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玻璃渣子找糖吃 “戒指是谁的?” ……
作者:张大姑娘      更新:2023-03-28 11:25      字数:3781
  “戒指是谁的?”

  宋旸谷举着那个戒指,看守的直接就愣了,南京现在的话,留下来的都是缺吃缺喝的,他家里的房子的话,都已经平了,没办法,□□烧日本人都挺会的。

  尤其是南京城是攻坚战,攻坚战打的日本人很吃力,他们那大炮飞机恨不得给你南京城都推平了。

  这样的南京城,有这样的戒指在市面上流通,倒也正常,乱世什么都不值钱,但是这个戒指,茶馆老板拿来给宋旸谷看的时候,“里面的人拿出来的,寄卖。”

  茶馆自古以来就是各种来路人交换信息的情报处,政治处,以及经济交易平台,租房子买房子的中介,买卖货物的一道贩子,甚至是卖儿弼女的老农民,都能进来找个好主顾,甭管有钱没钱的,有钱的上楼雅座,没钱的门外都有大茶壶,您端着外面歇歇脚,或者里面靠墙站,都行。

  看守面色抖动,害怕的不行,宋旸谷继续说,“这是我太太的,你可以跟我说说,我不是坏人。”

  他从口袋里面掏出来法币,如今上海都在用法币。

  很保值。

  厚厚的一沓子,就安静地放在桌子上,灯碗没有高台,只有一个土碗,碗口有着狗咬一样的残缺,一股子莫名的味道,不知道什么油,烧的拉起来一股子若有若无地黑烟,还有看不清的油腻。

  在闷热的夜色里面,安静地燃烧着,他很英俊,但是英俊里面带着许多颓废,在他摘下帽子的时候,他第一次摘下来帽子,在南京,总是要遮盖自己的。

  那一双眼睛,深深地凹陷进去,眼角有褶子了。

  是的看不太出来,报纸上永远年轻能干,有钱多金,精明而无畏的宋旸谷,在这样湖昏暗的油灯之下,那黑烟能看得清,他眼角深深的褶子,还有鬓角的几根白头发。

  头发很好很亮,白头发也在发光,他此时此刻显得很温柔。

  很温和,那样湿润的看着人,看守的忍不住开口,把篮子打开,“你看——”

  “她跟我说,叫刘国平,要我带出来这个孩子,给她丈夫,但是我打听遍了,南京城没有电话,戒指是她给我卖的,你也看到了,这家里——”

  他指了指家徒四壁,好像真的是只有四面墙了,屋顶还有一角没有来得及修补,孩子他抱着出来的时候,就在街上打听着有奶水的给吃了,因此睡得安详,在安详中听见人压抑的哭声。

  “我不是个坏人,我也不想给日本人做事,被人骂汉奸狗腿子,可是爷们,你看,我得吃饭,我得填肚子,我还有个孩子,送给了我姐姐养着,您跟里面的,都是要做大事儿的人,您给我一条活路——”

  说着就跪下来,“要是日本人知道了,我家里人,没有一个能活的,我一条老命,这样活着不如死了,可是总归要为着家里人想想的。”

  他怕,怕的要死,后悔自己沾染上这样的事情,他的命运,全家人的命运,总不在自己的手里,贫苦大众的想法,跟宋旸谷是不一样的。

  在这个认字读书都贫乏的年纪里,每个人都活着有一些狭隘的可悲。

  同一个事情,一个人可能觉得没办法,为难的要上吊。

  可换个有能力聪明的或者接受很多良好教育,见过市面的,那么可能有一百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时代造成的一切,宋旸谷自己高高在上许多年,他是从落难之后才知道,才接触许多其他人,他们活的很辛苦,有时候很可怜,但是都值得尊重与理解。

  人人平等,不是在书本上的,不是在宣传册上面的,是在一瞬间理解到的。

  他坐不住,忙扶着人起来,他现在总是会被人打动,会忍不住推心置腹说话,“大叔,您别害怕,我没有要做什么,您也看得出来,我这个人脾气不好,也不说笑,总是很拘谨。”

  “我跟着您家里来,只是想见见您,问问我太太。”

  说了半晚上,里面的人,活着是出不来的,“里面看守很严,像是我们这样的,总归要半个月才回家一次,不行的得一个月,时间没有准,也只是干粗活儿,日本人都盯着我们干活,能把这个孩子送出来,已经不容易了。”

  是冒着天大风险的。

  宋旸谷提着篮子来的,钱人家没要,宋旸谷便把自己提着的那个篮子放下了,“这些东西,您留着吧,我每周从上海来,都带这一篮子,您留着吃吧,要是有一点机会,您给她带一个尝尝,好教她知道,我等着她呢。”

  他最后抱着那个孩子走的。

  回上海的时候,姑太太就想带走,“你不会带,给我吧。”

  也是个盼头,扶桑费功夫送出来的,那就是自家的孩子,小荣也想留着,他能给带大,是个念想,他们在外面给孩子好好的养大。

  扶桑就是一辈子不出来,死里面去了,大家也有个寄托了。

  但是宋旸谷不干,这孩子他谁也不给,家里就在佣人带着,跟宋映谷就这么说的,“养子,当我亲生的。”

  亲生的话,宋映谷看了一眼,他自己是抱养的,也不是不可以接受,但是你现在这种情况,他提议,“不如挂在我名下吧?”

  宋旸谷不愿意,给这个孩子上户口,上在自己名下。

  他喜欢孩子吗?

  喜欢个棒槌!

  根本不喜欢,也不知道怎么带孩子,也不知道哄孩子,甚至没有多大的耐心。

  但是他上班不管,下班了回来,就得去看一眼,扶桑这个人很有意思,她给孩子起了小名,叫布谷。

  布谷鸟。

  人给写下来了,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觉得万一能送到宋旸谷手里去呢,那这个孩子的小名里面就寓意很多。

  “布谷呢?”

  佣人给他皮鞋收起来,外面一直很热,所以晚上才带孩子出门逛逛,“在花园,他到点就要出门的。”

  喜欢在外面,下午五点如果不出门的话,就会一直看。

  佣人都很喜欢这个孩子,有孩子的家庭,跟没孩子的,氛围是不一样的,那种融洽热闹的氛围,就连佣人也感受得到。

  宋旸谷就站在楼上看,看一眼再忙自己的,布谷这个孩子,很结实,他抱回来养一个月,就大变样了,吃的很多,奶粉管够,孩子长得也漂亮了许多。

  很聪明,很讨好宋旸谷,看见他就笑,见别人是不会笑的这样惊喜跟开心的,在窗户下面就对着宋旸谷卖笑。

  宋旸谷把窗户关起来就走了。

  他不是很想笑。

  有时候想想,这要是他跟扶桑的孩子多好。

  血脉的孩子的话,他觉得自己看这个孩子的心情,是完全不一样的,光想想心就要化了的那种。

  会遗憾,觉得遗憾。

  日本人不知道关她多少年,他们可能有很久很久不见了。

  布谷也不伤心,我对你笑你没反应,下次我还对你笑,我就稀罕你。

  姑太太就觉得心酸,怕孩子难受,“来,来看这里。”

  刚才她手欠,举着孩子给宋旸谷窗户下面看的,结果那人直接关了窗户。

  小荣也爱来,他现在就天天来看,觉得跟扶桑小时候一样,晚上吃饭的话题就是孩子,每天晚上都是,“真爱笑,跟扶桑小时候一样,扶桑那时候刚入行,她年纪小,见了人嘴甜,脸上总带笑,可讨人喜欢了。”

  宋旸谷就问,“真的吗?”

  小荣就点点头,“真的。”

  比划了一下,“不过扶桑小时候白,白生生的跟鸡蛋一样,比他瘦弱许多。”

  宋旸谷就一本正经地听着,点点头,还能附和几句,“是的,她以前上课的时候,也不高,我见到她那次,她还在院门口摔了,笨手笨脚的。”

  那年好像是老大闹事儿,耍着长枪要吓唬翁荔英的,府里人都看热闹的,扶桑在盘算账目,跑得慢还没眼力劲,摔个大马趴。

  他如今想起来,也觉得很亲切,吃了饭就看布谷,打量着他。

  佣人以为他要抱抱,递给他,“不碍事的,小孩子抱着很简单的,托着他的头——”

  宋旸谷不抱,又看了一会,跟佣人讲,“他确实不是很白。”

  撒着脚丫子就走了,就很闲散。

  日子怎么过不是过,见不到就见不到,难道非得很苦情吗?

  所有人,中国人民,世界人命,都挺水深火热的,时代的问题。

  但是哪个时代都挺美好的,中世纪那会儿,欧洲也挺繁荣的,宋旸谷就这样想,已经有爱人,且已经有爱情,且爱人爱情都还在的时候。

  你就得咂摸出一点糖出来,别老觉得苦了。

  他自从知道扶桑消息之后,整个人心态都不一样了,多了许多从容跟幸福。

  那种吃过大苦之后的闲适跟明白劲儿,宋映谷都自愧不如的。

  第一天早报,宋映谷指着报纸给宋旸谷,一边给一边念标题,“飞鸽计划。”

  德国这个大冤种,空袭英国,跨越英吉利海峡,开始不死不休地开战了。

  直接空袭轰炸,并且势必要把英国打瘫痪。

  德英两国,正式走出了短暂的蜜月期,直接离婚对撕。

  宋旸谷快速地读完,“什么时候回来?”

  一老爷的话,之前去了英国那边。

  现在英国这样的情况,之前英国就挺颓废,如今打起来了,怕是招架不住。

  “那边很多物业地产都来不及处理了,一个星期后回来。”

  来不及了,一老爷闲不住的,在那边炒地皮做了很多,他之前跟英国人做生意很多,没打起来的时候就在英国投资很多物业地产,现在去了还是做这个。

  但是打起来了,以后不一定是英国了,但是处理不了,只好先搁置了。

  “我有预感,真正的战争还在后面,全世界好像都要打起来了,信不信?”

  宋旸谷听自己一哥讲话,总是很赞同的,就除了割腕那一次,其余时候都是个好弟弟,“我觉得你说的很对,不能只在远东地区开战,开辟第一战场,多几个战场,不然不太公平。”

  他讲话很毒,很讽刺。

  他自己淋雨,也要把世界人民的伞撕掉。

  宋映谷听得神清气爽,是的,就是这样的,凭什么只冷眼旁观我们吃亏。

  现在大家都会从玻璃渣子找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