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双日凌空
作者:山伏大宝      更新:2022-12-26 05:31      字数:4088
  圣祖殿的动静也传到李太真这边,监斋和柴三妙到底是玄都观的人,李太真不放心,派人去探,很快,打探的女冠匆匆回来。

  女冠遣退四下,悄声将殿内的情景一一描绘,又将柴三妙的办法复述出来。

  李太真站在回廊里,轻摇手中麈尾,抬头朝东侧殿的方向看去,弯了嘴角。

  柴三妙若成功,在世人眼中亦是玄都观的成就,柴家的女儿,她还真没看走眼,果然是员福将。

  下元节祭祀的大戏,无数双眼睛盯着,只待帷幕大开,各路优伶登台。

  ————

  十月十五,寅时(3-5点),太清宫内外,燃灯如白昼。

  左右金吾卫披青色兜鍪甲胄,手持弓箭、刀盾、旗帜,于大宁坊内各街巷入口列队,核验群臣代表官职的鱼符,并指引世家仆从将车马有序通行。

  大宁坊坊门,金吾卫校尉拦下一辆犊车,认出车前灯笼上范阳卢氏的族徽,作插手礼,“卢寺正请。”

  端坐车内的卢祁撩开窗帘,递出银鱼符,笑说:“可不能破例,该验还得验。”

  待校尉将核验流程走完,卢祁吩咐仆从将犊车停到一边。

  正在坐镇指挥的金吾卫中郎将崔湃,远远就看到了范阳卢氏的灯笼,他骑着大马过来,卢祁身着礼服,行动不便,就坐在车内跟他说:“九郎,你可曾听到圣祖殿内的传闻?”

  崔湃一脸“老子在办公,没事赶快滚”的不耐烦,根本不想搭理他这颗八卦的心。

  “唉唉唉,别走啊,我可听说有人要在圣祖殿内打造双日凌空。”卢祁不再卖关子。

  崔湃果然回头,“双日凌空?这是在映衬两位先帝,能放此言者,世间唯有袁天师。”

  卢祁摆手,“非也非也,我听说放话的人名不见经传。”

  “谁?”

  “正是玄都观的小女冠,柴三妙。”

  “太清宫里的事,都逃不开大理寺的眼线,卢寺正的消息灵通得很。”

  崔湃握了握马鞭,倒是小瞧了平阳柴氏这个女儿。

  “非也非也,我不过是听吕二多说得两句。”

  卢祁放下帘子,与崔湃分别之际,道了一句,“盯着太清宫的人可不少哟~”

  祭祀礼服,上衣下裳,宽衣大袖,再戴齐配饰,比平日的圆袍常服厚重许多,各家车马不得入内,文武百官只得拖着步子进入太清宫,于圣祖殿前按照品阶列队就位。

  因为通宵未眠,走了好长一段路,难免气喘吁吁,同僚见面互相寒暄,有的还热心地帮对方整理礼服。

  太常寺卿高氏于圣祖殿台阶高处一揽全局,统筹典礼,见眼下一副同僚情深的场景,心里冷笑。

  同祭两位先帝的奏请,明面上看着敬重,其实关中五姓大族的心在何处,谁人不晓?

  不过是借着下元节斋祭,重提洛阳那位的存在。

  长安各道观的法主和道士站在群臣前的第一方阵里。

  就算今日是袁天师的道场,也掩盖不住李太真的气场,她只是气定神闲的立在原地,就能让群臣各有所思,时不时打量曾经风光无限的隆庆公主。

  传闻今日有大事发生,必然跟这位公主脱不了干系。

  正殿前,左右骁卫以黄旗队和胡禄队守在东西廊,做警卫;而左右武卫则是披白色兜鍪铠甲,充当仪仗。

  袁天师与高处的太常寺卿遥遥对望一眼,吉时已到。

  高氏来到圣祖殿高台前方,按章程宣布下元节祭祀大典正式开始。

  红柱正门通往圣祖殿的主道上,大唐天子现身,身后是数十人组成的华丽仪仗。

  柴三妙立在人群中,远远地看见天子着十二章纹饰衮冕礼服,日月星辰纹绣作服面,头顶垂珠十二旒,挺拔的身形,撑住礼服背后的皇权高贵,每走一步都是统御天下的威严庄重。

  他是霸道不容侵犯的九州之主,四海之王。

  被鸿胪寺邀请前来观礼的各国使臣、宗教领袖现场目睹了中央帝国的繁盛,叹为观止。

  天子就位,立在圣祖殿前,太清宫法主上前开坛作法,持诵祭炼,在钟馨声声和香烟缭绕中,愿列祖列宗保佑大唐太平昌盛。

  卯辰交替,日出破晓。

  圣祖殿殿门大开,天子亲率群臣叩拜太上玄元皇帝。

  殿内烛光奕奕,看不出所以。

  当东方升起的第一缕光越过重檐,穿透直楞窗棂,人潮中那些各有心思的人都在等待,等待亲眼见证忠宗圣像被金光环绕。

  不会的,绝不会再出现那样的场景。

  柴三妙冷静地握紧拂尘,在心中默数,三、二、一……

  辰光照进大殿,瞬间璀璨耀眼。

  明晃晃的闪花了众人的眼睛,群臣抬起宽袖避开,弄不清状况,待适应了亮度,才敢抬眼。

  瞬间,人潮骚动,此起彼伏。

  辰光,让太上玄元皇帝和两位先帝的圣像,一清二楚!

  完全没有阴影死角,圣祖殿内明亮得能清晰看见壁画上的每一笔走线,让人惊愕万分。

  众人环顾四周才发现蹊跷。

  一丈来高的饕餮纹连枝铜盏围绕一圈,枝头不再是灯盏,而是数百面打磨平滑的铜镜高挂其上。

  铜镜列阵,闪闪发光。

  反射出来自东方的光亮,让圣祖殿内的光线再也辨不出东西,分不清明暗。

  它们便是柴三妙打造的太阳,和长安城外的旭日一道,双日凌空。

  亦如瑞、忠二圣,同耀大唐。

  这才是天子想要的祭祀大典。

  她成功了!

  柴三妙站在离天子很远很远的角落,依旧捕捉到李雘在垂珠十二旒下浅藏的笑意,他是高兴的,她能感受得到。

  想起他在西市食摊上对各地盐货如数家珍,想起他因为繁琐政务而长期失眠,藏在北院旧书阁里睡觉。

  除了威仪四海,她见过这个男人普通又真实的另外一面。

  柴三妙觉得李雘是个好皇帝,只是偶尔有些古怪。

  谁能想到,前日神神秘秘整箱搬运的,居然是北院质库中偶然清理出来的铜灯与铜镜,这些被视作废料的陈旧铜器,只是表皮被氧化。

  柴三妙命人速速请来工匠,用细木屑、麦麸子和在一起,倒入米醋,调成浆糊涂在铜器上,风吹干后,铜锈脱掉,再着人连夜打磨,即刻焕然一新。

  如此,才解了太清宫燃眉之急。

  柴三妙心底也很高兴,因为自己帮到了他。

  大典礼毕,已是午时日正,人潮散去,群臣私下里传言“双日凌空”的妙计出自玄都观中,只叹李太真还是那个李太真,果然不负众望。

  太清宫外,大宁坊丙巷转角处,两辆犊车并排停在一起。

  也没有撩窗帘,只听见其中一辆车厢里的人说:“下元节祭祀的情况,后日就会传到洛阳那位手中,事前还说李太真因为天子亲近河东士族,两人有了间隙,借着柳氏贵女在玄都观里的争执,警告河东士族,实际看来,李太真依旧站在天子那边,他们一步步紧逼不放,后面又当如何?”

  “一个安东都护府的人事变动,无法撼动多年的经营,只是,平卢节度使的位置决不能让与长安的人把持。”

  另一个车厢里的人明显稳重许多,“贤弟莫要忧心,贵主自有思量。”

  两辆犊车朝着不同的方向离开,汇入大宁坊今日拥挤的车流中。

  ————

  祭祀顺利完成,前来太清宫支援的寺观人手组织有序离开,离开前依次跟袁天师道别。

  柴三妙负责在太清宫暂居的收尾工作。

  物品该打包的打包,该扔掉的扔掉,忙碌了两日,结束前接到阿鸳来传监斋的口信,让柴三妙赶紧去西侧院正厅,李太真有请。

  柴三妙一路小跑赶过去,至院门却被守卫的军士拦停。

  龙虎军会在西侧院只有一个原因,天子亲临。

  柴三妙手上没有凭据,正愁着进不去,就瞄见一个熟悉的身影,龙虎军郎将吕元赤。

  她立刻把他叫过来,军士见眼前女冠直呼上峰大名,难以置信。

  “女冠怎么在外面?”吕元赤问她。

  柴三妙反问吕元赤,“圣人在里面看望太真?太真唤我,这该如何是好?”

  吕元赤挥了挥手,把柴三妙放入西侧院内,三妙道谢,转身便去了。

  亲眼见证双日凌空盛景的人,都不敢相信这样的奇思妙想,竟然出自无名女冠,包括卢祁和崔湃。

  玄都观的小女冠,现下可是圣人身前的大红人,其中内幕,吕元赤是知道的。

  柴三妙劳驾厅外守着的内侍官通传,内侍官不情不愿的去了,没一会儿,竟然是冯内侍亲自出来将柴三妙迎接入内。

  值守的内侍吓得跪倒一片,冯内侍敲在他们脑门上,“小兔崽子,一个两个眼里没活!”

  柴三妙进去的时候正好碰到玄都观全员跪拜,李雘端坐中央,看起来心情不错,李太真陪在一旁,正在说些什么。

  不明所以的她被监斋拉进队伍,跟着一起谢主隆恩。

  李太真将柴三妙唤至身边的胡床来坐,却见她一鼻子薄灰,“怎么还是只花猫?”

  引得天子也看过来。

  柴三妙尴尬地抬起袖子捂住脸,从怀中摸出随身的小铜镜照了照,“刚刚走得太急,没注意查看仪容。”

  小侍奉端水盆来,为她洁面。

  李太真对天子说道:“祭祀大典,三妙功不可没。”

  就算是她的主意,众目睽睽之下,柴三妙哪里敢独占功劳,是不想混了吗,她连忙道:“三妙不敢贪功,是在监斋和吴博士的指挥下,全体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因为离得近,她都能听见自己说完后,李雘极轻的笑声,笑她的客套太假。

  柴三妙更不便抬头了,李太真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女冠柴三妙,敏而好学,慧心巧思,协助玄都观监斋主持常住经年,工作井井有条,现充任仙游观监斋一职,望尔勤勉,不负皇恩。”

  她这是连跳三级,升职了?

  冯内侍在一旁提点她,三妙,“还不快谢过圣人与李太真。”

  柴三妙才反应过来,作礼谢恩。

  原来因为“双日凌空”,天子钦赐长安西方岐州(宝鸡)太白山附近的仙游观一座,交与玄都观统辖,以示褒奖,涉及土田百余顷充作庄产,下辖两百佃户,免租税,长充扫洒户。1

  如此观庄田园、僮仆尽入于常住(宫观财产),所以才有之前谢恩的场面。

  天子出手,手笔不凡。

  柴三妙终于看向李雘,正好李雘也在看她,眼神玩味,好似在问:如何?可还满意?

  她心满意足的表示:老板大方。

  果然,思老板所思,解上峰之急,才是职场生存千古不变的真理,她t到了。

  注释:

  1扫洒户——食实所属的封户、封丁,道观经济参考《唐六典》。

  作者有话要说:仙游观,829年建,位于宝鸡麟游县,太白山也在宝鸡,唐朝宫观规模宏大,都很有钱,下元节后换地图搞事业,宝鸡离西安大约2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