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妃
作者:九州月下      更新:2022-03-15 14:58      字数:3346
  严江素来想做就做, 既然要做字典, 便立刻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统一六国, 最重要的就是书同文, 语言容易被带偏,但只要控制住文字, 便控制了这世上的读书人,他们才是文化的根基,而统一文字,触及他们的根本利益,必须想办法将这种抵触降到最低。

  等六国文字都不能提及了, 权贵复国便基本告于完结。

  当然,这么大的工作量, 他也不是一个人做, 而是先收集了两千个常用字, 然后再寻到咸阳的博士们, 将这个任务拆开,每人负责一个偏旁部首的字, 让他们找到字的出处,再旁边添加注释。

  而他本人则做出了六国文字对照表,幸运的是,六国文字虽然差异甚大, 但是语法却是未变,需要的只是将一一对照即可。

  因为每个人的任务都不多,所以不到月余, 这两千个字的解释便差不多了。

  严江又把不同的稿子让他们交换校对,最后统一到自己手里,对照后,修改删减了一些太古老已经不用的出处与解释,再让人雕写刻版。

  因为这些还要广泛分发校对,所以他吩咐雕工,刻错了一个字就在后边重新刻就好,不必废版重刻,先将就着用。

  有这个条例在,雕刻工只用了半月,就已经将上百张版刻好了,而且错漏并不多。

  于是乎,如今为止最为厚重的书本诞生了。

  虽然尽量把字印得小了些,整书还是有三十多万字,厚厚一大本,拿在手中宛如一块板砖。

  严江把这样板砖分发下去,学宫弟子人手一本,让他们提出修改意见,然后把意见汇总到吕雉那里,最后一起交给他。

  在这样的分工合作的大汇编之下,严江终于在秦皇十七年的四月前,做出了一本《秦字典》,做为大秦王朝的诞生礼物。

  秦皇喜不自甚,抚摸着这本精装书籍,亲自颁布召令,定此书为各地学室课本必选。

  秦皇十七年四月,秦皇举行了改制大典,自称为朕,改命为‘制’,令为‘诏’,颁布召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又将部分宗室分封至偏远郡县,以推终始五德之说,自命秦朝为水德,将十月为正月的颛顼历推广至全国,然后便令王绾隗林两人主管统一度量衡与文字之事。

  这一日,解除酒令,不收高税,让天下畅饮,庆祝四海归一。

  咸阳城热闹了整整三天,方才勉强平息。

  秦皇本人则每日巨量涌来的事物淹没——他忙到连宠幸阿江的时间都没有。

  严江开始还觉得能好好睡觉的感觉不错,但这种日子过了一月有余,便觉得空虚寂寞,甚至愿意帮上一点忙,让秦王能有一点闲暇交粮。

  “你都有白发了。”洗浴完后,严江在秦王披散的长发里找到一根极长的白发,拔下来给他看。

  “这是嫌朕老了?”秦王懒懒地靠在浴池边,享受着按摩,然后轻嘶了一声。

  阿江按起的痛的不行,但按过之后,酸痛的肩颈如获新生,这是那些侍人们完全没胆量做的事情。

  “尚未呢。”严江多看了两眼秦王已经失去腹肌变得平坦的肚子,伸手摸了一把,还好,暂时没有肥肉。

  秦皇秒懂他的意思,一时冷眼睨他:“你且先看看自己。”

  严江低头一摸,发现自己的腹肌也只剩下两块,轻啧了一声:“这些日子你我都疏于锻炼啊,话说,阿政喜欢紧的,还是软的呢?”

  秦皇天然不会去做选择题,淡然道:“是你,便皆可。”

  这可以说是标准答案了,严江靠在他身边,随口道:“如此不行,如今三十六郡要事皆落于你手,你如此事事皆顾,不过是仗着年轻力壮罢了,大事可决,小事,还是趁早放手为妙。”

  “如今六国初灭,各地不平,必得多顾及些,”秦皇一把搂住他,在他耳边呢喃道,“再者,寡人准备巡游天下,威慑诸国,阿江可愿同去游览大江大河?”

  “不去。”严江一口回绝,跟着一大群人有什么玩的。

  “……”秦王不满之色溢于言表。

  “别闹,你一动多劳民伤财啊,等天下安定了些,过两年我陪你出门。”严江熟练地哄他,“上次你出门吓死我了,这次定要万全才好,你说对否?”

  秦皇当然没那么容易被哄到,正想反驳说过两年你又跑了,便被阿江熟练转开话题:“王上的画我已经画好了,则去看看。”

  秦皇点头同意。

  -

  五月初一,春风拂岸,渭水河畔尽是人来人往。

  在经过数年的习惯后,每月初一的集市已经成为咸阳人民的重要日子,也是大小商人们的狂欢日。

  这一天,不用交昂贵的入市费用,大家皆将多余的事物拿出置换些紧要的物件。

  从柴米油盐酱醋,再到茶马、桑麻、纸书,在这数里的河岸边,都是应有尽有。

  河岸边装不下人车时,还有人赶来小船,在水边支上木板,做了临时摊位。

  而今年,有一本非常特别的书籍,成了超级抢手的货物。

  《字典》是严子新著的大作,只出了最新一版,收录了一千个常用字,并且在附录里,标注了六国与秦国的语言对照。

  这些书里只有秦齐、秦赵、秦燕、秦魏、秦楚等五国对照,韩国因为体量太小,直接被严江忽略了过去。

  他是走过六国的人,这点还是做得到的,编出来再找六国士子修改调整,做得就很快。

  如今的著书,一般都要反复修改,非十年二十年不出,但严东可不想等那么久,在他看来,找bug就得人多才快。

  在他的设想里,这本是每一本,以后这事就交给他人,每年修订一版,字以部首查找。等下一版,就把拼音推广一下,然后也加上去。

  至于说古音和后世音差特别大这种事,对他来说根本不是事,物是死的人是活的,连英语都可以用汉字注音了,又不是考四六级,先解决有无的问题,再说好坏也不迟。

  受限于印刷技术,《字典》一书价格不菲,但就算如此,还是大受欢迎,甚至出现了盗版。

  咸阳学宫的六国士子们都大赞此书尽显秦之仁德,严江就很想笑,他只不过是把参与者的署名加上去而已。

  严江远远看着河边的热闹,觉得自己付出太多了。

  秦皇甚想去集市上看看,但他也知道这么拥挤的情况下非常危险,所以只能带着花花隔岸观人,感受着治下的繁华,在河边垂钓。

  但可能是最近太劳累,又在河边吹了风,从宫外回来后,他便有些发热,浑身酸痛,口渴。

  严江给他敷了冷巾,顺便叫来了太医令。

  虽然他不相信这年头的太医,毕竟这时的医学发展还在蒙昧之中,有的地方甚至还没有从巫家脱胎出来,可毕竟是宫廷规矩,还是守着的好。

  很快便有太医令前来为秦王诊疗,说秦皇只是偶感风寒,幸而王上身体康健勇猛,歇息两日便好。

  严江当然也知道是这情况,命人拿红糖煮了姜汤端来。

  然后多看了两眼这位太医:“怎么不是夏无且?”

  当年那个投箱子救秦王的太医,一直是秦王最信任的太医令。

  如今这个,有些年轻了,看起来只有四十出头,面貌古朴无华,身长挺立,气质飘渺淡然,看起来更像一位隐士高人,而非医者。

  便听那太医淡然道:“回正卿,夏无且年过七旬,旬日前便已告老归乡,如今太医署尚无新任太医令,今日正好小臣临职。”

  严江点点头:“原来如此,你叫什么?”

  他只是随口一问,毕竟这么有卖相,一看便不是无名之辈。

  那人话语淡然飘到严江耳中,却宛如一声惊雷:“回禀正卿,小臣徐福,齐地人氏。”

  “知道了,退下吧。”严江平静地道。

  徐福告退。

  秦皇看了这太医退去的方向,皱眉道:“此人有何不对?”

  严江淡定道:“没有。”

  秦皇不信:“那你方才为何突然掐朕?”

  严江心里对徐福淡淡道了声对不起,然后便摆出欣赏之色:“他告退时抬头看我,惊了我一下。话说六国人士我见得不少,但如此仙风道骨的人物,却是第一次见,要不是有阿政你珠玉在前,倒想结识一下呢。”

  说罢,他端起汤碗:“来把姜汤喝了,出汗。”

  秦皇看着徐福离开的方向,微微蹙眉,一息之后,复又舒展,宛若无事发生。

  两人一人舀一人喝,宫室里一片情意绵绵。

  作者有话要说:  徐福就是骗了大王五条船六千人然后去日本发展的方士。

  大王后期求仙被人组团来骗,也是很难受了,尤其是徐福。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面面吃面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aanda、圆明、秦楚、瓶子教主、爱就是惘然≈ap;恨就是茫、ic_现在的我、西斯基、小嫩手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