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羊腿
作者:张大姑娘      更新:2023-01-14 15:59      字数:4356
  扶桑掏出来一个红封儿,递给扶然,“今儿是要去嫂子家里送节礼吧,我没准备什么东西,也不大知道人家喜欢什么,至今还没见过面儿呢。你去街面上瞧瞧,买个簪头布料的,算是我跟扶美的心意,就说我们盼着她嫁进来呢。”

  扶然脸闹的有些红,虽然是家里相看的媳妇儿,但是他挺羞涩,没有什么喜欢不喜欢的,去人家家里去相看,那姑娘躲着在帘子后面,一会儿就出来捧茶。

  祁人家的规矩,要宽松许多,相看也是看女方心意的,要是瞧着愿意呢,就从帘子里面出来,捧茶给人家,也算是露面儿。

  这男的要是看着也顺眼啊,就喝茶,不多待着。

  他仔细跟扶桑说说,“眼睛不大,也不小。”

  说完,自己都笑了,这叫什么话儿。

  家里人也跟着笑,扶美如今都懂事儿了,她安静乖巧,有些瘦弱,因为不大出门,眼神中总是带着一点怯弱,看起来温顺而胆小。

  也因为这个,家里相看了几年,一直没有看中的人,这样的孩子,在自己家里都怕受委屈,更何况去了别人家里呢,总是让人不放心。

  如今扶然娶媳妇儿,是查家的女儿,她的父亲排行第四,人称查四爷,是个跟舒充和不大一样的顽主,他祖上阔绰过,如今却也落魄了,跟舒家早几年比,也不相上下。

  查四爷如今写写字儿,裱糊风筝摆摊儿挣点家用,家里的姑娘却是明媚又能干,这门亲事儿,两家人是都满意的。

  一个家里饭都快吃不起,要找个殷实一点的婆家,夫婿又是有学问一表人才的,查大姑娘打心眼里愿意。

  虽说家里兄弟两个,上面有个没出嫁的老姑奶奶,下面还有个聋哑的小姑奶奶,家里太太劝着她呢,“对不住你,你要是嫁过去了,上下多少关系得归拢,光是家里两位姑奶奶就比得上俩婆婆了,要不是你爸爸愿意,我不能教你嫁过去。”

  如花似玉的姑娘,家里日子苦点,可是没多少委屈,现如今去婆家伺候,早起晚睡那么多口子人,得多为难,光是做饭就够为难人的了,给婆婆点旱烟烧炕,这些规矩压死人。

  查四爷就不爱听这个话儿,他觉得这是再也找不到的好人家,“没你这么说话的啊,一会儿女婿就来送节礼了,你要是能给闺女找个更好的人家,不觉得咱们家里穷,以后还能帮衬娘家的,我就跟舒家说算了。”

  你满北平城里面找,找不出几口子愿意养绝户的,“我跟扶然的爸爸,那是父一辈儿就有的交情了,两家子知根知底,他多好的人性儿,虽说家里有个姑奶奶强势了点儿,也不是不讲理的人。”

  “他家里您看,这扶然有饷银有前途,大小伙子骑着高头大马那多精神,比我这身板好多了。家里二小子我没见过,当年舒家左右手领家里来的,人养的也怪出息,自己能挣饭吃,就是家里那个小女儿,养着一辈子不出嫁我看也行,你别在这里挑拨离间的。”

  他老大不乐意,“我还就跟你说了,闺女别听你妈的,人一家子人性不坏,都是讲道理的人,你在家怎么过,去人家家里还怎么过,在家不也得忙里忙外的,甭觉得去人家家里干活委屈,人家对你差不了,你爸爸我说了算。”

  他这人有时候邪性儿,蛮不讲理地给查太太呲哒了一顿,揣着手坐在炕上,眼巴巴等着姑爷来呢。

  查家大姑娘只抿着嘴笑,跟查太太说话儿,“妈,我愿意呢,我这个年纪也该找人家了,扶然挺好的,我知道您疼我,到时候您去舒家看看我去,就知道我过的好不好。”

  查太太只拉着她的手摩挲,姑娘能干,冬天手上都起倒刺儿了,她拿着油膏给她涂手,又觉得心酸,这要是早几年出嫁,还能请香水行的来收拾保养一身皮肉,如今油膏都买不起新的了。

  扶然特地套着马车来的,扶桑没空来的,舒充和带着扶然进门,祁人重年礼,又是成亲前的第一年,更是格外的重,十斤沉的大鲤鱼都有呢。

  查四爷不是光图东西的,这是人家态度,看女婿越来越顺眼,就是查太太,看着院子里摆的满满当当的,也觉得这门亲事儿结的好了。

  俩人站一块儿,都是少年人,意气风发而明媚阳光,怎么看怎么好,她心里也回暖,看扶然说话做事儿,样样也周全,扶然有些腼腆,“原本扶桑也要来的,只是年底她所里事情还没完,跟扶美嘱咐我带了东西给大姑娘——”

  说着,看了查家的大姑娘一眼,查太太笑的眼角的褶子里面都带着蜜,“你们出去转转去,我们大人屋子里说说话儿,商量商量迎亲的事儿。”

  外面风挺凉,可是俩人都不说冷,信步走着,扶然把那个红封掏出来,“我也不知道你喜欢什么,就原样给你吧。”

  真是个棒槌!

  扶桑在的话要说他的,能这么直接送红封儿的吗?

  查家大姑娘也觉得他憨,“我不要,您得问问我喜欢什么?”

  扶然听着,心里一下就热了,“那你喜欢什么啊?”

  他的话音,比北方要低八度。

  你看,这话赶着话不就来了,一来一往的,两个人,一个不大懂事开窍的,一个就得会来事儿仔细一点儿,这样才能成婚成两口子。

  这叫婚姻的意趣!

  不然都直喇喇地,那日子就没意思了,跟白开水一样。

  多早晚你对着枕边人说话,也得用心思凑个趣儿转几个心思才叫美呢。

  等着人走了,查太太已经一脸的欢喜了,“量房子那天我没去,他家里屋头大不大,是不是跟咱们家里一样的北边三间大明间啊?”

  婚前女方是要去量房子的,看看得置办家具不是,要陪嫁的箱子多大,妆台多大,我们娘家凑不齐的,你们婆家也帮着凑凑,保管跟小两口置办出来一间像样的婚房。

  查四爷满满的自得,“北边三间大明间儿呢,去的时候人姑奶奶说了,东边朝阳的那间儿姑奶奶住着,家里老姑娘跟姑奶奶一起住,西边儿那间是舒翁两口子住着的,这东厢房啊好,先紧着扶然住,给收拾地利索的。”

  那房子可不小,比家里的厢房也大多了,一间比得上家里两间,“柜子花几板凳桌子共三十六条腿儿,我们给姑娘凑齐了,其余的舒家给置办,听舒家大爷说的了没有?那窗户纸都给板正地糊起来了,还在东厢房装了一个铜白炉子呢。”

  冬天里不用挨冻了,自己屋子里暖和,也能烧水洗漱,这是一件大事儿。

  查太太问的正好在兴头上,“那他们家二小子呢,住西厢房?没什么意见吧?”

  这个查家大姑娘知道,“扶然说了,他弟弟常年不在家里,这些年掰着手指头都没在家里过几天,他常在师傅那边待着,兄弟两个和气着呢,今儿还给我包个红封儿,让扶然给我买东西的,算是下面弟妹的心意。”

  查太太笑的合不拢嘴,多好啊,她连夜带着大姑娘做针线,到年三十也不歇着赶工,“原本只做两双袜子,现在再扎两顶帽子吧,为的下面小的心意,他们记挂着给你问好,你去了也得疼人家才行。”

  拆出来一块儿皮子,是查四爷的衣服,查太太咬牙给姑娘做成困秋帽,能扎两顶帽子,给扶桑一顶,扶美一顶。

  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多,都说新政府了,提倡男女平等,可是嫁人这回事儿,男女真的不大一样。

  要不舒家只千挑万选给扶美找婆家找不到,宁愿留着在家里呢,扶然这里的话,欢天喜地的只管给他办婚礼呢。

  扶桑难得下午清闲,她跟小荣贴对联儿,荣师傅躺在院子里盖着厚毯子,“师傅,您看看升官还是发财?”

  荣师傅笑咪咪地,“左看是发财,右看还是发财,你哪哪儿挪腾怎么都是发财呢?”

  扶桑脸上的笑就抑制不住,她就喜欢发财,发财比升官都要好使,她就爱这个,越长大越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

  从板凳上跳下来蹲荣师傅跟前儿,“我师傅您这个嘴啊,跟开过光一样的,我大年初二不用去财神庙拜财神去了,我就拜您!”

  外面小荣捧着一把荸荠果儿,放在桌子上摆起来,家家户户买这个,寓意“毕齐”。

  马师傅独身一个儿,也在家里过年,撒窗户根子下面芝麻杆儿,踩着芝麻节节高。

  过年是要大供奉的,蜜供就不说了,能有半人高的那么三坨儿,扶桑瞧着这糖块儿,她能吃三年,也不知道别人家怎么吃的,反正小荣吃到十五就没了。

  正热闹着呢,厨房年菜咕咚咕咚响着,承恩自己提着一个大食盒在门口喊着,“家里包的元宝汤儿,我们爷教我送来给你,惦记着你就喜欢吃这一口呢。”

  元宝汤就是大皮儿的馄饨,什么馅儿都有,菠菜猪肉伍的,一个个跟元宝一样,年初二家家早上都吃,宋旸谷家里的更精致一些,下面还有年菜呢,烤羊腿儿还有一个大肘子,这都是硬通货,家里请了厨师做的,还热着呢。

  扶桑喜得不行,她爱吃羊肉,冬天天天吃不腻,她觉得吃羊肉不饿肚子,能撑事儿。

  小荣早就备好礼了,他们自家厨房做的年糕呢,蜜枣儿的切糕,“这个里面没放核桃的,跟外面卖的不一样没果子,全是蜜枣儿,扶桑爱吃这样只放蜜枣儿,别的多了她嫌弃硌牙,您拿回去尝尝看。”

  扶桑早就嘱咐他跟老马做的,年节所里同事往来的也多,她上午也要各处去送礼,不说伍德那边,就是翁家那边她也不落下,腿儿都能跑细了。

  伍德那边托人送的火腿肠跟肉罐头,老马没见过,给开了一罐子打算上锅蒸着呢。

  鱼承恩等家里去,跟宋旸谷回话儿,“她就喜欢吃羊肉,看见烤羊腿就馋坏了,上手切了一片儿吃着,还问是哪家的厨师,等她有钱了也请。”

  宋旸谷不信她鬼话,“她请?她舍不得那个钱。”

  又不是不知道,这人抠搜的不行,钱永远花在刀剑上,就攒着不花,请大厨上门做年菜,够呛了。

  宋映谷也外面跑着呢,他往来格外的多,等着家里来,厨房转了一圈儿,问厨师,“这炖的羊排汤,肉可真多,年下就该买一只羊,瞧瞧,这能吃到初五。”

  闻着有烤羊腿的味儿香辣刺鼻,“羊腿呢?”

  他想垫补一口的。

  厨师看他一眼,乐呵呵地,“三爷拿去送人了?”

  宋映谷舌头就是一挑,送人?

  他还能拿羊腿送人?

  宋旸谷站在外面看他,“那一条你先别吃了,吃羊排吧,我让厨房放瓮里冻起来了。”

  宋映谷看他背影,再看看院子里那口大瓮,南墙下面不见太阳当冰箱用呢。

  吸着一口冷气问承恩,“他还知道留着吃,老实说,他送谁了?”

  你说委屈不委屈,过年好容易请厨子来做,还给送人了,你不吃我吃啊。

  鱼承恩也不吭声,他去送的,给扶桑吃口怎么了,那么多菜呢,“二爷您别惦记了,外面天天下馆子,羊腿儿您吃的比我吃的鸡腿都多。”

  宋映谷看着这俩人冷笑,鼻子里面哼一声,悠悠然进屋子里去了,心里也自得,“您瞧瞧,老三这到底不一样了,会过日子了,早先买个印章都几千元,现在羊腿都知道送礼了。”

  二太太总是肃静,今天过节人也宽和很多,“懂事儿了,老爷就是想他过过穷日子的。”

  不给儿子钱,几个儿子各凭本事,宋旸谷的月薪再高,比不过做买卖的老二去,他蹭点怎么了。

  厨房油锅滋滋响着,在炸丸子呢,他也惦记着,“多做一筐,我节后送人的。”

  就是厨师也笑,想问问您哪位好朋友这是,天天给您养的不得油光发亮的,这么多的好东西,一筐下去一个半个月的薪水,穷人家俩月的开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