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农家子(番外)
作者:两看相厌      更新:2022-03-15 23:03      字数:4250
  春风明媚, 进入了南方的地界,像丝绸一样柔然的三月春风轻轻环过人的面颊,吹得人如痴如醉。

  南方的春天向是来得比北方早,大片辽阔的乡野荷塘已是层层绿意,摇曳的的枝头不时还绽放着点点红翠。

  莲花县三百年前修建的官道仍然保持着它古朴的面貌,一辆崭新榆木搭建的马车正快速行驶着,马车简陋,风一吹帘子就被掀开了,风就灌了进来。

  远处莲花村的十里桃林的花香也随之扑面而来,大片大片的粉色花海就映入眼前, 染粉了天边的晚霞,使得无忧无虑的云朵也有了几许诗意。

  这美丽的景观,就连坐在马车上拍戏的王松叶也不禁忘了剧本台词, 伸长了脖子, 看向那一片诗意的花海。

  “咔”的一声,导演见大家都一副被勾了魂似的,完全不在拍戏的状态,干脆喊了停, 中场休息。

  就有几个嫌累的幕后工作人员抱怨道:“不就是拍个戏吗?至于那么较真吗?这马车都来来回回跑了几个小时了, 还是不过,也不知道这导演怎么想的,有时间不如让我们放假,也去那桃林做一日的快活神仙。”

  一个年龄大点的布景师就劝道:“这次不一样,这一次是根据专家研讨的某一段消失的真实历史翻拍的《一代县令》, 导演为了还原历史,追求逼真,凡事都是真枪实弹的来,不p图实地拍摄,就连演员也是精挑细选了好多年才定下来的,你说导演这么看中这部戏,怎么可能在这些小事上马虎呢。”

  那几个似懂非懂的人就附和道:“怪不得,这莲花县县令的事迹我也听我爷爷讲过,他也是在他爷爷那一辈传下来的,要说这个县令可真了不得啊,听说他原本成长的那个莲花村简直穷得吃土,可还是全村人硬着头皮培养出了他这么一个举人,他也是个命好的,一个举人就被皇帝亲自授为县令,而且这一当就是五十来年啊,五十年来莲花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人有饭吃有衣穿,再也没有卖女儿的了,家里的孩子不管男女都可以去读书,特别是那一片桃林可是汇聚了天下的文豪大儒,堪比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啊,为那时文化的兴盛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皇帝几次给他升官,他都不去,真是牛逼。”

  “人家当然牛逼了,你也不想下在当时莲花村那样贫穷落后,连个识字的人都没有,压根就是文化盲区的地方,那个叶县令居然有那么强的觉悟要读书,而且还成为了莲花县仅有的两个举人之一,最后还做了知县。”

  “是啊,你说他不会是穿的吧,按理来说,那一个地方土生土长的乡野小子是很难有这样的觉悟的。”一个刚毕业的过来实习的电影学院学生一脸认真的问道。

  “哈哈哈,都什么年代了,你还在搞封建迷信,枉你还是大学生呢,年纪轻轻的,真不知道脑子都装的啥,这莲花县可是同年同科出了两个举人,难道那个王翰林也是穿的?”

  有几个人和那年轻人关注的焦点不同,就一脸兴奋的问道:“听说,叶县令和那王翰林可是至交好友,我们要拍的《一代县令》就改编自他的《莲花县县令传奇》,书中详细记载了叶县令的生平,浓浓的情谊啊,就连叶县令平时里面红配绿的深衣都描写的一清二楚,你说他俩该不会是有那啥吧?”

  “啪”的一声,坐在树下的王松叶听到这里却觉得心里陡然一阵无名火缓缓上升,狠狠丢了手中的剧本,就站了起来往那一片桃林走去。

  不知道为什么自从他接拍了这部电影,就总是睡不安稳,梦里总会梦到剧中的人物,他几乎分不清梦境与现实,简直不堪苦恼,他还特意抽时间飞到北京的黄觉寺上了几炷香,莫名其妙的却被一个自称方丈的大师塞了个古朴的锦囊。

  他随身装在口袋里却一直没有打开的勇气,脑海里有一种预感,这原本就应该是他的,里面装的应该也不是普通的东西,有一个沉寂了百年的秘密正一步步朝他走来。

  他看着天边铺天盖地的桃花海,在夕阳的余晖下,粉色渐渐变深,映出这一片桃林的妖娆,这一切和这片桃林有关吗?

  他不知道是否还应该向前,可是他的脚步已先一步替他做了选择,他拂开眼前的几株桃枝就进了林子,里面立马就传来玲珑般的笑声。

  “快看,快看,那是大明星王松叶,他不是在那边拍戏吗?怎么来了这里?”几个妙龄女子互相拍照嬉戏道。

  “是啊,你说他奇不奇怪,听说剧组本来是邀请他当男一号演叶县令,是他自己主动提出要演叶县令的挚友王翰林的,不愧是我们喜欢的偶像,挑角色都那么有个性。”

  说到这里那几个美女就连忙一脸兴奋的跑到王松叶的面前,邀请他一起合照。

  而王松叶此时却分不清自己脑海里在想什么,他停下来任由他们摆放姿势拍照,就继续往桃林深处去。

  他不知道走了多久,渐渐的居然出了桃林,脚下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眼前是一弯清澈见底的小溪,鸟叫虫鸣不绝于耳。

  此情此景倒是很美,可是他握住锦囊的手却渐渐冒出了细汗,既然已经和这一切有关了,为什么不打开?脑海里有个声音不停的在问他。

  他凝神静气慢慢的打开,抽出里面泛黄的纸张,眼前是一片水雾,所有的故事在眼前徐徐展开。

  文帝四十三年冬的一个好日子,王允礼大婚,妻子是他老师的女儿阿如,她是个好姑娘,温婉贤淑,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妻子人选,他原以为今生能够娶到她这样的女子是他此生之幸。

  可是不知为何,当他挑起她红艳艳的盖头的那一刻,他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兴,拥她入怀躺倒的夜晚,脑海中竟然冒出了叶长青的影子,想起乡试前一晚躺在他身侧,他汗湿的衣衫还隐隐有皂夹的清香味。

  他亲吻阿如的樱唇,甜腻腻的香味却完全不似他身上的

  味道,他有点慌乱,为何那一晚只是躺在他的身侧就能甘之如饴,他一定以为他早早就睡着了,哪有那么容易,他的背影就在他面前,他能感到他紧绷的身体,是那么的瘦削和柔弱,他肩上的担子那么重,多想替他分担……

  整个晚上他都在想院试失败的那一年他是怎么过来的,这几年他又瘦了很多,见到他还能露出淡淡的浅笑,他不知道,他不在他身边的时候,他可曾这样笑过?

  婚后第二日,阿如整理礼单的时候,王允礼看着他的贺礼,是一个小册子,打开一看都是两个新人穿着大红吉服在田野、在树林、在花海、在高山、在清溪………各式各样的卡通漫画,他还专门告诉他这是“婚服册”,让他好好保管,留着回忆、纪念。

  他当时只觉得好笑,心里很想问问他,你可有给你自己和妻子画过?

  只是再翻开他的礼物,最后的一个小锦盒打开却是他还他的欠银,他伸手摸出躺在怀里十多年的借条,摩挲很久,这么多年的情谊,他终究没有把他放在亲人的那一列里面。

  算了,有什么好问的?这样也好,他们还是一辈子的挚友,能够互通消息就应该知足了。

  只是,这个借条他却不打算还给他了,这么多年藏在心里习惯了,改不了了。

  好笑的是,此时此刻他才弄明白,为何他大婚的时候他没有送礼的心情,只是随便挑了一本书就打发了。

  原来是心里有鬼!

  直到很多年后他才找到机会回一趟莲花村,他们都是披头散发赤脚走在桃花瓣上,叶长青拿出十年前他亲手酿的桃花酿,那一刻他的眼睛居然有点泛泪,因为这一定是他为他亲手酿的,那天他们说了很多,也喝了很多,可他却恨自己为何喝的太多,忘了他昨日跟他说了什么?

  他有一种预感他一定说了一个所有人都不知道的秘密给他,比如他为何会懂得刺绣?为何算术会那么好?为何会画这样奇怪的画?

  只是,醉后醒来一切皆空。

  也许这就是天意,他该忘了这些,然后忘掉对他不该有的情谊。

  但他会永远记住那一片十里桃林,亲手为他拔掉的那一根白发,为他捻下的花瓣。

  临别时,他记得他说送两间茅草屋他的时候,他清澈的眼神仿佛在暗示他,“你要多回来住啊,我就在你隔壁。”

  只是他最后都没有回来,年龄渐长,孩子越来越多,家里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他怎么可能那么潇洒的离开呢,到后来孩子们都长大了,他又不得不开始为答应过他的著书忙于四处收集资料四海奔波。

  他一定不知道全书二十个名人传记,唯有他是花了整整二十年的时间断断续续才完成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反复斟酌才动笔,世人看见的薄薄的几页纸其实是从厚厚的十几万纸张里面仔细抽检出来的。

  后来长青一直没有子嗣,他曾去信问他“为何不纳妾?”

  他是怎么回答他的“此生有草儿足矣。”

  王允礼收起苦笑的嘴角,他不知道收到他短短几个字的时候,他正在写他的传记的手却迟迟不能动笔,僵硬了很久。

  他终究与他不同,他对他的情谊终究与他不同,那样也好,这样的感情本来就不容于世,就让他一个人承受。

  幸运的是后来叶长青终于生了豆豆,彼时他也刚有了第二个儿子,正和阿如抱着孩子在皇觉寺看桃花,收到他长长的来信,他是真的感受到他的喜悦,为他高兴,看着桃花痴笑了许久。

  直到阿如调皮摘了一支桃花给他,他才清醒过来,挽住阿如的手,给她戴在发鬓上。

  等到他们头发都花白了,豆豆长大了,长青开始为豆豆的未来担忧时,他又收到他的信件,他想都没想就让老二去他家提亲去了。

  阴凉的葡萄架下,王允礼闭眼躺在长长的摇椅上,一阵凉风吹来,吹开他敞开的衣袍,他缓缓摩挲着叶长青的信件,终是沉沉的睡了过去。

  今生如能和他成为亲家,也是一件不错的事!

  眼前越来越模糊,思绪越飘越远,他仿佛置身于漫天云海当中,只看得见那一年的十里桃林,他们曾经醉倒在那里,他们曾经无话不说,远处吟唱的是他创作的那首歌谣:

  “莲花村里桃花源,桃花源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花,又摘桃花换酒钱”

  长青,今生我最幸运的事情就是遇见你,如有下辈子我还想再遇见你!

  风吹的树叶沙沙作响,吹散了王松叶手中的信纸,那模糊的漫画人物还有那破烂不堪的借条,就在这漆风黑夜中化为丝丝桃花絮,随风飘散,而王松叶的眼睛早已泪湿一片,长长的睫毛上泪珠闪动。

  他勉强收住了眼泪,一起身才发现,四周竟然是四座寥寥修建的墓碑,走近一看,上面只有寥寥几个字“青”“草”“允”“如”,原来这才是他们真正的墓地,他们四个人最后找了这个依山傍水的地方永世长眠在了这里。

  然而世人传诵的那个修建的如同豪华园林似的墓地根本就不是他们的,是他们的后人用的障眼法吗?

  想到这里他的眼前突然闪过,那天电视机前看到的那个叫周青的教育局的发言人,心肌哽塞死亡的消息。

  她是谁?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一直给我投雷和灌溉营养液还有在文下等我的小天使,我都记在心里,谢谢你们!

  最近真的很桑,完全没有心情码字,码出来的也都是垃圾,勉强写了这个农家子的番外,感觉也不好,抱歉了小天使,我尽量调整自己好好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