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差距
作者:胖亦有道      更新:2022-12-20 20:32      字数:3674
  终于摆正态度了!

  沈阔微感满意,大方的摆了下手:“你先请,我让你三招!”

  “不用。”封知佑微微弓背,作势欲冲,“快来,别磨蹭。”

  沈阔怒,冷面点头,缓缓拔出长刀。

  “来了,希望你别让我失望!”

  言罢,踏步,人出,快如闪电。

  场外的人只觉眼一花,下一刻就听到一声金铁交鸣,唯高手才能辨出这一声鸣音实则是十数记高频交击汇集在一起,纷纷色变。

  这么快!

  是很快,快到看不见刀,只能看到一团银光,可封知佑也不慢。

  只见他脚跟不移,身子如狂风卷叶摇摆不定,晖歌剑不见本貌只见重影,好似无章实则有条不紊的拆解着每一记刀招。

  须臾,人分,两人各自退开相隔两丈左右默默调息。

  “还不错。”沈阔说道,心里对封知佑的评定又提了一层。

  “你也还行。”封知佑嘴上不饶,心里凝重得很。

  米吃得多确实有好处,功力上的差距,硬碰硬,他很吃亏。

  “再来!”

  沈阔呼吸一顿,长刀隔空挥砍,银亮的刀罡脱刀而出汇成一簇,驰至半途化为雪白的猛虎凌空扑来。

  封知佑回剑在身前画了个满圆反手横握,另一只手掐着剑诀在手背上一推,一面剑芒组成的盾牌凭空幻现,牢牢的护住整个前身

  白虎扑在盾牌上疯狂撕咬,片刻后双双炸散。

  余波横扫,封知佑后撤卸力,刚站定就觉脚下有异,想都不想全力起跃,下一刻,他立足的地方便被犬牙交错的刀罡覆满,稍晚一步两腿肯定重伤。

  升势耗尽,人回落,封知佑挥剑下扫斩散刀罡,落地后脚下一软下陷了三寸,这才发现擂台专门炼化过的坚硬地面被方才那招粉碎了的一层。

  好强!

  封知佑内心惊赞,忽然发现沈阔没了踪影,直觉隐约感到脑后有变,当即循着本能矮身侧翻,刚离开原位,一道如有实质的刀罡便横贯而过。

  两招未中,沈阔暗暗点头,盛名之下无虚士,封家二郎果然有些道行。

  正准备再出招,他突然发现视野没了封知佑的踪影,只余一点寒芒直扑面门。

  好快!

  沈阔身子一晃躲开来剑,未等落定,余光又见寒芒追至,速度竟比方才又快了几分。

  这是?

  心感异样,沈阔再躲,这回人在半途便被寒芒再次追上,他只能出刀挡格。

  叮~

  一声脆响,寒芒偏转,就在他以为暂得喘息时,却见明明已经失衡的封知佑扭了下身子竟又折转回来,而且他的脚始终未落地,按理说根本无处借力才对。

  “这是那小子用过的招数,封家的独门剑法!”

  沈阔终于确定,这正是封知平之前用过的“闪字诀”,同样一招在封知佑手中更是神乎其神,竟能在无实处借力,且速度比封知平更惊人。

  这一招躲不过,也来不及回刀,眼见沈阔便要重蹈胡人广的覆辙,却见他在间不容发之际一歪头,寒芒擦着耳朵一贯而过,仅带走了几根发丝。

  他不是胡人广,胡人广躲不过的招式他能躲,并且还能反击!

  趁着封知佑一剑用老二剑未出之际,他手一番刀刃朝上拦腰上扫。

  封知佑反应极快,艺高人胆大的他直接平掌在刀身侧面用力一拍,借着一阻的力道翻了个跟斗躲了过去,长刀削掉外袍下摆贴着他的裤腿扫过,只留下断口平直的布片。

  好小子!

  沈阔暗赞,便要拉开距离稍作回息,怎料封知佑卷身落地后片刻不停的又弹了回来,寒芒乱颤,覆盖胸腹。

  这一剑没法躲,也很难招架,换作他人不正中也得挂点彩,可他是沈阔,沈家这一代最优秀的儿郎,同辈第一人!

  只见他原地转身正对,人不移,刀不提,空着的手并作掌刀在身前一立,层层刀罡拔地而起形如坚壁挡在身前,封知佑的剑破至半途力竭,被迫收剑后撤。

  沈阔得势不饶人,气运丹田掌刀劈落,一排刀罡瞬间窜起直追封知佑,任封知佑如何躲闪都始终黏在身后,左折右转一直逼至三丈外才停下,重新没回地面。

  “为何不追?”封知佑拧眉,他明显感觉到沈阔留有余力。

  “太没意思了。”沈阔活动着肩膀,“打个招呼而已,没必要那么认真。好了,热身结束了,拿出你最强的力量让我看看,我要从正面击败你,一雪我沈家之耻!”

  封知佑抿了抿嘴,没有多言。

  沈家有什么耻辱他不清楚,也没兴趣知道,他只知道自己受了莫大的耻辱。

  想看我最强的力量?

  可以!

  封家向来牙呲必报以牙还牙,希望你不要为你的自大而后悔!

  晖歌剑回鞘,手轻轻握在剑柄上,双脚不丁不八腰背笔挺,封知佑轻提一口气,双目精光一闪。看好书

  【风雷剑】一式——晦。

  人未动,剑未启,封知佑的周围却突然暗了下来,就像风雨来临的前奏,阴沉沉的,压得人喘不过气。

  不知名的力量吞噬了光明,先阴暗了封知佑,而后飞快的向前扩散。

  沈阔瞳孔微缩,他看到了那神秘力量的真相,那时剑气,如雾气般微小细密的剑气,每一滴都有穿金洞石的力量,折射着光线,碾磨着沿途的一切,甚至是空气。

  凌乱的风吹得衣衫猎猎作响,他在风中嗅到了浓重的杀机,毫不怀疑这阵阴霾能造就多少白骨,但,这还不够。

  长刀横摆于身前,左手在刀身上一摸,仿佛抓到了什么东西朝外一掷。

  “散!”

  强风随着他的手狂涌而出,速度更快,声势更猛。

  两股力量眨眼交汇,双双停住扩张的脚步,刀风与剑气剧烈摩擦发出刺耳而连绵的巨响,就像两头恐怖的洪荒猛兽狭路相逢,谁也不肯后退一步。

  观众们纷纷堵住耳朵,却仍阻止不了噪声的侵入。

  噪音吵得他们头疼,震得他们心慌,他们本能的想跑,尽快离开这个恐怖的地方,可眼睛却舍不得离开一瞬,紧咬着牙拼命看着难得一见的奇景。

  其实他们什么也不看到,两股力量碰撞出的滚滚余波淹没了两人的身影充斥了整个擂台,看不见的防护屏障涟漪不断被逼的现出了形迹,唯有少数高手才能透过重重雾霭结合气机感应,“目睹”里面的现状。

  就在一些人受不了准备暂时退场时,一声尖啸震散了他们的念头。

  【风雷剑】二——啸,封知平用过,但远不如封知佑劲猛,差距之大使得很多人压根儿没看出这是同一招!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封知佑跳过了蓄势的阶段,没有短暂而渐强的鸣音,出手便是雷声滚滚,而他能跳过蓄势阶段全因第一式“晦”助益,形如雾霾的剑气无需剑与剑鞘碰撞便能自行发声,并且还能加速和放大剑鸣声,使其“一鸣惊人”。

  事实上,这才是【风雷剑】的正确用法,封知平因为种种缘故放弃了起手式直接启用第二式,这才使得结果相差甚远。

  剑吟如雷鸣,震荡着耳膜,也震荡着剑气。

  只见肆意卷动的雾霭突然有了指挥,汇成一道道气流奔涌向同一个方向,正是沈阔所在。

  “有意思。”沈阔临危不乱,嘴角含笑,“虽然不是封家剑,但也蛮好玩的。”

  言罢,用力起跃,人跃向半空竟没有回落的意思,反而越来越高。

  “飞了,飞了!我看见了,他飞了!!”

  “废话,我们又不瞎,谁没看见似的!坐下,你挡着我了!”

  观众席有人惊呼,神仙擂开赛以来他们见了不止一次神藏期的御空术,但这不妨碍他们惊奇,对他们来说一个大活人能飞上天飘来飘去,无论看多少次都那么的神奇,那么的让人向往。

  沈阔没兴趣理会这帮俗人,半空中他踩着刀飞了一会儿,见气浪越来越快甩不脱,遂抓起刀扎向自己。

  “卧槽,他疯了?”

  “自杀啊这是?!”

  人群惊呼,擂台赛玩虫的遛鸟的都见过,还从来没见人自残的。

  这家伙想干嘛?

  一些胆小的立刻捂住了眼,稍稍叉开指缝偷瞧,紧跟着他们就惊呆了,只见沈阔的刀扎在身上没见血,像融化了似的整个没入体内。

  “我知道了,神藏,神藏!神藏期的神仙可以把家伙收在身体里,我去,原来传说是真的!”

  有人叫破了真相,引来了许多无知者崇拜的目光。

  武者们没兴趣嘲弄他们,眼睛一瞬不瞬的盯着沈阔,盯着宝刀消失的位置,眼神凝重至极。

  众所周知,神藏期能纳宝兵刃于体内,但也分层次。

  撇开个别天生的和修练特殊功法的怪胎,就正常的神藏期先天来说,能将宝兵刃收入体内至少也得神藏中期才能做到,而且只是一部分,整个收入体内基本可以确认是神藏后期。

  观沈阔的状态,他可能不止神藏后期那么简单,有可能已经开始性命交修炼化本命神兵了,这样的话他就是神藏期圆满开始冲击具形期了,也就是俗称的“半步具形”。

  无论神藏后期还是神藏期圆满,对封知佑来说都是噩耗。

  先天境每个境界之前的差距都是天堑,同境界之间高阶与低阶之间的差距也如鸿沟,期间的差距不止源于修为,还源于对天地之力的理解运用和对宝兵刃的掌控力,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封知佑无论从哪方面算都毫无胜算。

  “有点门道。”封莫修暗暗点头,又重重啐了一口,“呸,好一个太始沈家,真是死不要脸!”

  孔由没表态,但眼神明显深有同感。

  天听监对太始各强族均有调查,此前沈阔的资料一直都是神藏初期,他亲自研究分析后照惯例提高了一级列为神藏中期对待,谁知还是估浅了!

  早知如此,那日出云阁觐见,他打死也不会同意将沈阔安排得离皇帝那么近,虽然在场的高手不少,可万一这家伙心存歹念突然暴起来个亡命一击,难说会不会有差池。

  此外,沈家派这么个猛人来,显然算准了会有大比择婿这档子事儿,如今回想,太始特使其实从一开始就在诱导游万里做这个决定,沈阔就是那定音的锤!

  好一个沈阔,好一个太始!

  晁贺明“姗姗来迟”,得知联姻与否以天元大比做定论,不甘而无奈的认下,如今想来全是惺惺作态,全是早有预谋,他们打从一开始揣的就是这个主意,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麻痹天元让天元按着他们的设计走!

  万幸出了个封知平,万幸公主喜欢,万幸他很可能是传说里的‘天人’,还是红得发紫的赤剑侯封莫修唯一的嫡子,深得宠爱,否则,太始人的计谋很可能就成了!

  好深的算计,好远的筹谋,到底是谁想的这个计策?

  孔由不由的看向场外的诸葛权,眼底杀机隐隐。

  不出意外,应该就是此人!

  国战在即,是不是可以劝劝陛下,直接将此人“留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