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一更
作者:张大姑娘      更新:2022-12-19 10:49      字数:3609
  那祯禧现如今, 那里是有什么精神啊, 不过是强撑着, 心里面难过,也觉得绝望了一些。

  她对着大爷笑了笑,伸手摸了摸床头上的花,笑的有一点虚弱,“劳驾您过来, 不碍事, 昨儿下了一天的雨, 着了凉了,吃点药就好了。”

  冯大爷点点头,看着她的手上的青筋都带着了, 脸上原本是带着一些红润的肉色,可是大概是被雨都打没了,一点儿气色也没有, 黑发窝成一团,只看得小脸巴掌大一样。

  身上的那一点儿的肉,似乎是显得手更细长了。

  都说是冰美人,举止姿态, 自然是带着一股子平日里没有的味道了, 这样的东方韵味,冯大爷很少看到, 他的母亲祖母, 以及国外的同学, 都是极为刚强的。

  不由得坐下来,缓和了语气跟她说话,“早上吃了没有?”

  “吃过了。”

  她其实没有吃,一点也不饿,烧都退不下去,医生来回给吃了药,当然是一点儿胃口也没有了。

  正说着,刘小锅家里的进来了,端着小菜跟粥,看的那祯禧一脸的绝望,当场揭穿啊这是。

  冯大爷笑了笑,“吃一点儿吧。”

  还是个孩子,一个刚长大的孩子,吃不吃得,还有自己的小心思。

  那祯禧不好不吃,只是瞧着是稀粥,里面一点儿肉都没有,又带着一碟子小黄瓜。

  小黄瓜可以吃,但是白粥不能这么吃,她不喜欢的很。

  她向来是爱吃的,粥最爱喝咸口的,如果是肉粥海鲜粥就更好了,再不能就这么吃得了。

  加上生病了,声音难免就带着一点儿娇气,“我觉得,是不是可以来个鸭蛋黄呢?”

  冯大爷背过去笑,这样可爱呢。

  刘小锅家里的当然是不拘束这么一个鸭蛋黄,疾步匆匆的去厨房拿。

  不仅仅是给鸭蛋黄,而且是给了俩。

  端着碗就跑,拐角遇上了冯二爷,只来得及点点头。

  被冯二爷一声喊住了,“干什么去?”

  刘小锅家里的不由得停住,“二爷,我去给姐儿送饭去。”

  “没跟着老太太一起用餐。”

  刘小锅家里的这才知道,昨晚上二爷一夜未归,怕是不知道,“姐儿半夜起了高热,您怕是还不知道呢?”

  “怎么高热了?”

  “大概是昨儿下雨了,凉的很,衣服穿得少了。”

  冯二爷昨天送她回来,一肚子的火气,也不好对着家里人发,只能是出去,自己出去了一晚上,一晚上没睡好。

  脑子里面就跟个弹簧一样,那祯禧说的话,来回车轱辘一样的过。

  又想着,自己如此烦恼,自寻烦恼,不如回来拉着她一起,不然这孩子,没心没肺的。

  因此气势汹汹的回来,是要给人一点儿脸色看看的。

  这两个人是在博弈,只是没想到,人就直接病了,还是半夜里病的,一点儿不作假。

  他接过来碗,“去忙吧,我去看看她。”

  自己端着碗就走了,结果没进门,就听见冯大爷在说话,眉头就狠狠地皱起来了。

  “等着你几时好了,到外面看看去,郊外的花儿开了不少,再有我家里养了许多桂花,不知道你爱不爱这个味道。”

  冯二爷停在外面,心想北地里的女孩子,哪里就不喜欢桂花的,老北平的四合院里面,都有几株桂花树呢。

  果真听着里面的人似乎是在笑,“桂花开了啊,果真是好,几时我好了,一定去看看,香的很。”

  冯二爷再听不进去,进门而来,一看更是不得了,衣衫不整,成何体统。

  姐儿见客,竟然是还拥着被子在床上的,当然她是因为生病了,不能来回折腾。

  可是做客人的,就应该避嫌才是,不应该如此叨扰,还要在屋子里面叙旧。

  等着看着那祯禧窗前那一篮子的花,更是心里面怒气翻滚了。

  想着大哥温文尔雅,脾气对着女孩子有一股子绅士风度。

  跟他这样的脾气不一样,难免就更讨女孩子喜欢一样的。

  那祯禧孩子脾气,人又天真,大哥国外回来的,难免会浪漫一点儿,一来二去的,难免都有了心思。

  “别说话了,好好歇着吃饭,多大的人了,孩子气的很。”

  语气说出来,自己都没用发现的又冷又硬,那祯禧听着了,还在生病当中,脑子里面都是浆糊一样的,浑身的皮都是疼的,再有烧还没有推下来。

  不由得红了眼,又生怕让人看了笑话去,这不是家里,是在姨妈家里,生病的时候盼着家里人在,不在酒落寞,哪里听得了这样的话呢。

  勉强笑了笑,“谢谢大表哥来看我了。”

  冯大爷心里面叹气,不由得放宽了语气,“等有空了,我再来看你,有什么想要的想玩的,只管说就是了,我给你淘换去。”

  那祯禧点点头,闭上眼,要歇息一会儿了,她的脑子又带着眩晕的。

  冯二爷老早心里面就忌讳这个了,这会儿看着冯大爷如此,心里面就更是带着疑虑了。

  因此放下碗,跟着冯大爷一起出去了,“大哥,我有事儿找您呢。”

  他觉得有些话,得早一些说清楚。

  冯大爷多聪明的人啊,自己笑了笑,跟着他到书房里面去,书房里面,倒是文雅得很,跟自己的弟弟看起来不一样。

  冯二爷先开口,一开口就是带着决心的,含着笑的,“大哥,我们要结婚了,就在今年年底。”

  冯大爷也笑,“不一定吧。”

  冯二爷端着茶碗,热辣辣的,还是笑,“怎么就不一定了呢?”

  “你也许是真的想要结婚了,也许你只是到了结婚的年纪了,去选个自己喜欢的人结婚而已,不是到了喜欢到不得不结婚的年纪。”

  有的人结婚,是出于感情,恨不得早日结婚,这是发乎情。

  可是有的人结婚,大概是到了年纪了,或者是到了世俗能容忍度程度了,必须要结婚了,结给自己看还有大家看的。

  到底是留洋回来的人,对于婚姻跟爱情,有着很深刻独到的见解。

  冯二爷心里面磨了磨牙,笑的时候就带着一点儿狞笑,“我若是只是为了结婚,早就结婚了,大哥,你也不看看我多少岁了,我等了许多年。”

  “那也不一定合适。”

  冯大爷心里面也磨了磨牙,兄弟俩的性格差不多,他原先就想过,只是今日里特别的想而已,男未婚,女未嫁,他也不想传出来兄弟阋墙的丑事来,所以,有什么事儿,还是兄弟俩私下里解决比较好,不要闹出来大家难堪。

  这是翻脸不认人了,冯二爷心里面恨得慌,大哥多年不回家,一直外出求学,家里本来就是格外重视。

  这是长子,继承家业的,无论是老太太还是老爷子,都特别的注重长子的脸面,但凡是冯大爷说的事儿,老太太也是要慎重考虑的。

  冯二爷不由得心里面冷笑,这个要跟我争,怕事不会让着你,家业给你也就罢了,男子汉大丈夫,哪里不能建功立业了,只是这样的那祯禧,还真的是就这么一个。

  “大哥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此事对你不住,既然是跟冯家有婚约的,我也是冯家的儿子不是?”

  冯二爷丹凤眼,一下子锋利的眼神直入冯大爷的鬓角,“我竟然不知道,你何时有了这样的心思,你回来才不久。”

  冯大爷自己笑了笑,他也是个脸皮极为厚实的人,两兄弟,谁的面皮也不小。

  “说出来又有什么意思呢,感情的事儿,谁说得清楚呢?若是说的清楚,那姐儿也不能病了不是?”

  他观察到细致入微,今日老二不曾知道人病了,进门以后,那祯禧不曾看他一眼,这便是有猫腻,这场病,未尝不是因为自己弟弟病的。

  他自己心里面比较起来,觉得自己只有比弟弟好的地方,没有什么地方是差的,若是哪里差一点,大概是自己不曾等着她许多年,不曾去北平探望过她,看着她长大。

  一开始只记得那双手,后来经常的到老夫人这里,每次都遇上她在。

  不能说是遇上,只能说是,他渐渐地盼望着见着她,专门挑她在的时间来,比如说,每日里早上,她因为要上学,因此一定是陪着老太太用了早餐再去的。

  因此,别人是晚上来,只有他是早上来,早上吃顿饭就走了,顺路的时候,再去松一下那祯禧。

  一个人回去的时候,忙的抬不起来头的时候,然后就突然想起来一个人,想着明早陪着一起用早饭去,这就是思念了。

  有时候见到了,盼着能跟她多说几句话,你说是不是很难为人,大爷的感情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

  接触的不深,也不是很了解,可是怎么就那么想多看一眼,想着多跟她说句话呢。

  都说是熟悉了,认识了,然后才慢慢地有了感情,可是他的感情,来的是莫名其妙。

  不知道是什么吸引了自己,他想着大概是好奇,是欣赏,所以想着亲近一点,不断地挖掘。

  两兄弟,一个是细水长流的感情,这么多年下了血本养大的,是冯二爷,感情深厚自然是不必说了。

  一个是突如其来的,相互吸引的,似乎是带着一种命中注定的激情一样的,这是冯大爷。

  感情千万种,无论是哪一种,结果都是瞧着蛮好的。

  冯二爷听着他的话,倒不至于兄弟反目,兄弟是兄弟,感情是感情,事儿得分开看。

  “大哥,您倒是脸大,你愿意,也要看姐儿愿意不愿意了。”

  “当弟弟的有些话要说,不当之处,请哥哥怪罪。”

  说着起来鞠躬作揖,端的是敬重兄长的作风。

  他要说的话,不好听,扎人心,可是管用,让这个飘在上面的大哥,能脚踏实地的,不要去做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