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第 104 章
作者:归途何在      更新:2022-03-16 01:29      字数:5324
  第二日又是快到晌午宝钗才睡醒, 这一日初三, 本为各家走访亲戚。然沈家旁支年前便来拜访过, 姻亲昨日也已探望, 除了沈玉出去老爷子那里陪着招待祖父的老友们,其他人又窝在家中好生歇了一回。宝钗打着哈欠起来直接用了午膳,下晌便无事可做, 正月里不能动针线, 因此只得取出笔墨安静抄经打发时间。

  经文都是平日里默得烂熟的, 是以宝钗写得又快又好, 没一会子折成蝴蝶翅子的玉版纸就密密麻麻抄了几板出去。申时莺儿进来看过一回扔了几块橘子皮进熏笼里熏屋子, 立时满屋子都是甘甜清香的橘子味儿。过会儿等沈玉忙完从正院儿回来,白鹭正取了缎子帮着将抄好的两本经书裱糊起来, 留待日后哪家做法事或是长者过生时充作礼物。

  沈玉走进屋子先往宝钗脸上看了看,倒没觉得气色哪里有不好的,这才坐下接了丫鬟上的茶水边喝边道:“舒坦点没?我见你这几日都乏得很,等出了十五请许老大夫上门给祖父诊脉的时候顺便看看成不,只求个心下平安。”宝钗将毛笔挂好,混不当回事点了头道:“都行, 我挺好的,诊不诊的都无妨。在家里时也就幼年咳喘过几次, 等大了再没犯过, 这几年更是连个头疼脑热甚的都没,想来也不是甚么大毛病。”沈玉见她说得坚定,少不得缓了眉眼道:“真觉着好了就好。十五夜里解禁, 带你出去逛逛看灯山。”

  薛家进京总也有四、五年,其中光国孝就遇上了两回,又有先前在亲戚家借住的那两年,竟从未去逛过十五的灯市。只听外面人说过朱雀并铜驼两处灯山真如山海一般,再没亲眼见过。宝钗一听就来了精神,往前倾了倾道:“上元指定大好了,还没见过灯山呢。前几年都是家里请了人扎一些应景儿,早听说外头的灯市极有趣,必是要去的。”沈玉含笑应下:“成,十五去看灯,十六请许大夫来诊脉。”两人商议已定,方才早早吹了蜡歇下。

  初四沈玉陪沈老爷子出门拜访了几个好友,初五家家迎财神,初七人日,初八破八,初九初十翻过去年就差不多过完了。转眼间到了十五这一日,宝钗果然一早极精神起身换过衣服,又喊了老管家并几个媳妇子进来安排年节之后这一年家中诸事。众人见她兴致高也乐得服侍,午膳前便将出行、厨下、针线、采买几件大事定了调子。

  匆匆用过午膳,沈玉去与沈老爷子知会一声,又许诺给他带新鲜吃食,两口子这才双双换过普通衣裳带了散碎银子预备出门儿。灯山得要晚上才能看得好,沈玉就带了宝钗先走去城隍庙看看社戏。因是神佛面前,高台戏讲的便多为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劝人向善的折子。恰好沈玉护着宝钗挤进去的时候戏台子上摞了两个红箱子充作一顶花轿,上头坐了个青衣咿咿呀呀正唱着“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这青衣身段窈窕眉目含情,扮相一等一的妙,且又声如娇莺似有弱不胜衣之态,便是怒骂那莫稽“薄幸贼”时亦有惊心动魄之姿。待得一群穿着丫鬟婆子戏服的小子们上来将那薄情郎莫稽团团围了责打一遍,台下便叫好声儿不绝于耳,还有些好事的非要捏个铜板子往戏台子上扔。

  这城隍庙里的戏台可不比普通的,离地约有两三丈,正对着城隍爷的金身,这番唱念做打便也不只是与百姓家观赏,乃是为了孝敬城隍爷爷顺带教化万民罢了。这般高的台子,又岂是普通人能将铜钱儿扔上去的?不少人试过几试就停手,沈玉正打算也摸个铜板出来扔一扔,人群中叫宝钗反手拉了袖子就往人少处站。

  他自然乖乖随着媳妇力道走,一看四处都是人,就先往城隍大殿出上过香,出来寻了个卖羊汤的摊子坐下:“这会子人都往城隍庙里涌,等下怕是鞋都能踩掉。先坐下吃点子东西,等人散散再走。”远处戏台子上许员外夫妇两个出来与认养的女儿撑腰责备了莫稽,又与夫妇两个说合,两人方才冰释前嫌和好如初,结尾自然举案齐眉妇随的落幕换下一出。

  宝钗坐在那里抱着羊汤暖手,见如此只从鼻子里哼出一个“呵”字来道:“这莫稽,看着好端端一个读书人,当日娶人金玉奴时倒不嫌弃人团头儿的出身,非得待功成名就之后回头嫌弃老丈人名声不好听。那先前四时的果子、圣人的笔墨竟不知都喂到哪里去了。若只嫌弃便也罢了,竟还敢动了杀心暗下杀手推人入水昧了钱财。最可恨者,后头还非得硬按着叫两人和好如初方才罢休,全然视法度于无物。要我说,天下若是杀妻之案都这般含含混混活个稀泥便算了,少不得百年后这世上尽是男子。看都到哪里去寻媳妇,呵呵。”

  沈玉哪见过她言辞如此锋利过,也不生气就笑着问:“这又如何说?”宝钗冷笑道:“既然女子命如草芥,那些愚夫愚妇必然只一门心思想要儿子不乐意养活女孩儿,我听闻如今乡里已有习惯叫生下女儿就直接溺死掐死或不是活活埋在后院压死的。自古天地从容阴阳和谐,有一个男孩儿就必得有一个女孩儿,这下女子越来越少,打光棍的可不就越来越多,那等拍花子的并私携人口买卖的自然屡禁不止。越把女孩儿做物件儿买卖,其为人而言便越贱,百姓更不乐意生养她们,慢慢可不就尽是男子,家家都衬了愿了,有何不美。”沈玉知她说得是气话反话,也不强辩,只问道:“那奶奶觉着这莫稽该当何罪?”

  宝钗就道:“妻难道就不是人?杀妻难道不是杀人?且杀妻比杀旁人更为恶劣,堪称丧心病狂之最。你道那婆子虽然脸儿黄黄,头发毛糙,可莫忘了正是这黄脸婆娘侍奉了公婆,抚养了子嗣,那些农妇还得种菜养鸡,哪怕歇着也尽量攒些针黹卖些银钱换个油盐酱醋的补贴家用。这么一个人,勤勤恳恳三、五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又无甚出格之举就叫他这么轻描淡写说杀就杀了,这样人比之旁的更加狼心狗肺。就算不看律法,咱们也知‘欠债还钱、杀人偿命’,没杀死倒是不必偿命了,可仍旧活罪难逃。少说得关他个十年八年的叫人都晓得厉害,那金玉奴就算没他也未必就比做姑娘时过得不好了。”

  沈玉握拳堵在嘴前面就笑,又怕叫宝钗见了更恼,忙点点头应道:“是是是,奶奶断得好,就该管他几年收拾一顿才晓得日子好歹。莫气了,用些羊汤预备动身,等下子天色尽暗下来灯山就着起来。”宝钗依言低头慢慢儿喝完手里的汤,沈玉会了账两人起身又顺着人流往外头走。城隍庙旁边儿便是贡院,今日不是祭祀至圣先师的正日子,不知是谁上了些零星香火并果子点心与圣人挽一回面子。更多人不是叫路边飘着香味儿的摊子绊住脚,就是盯着扎满灯笼的铺子转不开眼,还剩下往前走的一股子人,那也是直冲铜驼朱雀两条大街交汇处的灯山而去。

  夜色逐渐降临,无论是街边摊子上还是两边儿铺子里头都点着了蜡烛,烛光蓉蓉,游人如织,虽有官眷乘了车出来躲在步幛里头往外看,只憋闷得紧,终究不如自在走着舒坦。沈玉一手扶着宝钗后腰,有一手拉着她袖子,生怕叫人潮冲散,往前几步出了巷子只觉眼前豁然开朗,灯火通明。不比那些小门小户纸扎出来的灯笼,这些灯山果然如拔地而起的琼楼玉宇般引人注意。灯山也是人扎出来的,大多是二十四孝、唐僧取经、四季美景

  并神佛故事一类的景儿,像与不像全靠匠人一双巧手造就。

  沈玉护着宝钗顺着人流往前去,到最大的灯山下面便见各式花草、动物以及内廷式样的宫灯挑在杆子上挂了堵墙出来。不少提前入京预备恩科的仕子也呼朋引类出来赏灯,正围在此处猜些灯谜以图换些彩头去讨好那些“红颜知己”。不少人身边都带了穿红着绿的妓子服侍,各个满面红光志得意满好似明儿就要上那金銮殿似的。

  原来此处灯谜乃是当今下令命国子监的博士们出的,又叫内务府督造了这批花灯,特特在十五这一日叫摆出来令京中百姓猜谜,权做个与民同乐的意思。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又有文人相轻之说,可不是年轻学子们便越聚越多彼此斗气偏要分出个高下来。最高处挂着个六角走马灯,点亮后一看竟画得个活灵活现的红拂夜奔。沈玉见了直皱眉,倒也没多说什么,就指着稍微矮了一肩的一只硕大荷花灯道:“可惜今儿没看到有扎成牡丹的,芙蕖可行?”

  宝钗斜了他一眼,似笑非笑道:“你当真能全猜出来?我看头一个便难!”她说的也没错,这些谜面儿都是国子监的饱学之士们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句句引经据典不落俗套,就沈玉那点子中规中矩的学问,至多也就换个最下头的小个儿兔子灯,想猜出上面的基本没戏。沈玉就咧嘴作了个揖笑道:“我猜不出不是还有奶奶么,奶奶饱读诗书慧眼如炬可是阖家上下都晓得的,出来逛竟空手回去少不得要叫笑话了,势必请奶奶亮亮本事。”说着还嬉皮笑脸挤挤眼睛,弄得宝钗又好气又好笑。

  不过既是出来玩儿,能不花钱换些新鲜玩意儿自然好。当下宝钗扶着沈玉又往前头站了站,听过规则又从下往上看了各式花灯的样子,便慢条斯理去了守摊子的内官处掏了银子与他:“劳烦这位老伴伴,此为猜谜钱。”

  那太监接了明面儿上的银子,转手宝钗又往他手心儿塞了一个金锞子,太监面无表情收了去,转眼就冲沈玉抬抬下巴:“请吧!”宝钗便看沈玉开始抓耳挠腮猜灯谜,前头三层还好,再往上沈玉实是恨不得把祖父书房里的书本子一一搬过来就地翻找,眼见他汗都要挤出来了,宝钗便笑着凑过去耳边轻轻告诉他谜底。这会子便厉害了,几乎蹦跳着从第四层往上走,一直猜到第八层。再往上就是那盏走马灯,偏偏沈玉就不猜了,指着第八层最大的一个荷花灯道:“麻烦您,就换那个。”

  旁边围观的就有人嘴贱起哄道:“欸?怎么不猜了,换得最顶上那个红拂夜奔,兄弟今儿少不得先小登科一番来?”沈玉转过去狠狠瞪了说话人一眼,接过摘下来的荷花灯就道:“感情兄台将来乐意自家姐妹与人夜奔不成。”

  那人吃了这一呛,摸摸鼻子干笑两声不再多话,倒是周围一干脂粉英雄看沈玉眼神颇为不善。宝钗躲在他身后扯了扯他袖子,沈玉这才哼了一声提着荷花灯扶着宝钗从人群之中退出来,沿着路换了一边往回走。此时已近戌时三刻,路边小摊的生意越发火爆,沈玉挑拣着给老爷子买了糖堆,水晶饺儿,枣儿糕,又约了两个卤猪蹄并两个耳朵提在手里。宝钗一手拉着他一手提着灯,慢慢儿往城西家门处行走。四周灯火璀璨,全然一片琉璃世界,空中竟还极应景的纷纷扬扬扯起了雪花。

  走着走着,路旁一处官眷步幛角子上忽得升起一人高的火苗,猛然间听得一人高喊:“了不得了!走水了!”旁边行走的人都吓了一大跳,哪里还管是否冲撞官眷,纷纷慌不择路无头苍蝇般往远处跑。沈玉忙扶住宝钗尽快退到墙边把她护在墙壁和自己之间,双手撑着她背后的木板子用后背隔开四散逃跑的人群。

  这火并不大,早有五城兵马司的兵卒预备沙子等着,三下五除二便将火苗压灭,正在此时宝钗突然推了推沈玉抬下巴让他往右边巷子看:“那里头的轿子好生奇怪,竟像是专门等着人进去似的。欸?怎地又是个年轻尼姑扶着那个姑娘往里走?不对劲!”沈玉只看了一眼便变了表情,喊过灭了火正疏散人群的兵卒把腰牌取下给他看了道:“许是有拐子特特放的火,你叫几个兄弟过来跟我一起摸过去看看。”说完看着宝钗又不放心,想了想道:“罢了,与我一同来。”

  让宝钗自己回去肯定不行,再者他也不放心这些不认识的兵卒,万一救不得别人出来再把自己媳妇给搭进去了,沈大人那是万万不能答应的。眼下救人如救火,再慢几步那姑子和轿子便找不着了,只得折衷一番带着宝钗赶上去。

  幸亏今日两人都换了方便衣服,宝钗沉吟一番抬头道:“若那姑子真是拐子,只怕巷子里有同伙守着,若你带人这般冲进去,大不了撕票四散跑了,今儿外面这么老些人,又要去哪里追来?不如我走在前面假做扭了脚求救,你们悄悄跟在后头看看是不是,万一再冤枉了好人呢?”

  沈玉想了想点头道:“这样也好,我在后头看着你,必能保你平安无事,也好尽快弄清原委真相。”说罢宝钗抬手摸摸头发上的珠花,转眼就跟崴了脚似的扶了墙一步一步往那存了轿子的巷子口里挪。沈玉带着几个兵卒瞬间融入人群,看上去就好似小两口叫冲散了一般。

  宝钗看着动作慢,实则挪动得极快,一手提着灯,一手扶着墙,三拐两不拐拐进巷口,一见前面有个蓝棉布帘子的轿子大喜,蹭过去扶了轿沿儿与守在一旁的一个年轻姑子道:“小师傅,我家在城西住,烦您送一程可好?”

  那尼姑确实就是个拐子,原本物色好官眷家里一个十二、三极漂亮的姑娘下手,特特点了幛子浑水摸鱼将人骗了出来,好说歹说才劝上轿子,不等转身就跑,竟有另一个更漂亮的自己送上门儿来。拐子上下扫了宝钗几眼心道可惜了了竟是个嫁过人的,不过做他们这个行当,大半拐了官家齐整干净女孩子往远处卖了做妾,既然做妾也就不在乎还是不是雏儿,甚至有那等恶者故意先将姑娘糟蹋了断其求生之志,再带个浑浑噩噩的人行动总也方便许多。

  她见了宝钗,眼睛都笑眯起来道:“这位奶奶,若是不嫌弃的话便上轿挤一挤,我们太太也命我送我们姑娘回去哩,先送我们主子再送您可好?”宝钗见她凑过来,忽觉这人身上熏的香味儿怪怪的,又好似在哪里闻到过,当下压住疑惑不动声色道:“无妨无妨,我与夫君出来看灯,方才有一处人家的步幛叫蜡烛燎了,惊惧之下竟然走散,早晚送了我家去,必有重谢。”那姑子装模作样敲敲轿窗对里面道:“姑娘,与这位奶奶行个方便可好?”里头坐着的女孩子细声细气答道:“好的呢,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请这位奶奶上来吧。”

  作者有话要说:  补上前几天少的那一章~

  大家放心,拐不走的!

  另外,请各位女孩子千万千万提高警惕。你虽然可能没有大熊猫值钱,但也是非常非常非常珍贵的,切记不要轻信别人,尤其是打着各种旗号求你往偏僻地方去的,不要给人贩子任何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