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欲掩金盘(二十二)
作者:第三谦      更新:2022-12-10 17:28      字数:2083
  转眼二日已过,其间万昶来过几次,言说王君效与戴权商议过医治之策,魏期行病体已无大恙,但毕竟是实在上了年纪,而今已是绝对的高寿,病脉尚且医得,命脉却没有哪个敢说拿得准。

  又说魏老本不应奔波,奈何老人执意要回扬州去,自言便是交代后事也罢,只不愿给后来人留下一摊乱子。

  所幸戴公公与王太医原是与皇四子同行,处理南京内务府诸事,而今事情已毕,正得闲脱身同往扬州去,一来照顾着魏老的身子,二来也提前在那处等着圣驾。

  甄玠只感觉一层阴翳蒙在眼前,却又有着实实在在的分量压在心头。

  院儿里,许是姚恩之与吴贵夫妇说过崔九醒的惨痛经历,两家人不常闹了,大家便各自耳根清净。

  入夜时分甄玠还是往西屋去,九儿还是半夜爬起来偷偷钻被子。

  是夜。

  甄玠抱着被褥,回头看看九儿,这些日子见他离开屋子,她已经不很难过了,反而在被子里藏着半张小脸,只露出两只晶亮的眼睛窃窃偷笑。

  要说好生与她讲道理,她也不是不明白道理。

  她只是不讲道理。

  无奈一叹,转身出了房门,心想着明儿去扬州要不然就不带着她,往后或许就好了。

  一时也难下这决心,这边虽说吴贵家的待她极好,但毕竟是来往时间太短,总觉着不很放心,便是有姚恩之照顾着,也没觉得有多踏实。

  甄玠走到埋在雪里的小树旁边,站了一会儿,又绕着圈伸脚尖去踩雪人身下融化雪水凝成的冰,在细微的喀嚓声里琢磨着,总不能把她拴在裤腰上,走到哪带到哪去。

  “甄兄,甄兄……”

  身后一个气喘吁吁的声音跑进院子,喀嚓声便听不见了。

  甄玠回头,玩笑着说道:“郝兄,你这赶饭点的本事,比姚恩之可差远了,估摸着,他这会儿都到家了。”

  “不是这事,不是玩笑的事情……”

  郝答扶着腰猛喘几口气,“哥儿,我有一件事情说与你听,千万要信我。”

  “说罢。”

  甄玠转回头来瞧着雪人,大概猜得出是哪样事情,能让他说得如此郑重,只是不太想听。

  “我方才听见老爷与太太吵嘴,说起早些年大老爷离府分家的事情,我才知道,大老爷一直就住在咱家老巷子里,又在扬州应了差事,常不在府,这才没人知其根底,只当是旁支远亲。”

  郝答一口气说完,又深吸一口气,“原来,哥儿竟是府里的大少爷!”

  “嗯。”

  甄玠木讷点头,在雪人身上蹭了蹭鞋尖的残雪。

  其实他已经知道这事八成是真的,不然以姚恩之的性子,根本不会说出口,那不尽不实之语,只是提前试探一番罢了。

  其父在扬州应的差事,多半和羽鳞卫有关。

  不然没理由那般神神秘秘。

  魏期行也根本不会在意什么贾府老宅祠堂闹鬼的破事。

  闲得来救他。

  这疑惑在初见魏期行时候就有,姚恩之说出那话的时候便解开了一半,甄玠并不是想不明白,这事其实只是一张窗户纸罢了,他不愿捅破。

  世上本没有无缘无故的恩情。

  只有得因得果的怨债。

  就像是,贾敬与贾史氏之间,极有可能存在的矛盾,甄家内部也未必就是众志成城。

  甄家大老爷分家之后,很多年不曾回去,临死之前或有觉悟,便回家见了老太太一面,并将分家所得旧房契一并托付于弟弟甄应嘉,又被弟妹收入房中,而后她驱散了一众房客,大概是怕节外生枝,便慈悲地没将家侄撵出房子。

  二年后,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

  甄玠可以想象,大概就是这样一个脏烂故事。

  他也没多怨恨那位妒妇,长房长子五六岁那会儿,她的孩子甄宝玉还没降生,等到甄宝玉长至五六岁,长房长子已经有了生员的身份。

  按这般下去,喝汤也轮不到她二房。

  哪怕是已经分了家。

  甄玠只心平气和地觉得,这般行事,当真是活该他家比贾府倒霉还早。

  也没想着报仇。

  谈不上报仇与否。

  毕竟吃苦受罪的那人已经死了,并不是他甄玠,而其父母到死也没想回归甄家,很能说明一些问题。

  与其和他家扯上关系,不如查明父母的死因之后,若真与甄家有关,再与甄应嘉计较。

  到时该如何行事,便如何行事,省得受些无意义的掣肘。

  甄玠对那两家实在没什么好感。

  当今天家以孝道治天下,替父母报仇一节,无论如何是逃不开的,不然官路学宫两途皆是寸步难行。

  不仅是感情问题。

  也是现实问题。

  有些问题闷在罐子里,就不算是个问题,话一说开,揭了盖子,霎时便爬得满地都是虫子。

  “老太太,快不行了……”

  郝答见甄玠半晌没有反应,并不纠结于信与不信之事,而是先把最要紧的事情说了,“老爷让我喊你回去,见她一面,以尽孝道。”

  这便是眼皮子底下,最大一只虫子了。

  要说甄应嘉对其妻所作所为,一无所知,那自然是小瞧了一品大员的能力,可他在现在这样的要紧时候,敢与夫人挺了腰子,想必不是念着亲情。

  十几年都没想起来的东西,哪那么容易想得起来。

  多半还是因为魏期行。

  因为南安王府。

  甄玠暗地里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天下熙攘,利来利往。

  但现时却不由他说个不字。

  甄应嘉,甄掌院,这天家近人乃是以孝道压他,知他就算心中有怨,也不敢不去,或许,还盼着他心中会油然而生攀附上大家士族的狂喜呢。

  甄玠暗自笑笑。

  想和我玩儿阴的,我先给你埋个雷。

  此时,他家有个坐馆先生,是个极为可用之人,名叫贾雨村。

  眼下还没到官员大批起复的时候,但依原书来见,他在甄家显然是没讨到好处,看不到希望,这才转投的贾府。

  要说这后来官至兵部天官大司马的能人,心甘情愿地做个纯良的教书先生,实在玷污了奸雄二字。

  他大概,是属于吃贾府败落福利吃饱了那一批人,与王子腾相类。

  官场之事,连人情也极为现实。

  若无举荐之恩,便有耽废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