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12)
作者:十月豆瓜      更新:2022-12-19 11:17      字数:3480
  第59章

  “不着急。”李一帆安抚他道,“现在奸细还没有下落,咱们也不知道队伍里还有多少这样的存在,不能贸贸然的就把士兵的命置于险境之中。”

  连笙小声道:“只是咱们也不能坐以待毙呀,不是都说,匈奴人已经出发了吗?而且,肯定不会很多,咱们还是可以调用大部队的啊!”

  李一帆点点头又摇摇头:“不必如此着急,咱们不差在这一时,还是要好好的缕一缕,这里面一定有不对的地方……”

  连笙挠了挠手臂,不懂不对在哪里。

  所以说他最讨厌各种阴谋。

  他最喜欢的就是一力降十会了。

  ”匈奴提前了两个月……”李一帆喃喃自语,“和以往不一样……两个月,麦子都还没完全成熟呢……麦子……”

  审讯室里重新恢复了安静,只有李一帆踱步时鞋底在地上摩擦的声音响起。

  转了两圈之后,李一帆忽然回过身来,指着连笙:“你还记得当初你带我来西北之时,路上遇到的那伙强盗吗?”

  “记得啊。”连笙不解,“这时候突然提那伙强盗做什么?你想派兵去清剿了他们?”

  “不,不对。”

  “什么不对?”

  “那伙强盗不对!”李一帆微微勾起唇角,“当时咱们两个少年,年仅十三,可那伙强盗却是人多势众。虽然连笙你基础功底扎实,学的又好可以应对,可是,若他们真的是那穷凶极恶的绿林匪首,咱们肯定是逃不出来的。”

  “而且他们打架时动作略显生疏,手中举的所有东西,不是锄头,就是犁耙,全是农具,除了带头的那个大哥是把大刀,以及射伤我的那个人用了把弓箭之外,再没有见其他绿林匪首该有的武器了。”

  连笙仔细回忆了一下,发现情况好像和李一帆说的是差不多的:“好像是,我现在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当时他们伤了你。”

  “对,他们的弓箭头上还用的不是最恶的倒钩刺。”李一帆点点头,认证了自己的猜想,“我想那群占山为王的匪徒,应该全都是原本在地里种粮食的农户们!”

  坐在旁边的连战听着,问道:“然后呢?”

  他身上的戾气已经散的差不多了,只是比平时与他们说话时的气场还是更严肃许多。

  但李一帆一点都不怂,接着连战的问题继续说道:“农户会占山为王,而且还是不少的农户,那就说明那一带已经让靠天吃饭的农户们都被逼迫的走投无路了。”

  “从来,国家的稳定便是要农户们有田可耕,有食可吃,若农户被逼弃田而逃,那只有两个说法。”

  连笙看着他:“什么说法?”

  “一、天灾,老天爷不给农户们赏饭吃;二,,苛捐杂税道道征收,农户们自己种粮食却无粮食可吃。”李一帆沉声说道,”但最可怕的是一加二,天灾加。这两样东西一旦叠加,没有处理好便会发生君王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农民□□。”

  李一帆说完之后,审讯室里还是非常的安静。

  连笙左看右看见没有人要说话的样子,忍不住小声问道:“虽然一帆你说的很有道理,可是,这个和我们现在要讨论的匈奴来袭击我们的事情,有什么关系吗?”

  “如果真的是我猜想的那样,那么不管有关系,还有很大的关系!”

  李一帆表情是前所未有的严肃:“即将进入秋收,假如,我是说假如,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已经发生有农民□□,再假如,朝廷派下去镇压的兵无法镇压这些□□,那么,朝廷很有可能会要求戍边大军派人进行镇压。”

  “假如将军抽调了一部分的兵力,对□□进行镇压的协助,那么,我们这边的防守就会薄弱。”

  “虽说多年来将军与匈奴人的抗战总是顺利居多,我们的安全也因为将军的胜利而得到了长足的保障,可却正是因为奸细以及消息被拦截这种情况的出现,很可能会导致将军对今年匈奴人的军情进行错误的预估。特别是现在发现有奸细的存在,指不定今年可能会……”

  连笙追问道:“可能会怎么样?”

  李一帆压低声音,基本上是对他耳语道:“全军覆没。”

  “这不可能!”连笙猛地大声道,“他们在咱们这边放了奸细,可是咱们在匈奴王庭也有探子啊!”

  “但是咱们的探子没有传回来消息。不管是在匈奴军队出发前,还是出发后。”李一帆冷静的说道。

  连笙愣住了。

  他心里忽然一凉,想要反驳李一帆这种机密的事情他们又不知道,怎么会晓得没有消息传回来呢?

  可是扭头一看,坐在椅子上的自家父亲和另一个副将不但不反驳李一帆说的话,反而满脸都是低气压的样子,他心里颤了颤。

  “不是……咱们的探子呢?”

  李一帆继续说道:“两种可能。第一个是最坏的,那就是我们埋了多年的探子全部被发现,死了。”

  “那、那第二个呢?”

  “第二个是更坏的,我们的探子没有被发现,并且也传回了消息,可是,被我方奸细全部拦截了。”

  这话一出,连笙心里也明白了为什么父亲刚刚会那般生气,也知道为什么李一帆说不着急,一定要先查奸细了。

  因为能够做到这种程度,拥有这种权力的奸细,必定不会是一个每天都要跑操的小小士兵。

  “还有一个更更坏的消息,那就是,不单咱们派去匈奴的探子传回来的消息被拦截了,也许朝廷那边传来的消息,也被拦截了。”

  李一帆这话说的连笙心里拔凉拔凉的。

  他想说不可能,可又在前面铺垫了那许多后,觉得李一帆的话是正确的。

  他不明白,昨天他还在为了先生布置的功课烦恼,还被李一帆按着画了那古怪的妆容,穿着古怪的衣服去用古怪的方式抓了三个狼卫。

  一切都看起来是那么的平常,甚至还因为抓了三个狼卫立了功而特别惊喜。

  结果今天,仿佛抬头就看见了一柄利剑悬在了头顶,随时就要掉下来将他砸的脑浆迸裂。

  他的父亲连战是戍边大军的总统领,手握一半虎符,能调令下属的西北三郡。结果现在说,一个尖细,就把他们,整个三军全给拦截了信息?

  连笙疑惑道:“可是……一帆,假如真的如你所说,假如的情况会那样走,那为什么匈奴人不等之后再来进攻?那样把握会更大一点啊?”

  “假如我们没有发现狼卫以及奸细的存在,他现在的把握也很大。因为假如如果真的发生□□,将军有两个选择,一、不派兵;二、派兵。”

  李一帆小范围的走动了一下:“第一个选择,只不过是按他们的计划顺利进行。第二个选择,将更有助于他们,但是现在看来那位可汗并不愿意把胜利的把握放在将军的选择上。如此这般的话,匈奴不是不关心粮食没成熟,而是已经人为了不到两个月就可以占领咱们这了。”

  连笙觉得有点荒谬。

  门口忽然传来一阵击掌的声音。扭头一看,发现是平时教导连笙和李一帆的文先生。

  文先生脸上是带着笑意的,他一进来之后就对连战说道:“将军你看,我就说他能够猜出来吧,你还偏不信。”

  脸上阴云密布,一直保持着坐姿的连战忽然翘起了二郎腿,背往后一靠,不知从哪里摸出了一根草杆子放在嘴里叼着,活脱脱一副痞子样。

  他抖着脚,含着草杆子也没阻止他语气清晰的说道:“我也没说不信啊,我只是说考考他们。”

  说完了之后,他就语气含混的,声音极小的嘀咕了一句:“谁晓得一个聪明过了头。另一个嘛……”

  只是这声音极小,没有人听见。

  原本一脸蔫蔫哒哒仿佛马上就要死了的连笙,看着脸带笑意满脸欣慰模样的文先生,一脸懵逼。

  不是,这不是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了吗?文先生怎么这么淡定的?

  转头四处看了看,原本,刚刚还是焦急的仿佛下一秒就要爆起的其他人现在都平平静静的,只有他,一个前期平平静静的人忽然焦灼到马上要爆起。

  连笙感觉自己有点跟不上大部队。

  文先生和连战说完话后,便又走过来看着李一帆,眼神里是掩饰不住的惊讶和喜悦:“我还真没想到,你居然会靠着三年前的那一场小事故串联起整个事件。”

  李一帆却并没有被夸奖的喜悦:“学生倒希望猜的是错的。”

  一丝苦笑露出来,文先生长叹一声:“学生如此聪慧本是该庆祝的事,可惜了,现在匈奴人一点时间都没给咱们,只能等之后再说了。”

  “不然,一帆的作业免了,因材施教,我那点功课还是别耽误你自己看书了。”

  文先生说完,刚刚还沉浸在一触即发战事那□□味中的连笙眼睛立马亮了,欲言又止的看着文先生。

  “至于小笙嘛……”

  听到先生叫他的名字,连笙感觉自己的抄书五遍取消有望,眼睛更亮了。

  然后他就听到先生徐徐说道:“除了原先留的作业之外,孙子兵法再抄一遍吧。”

  “???”连笙眼里的光熄灭了。

  旁边的连战呵呵一笑:“这小子抄的纸都快比他高了,还抄啊?”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嘛。”文先生说道。

  连笙悲愤的拉了拉李一帆的袖子:“书抄百遍,我都要抄成孙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