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第 122 章 左右不能用,索性别要……
作者:猫说午后      更新:2023-03-26 05:29      字数:3570
  顾希文眉眼微低,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转身,面朝谢尧臣,抬手恭敬行礼:“拜见王爷。”

  谢尧臣冲他抬抬手,示意免礼,走过去在正堂的椅子上坐下,两腿自然撑开,靠坐在椅背上,单手支头。

  谢尧臣扫了眼顾希文沉寂的神色,远无前世发迹后那般的泰然大方,如今瞧着,倒像是一潭死水。

  谢尧臣忆及前世,他同宋寻月寥寥无几的几次碰面,都是在宋家家宴上。每次相见,都见顾希文待她甚是亲厚,她也回以相敬如宾的温婉,那时不觉有什么,如今再看,他的王妃当真是个极好的姑娘,顾希文有不为人道的隐疾,但她在人前,却还是给足了他脸面,丝毫看不出有不和的迹象。

  反倒是宋瑶月,经此一事,将顾希文的隐疾暴露于人前,实难想象,前世一代名臣,竟有这般不为人道的一面。已宋瑶月的性子,成亲后,想来也没少在此事上为难他,顾希文待宋瑶月如此狠绝,许是心中恨极。

  谢尧臣抬眼看向顾希文,问道:“昨日怎会被宋瑶月得逞?”顾希文看起来是个谨慎的人。

  顾希文侧身立在他身侧,回道:“回王爷的话,昨日我奉端顺王之命,在房中处理事务,有些疲惫,便想小憩片刻,宋瑶月便是趁我小憩之时点燃了香,香炉高悬,还掺了迷药,从外锁门,一时无力脱身。”

  其实他有逃脱的机会,但是当他意识到宋瑶月在屋里点了什么香之时,心里存了些侥幸,想看看在香药之下,他的情况,是否会有好转。

  但结果……顾希文喉结微动,蹙眉抿唇。

  谢尧臣接着问道:“宋瑶月害你至此,你打算如何处置?”

  顾希文抬眼看向谢尧臣,反问道:“想来王爷也不会放过她,是不是?”

  谢尧臣眼底闪过一丝嫌恶,点头:“对,本王已安排人在端顺王府附近守着,只要宋瑶月离开王府,返回宋家,本王便会动手。”

  顾希文行礼道:“若可以,王爷和王妃出气之后,还请留宋瑶月一条命,将其安置在我的旧居看管起来,待我解决所有事后,便会返家,同她清算。”

  谢尧臣闻言,想起宋寻月在他临出门前,跟他说的那番话,眉宇间门闪过一丝犹豫,当真要交还宋瑶月给顾希文吗?

  谢尧臣思量片刻,还是认为冤有头债有主,宋瑶月的账,他必定会算,思己及人,顾希文想来也想报自己的仇。

  以顾希文前世的能耐,再看看前世贺家的结局,想来即便自己不同意,他日后也会自己想法子报仇,没得还会因为他的阻止,连他也迁怒。左右他只是找宋瑶月寻仇,又不是施暴于无辜之人。

  思及至此,谢尧臣点头:“好,本王答应你。”

  顾希文再复行礼:“多谢王爷。”

  谢尧臣打量他两眼,将目光从他面上移开,这才道:“本王不会参与夺嫡之争,所做一切,皆为自保。帮你,只是可惜你的才情,不愿看你心血为他人所占。所以,本王只能指条路给你,其余得靠你自己。”

  谢尧臣肯帮他这个忙,顾希文心间门已是感激不尽。若无谢尧臣出手,他在端顺王处失去利用价值后,只有死路一条。

  顾希文恭敬颔首:“王爷请讲。”

  谢尧臣道:“你若想自保,最好的法子,便是叫父皇知道,《治国论》为你所作。但带你去父皇面前的人,不能是本王,若如此,无论本王想与不想,都会被迫卷入夺嫡之争。之前本王还在想,该怎么才能叫你合理的到父皇身边,如今倒是有个法子。”

  顾希文带着询问的目光,凝眸看向谢尧臣。但谢尧臣却只瞧他一眼,随后将目光移开,神色看似无恙,很是平常,但听谢尧臣接着道:“若以太监身份进宫,本王的人能保你在宫中不被端顺王的人发现,想来他也不会想到你会入宫,但是父皇的勤政殿严丝合缝,本王插不上手,要如何爬到父皇身边,面见父皇,就得看你自己。”

  顾希文闻言愣住,诧异看向谢尧臣,手不禁攥紧,眸光颤动,琰郡王他……

  谢尧臣见他这般神色,舔了舔唇,眉宇间门难能可贵的流出一丝歉意,看着他眨了几下眼睛,语气倒是亲切了不少,很是掏心道:“左右也不能用,索性别要了。”

  谢尧臣说罢,抿唇止语,神色间门有些为难,虽知是实话,但似乎有点伤人,但人生的际遇,有时候就得先承认自己的短处,坦然接受,然后在此基础上弥补或变废为宝。

  念及此,谢尧臣找补道:“本王没有瞧不上你的意思,人生在世,各有短处,有人天生眼盲,有人半道残疾,便是健全之人,亦有其难念的经,你不必为此感到脸上无光。”

  顾希文听着谢尧臣的话,唇微颤,眉心锁得愈深,谢尧臣轻叹一声,接着道:“诚然,这算不得一条好路,对外,本王只能报你已死,你无法再科举,也无法继续以原来的身份生活,你若想见到父皇,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途径。”

  他确实是不能做这引荐之人,否则不仅仅是卷入夺嫡之争这么简单,在父皇眼里,即便错在端顺王,他恐怕也会成为个不念手足之情,揭发兄弟的不堪之人。

  他出这个主意,绝无任何自私的念头,更无任何幸灾乐祸之心,他绝不会因为顾希文前世是宋寻月的夫君,就故意出这种主意,他不是这等不堪之人,而是顾希文的情况,这个法子确实很合适。

  且以顾希文的能耐,即便做了太监又如何?这历朝历代,名留青史的太监还少吗?是金子,无论扔到哪里,都会有它现世发光的时候。

  顾希文还是垂着头不说话,似是无法接受自己变成残缺之人,即便他现在也不健全,可一想到要真的净身,他委实是接受不了。

  谢尧臣静静看了顾希文片刻,见他一直不说话,便知他或许还是难以接受自己的提议,想了想道:“本王也只能想到这个法子,你若有更好的法子,不妨说来听听。”

  顾希文行礼道:“还请王爷,容我想想,一刻钟便好。”

  谢尧臣应下,换了个坐姿,静候顾希文回话。

  顾希文转身走向侧室,再次站去了窗边。太阳已至西方天尽之处,似火的霞光铺满整个苍穹,染红了眼前谢尧臣的整座庄园。

  顾希文就站在窗边,一动不动的眺望窗外,像一尊塑像,被天外霞光染满其身。

  许久之后,谢尧臣终见顾希文垂眸,挪动脚步,朝他走来。

  顾希文再次来到他的面前,行礼道:“多谢王爷好意,入宫这条路,我恐无法接受。”

  谢尧臣点头,能理解,便问道:“那你打算如何?”

  顾希文轻笑一声,道:“王爷若无夺嫡之心,我便入太子府。”他若有,便帮他,可惜他没有。

  谢尧臣闻言一愣,看向顾希文的神色间门,多了一分钦佩,道:“你要参与夺嫡?”

  顾希文行礼道:“人生既已至此,何不孤注一掷?”

  不亏是顾希文……谢尧臣放下支头的手,扶膝站起身,缓行两步,到顾希文面前,看着他的眼睛道:“你若要入太子府,本王的人可护不到你,甚至风险大到,你或许连太子府的门槛都没摸到,就已不知横尸何处荒野。且太子颇有些短视,不见得能识你才华。你若入太子府做幕僚,一旦夺嫡出事,亦或日后登基的不是太子,你便是彻底再无翻身之望,你当真要赌?”

  他其实还是希望顾希文能听他的话进宫,反正也不能用,他现在和太监又有什么区别?以他的才华,好好活着,即便是太监身份,这一生也定会有极大的建树。好过顶着如此之大的风险去赌!一旦殒命,实乃大魏之殇……

  顾希文却坚定点头,随后对谢尧臣道:“王爷只需护我一程,让我以小厮身份入太子府即可。”

  谢尧臣见他心意已决,也不好再规劝什么,只好点头道:“好,本王成全你。”

  顾希文提襟,屈膝跪地,恭敬行大礼,道:“多谢王爷此番相助,希文必铭记于心。”

  谢尧臣抬手制止,面上闪过一丝不耐烦,道:“那倒不必,日后善用你的才华,造福天下就好。”

  说罢,谢尧臣没再多留,抬脚便走。于公,他是真心帮顾希文,于私,有多远滚多远!

  顾希文将谢尧臣恭送出门,看着他夕阳下挺拔的身影,眼露疑惑,唇边笑意玩味,这世上真有这般丝毫不贪权力之人吗?且他还是个王爷。

  顾希文从不信这世上有如此之人,但此番谢尧臣的举动,却明明白白的告诉他,这世上确有不贪权力之人。抓到端顺王这么大的把柄,琰郡王全无利用之心,自己受他大恩,眼看要入太子府,他更无任何借此机会,利用他探听太子,亦或叫他扳倒太子之举,是真的如他所言,全无夺嫡之心。

  这份赤子之心,着实难得。顾希文轻叹,如斯君子,宋寻月予他一番倾心,实属寻常。

  谢尧臣走在回去的路上,心间门琢磨着顾希文的事,以顾希文的能耐,若他当真能博太子信任,那么接下来的日子,这京城怕是要风卷云起了……

  谢尧臣深深蹙眉,看来他得抓紧带着宋寻月离京,在外头躲个几年,等京里夺嫡风波过去,他再带着宋寻月回来,骑马她还没完全学会,路上慢慢教吧。

  既如此,等下回去后,便开始和宋寻月规划路线,等路线规划好,便叫各地祝东风的人着手准备着吧,每到一地,他们二人的一应所需,须得提前备好,以免衣食住行上不顺心,玩儿的不痛快。

  想着,谢尧臣脑海中浮现和他的王妃一道商量路线的画面,脚下不觉加快步子,紧着往回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