘘道:“要不是小老板你好心, 黑娃这次是真难过了。”

  他们这些老兄弟,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

  杨黑娃腿脚不灵便, 种地卖苦力,是下下等选择, 可正因为他腿脚不好,想做别的活也比别人困难, 根本不会给他公平竞争的机会。

  沈鱼被他说得不好意思, 摸了摸鼻子, 摆手道:“我没做什么,他工作,我付工资, 靠的是他自己的努力。”

  他是真这么觉得,听见张小山说他帮助到了别人,沈鱼感到很开心。

  他困难的时候,也曾得到过别人的帮助,所以知道那是什么样的感受。

  可他也不觉得,自己给了人家一份工作,就得对他感激涕零。

  就跟他说的一样,人家付出了劳动力,他支付报酬,天经地义。

  “还是得谢谢您。”张小山认真道:“这也是黑娃的意思,等他到了,会自己再来跟你说一声谢。”

  沈鱼被弄得越发不好意思了:“这就不用了。”

  张小山笑了笑,小老板脸皮薄,做了好事还不经夸,那他就不多说了。

  之后两天,张小山邀请的朋友们陆续到位,一共五个人,两个腿上有伤,一个是杨黑娃,另一个是叫葛成的男人。

  他们两个一个瘸左腿一个瘸右腿,但都不算很严重,不影响日常生活,力气也大。

  一个叫宋建国的,手上有残疾,右手少了两根手指。

  剩下两人手脚健全,但是一个听力有问题,一个一只眼睛看不见。

  听力有问题的叫董大柱,他的耳朵在战场上被炮声给炸坏了,只剩下微弱的听力,需要凑在他耳边大声说话,才能勉强听见。

  还有一个叫张小兵的,跟张小山名字很像,但两人只是战友关系。

  张小兵小半边脸上布满了细碎的伤疤,右边那只眼睛也受了伤,看不见了。

  五人被张小山带过来,脸上都有些忐忑。

  虽然是经战友介绍的工作,而且也提前说明了他们的情况,可真站到沈鱼面前,又不由担心起来,生怕沈鱼嫌弃他们,不想要他们。

  杨黑娃和葛成努力站直了,不让自己的伤腿显露出来。

  宋建国紧张地把右手往身后背,纠结片刻,又把手放了回来。

  董大柱因为听力出了问题,别人说话他总是反应很慢,显得有些呆愣,其实他一点儿都不傻。

  张小兵微微低着头,他脸上的伤吓哭过小孩子,小老板看起来白白净净的学生娃娃,不想也吓到他。

  沈鱼没有被吓到,只是有些难过,尤其是这些比他高壮的男人,顶着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却用担心胆怯的目光看着他。

  他藏起自己的难过,笑容满面对他们说:“欢迎各位加入咱们这个大家庭。”

  他鼓掌,张小山等人跟着鼓掌。

  杨黑娃几个愣了愣,董大柱耳朵不好,所以特别注意其他人的反应,看见其他人拍手,他就也用力拍着巴掌。

  杨黑娃几个蒙头蒙脑跟着鼓掌,心里渐渐安稳,这是接纳他们的意思吧?

  住的地方早就安排好了,张小山他们住的那房子隔壁,沈鱼也买下来了。

  再改几间员工宿舍出来,轻轻松松,够住。

  房子张小山几人已经收拾过了,家具什么的自然是沈鱼给备齐的。

  不是多好的东西,两人一间房,一人一张单人床,一个大衣柜一个书桌,两人共用,各自一个带锁的抽屉。

  这些都是沈鱼从之前合作那家具厂定做的,对款式没什么要求,简单大方结实耐用就够了。

  横竖杨黑娃他们不讲究这个,相反,他们还很满意。

  张小山带他们去看住的地方,光洁的水泥地面,新做的床和柜子,床上还铺了新被褥,被褥上还有凉席。

  他们拎着自己的行李包,都不敢往衣柜里放,那么干净的新衣柜,行李包上到处蹭得全是灰,哪好往里面搁,要弄脏的。

  “我们就住这儿?”杨黑娃咕咚咽了口口水,不敢置信。

  这么好的地方,给他们免费住?

  张小山笑着点头:“可不是,我和强子、海林他们,就住隔壁,你们要是休假,可以过来找我们,带你们到处转转,这省城可大了。”

  “休假?”

  “对,你们具体休几天不清楚,像我们,安保队的,一个月能休四天,哪天休都成,攒着一起休也成,只要当天安排好了巡逻的排班。”

  张小山解释了一下他的工作,然后特别强调:“休假不扣工资,一个月该多少是多少,只要你们好好干,尽职尽责,咱小老板从不胡乱扣人工资。”

  杨黑娃几人纷纷表示,他们肯定好好干,这么难得的机会,谁会偷懒?把工作丢了,哭都没地儿哭。

  董大柱听不太清楚他们在说什么,但是看其他人点头,他也跟着点头,看着周围环境,知道这是给他住的,美滋滋的。

  住的地方都安排得这么好,也不嫌弃他们,张小山说得对,主家就是心眼好。

  宋建国有些紧张地问:“小山,你们能干安保,我们能干点啥啊?”

  虽然他觉得要真打起来,他们打几个成年男人不成问题,可是毕竟有残缺,不那么适合安保工作。

  况且,看样子目前安保队不缺人,招他们来吃闲饭?小老板有这个好心,他们也没这个脸。

  “别担心,小老板心里有数,会给你们合适的安排。”张小山安慰道。

  他们来之前,沈鱼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已经给张小山透露过他对这些人的安排。

  董大柱听力有问题,张小兵脸上有比较吓人的伤,都不适合在店面里做服务工作。

  所以沈鱼打算让他们在后厨干活,董大柱可以杀鸡,鸡叫得再大声都不会影响他出刀的速度。

  张小兵可以在后厨打下手,洗菜腌肉洗盘子碗都可以。

  沈鱼从不在小处克扣员工,后厨常备热水,塑胶手套等,需要随时能拿。

  杨黑娃和葛成,之前打算好了让他们去烧烤店或者炸鸡店。

  葛成在炊事班干过,厨艺活算是几人中间最好的。

  宋建国虽然右手少了两根手指,但最关键的拇指还在,平时正常的生活,影响不是很大。

  而且他是个很有毅力的人,右手不行就练左手,虽然不是天生左撇子,现在练得左手跟右手一样灵便。

  他们三个具体做什么还没定,到时候炸鸡店和烧烤店培训考察的时候让他们一起试一试,如果能上厨就上厨,上了灶工资肯定会高一点儿。

  之前张小山给他们报的五十块钱,是基础工资,年后沈鱼给员工们涨过一波工资后,几个店里最低工资也有五十。

  一些老员工或者特殊岗位,工资更高。

  像张小山他们,工资都已经涨到了一个月七十块钱。

  “对了,要带你们去领工作服和其他东西,你们先把行李放这,跟我走。”张小山说。

  几人迟疑了一下,干脆把行李放地上,等回来了再收拾。

  关好门,张小山去跟沈鱼说了一声,然后带着其他人去仓库领物资。

  现在店越开越多,员工越招越多,杂物也越来越多,沈鱼干脆弄了间屋子当仓库,还弄了一套房子当员工食堂。

  仓库钥匙余婶子一把,张小山一把,需要什么跟他们申请,他们两个谁去领了东西谁登记。

  张小山带杨黑娃几人过去,一人一个不锈钢饭盒,一个搪瓷杯,两个盆两条毛巾一个牙缸一把牙刷一小管牙膏。

  一边给他们发东西,张小山一边念叨:“这些东西都是小老板给咱的员工福利,记住,是员工福利,发了得用,不能藏着不用,更不能转卖,听见了吗?”

  “那不能,咱怎么可能做这种事。”

  “就是,那不成挖……挖小老板墙角了。”葛成说。

  他本来想说挖社会主义墙角,后来觉着不像,就给换了一下。

  “你们宿舍那些东西也是,都是可以用,但不能损坏,不能拿出去卖。”张小山再三叮嘱,虽然兄弟们品行都信得过,可就怕有些人搞不清楚,以为东西发了就是他们的了,自己舍不得用,转头给卖了换钱。

  “知道知道。”

  “肯定不能干那种事。”

  “不过,这么好的东西,给咱这些大老爷们用,糟蹋了。”

  “可不是,这些东西都好,看这个饭盒,这么厚实,还有个把儿。”

  “这搪瓷缸子,我们村村长就有一个,早些年去公社开会的时候公社奖励的,老村长到哪都捧着。”

  “给我也我到哪都捧着。”

  其他人顿时笑起来,气氛不复沉重,一下子活泛了。

  “小山,这有两个盆,咱用一个就成了。”杨黑娃说:“还有这毛巾也两条,太浪费了。”

  其他人也点头,董大柱不知道他说什么,反正大家伙都点头,他就跟着点。

  “浪费啥啊,一条毛巾洗脸,一条毛巾洗脚,盆也是,可别给弄岔了。”

  “这还要分啊?”葛成不由感叹:“城里人真讲究。”

  张小山摇头,他待在城里这么久,也认识了几个本地朋友,其实很多城里人,也没那么讲究,一家人共用一条毛巾的也不少见。

  讲究的是他们小老板,小老板处处好说话,唯有在员工卫生方面,要求格外严格。

  “你们可记住了,小老板脾气好好说话,但最讨厌员工不讲卫生,你们平时得把自己打理得干干净净的,再去上班。这些洗漱用具,都发给你们了,可要注意。”

  一听说沈鱼在意,这些人都不敢轻忽了。

  现在经历的一起就跟梦一样,还没开始干活,东西先发了一大堆。

  还有免费住的房子,红砖水泥房,这在乡下,条件最好的人家都住不上这样的屋子,他们,白住!

  所以有点儿要求算啥,不就是让他们多打理自己嘛,这还不简单,大男人有水就能洗。

  “算了,这个等员工培训的时候,会有人详细跟你们讲。”张小山带他们回宿舍,让他们先把各自领到的东西放下。

  “面盆脚盆上图案不一样,你们自己分辨,别弄错了就成。”张小山看他们小心翼翼把东西放下,又说:“饭盒和杯子上,最好留个自己名字,到时候好认。”

  店里员工包吃,都有一个这样的饭盒,中午有时间的自己去吃,没时间的饭盒放那,会有人装满了饭菜给送过来,所以最好留个名。

  搪瓷杯平时用来喝水,天热的时候小老板让后厨给他们煮绿豆沙酸梅汤,直接拿搪瓷杯去打就行,免费的,也是员工福利。

  这些看起来小事,大家都记着,心里念着沈鱼的好,平时同事之间相处得也好,特别有凝聚力。

  “小山,我不会写字。”

  “我写的丑。”

  “我也写的丑。”

  “没事,我去跟小老板说,让他给你们写一个。”张小山笑着炫耀:“我那饭盒上名字,就是小老板给写的,写得可好看了,一看就是文化人。”

  几人纷纷心动:“可以吗?”

  “会不会太麻烦小老板了?”

  “没事,小老板人很和气,我去帮你们说。”

  张小山去找沈鱼,沈鱼果然没拒绝,拿黑色油性笔给他们一人写了个名字。

  各自接过自己的饭盒,都小心翼翼不敢碰那几个字,怕给弄糊了。

  杨黑娃捏着饭盒把手,鼓足勇气问:“小老板,咱啥时候开工啊?”

  拿了这么多东西,不干活,他心不安稳。

  “别着急,这几天先做个员工培训。”沈鱼安慰道:“放心,培训期间虽然没有工资,但是管吃管住。”

  杨黑娃呐呐点头:“我、我肯定好好培训。”

  他也不知道培训啥,但是小老板说要培训,那他就好好训。

  其他人也纷纷表态,会努力训练。

  他们对此接受良好,在部队里日常就是训练,所以要工作先训练也正常。

  实际上他们可以提前拿到这些生活物资,是沈鱼特批的,如果是其他招聘来的员工,都得先通过培训,才能领到这些东西。

  张小山领他们回去安置,边走边说:“等你们培训完了,一人能发两套员工服,衣服都不用买了。”

  他在自己身上比划了一下:“看见没,我这衣服就是小老板发的员工福利。”

  其他人顿时投来羡慕的眼神,跟他关系最好的两个,直接上手摸了一把。

  “真好,新衣服。”

  “就是,一个补丁都没有,太享福了。”

  “这也太美了,啥都给发,还管吃管住,员工福利真好。”

  张小山连忙解释:“你们可别误会,也就咱小老板心善,对咱们这些干活的人好,才有这么些好处,等熟悉了你们四处打听打听,再没比咱小老板给员工待遇更好的主家了。”

  “懂,咱们可不是白眼狼,外头人嫌弃咱呢,更别说给咱这么好的待遇。”宋建国闷声道。

  他是个心气儿要强的,伤了手种地不方便,为了养活家人,他试过去给人打短工。

  可要么嫌弃他是个残疾不要他,要么就是克扣他的工钱,明明他做的活跟其他人一样,甚至更多,可就因为他少了两根手指,他就不配挣跟普通人一样的工钱。

  听懂了话里含着的苦意,另外几人感同身受。

  他们这是遇着好人了,小老板心善和气,他们肯定得好好干。

  沈鱼之前贴了招聘启事,今天上午招人,余婶子带几个老员工主持招聘,沈鱼抽空去看了一眼。

  以后他的事业规模会越来越大,光靠他自己亲力亲为,什么事都办不成。

  所以沈鱼有意识地开始发掘自己手底下的一些人,首选的自然是老员工。

  余婶子就是个很不错的人才,性格稳重也不乏机变,虽然没读过什么书,可愿意学习。

  收银的时候发现算术不够好,就下功夫补算术,后来觉得自己需要多认识字儿,又重新开始学认字,现在都认识一百多个字了,正常的听说读写都没问题。

  当了这么久店长,店里账务从来没出过问题,人品靠得住,人也历练出来了,越来越拿得住事。

  沈鱼有意给她加担子,这次招聘让余婶子主持,也是想名正言顺再给余婶子提一提位置。

  现在他有三个店,马上又会多几个,所有店长平级,都对他负责,放假的时候还好,等上学了,有点儿什么事,如果店长解决不了,那就麻烦了。

  以前沈桥还能帮着处理一下,可沈桥现在有了自己的事,忙得很,哪有功夫给他管这个。

  余婶子就挺合适,把她提上来,当个大总管,沈记麻辣烫分店,也可以再提个店长。

  上午的招聘没什么意外,沈记麻辣烫和有间奶茶店的员工待遇好,是出了名的。

  平时没什么事都有人来打听他们招不招工,招聘启事一贴出去,早上一下子来了上百人。

  也就是张小山今天正好轮班,接待远道而来的兄弟们,其他四个安保队的成员,都去维持秩序去了。

  因为火锅店和蛋糕店还没装修好,这次只打算先开炸鸡店烧烤店,而且还有杨黑娃他们五个,两班轮换,两个店剩下大概只需要招五六个人。

  后续还有听到消息的人,以及看见人群聚集跟着聚过来发现这里在招聘也加入进来的路人,人越来越多。

  只招六七个人,好像收不住。

  余婶子就跟沈鱼请示了一下,说可以这次先把另外两个店的员工一起招了,先培训,到时候通知他们来上班。

  让他们等十天半个月,这些人应该会愿意。

  沈鱼觉得可以,不然下次招聘再来这么一遭,真有些吓人。

  招聘扔给余婶子管,到中午吃饭的时候都没忙完。

  厨房做了午饭,员工们轮班吃饭,轮到的人都拿着饭盒去打饭。

  张小山也带着杨黑娃几人过去了,打饭的是之前生意太好另招的员工曲阿姨。

  曲阿姨四十来岁,脸圆圆很有肉,原本是招来在沈记当服务员的,后来发现曲阿姨做饭很好吃,就让她做员工餐了。

  曲阿姨性格爽朗,见着谁都能说上两句,看见张小山,笑眯眯打招呼:“小张,今儿有你爱吃的炒鸡杂!”

  张小山苦笑,他就比曲阿姨小两岁,而且曲阿姨脸圆圆的看着显小,喊他小张,感觉怪怪的。

  不过谁让曲阿姨掌握着饭勺子,所以人家喊小张,他就老老实实应了。

  指了指后面跟着的杨黑娃等人,张小山介绍道:“他们是新来的,小老板让我带他们来吃饭。”

  曲阿姨点头:“知道,小老板上午就来说过,让我多做点儿饭。来,小伙子们,饭盒拿来打饭。”

  杨黑娃几人不敢动,一大盆白米饭,还有几盆菜,还有汤,这能免费吃?

  张小山先把饭盒递过去,曲阿姨给打了一大盒米饭,用力往下压了压,然后每样菜都打了一大勺,堆得冒尖。

  “快,到你们了。”张小山把自己饭盒接过来,催促道。

  杨黑娃迟疑地把饭盒递过去,收回来跟张小山一样满当当一大碗菜和饭。

  曲阿姨笑眯眯道:“不够再来添啊,小老板说了,饭菜管饱。”

  其他人都打好了饭,张小山带他们去外间找了个空桌子坐下。

  “忘了带搪瓷缸了,不过没事,吃完了拿饭盒去盛汤。”张小山说完,就开始吃饭。

  其他人对着丰盛的饭菜,用力咽了口口水,见张小山已经开始吃了,就跟着下筷子。

  中午三个菜,一个泡椒鸡杂,一个红烧鸡块,还有一个素炒青菜。

  泡椒是曲阿姨自己腌的,她腌酸菜特别有一手,酸爽够劲儿,沈鱼家里的酸豆角就是曲阿姨送的。

  泡椒鸡杂和红烧鸡块都是下饭菜,吃得几个大男人头都没抬,不到五分钟,一大盒饭菜都下了肚子。

  宋建国抹了抹嘴:“这饭菜也太好吃了,米饭真白,油真多,肉真香。”

  “好吃,真好吃。”

  “成子,比你做得好吃。”

  葛成笑骂道:“你当初吃我做的饭的时候,咋不这么说。”

  张小山站起来:“吃饱没?没吃饱可以再来点儿,也可以去打汤,我刚看见今个儿好像是西红柿蛋花汤。”

  “还能再吃啊?”董大柱难得说了句话。

  张小兵笑他:“这你又听得见了。”

  董大柱冲他嘿嘿笑,离得近嘛。

  “不喝汤,汤汤水水有啥好喝的,不如大米饭实在。”听说还能添饭,除了张小山,其他人都选择了再来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