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番外一 理想主义 ……
作者:学做饭的兔子      更新:2023-05-10 16:52      字数:4135
  理想主义

  直播结束没多久,叶图南猛的收获了数百万的收益,以及历史偏差过大,奖励升级的提醒。

  看着这些钱,坐在沙发上的她已经有些麻木。

  做为普通人,叶图南没有接触过政事,而看历史可怕的一面,便是在漫长时光下,个人,甚至于整个朝代一代乃至几代的生活与苦难都会被淡化到极致,只剩下了历史的演化过程。

  好在,叶图南还是能看到,注意到普通人的。

  可问题是,这种极重与极轻的交织会极大地扰乱她的感知,甚至让她陷入两难的境地——

  你到底是要千年后华夏依然傲立于世界之林,还是要现在的平民百姓过的更好?

  可再仔细想一想,叶图南便会发现,其实这两点她都做不到。

  前者需要发展科技,后者同样也需要发展科技,但科技说着简单,实际上却复杂的要命,甚至,这已经不是技术上的问题了。

  就比如说,一个木工想要造椅子,他手头也得有斧头锯子刨子等铁质工具,如果这椅子要廉价到平民也买得起,那就代表着背后有一个极其发达的铁产业和配套的木材产业,再深入点说,这时候,人口数量要以万为单位,而这么多人口的背后,必然会有一个庞大政体存在。

  政体,是怎么都绕不过去的。

  而出现了政体,情况就更加复杂了,就像是今天江衍对她说的那样,发的曲辕犁制造图当然好,可平民百姓没木头啊!

  一方面是某些地方本身就没树,这点李世民肯定能理解,还有一些地方就是国家政策不允许砍伐,比如秦汉两朝,那,如果想让平民一户,或者说五户有一架曲辕犁,那必须得由官府出面调配安排,否则根本做不到提升民力,顶多只是让大户、富户方便了自己——说不定还会催生出大户高价出借农具,反过来继续剥削农户的情况。

  这还只是最初级,最常见的农业用具。

  而再往上的技术问题,就已经不是她能够解决得了的,就比如叶图南曾经因为好奇查过穿越者三大神器,玻璃那压根不是古代制作不出来,事实上古代一直就有琉璃,造不出来大众所认知的透明玻璃,是因为没有天然碱,要是想化学制取……那要点的科技树就广了。

  而类似于猪胰子的肥皂,唐代千金方里就有记载了,甚至人家还加入了各种香料,等到明清时期还已经发展成了产业,都有了品牌呢,可惜这些只供给中上层人士使用,至于为什么没有平民化——完全是因为油脂不够用。

  谁比得上美索不达米亚以及希腊那几个靠海城邦,橄榄树多到能将橄榄油往身体上涂着玩啊!

  当然,即便是这样,整体西方早期也是缺肥皂使的。

  而大众认知中,肥皂起源于西方还能平民化使用,还是工业化带来的错误认知。

  至于火药,其实唐末就已经运用到军事上,但当时火药的配方太差,没有多少威力,所以宋代才被拿来表演和放烟花。

  某种意义上来说,反而正是因为他们才拉动了火药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并促进了火药的继续研究,而等配方继续提升后,火药也是努力往武器上点,元朝末年出现了火铳和鸟铳,后来朱棣还组建了使用它们的神机营。

  可惜,早期的热武器效果非常玄学,好的时候是真好,不能用的时候也是真不能用,再加上其它方面科技树没跟上,明中后期国内的大炮已经要从葡萄牙人手中买了。

  缺原材料、多项行业技术上不过关,缺乏专业人才……这么多问题,根本不是她一个人能解决得了的。

  想点科技树,她一个人搞不定,技术完全不是解决古代问题的良方,想给基础农业产品,又需要古代官府调配,就算是三位皇帝勤政,可底下的官吏呢?

  看看汉代那些血案就清楚了。

  所以真正要改的,还是大家对政体认知,就像陈胜吴广砸碎了千年的贵族天生有种,叶图南也要砸碎官吏贪污本该如此的认知。

  只有这样,才会出现一批有更高追求的人去为民做事。

  “范仲淹,王安石,包拯,寇准,宗泽,宋慈……宋代文人强调道德约束,当官为民,虽然有不少伪君子,可终究还是很有用的。”

  交谈

  “可你掌握不了尺度。”李世民指出了这点。

  冷静下来思考,李世民便发觉他对无才,准确的说对后世的认知还是不足,无才在人情世故、做人方面稚嫩的不如如今十岁孩童,但后世的教育、各种科技让她真正做到了不出门而得知天下事。

  ‘手机’和‘互联网’能够让她轻松看到大国之间的博弈,哪怕只是事后的分析,同样骇人的可怕,这可是万里之外国度博弈的完整过程,若是在如今,连朝中大臣乃至他这个皇帝都不一定看的这么全!

  正如后世人说的那样,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能够随意了解历史的无才,她的眼界,乃至预估自己所作所为的后果上都很清楚。

  面对这样的情况,李世民无法像训斥群臣那样训斥无才,他将自己之前所想的情况说明,略微迟疑片刻,又问道:

  “朕今年不过二十有二,并非历史上那个饱受磨砺,政令通达的唐太宗,你是怎么能如此相信,朕能处理好这样的局势?”

  “因为一开始我就没想着你我能处理。”

  第三次见面,叶图南面对对方说不出话的紧张已经少了很多,她将自己的想法合盘托出:

  “我思来想去,觉着只有上交国家,国家人才那么多,三个时空处理起来完全是小意思,真的,圣上你就帮忙上交一下,想想十四亿中卷出来的人才梯队给您做国策计划,肯定不会有疏漏的!”

  李世民无奈扶额。

  好家伙,原来是在这里等着他,怪不得无才敢这么口无遮拦,可有一个无才已经够让人头疼了,再来后世顶尖的人精,那整个朝廷岂不是都要沦为傀儡?更何况,两者又没有可交换的利益,对方凭什么为他们做那么多事?吃饱了撑的?

  脑海中迅速掠过种种不利的李世民没有答应,紧接着,他又发现了新的问题。

  为何无才自己不能上交?

  斟酌片刻,李世民转移话题问道:

  “朕生于开皇十七年,朕八岁时,已见什么是遍地尸骸,千里无鸡鸣,想来无才你不是不清楚这段历史,朕有些不解,在未来,华夏到底危机到何等地步,才让你这般执着?”

  被问的叶图南微微沉默,这段历史回顾起来太过于惨烈,她难以开口,只能找出来视频,让对方自行观看。

  虽然现代人坚定不移的相信着天下之势分久必合,但对于南北朝遗风还未过去的初唐民众来说,华夏分裂、异族跋扈也是一种常态,不过,这种情况在面对南宋心安理得的偏居一偶,元清两度异族为主的情况,还是小巫见大巫。

  李世民一度以为,异族入住已经是最烂的情况,可今日短短三四刻钟所看到的内容,千倍、万倍更甚于此!

  看对方气的呼吸上涌,喘咳不止,叶图南赶紧把视频关上,待对方缓过来,她也不再继续播放,而是简短的说了说印度现状、大漂亮国黑人的地位和被实验历史、乃至印第安人经历的那些,而后又打开电脑,让李世民看到她的私信界面——密密麻麻的,全都是外国的字母。

  “这是专门搜索。”叶图南眉宇间多了几分愁绪,她道:

  “有这么多外国人回复,天幕就算不是全世界播放,也得包括整个亚洲板块。”

  那么,如果国内不努力的话,他所见到的历史,就将再次上演在自己的时空。

  李世民听懂了这句潜台词,他沉默良久,道:“给朕一点时间想想,最迟……半月,半月朕就给你答复。”

  这种国家级别的大事,肯定要认真考虑,再和大臣通气后再做应答,叶图南不急,她点了点头,应道:

  “好。”

  信任

  比起来李世民的面对局势的复杂和迟疑,嬴政就爽快多了,白天答应叶图南能继续传播视频,下午就将任务甩过来了。

  他希望用天幕教学秦字,顺便想问问后世有没有什么更好的确定度量衡办法——能够用天幕传播的那种。

  还别说,这个叶图南稍微查找便出来了。

  汉代疆域过大,为了寻找更标准的尺度,他们抛弃的过往的身度法,也就是用身体测量的办法,选择了更加常见且标准的中等小米来计算长度,一粒米的直径为一分,十粒为一寸,十寸就是一尺。

  小米又称粟,是秦朝最广泛种植的农作物,而且它的大小一直很固定,现代拿华北地区的小米验证,发现测量出来的尺寸也在二十三厘米左右。

  “大善!”

  看到叶图南回复的消息,嬴政甚是喜悦,他吩咐人拿来粟,自己亲自排列数排对比,肉眼看上去,果然是分毫不差!

  度量衡、文字两件耗费不知多少吏力物力,而依靠天幕,中央所做的内容瞬间缩减到了极致,他们只需要挑出来中等米分发各郡参考即可,而地方官吏也会快速有了标准的收税数额,不仅减少了混乱,还遏制了官吏贪污的可能,就是这文字——

  “无才说她不通小篆,得让秦出人自己来,嗯……”嬴政略微沉吟,道:“传左丞相来!”

  李斯心情忐忑的进入殿内,又心情复杂的走了出来。

  陛下将上天幕讲解度量衡和小篆的任务给了他,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度量衡好说,重点是小篆,给人启蒙个学写字不算什么大事,可通过天幕给全天下的人启蒙,那意义便不凡起来。

  毕竟如此一来,全天下学习小篆的人和天幕上的人就有了师徒之名,此人不仅会名声显赫,甚至有可能被愚夫们神话,与仓颉共称。因此,陛下选人必然会慎重,不能是宗亲公子,也不能是一介刀笔吏,他必须是大臣,是一个地位高,且后续又不会有什么权力的大臣。

  而他承担这样的任务,便是明升暗降。

  毕竟,民间名声显赫至此,后续官员都是他学生的大臣,再继续手握实权,实在是太危险了。

  想到这里,李斯的心情有些复杂。

  有不甘,又有几分释然。

  虽然早就料到了陛下已经不再继续全用法家、也确定自己丞相之位担任不了多久,可当得知是这样被分走权力之后,他反而浑身轻松了几分。

  陛下给了他生前死后盛名,又给了他一个体面的退场,有数年的时间过度不说,还有职位荣养,这么好的待遇,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啊!

  君不见吴起、商鞅、范雎下场如何?

  比起来历史上的极刑而死的未来,如今,真不需要再多奢求了。

  李斯逐渐放松下来,他热情的抽出来时间配合着无才录制‘教学视频’,转而去天幕播放,效果超群,出门都不用戴官印,光露出脸,一堆人便追着他喊丞相,后来人多到能将他堵在路上,得靠军队带兵来救人,现在压根不敢出门,就算是上班,也还得学女子戴帷帽防止被人认出来才行,实在是让人愁苦啊~

  听他诉苦的大臣、儒家、道家、阴阳家、杂家、商家等人:……

  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