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 章
作者:归途何在      更新:2022-03-16 01:30      字数:3227
  进了兰月, 还在三伏之内, 沈家老爷子所居之正院与宝钗住的东院儿都用了足足的冰镇着。薛太太生怕姑娘苦夏再亏着宝贝外孙孙, 开了自家冰窖见天跟拉水似的往亲家送冰。得亏沈家亦修得有冰窖, 用不完的且存起来,万一回头薛家冰不够了还能再拉回去些应付应付。

  忽有一日,迎春也不送帖子突然就上门拜访宝钗。宝钗正扶着莺儿在院子里树荫下散步, 听门子说有位霍太太来访还懵了好一阵子, 不是莺儿想起贾家二姑娘嫁去的南安王府正好姓霍, 说不得迎春得在门口等到下晌去。

  既理明白这霍太太究竟是谁, 宝钗忙使唤白鹭去外头将人引进来。迎春脸色苍白似有惶恐之色, 一见面就让把下人屏退。宝钗看她面色不对, 只留了莺儿在身边, 待白鹭转身出去才问道:“这是怎地了?”迎春急得眼泪都在眼眶里直转悠,拉了宝钗手道:“我如今是没法子才求到大姑奶奶面前。这话说来难以启齿, 可终究关系自家姐妹性命,只求大姑奶奶莫笑话我们。”

  她顿了一下似是理清思路,又接过莺儿端上的茶盏抿了口道:“姑奶奶应是知晓南安王爷如今带兵镇守西海沿子, 有个名叫茜香国的小地方年年寇边骚扰, 以往王爷都轻易便打退回去, 今年不知怎地竟然叫人给围了。那撮尔小国得志猖狂, 来书欲与天、朝和亲方可退兵放王爷归来, 霍家内里尽皆知晓。国书公文也就这几日递入京城, 恐怕当今震怒不过旦夕之间。”迎春说着说着眼中泪水滚下来道:“说这些与咱们闺阁之中原也无甚干系,只我那嫡婆婆不知喝了哪里来的糊涂油子, 竟打着收个养女充作亲女,再献给上头拿出去和亲的念头。这里头好歹我也不懂,只她似乎颇为看重先前事败了的几户勋贵。”

  原来是霍衢先晓得嫡母欲行鬼蜮之事,便归家来交代迎春提醒姊妹们小心。那东西两府贾家女儿名声在外,又曾出过娘娘又先后教养过林家薛家数位亲戚家的姑娘,据说最是会调、教女孩儿不过。因此头一个叫南安王妃盯上,迎春一想若是探春或不是惜春远嫁万里之外,既无亲人关照,又无兄弟帮衬,便是叫人活活磋磨死也喊不出个冤来。然她素知探春心气儿高,若叫其真知晓还有这条路子,保不住就这么傻乎乎给人送上门去。

  自古以来和亲出去的女孩儿,哪怕嫡公主亦无几个寿终正寝者。或是水土不服,或是不甘折辱,或是宫廷倾轧,总归绝大多数落得个半世凄凉的下场。更何况迎春这种,连宗室女都不算,乃是战败武将家的养女,既无里子又无面子——当今势必恼恨南安王丢了天、朝体统脸面,而那茜香国也定然心下不满这边送去了个罪臣之女,迎春一去两边皆讨不了好,哪里又有甚活路可走?无可奈何,这才求上宝钗这边,惟愿早早寻个行伍里的汉子赶紧与探春定下婚事。

  贾府三春虽说不是同胞姐妹,可自小一起长大,吃穿用度皆一模一样。就连出来见见亲戚客人也要穿个同样衣服戴个同样玉佩出来,情分自然不比旁人家中普通堂姊妹间那么生疏。迎春也是一片好心,又着实没办法才来央宝钗,然其心中计算之数亦颇为精妙。

  为何来央宝钗而不是黛玉?一则贾府当日确有亏待过黛玉,倒真真儿没亏待过宝钗,份例从来都是头一份儿,下人们见了面上嘴上也都恭敬,就连已故贾老太太在外面提起薛大姑娘也只有赞的,因此求她迎春心下不虚。再一则,依着探春脾气,那必是要将家中大权尽皆拦在手里方才称愿的,她早日便说但凡自己是个男人定要出去闯他一片天地功成名就,试问哪个世代书香的人家能容得下这般心气儿的主母?少不得寻个性子疏朗不拘小节的武人两口子日后方才好相处。

  宝钗不是想不明白迎春的打算,心下暗叹元春薨逝后迎春为了下头这两个妹妹实是将能做的尽数做过。原本惜春叫尤氏给带到老娘家里去,一开始还逼她日日做针黹赚些嚼用,后来尤三姐儿叫宝钗收拾了一顿扔回去,尤老娘并尤氏倒是不敢再磋磨惜春,只暗地克扣其伙食。后来此事叫迎春知晓,松松往街上寻了个讼棍一纸诉状带到尤家门外只说要去告她一家有伤风化、行为不端,前后没用一个时辰便将惜春带了出来。

  只迎春毕竟是个出嫁女

  ,隔房堂妹且不好随随便便带回自己家,只得寻了嫂嫂凤姐将惜春寄养在那边,一边叫她帮衬凤姐照顾两个孩子并学学如何管家理事,一边再行与她旋摸出路。到了探春这里又是殚精竭虑尽心尽力,不负当初学得那一手好棋艺。

  宝钗一向是能与人方便者便与人方便,听得迎春如此说拉了她失笑道:“怎地这姑娘们急着说婚事也挤在一处的?我自己家里的琴姐儿是一个,姨妈家的三姑娘又是一个,说不得还有甚亲戚家的姑娘也正着急。虽说我是能帮你问问,可这亲事竟不能草率仓促了,头一个显得咱们姑娘不矜贵,再一个,知人知面不知心,譬如梅家那样的,敢撞上一个就坑死人。”迎春这会子也收了眼泪,红了脸道:“我如何不知此事为难的?就怕探丫头凭着一股子胆气就往外冲,旁人路数且摸不清楚只管闭着眼睛‘噗通’一跳,这又不是下棋还能耍赖后悔,女子一生皆系于此,万万不可轻忽。我宁可她就在眼前,吃了委屈也能上门与其撑腰,若是嫁得一去三千里外,便是生死都不知道了。”宝钗就劝她:“你先莫把事情想到这么糟,我今儿就与二爷商量商量,无论有无消息都必给你回信儿去。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事缓则圆,总有法子。”

  她与迎春看法正好向左,或许你一开始的想头儿确实无可指摘,可这手段未免蛮横了些。探春又不是三、两岁的娃儿得有人好生管着,旁人不知,宝钗再不知其胸中亦有丘壑纵横?上辈子贾家事败之前探春可是出来当过家的,虽说稚嫩了些,可眼光独到,行事又有度,再是个清醒不过的人物。这样的姑娘,你指望藏着掖着瞒着骗她过去,若有本事一辈子瞒住可还行,然探春又不是个傻的,待和亲之说公布天下时这前后一想不就明白怎么回事了么?迎春这般都不曾商量就替她拿了主意,届时与那定亲之人能不能好好过且不说,只怕姐妹都难做得。

  然而何为当局者迷?迎春此时不过“关心则乱”四字,一想着妹妹要往那些早年听都没听过的地界去,心里跟叫人拧了一把似的难受。如今她也给霍家生了个儿子,总算站稳了脚跟,胆气愈壮,自然敢东奔西跑的想法子、寻帮手。

  宝钗倒是喜欢她这种敦厚念旧的性子。这样的人,你帮她,她便记在心里,日后说不得什么时候定会报答回来,再者,便是自己不求报答人家至少也绝对不会坏你的事儿。谁不乐意自家亲戚都是这样儿的呢,能叫平白省下好些心力。想到此处宝钗便笑与迎春道:“自我出阁后,咱们姐妹间少有聚齐在一处说笑取乐的,不如不拘哪一日下帖子都请了来纳凉消夏。一则一叙前情,再则也好打探打探三姑娘自己心里是个甚么想法。既然婚事求得急了些,一开始就得想清楚要找个甚模样的,后头才剩下时间再来回反复。况且成家立业这事儿吧,无论对谁那都是一辈子的大事,轻忽不得,总得问问三妹妹才好。”

  她原本想说问问姨妈王夫人,话到临头又咽了回去。就探春亲娘赵姨娘前几年那股子作劲儿,依贾家如今情形姨妈能把探春嫁给个年岁相当的囫囵人都算是对得住姨父贾政了,旁的尽量别往太好地方想,想了也白想。

  迎春品了品,察觉出宝钗言中未尽之意,立刻起身道:“多谢大姑奶奶成全。”说着竟是要福身下去行礼。宝钗忙拦了她诙谐道:“可不敢,我自己也不敢说一定能帮你把事儿办成了,只不过姐妹们在一处说说话,或不是也能互相开解开解。你这早早将定钱放下,若是弄不成了可是不退你!”迎春听了也是笑:“也不知怎么地,一遇上难着手的事不想爹娘不想神佛,头一个想的便是大姑奶奶,好似甚么事儿到了您面前也就不是个事儿了。”

  宝钗挥手叫莺儿换过热茶上来,闻言瞪圆了眼睛惊道:“了不得,我竟成了个家养的家仙儿了。”此话一出她和迎春两个俱掌不住笑出声儿来,末尾还是迎春擦擦眼睛道:“在家里的时候,我日日只想着忍一忍再熬一熬,等出了门子便好了。可后来真出了门子,又发现外头有得是人一忍一熬就把自己给弄没了的,后院儿里头争来夺去无非也都是为了体体面面活个人样儿,若再像做姑娘时那般忍让,哪怕是个公主也得叫人糟践死。至此方才明白当初老祖宗的教导,再回头去看下面两个小的,唯恐她们受家族所累没了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