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 39 章
作者:池陌      更新:2023-01-24 21:14      字数:6394
  秋收完,村里人都被累得够呛,孟大国一向是干活的好手,抢种抢收这种事一向冲在最前头,他干活卖力,吃最多苦,脸上晒掉一层皮不说,手也被磨出一层老茧来了。

  他干活从不抱怨,村里的人看了都说,大国没给他爹丢脸。

  在农活上,孟大国就是家里的顶梁柱。

  指望孟二勇那是没用的,这小子有点小聪明,别说无偿付出了,不偷懒占便宜那都是他仁慈了。

  好在有孟大国顶着,孟家这好名声才能延续下去。

  交完公粮,李德成就组织分粮了,就坝头村这条件能把公粮交上,都算万幸了,能分的粮食实在没多少了。

  猪也只能杀一头,一家能分到一两斤肉就算不错。

  不过这也算常态吧,要是年年粮食管够,肉也分的足,就不存在吃不饱的情况了。

  只是也难免念叨,说今年还盼来年好,来年还穿破棉袄,这一年年的劳作,村民们还是吃不饱饭,也不知道为了啥。

  孟家就分了两斤肉,像张翠花家这种女儿外嫁,家里就一个才拿五公分的小儿子,才分到一斤多的肉,是绝对没法留到年关的。

  看这情况年前是不会再分肉了,她当晚也来跟甄臻预定了三斤猪下水一斤猪肉。

  秋收忙完后就要准备入冬的事宜了,村里分了秸秆和干草留各家烧柴用,农家肥也分了些许。

  去年甄臻刚穿来没提前准备,今年不一样了,进入十一月就叫孟大国和孟二勇去山上劈柴了。

  兄弟俩里外忙活了一周,总算把草垛堆好,柴火劈好。

  别看门廊下、厨房、院子里堆得满满都是柴火,可一到冬天这柴火烧的可快了,偏北方的坝头村,过冬取暖真是大问题。

  大丫往柴垛上爬,嘴里嚷嚷着:“发柴了,发柴了。”

  今年孟大国要照顾小猪崽不能去挖矸石,就跟挖矸石的村民预定了三百斤,甄臻又想法子去黑市上预定了五百多斤碎煤。

  有着赵美兰男人在其中担保,大家也不怕她有问题,给她的价格也不错,只收了不到五十块钱。

  对农村人来说,这也算一笔大钱了,可这五十块钱能让全家人一冬天没那么冷,幸福感大大增加,甄臻觉得挺值的,再说这种碎煤比矸石好,烟小不呛人,想想都舒服。

  去年盖房子时在她屋里留了一个壁炉,大家都说不实用,农村人哪有搞这个的,入秋后甄臻用木柴烧着试了一下,效果竟然不错。

  烧木柴总比烧煤省钱,农村人缺什么都不缺木头,山上那不要钱的木头多着呢,劈好晒干就行了。

  虽说要花费劳动力上山砍柴,可她别的不多就儿子多,指挥儿子去干就行。

  这半年多,她空间的蔬菜消耗了不少,过冬前就叫孟大国去拉了一车大白菜放在地窖里,为的是防止家里那五只鸡把白菜叶给啄漏风了。

  奶粉囤了十五包,足足叫赵美兰周旋了一个月,又从空间里拿了不少东西出来交换,才把这事给搞定。

  三娃也开始吃辅食了,奶粉供应不上,断掉也没太大问题。

  但甄臻还是备一些,打算等开春暖和天,再让俩娃娃断奶粉,不然天寒地冻的,孩子要是生病可就得不偿失了。

  米面她不缺,大队里又分了小一百斤,但也做做样子,拿了几百斤出来。

  土豆、萝卜、粉条、大葱、红薯,也都是过冬必备,能买就多买点,总不能天寒地冻再去街上买菜吧?

  红豆、绿豆、红糖、冰糖、盐、油也不可或缺。

  甄臻空间里的红豆和绿豆吃得差不多了,她就叫孟大国去供销社买了一点,留着冬天煮粥,做豆沙馒头吃。

  大丫爱吃的桃酥、糖、炸果子、馓子之类的也都买了点,不能叫孩子馋着不是?

  至于最重要的猪肉,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过年前孟家正好杀猪,预计这猪能长到三百来斤。分给村民后,剩下的猪肉、大骨、猪血、猪下水,孟家想怎么吃怎么吃。

  焦蕙兰今年是越发自信了,身上卑怯懦弱的气质散去,渐渐成为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女人。

  她端了两百多斤白菜和两百多斤雪里红芥菜出来,打算腌菜。

  “娘,雪里红和芥菜我都会做,这大白菜怎么做呀?”

  这个甄臻会做的,她学过做延吉辣白菜,做出来的辣白菜不说一顶一,至少味道是过得去的。

  冬天能吃的东西实在少,她想备一点。

  “我要的辣椒面、大蒜生姜、苹果梨备好了吗?”

  “都给您备着呢。”焦蕙兰就笑,婆婆真是点子多,什么都会做。

  甄臻笑着坐下,拿木桶有条不紊地做辣白菜,可别说她做出来的辣白菜味道十足,焦蕙兰尝了一口就觉得很下饭,冬天吃这个真是相当不错的。

  白菜和酸菜腌好了,焦蕙兰想灌香肠。

  甄臻没让,开春时有一批香肠叫老鼠给啃了。

  老鼠忒可恶,这啃一口那啃一口的,把好好的香肠给糟蹋了。

  她打算等过年前再灌,这还没到腊月呢,急什么,有的是时间准备呢。

  但过冬的衣服得准备好了,去年给大丫做的棉袄还能穿,今年又给大丫做了两件棉袄,两件棉裤,两双棉鞋,又织了一顶帽子一条毛线裤。

  二丫还不会走路,也给做了两身。

  三娃两身,空间里不用的毯子拿了一个出来,剪剪切切,做了两个盖毯,天冷时包在衣服外面抱着,比什么都保暖。

  给焦蕙兰和陶爱红各做了一身衣服,别看陶爱红平常嘀嘀咕咕的样子,一到有好处占时,那是比谁都高兴,穿着新衣服站在镜子前美了好几天呢。

  去年结婚时甄臻给她做的三身衣服,娘家都给她扣下了,说是要给她哥娶老婆用,平时她不如焦蕙兰勤快,人又作,一件新衣服没混到,要不是甄臻给她做件新的,只怕要穿旧衣服过年呢。

  甄臻又给孟二勇织了一件毛衣,孟二勇盼了一年可算给等到了,喜滋滋地摸着胸口对孟大国炫耀,说这新衣服穿起来就是舒坦,可把孟大国气的不轻。

  她没给自己准备,倒不是舍己为人,主要是不想被这年代的审美给同化,这是她最后的底线了。

  她穿来前才25岁,忽然要她穿三四十岁的衣服,她怎么高兴的起来?

  谁知焦蕙兰当晚就给她拿了件红色的大花棉袄出来,还非要甄臻给套上,又一脸得意地拿了一双大红色的毛线棉鞋出来。

  “娘,这是我给您做的,可比苟子娘和翠花婶那棉袄好多了,保管您出去时把她们给压下去。”孟大国说。

  俩人强行帮甄臻给套上了。

  甄臻望着镜子中的自己,简直无语凝噎。

  苍天啊!大地啊!一下子从回村前变成回村后了。

  她不得不穿着带儿媳出去显摆了一圈,还得装出满意的模样,谁问起这衣服都要夸两句儿子儿媳孝顺。

  这衣服可叫张翠花和苟子娘羡慕坏了,一个说时尚,一个说潮流,夸得焦蕙兰彻底迷失自我,扬言要再给婆婆做几件,被甄臻给拦下了。

  显摆完,回家后甄臻就把衣服脱下来,整整齐齐叠好放入柜子里。

  孟大国问:“娘,新衣服您怎么不穿呀?”

  甄臻笑容满满:

  “你和蕙兰给娘做这么好的衣服,娘一时间觉得不真实,这衣服真好啊!又保暖又好看,娘怕把新衣服给穿坏了,还是脱下来留过年走亲戚再穿。”

  孟大国就给焦蕙兰使了眼色,回房后就夸上了:

  “还是你了解娘,做的衣服真好看,那老棉鞋也不错,看把娘高兴的!”

  焦蕙兰叫他夸得不好意思,好在给婆婆送礼这事没给办砸了,也不枉婆婆对她这么好。

  甄臻以为这事就过去了,谁知孟二勇知道后,直怪陶爱红不会做人,撺掇她去买一件更时尚的。

  陶爱红当然不情愿了,这没分家她手里也没几个钱,还指望买零嘴吃呢。

  但这事要是不办,说出去实在没面子。

  于是,甄臻又多了一件比那件还红还花的大棉袄,可叫她咬牙切齿了好一阵子。

  次日饭桌上,甄臻又开始抒情了:

  “老头子。”

  这话是对着天上说的,抒情对象却是坐在饭桌前的一家老小。

  “虽然你不在了,但我儿子儿媳孝顺啊!大国蕙兰对我好,给我买了件大红棉袄,二勇和爱红也体贴,买的衣服件件都好看啊!我甄桂芝何德何能,有这么好的儿子儿媳哦!”

  一番话把几人说的热泪盈眶,就连一向不作不高兴的陶爱红也鼻子发酸,被婆婆说的不好意思了。

  “娘,您吃猪肉。”

  “娘,您吃南瓜。”

  “阿奶吃炖鸡蛋,大丫的炖鸡蛋都给阿奶吃。”

  一家人纷纷给

  她夹菜。

  甄臻抹着眼角莫须有的泪,笑纳了。

  眼看着白菜腌制了二十多天,甄臻打开罐子尝尝味道,发现延吉辣白菜的味道那是相当好,好到她都想来点小酒喝喝了。

  她把辣白菜剪好,给张翠花送了十斤,给苟子娘送了十斤,给孟大嫂家送了二十斤。

  别看十斤二十斤的听着吓人,一颗白菜四五斤,这二十斤也就四颗白菜。

  苟子娘给她回了一瓶辣椒酱,张翠花也给她送了点黄花菜来。

  孟大嫂倒没送吃的,今年收成不好,张巧红明年三月生孩子,周淑芬一月生,忙儿媳坐月子还得添两个娃,家里拿不出吃的回她。

  不过甄臻上次提了一嘴,说要在西边给鸡搭了鸡圈。

  过冬前,孟大嫂就把孟老大和两个儿子撵来帮忙了,孟大国和孟二勇也上阵,没两小时就把鸡圈给搭好了。

  鸡圈刚搭好,张翠花就来跟甄臻说了个消息。

  “你那个同学,就你娘上次带来家里,说要给你相亲的赵为民,还记得不?”

  甄臻当然记得了,她还拿刀跟对方友好沟通过呢。

  “记得,怎么了?”

  “他被人举报,被那个了。”

  也就是被批/斗的意思,这货不是好东西,竟然勾搭村里张家的儿媳妇,叫老张家逮个正着。事情闹大了,儿媳娘家人上门求情,老张家看在几个孩子的份上,对外说儿媳是被强迫的,把儿媳给保下了。

  于是赵为民就被定性为强迫妇女了。

  这强迫妇女可是大罪啊!

  领导人都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

  这年头风纪本来就抓得严,赵为民顶风作案,可不就被当成典型严办了。

  据说没个几十年是出不来的,搞不好还要枪毙呢。

  甄臻觉得大快人心啊,又聊起宋小玉,张翠花可就不高兴了。

  心里吐槽,说你老孟家的蘑菇真没一个好东西啊!

  你看孟华走后把我女儿给伤的,那是日日躲在家里不出门,总是望着家里的老黄狗发呆啊。

  不过这话她也没当面说,她也算看出来了,孟华心气高,她女儿管不住这男人。

  抛开这点不谈吧,她女儿那长相也是实在过不去。

  老宋家的丑基因全叫她占上了,张翠花长得不说倾国倾城,可年轻时也占着个高和肤白两个优点,但老宋家可就一言难尽了。

  “你都不知道,我前天去我婆婆那,见到了我婆婆家祖上一张照片!我就说我公公模样相当不错,我婆婆除了鼻子丑点也没啥,怎么老宋家包括我两个女儿在,那是一个比一个难看呢?好家伙,彻底给破案了!原来问题都出在我婆婆的娘身上,她长着一个蒜头鼻,死鱼眼,那真是一传一个准!不过我婆婆娘说问题也没出在她那,是出在她娘那,但她娘也是从祖上传下来的。也是说,她们那边的丑基因彻底把老宋家的好基因给霍霍掉了。”

  张翠花嗑着瓜子,愁上了:

  “我女儿长这么丑,以后没男人要可怎么办!”

  甄臻被她逗笑了,“有你说的那么夸张吗?”

  “怎么没有?那蒜头鼻,绿豆眼的,我看着都难受!你都不知道她出生那会,我看她那丑样子都不想给她喂奶。”

  甄臻觉得好笑,“我觉得小玉挺不错的,人也单纯可爱,男人找对象也不都看长相的。”

  “骗鬼呢!不看长相?不看长相至少要看身材吧?你说我这胸虽然赶不上你好看,但年轻时那也是拿得出手的。好家伙,我女儿可就不一样了,那就是平板上点两个芝麻,不细看都找不到在哪!”

  甄臻瞪了她一眼,给了她一根玉米棒叫她帮着搓玉米。

  “没见过你这么吐槽女儿的,孩子要夸的,多夸夸可不就越变越美了吗?”

  “能靠夸改变问题,那就不是问题了!”张翠花可不认同,长得丑就是丑,不能违心说美吧?“我也就是没钱,要是有钱就叫她去大城市剌个双眼皮了。”

  甄臻听笑了,“你还知道整容呢?”

  “那可不!我娘家村上有人出车祸把眼皮给戳坏了,医生就给他缝了双眼皮,听说大城市就有这技术呢。”

  张翠花和苟子娘吃辣白菜上瘾,又来跟甄臻讨法子。

  没两天,村里人都从她们口中听到这腌菜的好办法,纷纷拿了一两百斤白菜出来腌辣白菜。

  这年头白菜便宜,家家户户都是吃得起的,冬天没吃的,要是能腌点辣白菜,就着粗粮饼子过冬,也比往年干吃雪里红强啊。

  甄臻也没吝啬,叫各个老娘们端着白菜来家门口,她□□给她们。

  家里没有苹果梨的,就没放这两样,大体过程差不多就行。

  今年坝头村吃辣白菜,也算齐齐整整了。

  上次甄臻叫人来重新打了一口井。

  张翠花家是没井的,经常来老孟家打水喝,偶尔来的频繁了,就有点不好意思,会去别人家再打几次,不过离得远的人家来回拎水很不方便。

  甄臻就想打在两家中间。

  张翠花见她没提钱,有点不好意思。

  她男人觉得不能占人便宜,就做主费用跟孟家平坦,甄臻想想也就答应了。

  这样两家都花了一半的钱就有水喝了。

  下傍晚甄臻打点水,打算把猪圈和鸡圈刷一遍,孟大国回来了,不让她干,叫她去屋里歇着。

  天阴了好几天,总算下雪了。

  下午时屋顶已经盖了厚厚一层,远处的山景像一幅水墨画。

  空气也清新,除了有点冷,真是什么都好。

  甄臻搓着手跑进厨房,拿了一只鸡,把红枣、人参片、枸杞、香菇干都放进锅里炖。

  红枣是她刚买的,其他都是空间里剩下的。

  这几个是名副其实的鸡汤伴侣。

  先大火再小火,也不需要提前焯水,要出锅时把浮沫撇去就行。

  这时候掀开锅盖,鸡汤沸腾直冒热气,鸡肉被炖的金黄,但是汤却澄清,喝一口,那叫一个鲜香味浓!

  整个厨房都冒着鸡汤的香气。

  还没到饭点,家里大大小小的都围过来了,连二丫都知道有鸡汤喝,直往锅里看呢。

  鸡汤盛到炉子上小火保温。

  焦蕙兰用猪油渣炒了一个白菜粉丝,腌好的雪里红和肉丝炒,又给三个娃做了鸡蛋羹。

  焦蕙兰回回都觉得家里吃得太好了,没必要这么浪费,四个菜太多,两个菜就行了,你说村里哪家比他们吃的奢侈?

  给孩子蛋羹就更没必要了,村里的孩子都是跟大人一起吃饭,才一岁都能吃辣椒呢。

  但婆婆不答应,说也不缺这口吃的,把孩子身体养好才行。

  陶爱红被这鸡汤味给馋哭了,自从年中闹了一场被婆婆打压下来,她就决口不敢提鸡汤两字了。

  家里老母鸡是下蛋用的,更不能打这五只鸡的主意,她馋了大半年,谁知婆婆却在下雪天炖了香喷喷的鸡汤。

  孟大国直吸鼻子,鸡汤可真香啊!

  他夹了个鸡腿,盛点汤和红枣人参片,递给甄臻。

  “娘,您辛苦了,多喝点鸡汤补补。”

  孟二勇又慢一步,那叫一个悔恨啊!

  甄臻笑眯眯拿起筷子,喝了一口汤,那叫一个满足啊!

  这大冷天的就该喝一碗热鸡汤。

  家里人见她动筷子了,才敢开吃呢。

  甄臻道:“给孩子们盛一点,三娃也能喝鸡汤了,吹凉点让他喝。”

  孟二勇灵光一闪,给大丫二丫盛了鸡汤,又抱着三娃喂饭。

  甄臻笑眯眯夸:

  “二勇不错,知道主动带孩子了,娘这三个儿子,没一个生错的。”

  鸡汤自然要给孟老太和孟老太爹送去的。

  孟老大一家已经习惯孟大国给老俩口送饭了,这回还是叫这鸡汤味给馋到了,老俩口吃肉喝汤时,隔壁房间里,其他人都没骨气地直咽口水。

  乖乖,这过的是什么日子啊!还没过年鸡汤都喝上了。

  过年前,孟家就张罗着要杀猪了,家里的猪杀完,山里那几只猪也要杀。

  全家人都郑重起来,生怕哪个环节没做好叫人给发现了。

  杀猪这事甄臻其实不急的,家里这头猪已经被人定的差不多了,她担心山里那群猪。

  过年前猪肉紧张,价格也高,肯定是不愁卖的。

  但甄臻好久没去黑市,不知道那边是什么情况,哪怕赵美兰男人跟黑市熟,可他一个人能不能吃下这么多猪肉,也是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