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六零拖油瓶(16)
作者:传山      更新:2022-12-24 02:51      字数:4286
  四年后,旱灾早已远去。

  高产的种子也优化了出来,如今在全国在推广,云淼现在依然管理着农场。虽然粮食没有之前那么紧张,可灵地农场依然保留着。

  云淼所在的农场是一号灵地农场,但对外是北方机械农场。

  农场果园中

  “云场长,今年咱们果园的收成不错。”有一人垂涎的看着树上的累累硕果。

  “是不错,怎么有啥想法?”身边的人是农科所的新人:赵新华,最近跟着江教授做助理,从三年前开始,果园的果树全部开始结果子。

  果园中四季的水果都有,扩大了规模,果园如今的规模很大。

  赵新华嘿嘿的乐,“没啥想法,只是天天闻着可把我馋坏了。”不远处的江教授无语,这个助理什么都好,就是太馋了。

  “等摘果子的时候,有你吃的。”云淼忽然看向江教授,对着他喊,“江教授,咱俩聊聊。”

  江教授走了过来,“云淼,你是有什么好主意?”

  “嗯,咱果园的果子味道咋样?”云淼明知故问。

  说道这个,江教授说一天都说不完,“那自然是顶顶好,我还没有吃过比咱果园还好的果子。”

  “卖相怎么样?”继续问。

  “卖相那也是一等一,不,顶级。我还没有见过别咱果园还好的水果的卖相。”

  江教授貌似明白了眼前云淼问话的意思,他的眼睛瞪的老大,恍然大悟,高兴的都结巴了起来,“你你你的意思是出口,高价。”

  “嗯,物以稀为贵,我们的水果可以做精致的包装,然后找人在港岛在国外炒出来个天价。外面那些所谓的贵族,上流人士,我要让他们以买咱们的水果为荣,以此作为他们身份炫耀的资本之一。限量,优先,高价”

  云淼说到了后世的一些营销手段,不过这不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还有她的营销手段也不能做的那么露骨,要委婉些,要震撼些,要神秘些。神秘的东方古国的魅力要展现展现。

  与江教授两人越说主意越正,无数的灵感迸发出来。

  谁能想到,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绿色农业绿色有机的正式在这个国家提了出来,也是从这一天,一个顶级的蔬菜,粮食,水果,牛肉,羊肉,猪肉,鸡肉的品牌诞生了:北灵。

  外面的人不会明白这个名字的意思。

  可知道缘由的人自然明白。

  之后的几年,全国其余的灵地也开始做起了出口粮食,水果,肉类的生意。带动了竹编厂的生意,竹编的礼盒样式越发的精美雅致上档次。

  从这点也看到了有机农业带来的好处,特别是吃过灵地农场出产的蔬菜,粮食,水果,肉类的人,让他们再吃普通的,都觉得相差岂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就这样,云淼也成了一个农业专家。是实战的那种,她在附近的农村做实验,用农药化肥种植粮食,蔬菜。

  一片实验田不多,也就十来亩,种植的粮食品种就多了。

  江教授吃着碗里的饭菜,每一口都像是逼他喝药一般,“看来用农药化肥确实不是好事?增产是增产,可”

  云淼也知道只是这样,还遏制不住人们对增产的向往,“江教授,陈教授,曾教授,汪教授,你们都是农业方面的顶尖专家,在这方面比我有发言权。

  其实在灵地优化过的各种粮食种子,蔬菜种子,都有一定的抗虫抗旱抗寒的能力,增产更是毋庸置疑。咱们不能指望把粮食,蔬菜种在地里田里就不管了,让它们自生自灭吧?

  优化过后的各种种子,虽然不是灵种,可也蕴含着微弱的灵气。我瞧着那些肥料,还有农药作用不大。特别是农药对人体年长日久的侵害,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我想着,诸位能不能写个报告,报上去。”

  几位老教授,最近一年也兼职一起与云淼做这个事。更是心知肚明,虽然现在的检测手段没有几十年后那么厉害,可也能检测出来粮食,蔬菜中蕴含的一些微量毒素。

  吃一次两次真没有什么,也许吃十年二十年也没有什么。可一辈子都在吃,那就不见得。

  江教授与云淼最是熟悉,他是最早进驻云淼农场的农业专家,常年驻扎于此。如今家里人都跟他住在农场家属区,儿女们都说,还是这里好,四季如春。不冷不热,眼馋他的房子眼馋的紧。

  “云淼,我们几个商量商量,看看这个报告怎么写?”

  云淼知道马上要上马很多的肥料厂在全国各地,她才如此心急,“行,等教授们的报告写好,我想与教授们开展一个新项目。”

  几人一听来兴趣了,迫不及待的问,“什么新项目?”

  “教授们还是先给我写报告,不然赶不上趟。那些肥料厂,可不能上马。”目前没有多少家各种化肥厂,农药厂,屈指可数。

  “自然。”几人听说有新项目,心痒难耐,恨不得马上知晓,可遇见了个嘴紧的主,死活不肯告诉他们,无奈,只能几人商量怎么写那份报告。

  数据,自然有,证据也有。

  一个月以后,各种化肥厂,农药厂陆续关停。本来就不多,规模也都不大,损失自然没有伤筋动骨。

  在爷爷奶奶与林凡的操持下,筑基后就结婚了云淼,先开花后结果,先生了一个闺女,后面接连三年中生了两个儿子,全是姓云。可把二老高兴坏了,一直念叨老二是后继有人了,有人了。

  她的丈夫家里是个大家庭,父母全部是军人,也不是什么大领导,家里的子女也多。丈夫赵江河是军人,是家中中间门的孩子,所以不论是赵江河本人还是他父母,对于孩子是否姓赵,都不执拗。

  赵江河本人是有灵根的,两人生了三个孩子,也都有灵根。

  如今林凡那边的山上,还多了一座小型的学校,里面小学,初高中全都有。

  老师也是精挑细选过去的,是绝对可靠的孩子们,不只是修炼,每天上午要上半天的学。

  文化课知识也是要学的。

  不求你做什么学霸,可也得学啊。

  一直活到了筑基的最大寿数,完成了最后一次天机推演的云淼才闭上眼,这一世她没有自断生机而去。

  “妈(祖母,曾祖母)。”云家大宅的大厅里,跪满了子孙。哀恸不已,云家的老祖宗走了。

  云淼的一女两子及其后代们,感觉此时天都塌了下来,虽然云淼的三个子女如今都已经是金丹修士,可依然觉得妈妈是家里的顶梁柱。

  母亲的离世,比天塌下来还让他们伤心。

  没多久,云淼堂哥堂弟堂姐堂妹们的后代也陆续赶来山上的云家大宅。

  也是从这一天开始,不少地方,开始了大规模的布阵,用最高等级的阵法笼罩住整座城市,甚至是城市周围的不少农田水源全部在笼罩的范围内。

  物资不再出口,而是大规模的进口各种物资与原材料。有了准备,一场长达十几二十年代甚至更长时间门的各种灾难,能保住不少人的性命。也算是云淼对于这个世界这个国家最后尽的一点心意。

  七零知青

  平行时空,一切皆虚构,勿考据

  “我们是接班人”激昂热烈的大合唱,唱醒了头斜靠在窗户边睡觉的云淼,混沌的意识也苏醒了过来。方才的一场梦中电影,恍若是南柯一梦。但她知道,自己是又换了一个世界。

  脑海中的记忆告诉她,依然是姓云,名淼。如今是一个知青,此时是在去插队的火车上。家里有父有母,上面有兄有姐,下面有弟弟,父母偏爱儿子,对女儿谈不上虐待,但也没有什么关心,大多数时是漠视。与当下重男轻女的家庭都差不多,唯一有点温度的就是,不怎么打骂女儿,至于关心就别想有。

  原主与姐姐在家中基本没啥存在感,造就了两人的性格是冰火两重天。姐姐性格火爆,而原主性格冰冷,对什么人都冷冰冰。

  因为性格的原因,原主一个知心的朋友都没有,但因为独来独往,也没有敌人。

  从出生到读书,再到如今高中毕业。原主在所有读过的班级都没啥存在感,很多人若不是看毕业照,或者是搜肠刮肚的想,肯定是想不起原主。

  今天就快要抵达这趟车的终点站:东北快到边境口岸的一座小城。他们路上也倒过车,他们现在离目的地已经不远。

  坐了几天火车的年轻人,兴奋的高歌。

  神情激昂,一点也不颓废。还真是出乎云淼的意外。

  查看了原主的记忆,还好,原主有门不错的技能。原主居住的大杂院有位擅长射箭的老爷子,教了原主一些粗浅的功夫,还教了原主射箭,打小原主就跟着老爷子在少年宫学习射箭,还是免费的那种。

  在原主心目中,最最挂念的人只有姐姐:云蔷,与不是师父胜似师父的老爷子:周爷爷。

  亲人也只有他们俩。

  下乡的时候,已经上班且结婚的姐姐,还有周爷爷给原主准备了不少的行李。全新的盖被,垫被一套,床上三件套旧的一套,新的一套。还有热水瓶一个,全新的毛巾牙刷牙膏,老人家周爷爷准备的东西最多,被子是他被原主准备的。

  老爷子是孤寡老人,也没有子孙。身体硬朗,钱财票券富裕,在少年宫上班,看大门。

  对自己抠门,可对原主却是极好,虽然家里的父母对原主不在意,可周爷爷对原主却是非常的好。也算是弥补了一点点原主缺失的亲情。

  既然醒过来,云淼缓缓的睁开眼睛,对面坐的人是原主的同班同学加后桌:赵建设。

  一个个子高高的男同学,瘦瘦的,长得也不错,小脸,轮廓分明,五官硬朗,大眼睛,高挺的鼻梁。放在后世妥妥的小鲜肉,顶级流量。

  “你醒了,我还以为你会一直睡到目的地呢?”赵建设在读书时虽然与前桌云淼没有说过几句话,可还是认得云淼,不至于像别的同学那般不记得云淼。

  还有他本身也不是话多的人,除非是遇到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不然不会愿意多说什么。

  “嗯,我睡了多久?”云淼刚醒来,眼睛还有些模糊,看人都重影,但对面的人看不清楚也知道是谁。

  “从上车到现在,已经快七八个小时。我刚才问了列车员,我们快到目的地了。”赵建设说实话有些兴奋。

  因为他的二哥就在他插队不远处的地方当兵。以后与二哥有了见面的机会。

  “我去洗漱,你帮我看着些行李。”

  “去吧。”

  昨晚上的车,天亮就意味着离目的地已经不远。

  洗漱完毕,上了个厕所。云淼才慢悠悠的回到位置上。

  那边已经有人在吃早餐。

  赵建设也在吃早餐,饭盒里装的是面条。云淼瞧了一眼,对着已经走到前面去的推着餐车走的人喊,“同志,我也要买一份面条。”

  走过的列车员,转头,“等下。”

  “好嘞。”火车上吃饭可不需要粮票,只要钱就可以。

  两三分钟后,云淼打到了面条,有卤子,青椒炒茄子的。可没有什么荤卤。

  她假装在随身的挎包中拿出来一瓶用罐头瓶装的猪肉炒豆豉,里面还有碎青椒,是合在一起炒的。

  她夹了两筷子,把瓶子推给对面的赵建设,“要不要也试试味道。”

  赵建设很诧异,他从京城火车站遇到云淼一起上车知道两人插队的地方,是在一个地方开始,两人就一直坐在一起。虽坐在一起,但一起说的话也是屈指可数,基本都是他主动说的多,也都是一些最基本的问话:你醒了,你要不要一起去餐车那边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